医汉 第299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他问李世民见没见到马周,听说这是个很能干活的人,一口气就能说出朝廷的区区二十点不足。还给贡献了个一次性技能道具!

  已经拥有魏征这么个老爱直犯龙颜铮铮谏臣的李世民:。

  霍善又跟李世民嘀咕:“听说他后来得了消渴,年纪轻轻人就没了。你要是让人去西天取糖的话可别让他吃那么多糖,还有酒也别让他多喝,都是害人的东西!”

  李世民:?

  你不都把明清改良过的制糖法共享给我们了吗?现在已经不必去西天取糖——哦不,不必派人去天竺学习制糖法了。

  提到这去西天取糖,霍善又发散到了玄奘身上:“你见过你的御弟了吗?听说他好像是今年出发的!”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今年可是西游记开始的重要日子!

  李世民一阵沉默。

  该不该说,玄奘根本不是他的御弟啊。

  小说不是现实,戏说全是胡说,禁止把小说内容套到本人头上!

  事实上玄奘这人属于无证出关,不过今年正逢关中闹饥荒,朝廷下令让百姓可以脱离关中自寻生路。

  都说树挪死,人挪活,没办法说服世家大族放粮的话,总不能真让百姓困死在关中。

  玄奘就是趁着这个临时政策离开长安前往天竺的,要不然一般来说过关都得有官府开具的凭信,普通人无凭无引随便离开当地是违法行为。至于御弟什么。那当然是小说戏言,当不得真。

  至少这两三年李世民都忙着筹备粮食应对荒年以及厉兵秣马准备找突厥报仇,没空去关心玄奘取不取经。

  

  要不是霍善突然提到什么西天取糖,他都快忘了这么一号人物。

  对于霍善关于马周可能患消渴之症的好意提醒,李世民点着头记下了。

  大多数消渴之症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糖尿病,大多是饮食架构不太合理而出问题,比如司马相如、杜甫这些读书人整天喝酒应酬,大壶大壶的酒灌个没完,吃肉也吃得老欢,柘浆之类的也拿起来就吨吨吨,消渴不就找上门了吗?

  马周年轻时籍籍无名,后来投奔个武将当门客,那肯定也是要整日陪着喝酒的;等被李世民相中得了高位,那也是群臣之中年纪轻、资历浅的,逢上酒席谁都能先灌他三大杯,估摸着就这么灌出毛病来了。

  他这么喝倒也不是被迫的,他自己还未发迹时只要兜里有钱就会喝得酩酊大醉,估计席上谁不让他喝他还要跟谁急!

  这年头的酒度数不高,但也架不住他喝的量多。

  要是得了消渴症以后还继续这么喝,那就死得更快了。

  李世民对马周这位即将来给自己干活的能臣还是很看重的。

  马周和魏征虽然都是铮铮直臣,但为人处世方面有点不一样。

  听霍善说魏征死后把自己的奏章全留着,还让人给装订成册编成书、叫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怎么指着皇帝鼻子骂的;马周这人就比较贴心了,临死前竟把奏章全烧了,全无以此邀名的意思。

  看看人马周,生前兢兢业业为他干活,死后也兢兢业业维护他的面子!

  跟那个脾气又臭又硬的老魏就是不一样!

  必须马上去把他找来,早早让他上岗!

  最好找专人监督他戒酒,让他勤勤恳恳给大唐干活三五十年。

  他真是个关爱臣子的皇帝啊!

  李世民暗暗夸了自己一句。

  还在中郎将常何手下当门客的马周打了个喷嚏。

  他拢了拢身上单薄的衣裳,继续抱着酒畅饮去。

  这酒可是他给中郎将常何写奏章换来的,也不知当今圣上会是什么反应。

  以当今圣上的英明,应当能给他换更多酒喝吧?

  马周还不知道霍善简简单单几句话,已经叫李世民提前给他准备好了专用戒酒师:平时啥事不干,专门盯着马周不让他喝酒!

  当然,李世民也没马上召见马周,毕竟马周是跑不了的,等求来一场雨再派人去把马周请来,岂不是能让这次君臣相见更加完美?

  李世民知道自己选的长安令应当不会出大问题,便和霍善商量着要不咱找个冤案应付一下。

  往前几年排查排查,说不准能翻出不少冤假错案。

  这样的话错误是他那太上皇老爹犯下的,拨乱反正是他这个英明神武的新君做的,简直完美!

  霍善对此没有意见,人家长安令干得好的话倒也没必要非把人关大牢里去。

  但他感觉李世民这人可真是太孝顺了。

  回头得去慰问慰问太上皇李渊,看看他老人家得此佳儿有何感想。

  李渊:?

  既然知道这个道具必定能成功求雨,李世民也没马上带着霍善出宫,而是命人准备盛大的平冤狱仪式。

  机会难得,务必要让天下人都知道他们效忠的地方是老天认可的,他只需要料理几桩冤案,便能给关中求来一场及时雨!

  长孙皇后最近身体调理得差不多了,又一次怀了身孕,夜里便没让李世民和她歇一块。

  听闻李世民又让人张罗着求雨,长孙皇后本有些忧心这次李世民又是徒劳无功。

  等听说霍善过来了,长孙皇后便放心了。

  这次关中闹饥荒之所以没出太多人命,还是因为李世民听了霍善他们的话提前调度了粮食。可见这位小神医果真神异!

  既然有霍善在,说不准求雨的事也有门。

  长孙皇后带着三个孩子一起过去寻李世民两人用早饭。

  得知李世民要亲临长安大狱,长孙皇后说道:“这次真的能求来雨吗?”

  要是求不来还这么大张旗鼓地安排下去,那些个世家大族指不定会怎么笑话他们。

  李世民看了眼和李丽质她们讨论起哪样早点好吃的霍善,伸手握住长孙皇后的手安抚道:“观音婢放心,我心里有数。”

  长孙皇后顺着他的目光看到了开开心心与自家三个孩子说说笑笑的霍善,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放下心来与李世民一起用早膳。

第285章

  霍善也是刚拿到这个【澍雨大降】不久, 对于江夏郡即将入冬、不能立刻试试效果这件事挺遗憾的。

  现在李世民这边有机会试用,霍善自然是屁颠屁颠跟着李世民前往长安府衙。

  别看长安令听起来这么威风,从官职上来讲它依然是个县令。

  目前的长安令叫杜善贤,平日里爱去打猎, 所以一张脸晒得黑不溜秋的。

  据说他有个爱吟诗损人的朋友名唤刘行敏, 这人某日对着他和另外两个打猎爱好者诗兴大发,遂作诗一首:叔慎骑乌马, 僧伽把漆弓, 唤取长安令, 共猎北山熊。

  这诗里提到的李叔慎、贺兰僧伽以及长安令杜善贤,都是有名的皮肤黑。

  所以这诗描述的场景是这样的:三个黑漆漆的人, 骑着黑漆漆的马, 拿着黑漆漆的弓, 一起去猎取黑漆漆的熊。

  刘行敏这促狭的诗一出, 听者无不捧腹大笑。

  刘行敏也不单是挤兑朋友。

  据传有次他早上去上朝,看到个因为醉酒犯了夜禁被巡夜士兵绑起来的崔姓男子, 他也走过去对着人吟诗一首,说人家“杖迹胸前出, 绳文腕后生”。

  简单来说就是你看看他这胸前全是挨打的痕迹, 手腕上也被绳子勒出了深痕,唉,多可怜啊,必须得作首诗纪念一下!

  当然, 他吟完诗后也把那个被扔在街边的可怜人松了绑, 虽然他蹂躏了人家的精神, 但也解救了对方的□□!

  霍善自是不知道这些唐初逸事的,他一看这长安令脸黑漆漆的, 顿时生出几分莫名的信赖来。

  李时珍说过,有个叫包拯的青天大老爷,脸也特别黑,江湖人称包黑炭!

  这位杜县令脸也黑,想必人也不会坏吧!

  此时县衙内外都已经有文武百官候着,街头巷尾也都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这次以平冤狱为幌子的求雨仪式也算是正式拉开序幕了。

  霍善适时地给李世民扔了个【澍雨大降】。

  也不知是不是李世民的错觉,他发现自己看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太一样,仿佛能从他们脸上的微小表情分析出他们内心的想法。

  兴许以前他认真去看的话也能做到这一点,但还是远不如这一刻来的清晰。

  堪称一览无遗。

  看来这个一次性技能道具的妙处不仅是求来一场及时雨那么简单。

  作为跨朝互助同盟的成员,李世民忠实地把自己的使用感受记录下来,准备回头汇总到群里跟大家分享。

  霍善用道具纯粹是兴致来了就随便扔,很少深挖它的具体用处。

  别看它们看起来是一次性的,许多人差的兴许就是临门一脚的感悟,用完相应的道具以后就会迈入兴许一辈子都迈不进去的门槛。

  小孩子想得少,他们便要多想一点。下次可以把这些道具扔给有需要的人!

  此时此刻,远在秦朝的扶苏因为【衡石量书】【枕戈待旦】【迫不及待】几个技能的反复叠加,已经变成了……恨不得十个大项目同时开足马力狠狠运转的加班狂魔。

  霍善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他时不时给自己用个【闻鸡起舞】,每次试图祸害一下跟自己挤一块睡的人。

  现在么,他总是有着蓬勃的敦促别人上进的欲望,见到谁都想祸害一下。

  也不知道是他自己本身就这么爱祸害人,还是【闻鸡起舞】唤起了他内心深处的这一癖好!

  李世民对【澍雨大降】的评价是,好使,真的好使,建议下次霍善再抽到的时候大家都轮流体验一下。

  哪怕一个时辰以后道具失效了,自己在生效期间获得的感悟都不会消失,以后看人肯定能看得更准!

  这种技能对当皇帝、当丞相的人来说可太重要了。

  霍善听了李世民的使用感想,觉得自己以后再抽到这玩意得给老朋友苏轼留一个。

  苏轼这家伙常说,他眼里没一个人不是好人!

  可见他在识人方面着实不怎么样。

  哪有全天下都是好人的道理?

  在官场上你看这边也好,看那边也好,结果是两边都不讨好!

  难免像著名诗人李商隐那样被打成骑墙派。

  李商隐可是牛李党争的炮灰之一,他曾得令狐绹父亲的爱重和提携,与牛党领军人物令狐绹从小相识。这样一个身份,旁人都觉得他肯定是牛党吧?

  但李商隐毫无政治敏锐度,见同年进士娶了李党成员的女儿,就对人家说我看你老婆家还有个妹妹,要不给我介绍介绍,以后咱俩当连襟。

  结果他和那同年进士却是当了连襟,却把牛党给得罪狠了:想当年令狐绹他爹这么偏爱你这个学生,参加什么宴会都把你带在身边,还让你和令狐绹一起读书玩耍,你就是这样回报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