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4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不知是不是因为看过了手术现场,霍善现在觉得这些能喝药治好的病都简单了不少,偶尔看到从前见过的症状,他都能跟着说出药方来了!

  李时珍几人见霍善已经能对一些常见病进行判断和开方,只觉再没有教过这般聪慧省心的小孩。

  霍善还有那么个三岁封侯的出身,说不准日后能带领地位低微的医家走到新的高度!他们记在脑海里那些医书医方医技,必然也会有用武之地。

  霍善在几个小老头儿带着点莫名激动的教导下结束了这天晚上的学习,带着66/100的任务进度从睡梦中醒来。

  上林苑的清早,有鸟叫欸!

  霍善一骨碌爬起来,跑到窗边踮起脚往林间看,想接着薄薄的晨曦找到树上的鸟儿在哪。

  他们家周围也有很多鸟,师弟易知经常想办法把它们抓来加餐,有时候一批鸟学聪明了不再过来,又有另一批笨鸟上当。

  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

  霍善扒拉着窗沿用下巴枕在上头,有点想家。

  没等霍善想太久,就见有几个内侍轻手轻脚地拿着竹竿驱赶起鸟儿来。

  霍善问:“你们在做什么?”

  那几人骤然听到这充满童稚的小嗓儿,先是惊了一下,接着转头看见长得粉雕玉琢的霍善,脸上便有了笑容:“得把这些鸟儿赶跑,不能叫它们惊扰了贵人们休息。”

  霍善“哦”地应了一声,还是有点似懂非懂。

  鸟儿都起来了,人也该起来了,何必再费心去驱赶。难道生活在他们口中的贵人身边,竟连不知人情世事的鸟儿也不许随便叫么?

  霍善不甚明白,但也没有多想,他分明每日都“入梦”,醒来后却比谁都活力充沛。

  他精神奕奕地跑去洗脸刷牙。

  等他忙活完一转头,却瞧见他爹站在廊下。

  霍善哒哒哒地跑过去喊人。

  霍去病把人抱了起来,问他昨儿是不是遇上大鹅了。

  霍善道:“遇到了!”他还绘声绘色地给霍去病描述金日磾徒手抓鹅的英勇行为,并表示他也要勤学苦练,以后遇到大鹅也要一把抓住鹅脖子,争取能把它拎回家炖掉!

  霍去病眼底掠过一丝冷芒,和霍善说起话来语气却依然温和,边询问他当时的情况边抱着他一起去用早饭。

  霍善提醒他一会要一起包粽子。

  霍去病道:“你先去寻你几个表叔,一会我就过来。”

  霍善连连点头,领着金日磾找卫登几人撒欢去。

  霍去病看着两个小孩走远,心里涌出许多难以压制的恶念来。他不喜欢像舅舅卫青一样隐忍,乍然得知有人背地里想害自己孩子,他的第一想法是新仇旧恨一起算,把李家父子俩一起杀了就好。

  偏偏卫青前两天还特意找他叮嘱,说李家只剩这么几个人了,叫他不要做不该做的事。

  什么叫不该做的事?

  霍去病转过身,迈步准备往外走去。

  没想到刚才已经转了个弯的霍善忽然又跑了回来。

  “爹!”

  霍善喊他。

  霍去病转过头,看向去而复返的小不点。

  霍善手里捧着根嫩嫩的竹笋举高给霍去病看。

  “没想到秋天也有笋!”

  他兴高采烈地和霍去病分享自己的重大发现。

  “下午我们把它吃掉!”

  小孩子看到新奇东西的第一想法就是拿给最亲近的人看,霍善就是转了个弯看到竹头冒出来的小笋,马上让金日磾帮他挖出来,兴冲冲跑回来拿给霍去病看。

  霍去病看着举到自己面前来的竹笋,顿了顿,点头笑道:“好。”

  战场上杀人是一回事,平时随意杀人又是另一回事。

  他并不想给霍善留下不好的回忆。

  霍善如愿和霍去病定下吃竹笋之约,心满意足地与金日磾一同找卫登他们玩耍去了。

  霍去病原地静立片刻,大步迈向刘彻的起居处。

  刘彻也用完了早饭,听霍去病一大早来求见,只觉十分稀奇。

  他边就着温热的巾子把手擦干净边笑着让人把霍去病喊进来。

  见霍去病迈步进来向自己行礼,刘彻喊他坐到近前来,心情颇好地问他有什么事。

  霍去病道:“臣想辞去大司马骠骑将军之位,等陛下需要臣出征时再归朝。”

  刘彻听后不高兴地道:“你这是胡闹什么?从前还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如今才二十出头便想着解甲归田了?”

  霍去病便说自己从小深受皇恩庇佑,想做什么便做什么,从没有过一天的不如意,所以他打匈奴不是为了高官厚禄,只是为了大汉、为了回报圣恩。如今匈奴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他想多陪陪在外流落了三年的阿善。

  刘彻道:“你既知道朕对你的好,就别提这种辞官这种话。”

  霍去病绷着脸说道:“臣怕这个大司马骠骑将军再当下去会祸及阿善。”

  明明是威震天下的骠骑将军,说起这话来竟有些委屈的意思。

  对刘彻而言,霍去病也算是他教养长大的。作为家长听到自己正为之骄傲的孩子这么告状,谁能不生气?刘彻听霍去病这么一说自然是心头火起,冷笑说:“朕倒要看看谁敢对你们父子俩不满!”

  既然已经起了头,霍去病也不藏着掖着,直接把李家父子做的事一五一十跟刘彻讲了。

  即使是御前告状,霍去病语气仍是没带多少感情,讲述整个过程的时候也没有添油加醋。

  昨儿太子身边跟着许多仆从,那只大鹅确实不可能伤到他们,顶多只是想吓吓小孩而已。只是光凭这份恶意,就足以看出李家对卫霍两家的愤恨了。

  

  小孩子之间的矛盾还是其次,最让刘彻震怒的还是李敢去找卫青麻烦这件事。

  小孩子不懂事,你李敢也不懂事?

  李广因失道自刎而死,刘彻也颇为惋惜,让李敢接替了郎中令之位,连宫中守卫都放心地交付给他。结果李敢居然背着他去卫青府上寻衅!

  卫青这个主将是他钦点的,卫青的爵位官职也都是他封赏的,李敢这次敢提剑去找卫青,下次是不是敢提剑来找他?

  刘彻看向霍去病。

  霍去病的性情他了解,若是往常他恐怕不会来告状。

  卫青也不会让他把这种事拿到御前来说。

  可这回霍去病却来了。

  想到霍去病说的“想多陪陪阿善”,刘彻觉得即便辞官是假,这话却是真的。

  人当了父亲果然会变得不一样。

  刘彻一方面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一方面又觉得卫青这性情真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记得前几年卫青打匈奴小胜而归,刘彻赏他一千金,结果有人对他说,你能封万户侯并让三子封侯都是因为你姐姐是皇后,现在王夫人正得宠,家里却还没富贵起来,你应该把这钱分一半送到刚获得陛下宠幸的王夫人家去。

  卫青就真的分了五百金送去给王夫人母亲贺寿。

  这次李敢上门寻衅若非正好被霍去病给撞上了,卫青恐怕根本不会提起。

  刘彻说道:“行了,你别再提辞官之事,朕自然不会叫阿善受委屈。”

  他当着霍去病的面便命人把李敢调离上林苑,并让他儿子李禹也带走。

  有人不想好好度假,安排他们去别处干活就是了,何必委屈了自家娃!

第37章

  上林苑说大很大, 可要说消息传得慢可就不一定了,毕竟重要的人都安排在宜春苑周围,方便刘彻心血来潮召见人到御前陪玩陪聊。

  太子刘据身边的人也一样,太子的玩伴基本都安排在一起玩耍, 必要时陪太子读书习字或练习骑射。

  所以在李敢一大早过来带李禹离开的时候, 众人都议论纷纷,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怎地才到上林苑, 李敢又要带李禹回去?

  李禹也很是不解, 可见自家父亲面沉如水, 他便不敢多言,乖乖听李敢的话去辞别太子。

  太子刘据也不知晓发生了什么事, 昨儿李禹是说了点不好听的话, 但那是针对金日磾的。人心里都有个亲疏远近, 倘若李禹是针对霍善, 他肯定会维护自家侄儿,可李禹指责的是匈奴之子, 太子刘据便没怎么上心了。

  何况昨天被气走的人是李禹来着。

  太子刘据道:“你可是还为昨天的事生闷气?阿善他年纪还小,你莫要与他计较。”

  他在心里确实觉得霍善也没做错, 一个小孩子想维护自己身边的人有什么错, 也是李禹不该一上来就说金日磾的不是。

  要知道金日磾可是得了父皇赐名的,他说那些话和不满父皇的决定有什么区别?

  李禹刚才已经被李敢警告过,所以这会儿他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老老实实地回道:“是陛下命我离开的, 陛下还把我父亲调出长安了。”

  太子刘据吃了一惊。

  李禹给太子刘据行过礼, 便被他父亲带走了。

  一直到霍善几人寻过来, 太子刘据都没想明白刘彻这番举动是什么意思。他看向兴致勃勃跑来喊自己去包粽子的霍善,疑心是不是霍善到刘彻面前说了什么。

  

  太子刘据长在宫中, 平时接触的人并不多,玩得来的玩伴也不多,对李禹被勒令随李敢离开还是有点耿耿于怀。

  他心里起了疑,对霍善的态度便与昨日有些不一样了。

  霍善敏锐地察觉太子刘据的冷淡,他不解地问太子刘据:“你不想包粽子了吗?”

  太子刘据一顿。

  粽子……他还是想包的。

  可他心里还是有疙瘩在。

  太子刘据思来想去,决定直接问霍善:“你是不是跟父皇告状了?”

  霍善被问得一脸茫然。

  小孩子脸上是藏不住事的,太子刘据一看他那表情,便知晓是自己想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