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328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太和五年,李世民干脆利落地把宦官集团给清洗了。

  朝中上下也换上了一批新人,也不知是李世民怎么挖掘出来的,这些人大多能力出众、满腔抱负,有人喊他们去党争,他们抬手给对方一个大逼兜,让他们别影响自己再造辉煌大唐的脚步。

  牛李两党都有点傻眼了。

  这些人都是哪儿冒出来的啊!

  李世民:谢邀,为人君者,最要紧的是会一哭一请三甜言蜜语。

  咱先跟他们哭大唐如今的处境,再对他表达大唐如今有多需要需要他们这样的人才,最后拉着他们的手说几句“我一天见不到你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之类的话。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你就说哪个当臣子的能不动心吧!

  众人:“………”

  论发展君臣情谊还得是你李世民啊。

  面对众人齐齐投来“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李世民”的目光,李世民表示不服,古来贤君大多是这么干的。

  不信你问问诸葛亮忘没忘记他的主公!

  诸葛亮:“……”

  你说你们大唐的事就说你们大唐的事,带上我和先帝做啥?!

  面对朝中新出现的“新李党”,这么多年来斗得火热的牛李两党一下子消停了。

  没看见盘踞在朝臣上方的宦官集团转眼间就烟消云散了吗?

  众臣皆认为自己得先夹起尾巴做人,争取及时摸清这“新李党”的情况,能分化腐蚀的分化腐蚀,能抓小辫子的抓小辫子。

  朝中的位置就那么多,他们不争不抢的话权势富贵就全是别人的了!

  可惜没等他们用老一套的党争手段去对付“新李党”,就等来了一个个新项目新举措,所有有那么一点能力、不算尸位素餐的人都被扔去需要连轴转的岗位干活。

  这么有空斗来斗去,不如为建设新大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入仕后的李商隐也在被扔去干活的名单之上。

  当他从忙不完的工作里腾出空来,赫然发现自己鬓边华发已生。

  这几十多年来大唐发生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李商隐有次因公务经过洛阳令狐家旧宅,听到有个认识的旧仆喊住自己,说是郎君邀他入内叙旧。

  他想着事情已经办完了,便应邀去了熟悉的东阁。

  两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相对而坐,心中俱是感慨万千。

  令狐绹醉后慨叹:“总感觉自己不该过这样的日子。”

  李商隐不知该说什么。

  他是个念旧的人,也曾向上官举荐过令狐绹这位恩师之子,可惜每次都没了声息。

  过了数日,李商隐回到长安,恰逢京中正在筹备新春的科举事宜。

  他回到自己所在的衙署之中,看到同僚温庭筠正偷偷从袖子里摸出瓶酒在喝,不由调侃道:“再偷喝酒,你这俸禄怕是又被罚没了。”

  温庭筠见是李商隐回来,哈哈笑道:“罚俸而已,大不了重操旧业再去卖词。”

  李商隐和放浪不羁的温庭筠不一样,他是个很洁身自好的人,且与妻子的感情非常好。他说道:“陛下不是让你主持春闱吗?你还是别喝太多酒了。”

  据说温庭筠的“温八叉”之名,就是从考场上得来的。

  讲的是他参加考试时答得很快,一叉手就是一韵成,八回叉手后答卷就写完了。

  温庭筠自己写得快,看别人在旁边抓耳挠腮就于心不忍,每次都很热情地帮别人也代答了。

  一场考试下来往往能帮好几个人。

  多么热心肠的年轻人啊!

  考官得知此事后,当场把他黜落了。

  没想到如今竟是由他来主持春闱了。

  据说是因为他深谙作弊门法,考生们很难在他眼皮子底下舞弊。

  李商隐转头看着窗外明媚的春光,心中无端生出了许多感慨来。

  大唐如今蒸蒸日上,有望恢复昔日的繁荣昌盛。

  他们这一代人应当算是幸运的吧?

第316章

  李长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

  据他师父所说,自己是他在山下捡到的。

  当时没有人愿意收养,师父便直接把他带回山中。

  山中的日子很清静,李长生年纪稍长一些,会被师父差遣去买粮食买酒肉。

  因为他师父实在不怎么擅长种东西和养东西。

  在他的印象中,有次师父圈住了一对野鸭,欣喜地养起来说要养着让它们下蛋、孵小鸭、吃鸭肉。

  如是过了大半年,那对野鸭……带着它们的孩子一起飞走了。

  对,野鸭是会飞的,他师父甚至没想过这一点。

  李长生也是第一次知道……在他喂了大半年后。

  等李长生再长大一些,便开始学着用弓箭,还有学剑法。只要师父没喝醉,就会教他许多东西,他无所谓喜不喜欢,师父教的他都学,他觉得自己多学点本领,师徒俩的日子应该会更好过一些。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过着。

  有一天师父从外面回来,扔给他一个瘦小的婴孩。

  说是在外面捡的,以后就是他师妹了。

  那天晚上师父又喝了很多的酒,李长生照顾完小的,又去照顾老的,心里难得生出一种难言的愁绪来: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过才好。

  李长生用猎物到山下请人帮忙喂这个襁褓中的师妹。

  师妹一天天长大,山中的清静似乎少了大半,每一天都能听到师妹从外头跑回来说“师兄你看这个”“师父你看看我找到了什么”。

  明明只是多了个小不点,整个山居却突然喧腾起来了。

  李长生觉得这样挺好。

  可是师妹喜欢热闹,她喜欢到处游历,喜欢新鲜的人新鲜的事。

  有天师妹说,她要去云梦泽会会楚墨的人,看看谁才配当新一代的墨家巨子。

  李长生拦她不住,只得随她去了。

  师妹回来时眉飞色舞地说她一路上交上了许多朋友,楚墨的人也都对她很热情,要不是惦记着他和师父,她都舍不得回来了。

  不过她还太小了,大家都对她不服气,她决定过几年再去一趟和楚墨那边一较高下!

  李长生想,她是要入世的,不应当跟着他和师父幽居山林。

  后来师妹说要去长安玩玩,李长生也没有劝说,只往她的行囊里多塞了些银钱。

  师妹去了长安没多久,师父也出了趟远门。师父时不时就要出门,李长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结果过了几个月,就有人传来了远方的噩耗。

  师父出事了。

  李长生过去的时候,只来得及收殓师父的尸骨和遗物。

  他没有见到他那个不靠谱的师父最后一面。

  李长生心中有些空茫,明明师父出门的时候还是那个吊儿郎当的样子,怎么一转眼就躺进了棺材里。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用和师妹一起劝师父少喝点酒了。

  师父喝不上了。

  师父出事的地方离家太远,李长生按照他的遗愿把人原地埋葬,听师父的朋友们说起许多事,包括他与师妹的身世。

  他们都是师父一些逝去的朋友的孩子,他们这些人虽没什么权势地位,却是最讲义气的,死后也不担心无人可以照顾自己的后人。

  只是师父不愿意他们再卷入各种纷争之中,所以只说是在路边捡到他和师妹的,并不对他们说起具体的身世。

  李长生没说什么,独自带着师父的遗物踏上归程。

  这一路他走了太久太久。

  以至于他刚在新丰县安顿下来,想着该怎么去长安打听师妹的消息时,大着肚子的师妹自己找上门了。

  那天下起了好大的雪。

  师妹甚至没能与他讲太多关于孩子父亲的事,只说让孩子姓霍,单名一字善,希望她们家阿善能心怀良善,也能被这个世界善待。她很遗憾不能亲口告诉他,她很期待他的到来,她很爱他……

  李长生第一次痛恨自己在医术方面的天赋那么低,不能把师妹从鬼门关里带回来。

  哪怕是在给师父收敛尸骨的时候,李长生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失去了自己在世上为数不多的至亲,直至师妹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她们真的离他而去了。

  明明师父还没老,明明师妹年纪还那么小,为什么在这么短短一年之内她们都骤然离世?这一夜,李长生终于跟着屋外落雪声哭了很久。

  久到仿佛把他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干了。

  直至婴孩的啼哭把他从悲恸中唤回。

  他不能灰心。

  这个孩子只有他了。

  他也只有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很好养,晚上不闹人,吃东西也不挑嘴,自从能自己吃饭了,吃什么他都觉得老香了。

  有时候李长生也会有些恍惚,觉得从外面跑进来欢喜分享说“师父你看我找到了什么”的小徒弟很像是师妹回来了。哪怕模样与师妹不太相像,性情却是一模一样。

  都爱呼朋唤友一起玩耍。

  都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

  都有说不完的话和做不完的开心事。

  李长生觉得要是能好好看着阿善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他这辈子也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