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8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轻松 穿越重生

  这也是霍善跟着李时珍见识到的吃法,据说这样煮出来的羊肉格外鲜嫩。

  正好最近下雪了,水放在外头不消一晚便能结冰,所以想要冰还是很容易的。霍善就是把冰弄好了,才跑去问刘据有没有锅和羊肉,其他杂七杂八的配菜与调料他平时是见过的,外头有的宫中都有,外头没有的宫中也有!

  煮肉的锅这种东西还是很好找的,炉子也很好找。

  等底下人把霍善要的东西都凑齐了,叔侄俩便齐心协力地忙活起来,刘据负责往锅里倒冰块,霍善负责往冰上撒葱和枸杞之类的玩意,最后才让人把切得方方正正的羊肉块堆到冰上去。

  且不说好不好吃,锅里铺满亮晶晶的冰块,再在冰块上铺满新切的嫩红羊肉块,瞧着还挺赏心悦目的。

  冰煮羊一时半会还不能吃,至少得煮上一两刻钟。刘据没吃过这样煮出来的羊,好奇地向霍善追问:“这是哪里的吃法?”

  霍善笃定地回道:“这是草原人的吃法!”

  他还给刘据讲起冰煮羊的传说,据说是有人大冬天在北海一带行军,条件十分艰苦,士气非常低落,所以领兵那位叫人把羊群杀给士兵吃,想以此鼓舞士气。只是当时天气太冷了,水全都结冰了,士兵们只能凿冰煮羊肉吃!

  还是用头盔煮的哩!

  没想到士兵的头盔还有这等妙用!

  听说那个领兵的叫成吉思汗,名字听起来怪怪的,他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叫这名儿。爱好也极具草原人特色,喜欢弯弓射大雕!

  霍善转头问:“你见过大雕吗?大雕长什么样?”

  刘据摇头,正要说自己也没见过,就听有人推门走了进来,口中问道:“什么大雕?”

  霍善转头一看,赫然发现来的居然是刘彻。

  想想也对,能出入永巷的男人也没别人了。

  既然刘彻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霍善马上给刘彻从头讲了一遍冰煮羊的传说。

  还有那个领兵征战的成吉思汗。

  刘彻也没有听说过这个成吉思汗,但儿子在旁边,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听霍善讲北海诸事讲得头头是道,他只觉这兴许是更北方的游牧民族。

  毕竟北海可不是海,而是后世的贝加尔湖,苏武就是在那儿放了十几年的羊。那边生活确实艰苦得很,苏武都是从野鼠洞里抢吃的才活了下来!

  那是汉使未曾深入过的地方,只有匈奴人本身了解那儿的具体情况。

  刘彻比较关心的是成吉思汗的士兵居然都穿着盔甲。

  要知道匈奴人的制造业十分落后,基本都是靠缴获汉军的铁甲才能给士兵装备上。

  即便是冶铁业发达如大汉,也不可能给所有士兵都配备上这种能拿来当临时锅子用的盔甲。

  寻常士兵能戴个皮弁就不错了。

  刘彻心里不免生出几分警惕来:“当真是所有士兵都有铁质的头盔?”

  匈奴骑兵已经够难缠了,要是他们还拥有获取精良装备的途径,那他们必然很快会卷土重来。

  成吉思汗,不得不防!

  霍善被问得一脸懵。

  他也不知道啊!

  这个很重要吗?

  刘彻见霍善满脸懵懂,也知道他估计只关心吃了。

  事实上刘彻也是冲着吃来的,毕竟听说太子这边要吃羊肉,还是全新的吃法。他正好处理正事处理得有些乏了,索性过来太子这边瞧瞧。

  既然从霍善口里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刘彻也没有多问。

  一锅热腾腾的冰煮羊摆到席上,便有宫人帮他们把煮好的羊肉捞了上来,供他们就着暖烘烘的炉火以及调制好的酱料尝尝鲜。

  刘彻试着吃了一块,只觉这跟着冰一起煮出来的羊肉确实异常鲜美。

  再看霍善,年纪小小,吃东西却一点都不慢,察觉刘彻朝他望过来,他还颇为骄傲地和刘彻夸道:“很好吃对吧?”

  刘彻点头表示肯定。

  他吃饱喝足才回温室殿去。

  思及霍善提到的那支军队,刘彻便让人去把卫青召了过来。

  卫青和匈奴交手了那么多回,说不准听说过相关的消息。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放心自家疆域周遭出现这样的精锐之师。

  卫青听到刘彻召见自己时还有些惊讶,因为大冬天连适合练兵的天气都不多,军中着实没什么大事,他想不出刘彻为什么突然派人来找他。

  不过既然刘彻不是自己出宫溜达,卫青便知道他找自己是为了正事。他没有耽搁,第一时间入宫觐见。

  结果刘彻见到他就问了这么一句——

  “你知道成吉思汗吗?”

第68章

  卫青能知道成吉思汗才奇怪, 要知道元朝和汉朝可是相隔一千多年的。他如实答道:“青不知。”

  刘彻听他答得这般干脆,也知道他确实不知晓成吉思汗的存在。

  刘彻把霍善讲的冰煮羊传说复述给卫青听,从这个传说里看来,那成吉思汗带的兵身上竟都有盔甲, 还是能拿来当锅用的铁甲。

  霍善才四岁大, 不可能无中生有讲出北海那边的情况,说不准还真有人与他说起过。

  难道是金日磾这个休屠王太子?

  卫青沉吟片刻, 才说道:“青认为不太像, 他若是知晓这些事怎么可能对个孩子讲?”

  

  如果金日磾不想被上头知道, 那金日磾会守口如瓶;如果金日磾想被上头知道,那也不该选个四岁小儿来讲。小孩子的不可控性太大了, 他们哪里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刘彻也思量起来。

  卫青道:“何况小孩子也不一定不会瞎讲, 尤其是阿善这种从三岁起便能读书的, 兴许连他自己都分不清书上说的和他自己想的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囫囵着便给说出来了。”

  “譬如他见过去病的盔甲,也在上林苑见过去病练兵, 夜里说不准便梦见有人拿头盔煮肉吃。再加上从旁人那儿知晓了冰煮羊这种吃法,便把梦当做传说给讲了出来。”

  卫青也是几个孩子的爹, 他对小孩子还是比较了解的, 别觉得孩子年纪小就没有想象力或者不会说谎,他们有时候比你还能编。

  要不怎么总说小儿胡言不足为信?他们自己本身对事情真伪都没有足够的判断力。

  相较之下,刘彻能信霍善的话才是咄咄怪事。

  刘彻听卫青这么一分析,也觉自己想岔了, 不过是个饮食传说而已。

  听闻那专诸为了刺杀吴王还特意去学了几年烤鱼, 成为了吴国有名的烤鱼专家。这事要是被霍善听去了, 怕不是得嚷嚷着要吃专诸烤鱼去。

  刘彻心思莫名转到了烤鱼上。

  嗯,似乎挺久没吃了。

  卫青见刘彻不言语, 只得说道:“回头我也多派几个人去探听探听,以防匈奴当真得了强援相助。”

  目前匈奴只是暂时不来漠南了,并不是被消灭了,卷土重来只是迟早的事。

  他们确实不能因为清剿了漠南诸王庭便放松警惕。

  刘彻道:“来,我们来下个棋。”

  他命人把新做好的金骰子拿出来,叫卫青也来试玩一下这个小物件。

  这东西确实比掷算筹要方便多了。

  卫青:?

  话题是怎么转到掷骰子上的?

  刘彻不仅背着霍善玩骰子,还让人晚上做烤鱼给他吃。

  ……

  霍善哪里知道刘·三岁·彻心里在想什么,他如愿以偿地吃到了冰煮羊,着实再满足不过了。到下午天放晴了,他便与刘据去鞠室玩耍。

  所谓的鞠室其实是室内蹴鞠场地,冬天在里头踢球也不会冷。

  刘据被立为太子之前,这边是没有鞠室的,后来刘据成了太子,配套的东西全都跟上了。基本上刘彻那边有的东西,他这边也会有。

  后来刘据收到了霍善送的鞠球,鞠室使用率便大大增加了。

  叔侄俩抵达鞠室,正要放开了玩球,却见那负责捡球的小内侍眼红红的。

  霍善觉得奇怪,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朋友生病了,他心里难过。

  霍善道:“什么病?有药了吗?”

  刘据见霍善这般关心,也说道:“要用药的话只管支去。”

  小内侍道:“就是每天早上撒尿时会突然晕倒,过好一会才能醒来,今儿我亲眼见了,上去推他,发现他手脚冰凉,吓了一跳,还以为他醒不来了。暴室那边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担心他是不是生了什么大病。”

  暴室其实是宫中晒丝织物的地方,设置在皇宫最北边,离贵人们的居处还挺远。宫中伺候的人如果生病了,都是安置到暴室那边去的。

  一来暴室那边的中官可以治些小病小痛,二来也能把生病的人和其他人隔绝开。

  小内侍知道自己不该把情绪带到太子面前来,一个劲地向刘据两人请罪。

  刘据道:“你也是担心友人,何罪之有?”

  霍善听了小内侍说的病症,心里其实有数,他对刘据说道:“我去看看他朋友。”

  刘据微讶,问道:“你去做什么?”

  刘据还不知道他挂了个“天下第一医馆”的牌子呢。

  要知道霍善经手的第一个病人是公孙敖,讲出的病症还有点少儿不宜,自然不会有人往刘据面前说。

  霍善道:“其实我会看病!”

  霍善其实也不是对自己盲目自信,经过上次对公孙敖诊病之后,他发现自己在现实中接触的患者能够在系统中存档,作为他和李时珍几人共享的医案。

  系统的医案又比历代医家要先进许多,还能一比一还原患者当前的身体情况,李时珍他们如今虽还不能在现实里诊病,却能间接接触到医案中的模拟小人。

  这样即使霍善有拿不准的地方,李时珍他们也可以及时帮他出主意。

  所以,他不是一个人在给人诊病,而是足足五个人!

  刘据听后有些不信,可是霍善想去玩,他也没拦着,还真叫那小内侍领他们去找他朋友。

  小内侍也不信霍善会治病,可要是能得贵人们的关注、获得进一步治疗,陪着贵人玩过家家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