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57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这样的话,再喜欢的事情都会变得难以忍受。

  霍善纠结起来:“那怎么办?”

  霍光道:“既然你准备给他们发工钱,那便给各项差使定下工钱数额,到时候让他们自己决定是要多干活多拿钱还是少干活少拿钱便是。这样想多拿钱的人干起活来有干劲,想少干活的也得了清闲,回头传了出去也没人会说什么。”

  底下人把事情办好了,谁家不给赏钱?霍善这么做并不算出格。

  霍善总算听明白了,应得特别响亮:“好!”

  见霍善一脸的兴高采烈,霍光善意地给他提了个醒:“你不是要减免他们明年的赋税吗?那你拿什么给他们发工钱?”

  霍善一下子愣住了。

  对哦,他没有钱了。

  虽然舅公给了他一百金,但那是要拿来建庄子的,庄子那边要起好多好多房子,要给他造草纸和油纸,还要给他开医馆。还不知道够不够花!

  霍去病从外头回来,瞧见的就是霍善皱着一张小脸坐在那儿冥思苦想。

  霍去病看向霍光,用眼神询问他是怎么回事。

  霍光其实是想提醒霍善去找霍去病商量,他旁观多时,知道霍去病是很想和霍善亲近的。有时候看霍善和李长生那么亲厚,他兄长心里恐怕颇不是滋味。

  结果还没来得及转到这话题上,霍去病就回来了。

  霍光轻咳一声,恭敬地起身喊了声“兄长”。

  正为钱发愁的霍善这才注意到他爹回来了,也起身跑过去喊人。

  霍去病把人抱起来问:“你这是在愁什么?”

  瞧他那小小的眉头,都快打成结了。

  霍善唉声叹气:“我没有钱了!”

  霍去病还当他在琢磨什么难事,没想到居然只是为了钱犯愁。他说道:“这有什么难的,要多少钱直接从家里取便是了。”

  霍光在旁听得欲言又止。

  才三岁大的孩子你就让他随便取钱,是真的不怕把他给惯坏了。

  得亏霍善不是那种爱胡来的小孩儿。

  想到霍善考虑的那些事,霍光只觉自己从没见过这样的小娃娃……

  明明流落在外三年之久,抚养他长大的只是个极为寻常的方士,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偏就把他养成这种仿佛世间诸般权势富贵全不放在眼里的性情。

  兴许是年纪还小吧。

  因为年纪太小了,所以不知道荣华富贵的好处。

  霍善听了霍去病的话,却想起张仲景提起冠军县时的含糊其辞。他知道东汉末年的冠军县肯定也不好,要不然张仲景他们不可能遮遮掩掩。

  只是他这一千户人尚且没安排好,自然没法安排他爹那一万多户人。

  霍善跟霍去病保证道:“就用一年!”

  等以后赋税征收上来,朝阳县应当可以自给自足了!

  霍去病揉着他的小脑袋说道:“你想用多少年都可以。”他这才问起霍善要钱做什么。

  霍善把自己的想法囫囵着给霍去病讲了。

  这些确实不是霍去病会考虑的事。

  霍去病道:“你想做什么便去做,不必顾忌太多。”

  霍善高兴地说道:“好!”

  霍去病让他自己玩耍去。

  等霍善一走,屋里只剩下兄弟二人。霍去病才对霍光说道:“他年纪还小,你不必事事给他分析利弊。”

  霍光道:“兄长,光认为不该因为他年纪小便什么都不与他说,他比许多小孩都聪明。”

  他与司马迁等人同为郎官,平日里却与他们没什么交集,大抵是双方根本聊不到一起。

  这无非是因为他兄长只是小吏之子,哪怕霍去病官拜大司马,他们依然认为霍去病不过是靠外戚身份才这样显贵,并没有真正把霍去病看在眼里。

  光是郎官之中便有那么多人存着这样的想法,外头还有多少人这么想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即便卫霍两家如今显赫一时,霍光还是认为应当谨慎行事。

  这与霍光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有关,他父亲是地方胥吏,干的是最基层的工作,生活虽比寻常黔首要好一些,却也得事事谨小慎微、处处看人眼色。

  若非霍去病带他回到长安,叫他长了许多见识,他这辈子恐怕也只会当个在县衙里消磨终生的小吏。

  既然自己是凭借霍去病弟弟的身份得了如今的机遇,霍光自然全心全意为霍去病着想。

  冠军侯府好,他才能好。

  霍去病是不想考虑这些杂事的,他沉吟了许久才说道:“他想做什么你便给他出出主意,他不想做的事你莫要勉强他。”

  霍光笑道:“侄儿的脾气其实与兄长很相像,他不想做的事旁人哪能勉强得了他?”

  霍去病觉得这话很中听。

  他儿子的脾气可不就该像他吗?

  兄弟俩愉快地结束了这次对话。

  这天甘蔗到了,少府派来的工匠便紧锣密鼓地跟着李长生制作砂糖。

  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制糖并不是什么难事,专人榨汁、专人烧火、专人炒糖,整个生产流程行云流水般连贯,一点都不像是头一回动手。灶头是新砌的,锅是新打的,糖浆被一锅接一锅地熬煮,逐渐在高温的作用下变得愈发浓稠,最后被舀到木模里凝结成红砂糖,整个庖屋里弥漫着诱人的香甜味道。

  倘若想要白糖,工序也不复杂,只需要想办法将糖浆中的杂质去除便可。

  李长生虽是个半路出家的方士,对方士的诸多手段却并不陌生,见红砂糖做成了便开始着手研究能不能做出白糖。

  霍善跑过来找他师父的时候,远远便觉得庖屋周围的空气闻起来甜甜的。他跑到庖屋外探头一看,发现屋中九口大锅同时开火,还没踏进门呢,阵阵热气便扑面而来。

  难怪他师父热得满头是汗!

  霍善马上跑过去,喊李长生蹲下来让他给擦擦汗。

  李长生道:“不用,这边马上就好了。”

  旁边的少府官员经过一整天的相处,对李长生可谓是心服口服,闻言笑着说道:“我们要不要现在去回禀陛下?”

  李长生道:“也好。”

  李长生牵着霍善往外走。

  霍善还是坚持要帮李长生把汗擦了。

  想到一会还要面圣,李长生便也没再拒绝,蹲下身由着霍善忙活去。

  少府那边的负责人将做好的红砂糖和白糖各取了一份,与李长生师徒俩一同去求见刘彻。

  这可是此前所有人都没见过的东西,如今被他们给做出来了!

  刘彻得知这一消息也颇为高兴,命人宣他们入内觐见。

  等看过成品以后,刘彻自是满意极了。

  没想到柘浆当真能做成这种便于运输的红砂糖。

  想要更精细的白糖,可以在红砂糖的基础上加工。

  

  刘彻厚赏了少府那边的人,打发他们继续回去熟悉制糖工艺,却留下李长生师徒俩聊天。

  少府不过出人出物,能做出糖来还是靠李长生。

  刘彻笑道:“李爱卿这身本领只当个家丞倒是浪费了。”

  霍善一听刘彻这话便警惕起来。

  听起来好像要抢他师父!

  霍善转头眼巴巴地看向李长生。

  李长生道:“微臣过惯了乡野生活,不谙礼数不知规矩,当个家臣倒还好,倘若真让微臣去做别的差使,恐怕要不了几天便该因为频频出错被发配去服苦役了。”

  刘彻将霍善紧张的小表情看在眼里,又听李长生这般情真意切地推辞,摆摆手道:“放心吧,朕不抢你师父。”

  霍善哪里懂得藏事,闻言马上松了一口气。

  刘彻被他逗得直乐。

  李长生便趁此机会向刘彻辞行。

  霍善马上也似模似样地跟着辞行。

  刘彻挑眉问他:“怎么?上林苑不好玩?”

  霍善道:“好玩!”

  刘彻道:“那你怎么还急着走?”

  霍善道:“我要回去看师弟,师弟好多天不见我了,一定特别想我!还有您给我的庄子我还没去看过呢,我迫不及待想要去瞧瞧了!”

  刘彻道:“今儿不早了,明日再走吧,今晚我们再吃顿家宴。”

  霍善自告奋勇要去找他爹过来。

  他还得和他爹讲讲自己要回去的事,可不能叫他爹最后才知道。

  刘彻笑着放他去喊人。

  霍善迈开小短腿跑去寻霍去病。

  很快他就见到他爹了。

  霍善一下子扑了上去。

  霍去病问:“怎么了?”

  平时这小子很少这么黏黏糊糊的。

  霍善道:“明儿我要回新丰县去了,您真的会来看我吗?”

  霍去病听到霍善这就要回去了,心里不失落是不可能的。

  不过新丰县也不远,只要他能有个半天的空闲便可以过去一趟。

  霍去病保证道:“我得空就过去。”

  霍善顿时满意了,信誓旦旦地说道:“我有什么好吃的,也拿到长安给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