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149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破题之后,后面的起二股、中二股、束二股,都要对仗工整,姜明弘字字句句斟酌推敲,花了不少的时间。

  第二篇有八股之形的文章写出来后,紧接着就是作诗了,这对姜明弘来说就轻松了许多,不过他也没有大意,沉思过后,这才下笔,至此,三道题目已全部打好草稿,只待誊抄到答卷上。

  姜明弘看已是午时,放下毛笔,收拾好桌面,从考篮里取出炒面,向巡视的衙役要了一碗开水,不紧不慢的开始填肚子。

  一会儿誊抄,想要将字写好,可是个体力活,空着肚子可没有力气。

  填饱肚子后,姜明弘闭目养神了一刻钟,使得自己精神饱满后,简单活动了一番手腕,丈量好试卷每一行大概尺寸,写多少字后,这才开始一笔一划将文章誊抄上去。

  下午有的是时间,姜明弘一点也不着急,所以他写得极慢,力求每一个字都工整漂亮。

  用姐夫的话说,对于县试这样难度不算高的考试,他如果想名列前茅、出类拔萃,能做的就是把每个环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枣林胡同,在家数着时间过的姜明月看已是申时,倏地站了起来,拿着弟弟的披风,疾步走出正堂,来到书房外这才放缓脚步。

  看着认真读书的男人,姜明月胳膊肘抵在窗台上,小小声唤道:“相公!”

  谢渊‘嗯’了一声,放下手中的书,看着面前的人儿,已明白了她的来意。

  “我随你一起去接弟弟。”

  姜明月笑着‘嗯’了一声。

  谢渊起身理了理衣裳,随手拿起一件披风,来到外面体贴地为媳妇披好披风,仰头看了一眼天,确定不会在下雨,他命周斌架车,二人坐车去了衙门。

  “也不知弟弟写完了没有。”

  “以他平日里的速度,这会应在检查。”

  “如果检查出错误的地方,还能修改吗?”姜明月颇为好奇的问。

  “能是能,但如果不是重大错误,最好不改,因这会导致整张试卷都不美观。”

  …………

  申时半,到了放头牌的时候,就是提前交卷的那一批考生,可以离开了。

  这时姜明弘才刚抄写完试卷,他仰头看了一眼,头牌是赶不上了,只能赶次牌了,两者相差半个时辰,他倒也不着急,检查起试卷来。

  衙门外,此时围着不少正在等候的百姓,待见到里面传来了动静,一边往前一边道:“出来了,有人出来了。”

  人群中,姜明月抓着男人的胳膊,接力踮起脚尖,伸长了脖子,仔细寻找了起来。

  “别找了,小弟还未出来,他应该是赶次牌出来。”

  谢渊牵着妻子一边往茶馆走一边道:“头牌和次牌相差半个时辰,我们喝会茶在过来。”

  姜明月任由男人牵着好奇问:“头牌和次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讲究吗?”

  “头牌是第一批先交卷的人,次牌是第二批交卷的人,还有末牌,所有的试卷密封好后,主考官们会先审头牌的卷子,然后以此类推。”

  姜明月眼珠一转。

  “也就是越早交卷越好。”

  谢渊点点头。

  “是这个道理,不过也有特例。”

  “哦!”

  二人走进茶馆,谢渊要了一壶茶,一盘花生,边喝茶边给妻子剥花生。

第204章 赞许

  考场内,姜明弘确定试卷无误,这才开始收拾考篮。

  半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姜明弘提着考篮,随方寒一起交了卷子,走了出去。

  衙门外,姜明月拉着男人的衣袖道:“我好像看到有人出来了。”

  谢渊‘嗯’了一声,目光扫过人群温声道:“弟弟在后面。”

  姜明月闻言,拉着男人往人群里挤了挤,这次她一眼就看到了弟弟。

  “阿弟!”

  姜明月叫了一声朝弟弟快步走了过去。

  姜明弘看到姐姐、姐夫和方寒分开,走向了二人。

  姜明月看弟弟虽在考场上待了一天,但精神头很好,瞬间安心了不少,待走到弟弟身边后,她将带过来的披风,披在弟弟的身上,立刻接过了考篮。

  谢渊走到姐弟二人的身边道:“走吧!回家!”

  “嗯!”

  三人走到人少的路边,看到马车,姜明弘道:“姐姐、姐夫,离得这么近,你们怎还将马车赶过来了。”

  “怕你太累,好了,别说话了,快上车,咱们要回去了。”

  “好!”

  三人先后上了车后,姜明月倒了一杯红糖姜水递给了弟弟。

  姜明弘喝着姜水向姐夫说起了作答情况。

  姜明月扭头看向了男人,也不知弟弟答的好不好。

  谢渊听着弟弟的讲述,轻轻颔首,面容比着平日里温和许多。

  “不错,诗文俱佳,引经据典颇多,你平日里的苦读没有白费,可以安心准备后头的考试了。”

  姜明月闻言双眼倏地亮了,那也就是说弟弟考的不错了。

  姜明弘听了姐夫的话也很高兴,毕竟是科考路上的第一考,能得到姐夫这样的评价,这一步算是走稳了,步步走稳,才能长远。

  晚饭过后,姜明月第一时间就将弟弟赶回了卧室,让他早些休息。

  在考场的时候,姜明弘并未感觉到累,写试卷时反而还精神抖擞的,可躺在柔暖的被窝里,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后,他只觉得好累,很快就睡着了。

  屋内,姜明月铺床时,听脚步声知男人回来了,头也不抬问:“弟弟睡着了?”

  谢渊轻轻‘嗯’了一声。

  “考试还真是个体力活,这还只是待一天,往后你们考进士要待上九天,想想我就担心。”

  谢渊握着媳妇的手温声道:“这就是我们一直锻炼身体的原因,等童子试后,我准备在买一匹马,那时候天已暖和了起来,到时我天天带着小弟骑会马,保证将身体锻炼的壮壮的,以待今年的会试。”

  姜明月笑着点点头。

  “睡吧!昨日起来的那般早,你想必也困了。”谢渊抱着媳妇上了床。

  就在三人入睡之时,衙门里这会却是灯火通明,数千张卷堆积在一起如同小山,想要在两日之内将卷子批改完,填榜完毕,绝不是易事,彼时沈县令带着主簿几人,正忙着批改卷子。

  县试虽没有那么严格,但头几名考生的卷子,是要呈给顺天府尹翻阅的,这件事可马虎不得。

  顺天府掌管着皇城附近八个县,这个时候大家谁不争着表现,要知县试试卷的好坏,关系着他能不能在府尹那里留一个好印象,同时也是政绩的重要表现,沈卫国自然看重。

  只盼今年能有些不错的好苗子,替他在府尹面前露露脸。所以他看的格外认真,值得一说的是他们先看的、着重观看的乃是头牌和次牌收上来的试卷。

  ……

  翌日,姜明弘随着姐姐、姐夫吃过早饭,和他们说了声,就带着余根去了私塾。

  他一到甲班,发现除了赶不回来的沈瑜,大家伙都来了。一众人看到他立刻就围了过来。

  “明弘,明弘,咱们一同对下答案吧!”

  “对,虽我们的答案都不一样,但我这心里实在是忐忑,必须和明弘对下答案,我才能安心。”

  私塾里的众人都极聪明,能不能考上,就看和姜明弘这个第二名破题的方向是不是同频了。

  在一起这么久,大家伙的关系都极好,姜明弘也没有藏着掖着,笑着跟大家对起了答案,这样你来我往一番后,私塾里的其他人发现他们和姜明弘的答案也差不多啊!

  一时间甲班内瞬间热闹了起来,已在外头站了好一会的余夫子,听着学生们的答案摸着胡须笑了,等大家逐渐安静下来后,他将姜明弘叫到了书房。

  “将考题和你的作答,都和我说一遍。”

  姜明弘恭敬地说了起来。

  一会儿后,余夫子摸着胡须笑了。

  “不错,不错,这次你必将名列前茅。”

  姜明弘闻言顿时一喜,他恭敬无比道:“都是夫子们教的好。”

  “你自己也足够勤勉。”

  余夫子顿了顿道:“这次你虽答的不错,但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不可松懈。”

  “是,学生知道了。”

  姜明弘离开私塾和同窗们嬉笑了一会,就回了家。

  正堂内姜明月正在听姜安禀告几个铺子的情况,看弟弟回来了多少有些诧异。

  “你怎不和同窗们多玩一会?”

  姜明弘笑了笑道:“和他们聚一聚对下答案也就可以了,现在还不是我懈怠的时候。”

  说完他和姜安打了声招呼进了书房。

  姜安有些唏嘘道:“少爷这一年多成长的真快。”

  姜明月心想弟弟是重生之人,成长的自然快。

  “不知少爷考的如何?”姜安好奇问。

  “相公说小弘这次一定榜上有名。”

  姜安闻言欢喜的笑了。

  “好!好!咱们姜家又要出一位读书人了。”

  少顷,姜明月送走了姜安,将几个铺子的盈利交给苹果后,看了一眼认真看书的谢渊二人,领着苹果出了门。

  东市,姜明月买了一只鸡,买豆腐时,顺道买了些豆浆,这才回家。

  豆浆重新煮过,她加了一些糖,端着轻手轻脚的走进书房,将豆浆放到二人身边,又悄悄走了出去。

  县衙内,沈县令辛苦两日后,看着挑选出来的试卷笑了,今年他们县又出了几个好苗子。

  第三日,姜明月、谢渊、姜明弘一大清早的就来到了衙门,此时贴榜的地方已是人声鼎沸、门庭若市,大都是来看榜的县城百姓和一些小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