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148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他顿了顿看着姜明弘:“可冷?”

  “不冷,很暖和呢!”

  三人边说边走,县衙距离他们住的地方并不远,三人花费了一炷香的时间也就到了,彼时天还未亮,天一片黑沉,只有县衙门口的灯笼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也许是下雨的缘故,排队等着进考场的人有些混乱。

  谢渊扫视了一眼排队的人群,领着弟弟走到人少的那一队提醒道:“有些人雨伞撑的较低,小心一点,别被伞伤到了脸。”

  姜明月听了这话扫视了一眼两边的人群,果真是如此。

  当然并不是他们不愿意撑高一点,而是因为他们比较矮,只能撑这么高,而有些油纸伞的边缘特别尖,一不小心还真有可能会戳到脸,谢渊还真是细心。

  “我会小心的,天冷,姐姐、姐夫快回去吧!”

  “不急,等你进入考场了我们再回。”

  姜明月顿了顿问:“小弘,可有看到你班里的人?”

  自从来到县衙,姜明弘一直都在寻找,只可惜天太黑了,因下雨的缘故大家又都打着伞,根本就分辨不出谁是谁。

  “没有!”

  三人聊天之时,前面突然一阵骚乱,谢渊长的高看的远。

  “好像有人晕倒了。”

  这时候晕倒恐很难在参加县试,之前的努力算是白费了,又要苦熬一年,想到这姜明月看着身边的人道:“咱们去看看如何?”

  谢渊闻言立刻猜出了妻子心中的想法。

  “可!”

  二人叮嘱了小弘两句,撑着伞走到前面,发现晕倒的乃是一少年郎,脸色苍白,身材单薄,穿着一身很不合身的旧棉袄,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受了寒的缘故。

第202章 考前救人

  谢渊看是一寒门子弟,动了恻隐之情,在就是少年郎前后之人较为心善,第一时间就为他遮住了雨,总得来说他并未淋多少雨,应很容易就能救醒。

  “你在这等我,我去看看。”

  “好!”

  姜明月看谢渊走到少年郎的面前蹲下,也不知按的是什么穴道,一会儿后,少年郎缓缓睁开了双眼。

  “你可还好?”谢渊看着他问。

  少年郎并未第一时间回答他的问题,他先是快速扫视了一眼四周,发现自己还在队伍中,顿时放松了下来,对谢渊道:“多谢这位先生。”

  谢渊点点头扶着他站了起来道:“你寒气入体发了热,需要尽快医治。”

  “多谢先生提醒,小子晓得啦!”

  谢渊看少年郎并无弃考的打算不再多言,而是将事先为姜明弘准备的药递给了他。

  “驱寒的希望能帮到你。”

  “多谢先生。”

  少年郎接过药,想都没想就吃了下去,他望着离开的两人,将谢渊的容貌记在心里,朝前后二人道了谢,强忍着不适继续排队。

  姜明月二人回到弟弟身边,又等了一柱香后,县衙门口大灯笼照下来的光终于笼罩住了三人,走到这里姜明月、谢渊已无法在相送,他们停了下来,看着姜明弘道:“去吧!”

  “阿弟,不必紧张,平常心对待即可。”姜明月目光温和地看着弟弟柔声说。

  “嗯,你们快回去吧!我进去了。”

  这时衙役唱到了姜明弘的名字,他从考篮里拿出考牌,疾步朝衙役走去。

  姜明月伸长了脖子往前望,就见衙役先是仔细观察了一番弟弟的相貌,然后又特意量了一下身高,紧接着就是搜查考篮,可以说极严格了,如此过了一会儿后,衙役这才放弟弟进去。

  “走吧!咱们回家,下午再来。”谢渊握着媳妇的手道。

  “好!”

  姜明月虽穿的很厚,但在外面待了这么久,只觉得脸被吹的有些发凉,也不知考场内是什么情况,她在心里默默腹诽了一句,这种天气对考生们真不友好。

  衙门内,姜明弘拿着号牌去了天字五号房,他的座位非常不错,在第二排紧靠墙的位置,遮挡住了大部分的寒风,就是有些脏,不过他并未立马上手收拾。

  因这会有点冷,姜明弘放下考篮简单活动了一会,待身体渐渐暖和后,拿出方帕擦拭,免得弄脏了试卷,扣分。

  姜明弘擦拭桌案时,时不时扫视一眼考场内的众人,因大家都陆陆续续进了场,他倒是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他们班的方寒,另外一个则是乙班的名唤王茂。

  他看到二人时,二人也正在扫视全场,视线和他对上,二人笑着冲他小幅度的摆了摆手。

  姜明弘轻轻颔首,收回了视线,值得一说的是,沈瑜因祖籍永安县,与三天前已离开宛平回了永安,二人约定好,考完在聚。

  姜明弘将桌案擦干净后,坐了下来,平复心情。

  前世因断腿,他彻底绝了科举路,这成了他人生的一大憾事,今生能这样平平安安的走入考场,他心中激动雀跃的同时,还有一些紧张。

  少顷,等姜明弘的心情完全平复下来后,抬头就看到了本县的县令沈卫国,沈县令三十多岁,长脸,神色严肃地坐在高台上,观察全程很有威严。

  前些时候姜明弘听姐夫说过此人,乃是承平二十年的榜眼,一甲进士及第,沈家旁枝之人,后入翰林院七品编修,在翰林院的这期间,名声极好,两年前调任宛平。

  宛平虽只是一县,但因在皇城脚下的缘故,县令乃是六品,官职升了一级不说,还如此的年轻,前途何等光明,只需任期一满,不出什么差池,必定会调回京都,委以重任,要知他的前一任便是如此,现在已是兵部侍郎。

  姜明弘看了一眼沈卫国,收回视线落到了试卷上。

  他虽一进考场就拿到了试卷,但上面却并没有题目,题目要等会才会发,试卷一共有六页,后面还附了两页空白的草稿纸,等考完试后不仅正卷需要上交,草稿纸也需一并上交。

  今日县试第一场,即为正场,也是县试中最重要的一场,此后几场考试,则称为初覆,再覆、末覆等。每一场考一日,辰时开考,日落收卷,不得掌灯答题,两三日后放榜公布,通过者再考第二场,依次类推。所考题目皆为主考官沈县令所出。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卯时末所有考生皆已入座,考场内一片安静,一声锣响,考试开始,衙役们举着贴着考题的牌子,在过道上游走,确定每一个考生都能看到题目。

  姜明弘第一时间拿出草稿纸,将考题记录了下来,等考题抄录完毕,他又对了一遍,确定没有错的地方,看向考题,心中已有乾坤。

  题量并不算大,且许多题目之前姐夫、夫子们都已讲过,按他平日里的速度,半日即可做完。

  虽是如此,但姜明弘却并没有托大,他先是研墨,等心情完全平复下来后,这才落笔。

  枣林胡同,谢家书房内,谢渊看这么一会的功夫,妻子已被针扎了四次,那叫一个心疼。

  知妻子现在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女红上,谢渊拍了拍身边的位置道:“来!”

  姜明月放下衣裳坐到了丈夫的身边。

  谢渊打开抽屉拿出药膏一边为妻子上药,一边问:“担心小弟?”

  姜明月‘嗯’了一声。

  “我还有些紧张。”

  谢渊闻言只觉得有些好笑。

  “不用担心、也不必紧张以小弟现在的才学,童子试对他来说是十拿九准的事。”

  “我知道,可还是止不住的忐忑。”

  谢渊收起药膏,伸手将媳妇揽在了怀里温声道:“我给你读书吧!”

  “好啊!”

  谢渊拿着书读了一会儿后,听怀中人儿呼吸逐渐平稳了下来,看她睡着了,他招来苹果示意她将毯子拿过来。

  谢渊接过毯子,紧紧包裹住了媳妇,确定她不会冷,这才安全读书。

第203章 起疑心

  林家村,陈娟看丈夫心有些不静给他倒了杯水,善解人意说:“夫君可是在担心私塾里的学子们?”

  林寒山拉着媳妇坐下道:“今日天不好,雨落个不停,也不知他们从家里出来有没有带伞,有没有穿的厚实一点。”

  陈娟握住丈夫的手温声说:“你放心,这几日天一直都不好,大家家中长辈们都有成算,怎么可能不带伞。”

  “我但是不担心住在县里的人,我是担心那些像我一样出身寒门的人。

  我比谁都清楚,他们能走到今日有多不容易,如果因为天气的缘故,他们受了寒,而无法参加县试,那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陈娟安抚的拍了拍丈夫的手问:“甲班里贫苦人家的孩子很多吗?”

  “不多只有六人。”

  林寒山将六人的情况和妻子说了一番。

  “他们可能考中?”

  “运气好的话,六占一吧!他们基础不好,今年只是先提前让他们下场适应一下,等明年、后年应就八九不离十了。”

  陈娟点点头道:“这几日我随娘进县城,听大家都在猜各个私塾今年能中多少人,相公,余氏私塾今年是什么情况?”

  林寒山想了想道;“一半是不成问题的,其中余淳、姜明弘、李安、赵祥等十三人必中。”

  咦?陈娟倏地抬头看向了丈夫。

  “姜明弘?”

  林寒山看着一脸惊诧的媳妇。

  “嗯,怎么了?”

  陈娟快速稳定住心神温声道:“没什么。”

  想来是同名同姓之人,况且她表弟已病逝。想虽是这样想的,但陈娟还是多问了一句。

  “姓姜的那位学子可是咱们宛平人?”

  问完之后,陈娟这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她问了一个多么蠢的问题,如果不是宛平人,又怎么能在宛平参加科举考试。

  她不等丈夫回答自侃了一句。

  “我真是傻了,怎会问这种蠢问题。”

  陈娟顿了顿温声道:“相公看书吧!我就不打扰你了。”

  林寒山望着离开的妻子微微挑了挑眉,她好像对姜明弘的事很好奇。

  别人不知姜明弘姐弟二人的底细,他是知道一些的,妻子难道认识姜明弘?可看她刚才的样子又有点不太像。

  林寒山想不明白暂将这事压到了脑后,收回心神专心看书,读书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绝不能懈怠。

  考场上,姜明弘一稿写完,落笔,细数,恰好三百字,字数适宜,又继续构思第二题,两篇文章他准备控制在七百字左右,这是姐夫特意提点他的。

  两道考题都是中规中矩的,是写不出新意来的,若想答得比别人好,姜明弘知他只能在造句和引经据典、字上花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