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289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得益于孙氏、赵氏的陪伴,现在的姜明月已完全从离别愁绪中走了出来,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葡萄、团子的身上。

  二人吃了些什么,有了哪些变化,她都写在了信上,想着再过几天就将信寄出去,如此谢渊到沅江府正好可以收到她的信。

  六月底,姜文收到了儿女的信,知女婿已经在路上,他倏地站了起来。

  沈冰心看丈夫反应这么大,急忙问:“怎么了?女儿、儿子在信上都说了些什么?”

  “咱们女婿十二就出发了,身边只带了两个随从,女儿和儿子怕他路上会有危险,让咱们接应接应女婿。”

  沈冰心闻言立刻道:“我去。”

  她顿了顿道:“女婿如果走的水路的话,按照行程应该很快就会抵达汝州府,我带几个人,去汝州府接应他。”

  姜文拿着信,沉思片刻后,轻轻摇了摇头。

  “你不能去,自从张重岳回来,他的人一直都在监视我们,你如果这时候离开,一定会引起他们的注视,到时候说不定会暴露女婿的行踪。”

  沈冰心思忖了片刻建议道:“让小妹带人去?”

  姜文点点头:“可,为了保险起见,我再给茂少侠写封信。”

  沈冰心听了这话微微挑了挑眉。

  “相公,你这是担心张重岳会对咱们女婿出手?”

  姜文‘嗯’了一声。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如果有机会他一定会除了咱们女婿。”

  “他怎么敢,咱们女婿可是圣上指派过来的人。”

  “但他现在还没有进入沅江府,只要没有入沅江府,那这一路上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到时圣上即便是震怒,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沈冰心闻言道:“那将小武也派过去。”

  “可!”

  二人商量妥当接应的事,姜文看着妻子道;“收拾些东西,咱们回族里住几天。”

  “因为三娘的事?”

  姜文点点头。

  “侄女婿的爹娘这几天也该到了,我担心老三会这时候犯浑。”

  “好!”

  妻子离开后,姜文望向了六横岛的方向,张重岳的信息应比他还要灵通,女婿来上任的事,他应该早就知道了,奇怪的是他那边怎会这般安静?

  距离汝州城四十里外,通义县的一个小四合院中,孙景看着归来的谢渊,立刻站了起来。

  “外面现在是何情况?咱们可能重新出发了?”

  毕竟他们已在通义县停留了四天,如果再待下去,就有可能会暴露。

  说出去绝对不会有人相信,他们只是到沅江府赴任,可这一路就像是闯龙潭虎穴一样,处处凶险。

  一开始是他们乘坐的船漏水,等他们走路路,又遇到了黑店,逃出来后,又遇到了亡命之徒的打劫等等。

  总之各种突发事件频生,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运气不好,可很快的他就发现这一切都是人为,其目的就是不让他们到沅江府上任。

  “下午,咱们就可以重新出发了。”谢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道。

  “这次用什么方法避开暗处的耳目?”

  “昔日我来这里游历时,曾救过一位姓安的老丈,他的女儿是巡抚大人的妾室,前些时候为巡抚大人生了一个孩子,他正准备去汝州府道喜,咱们可装扮成他的侄儿,搭乘他的马车一同前往。”

  孙景闻言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别人出来游历是增加见识,谢渊出来游历不光增加见识,还结交了许多的朋友,且他的这些朋友,做什么的都有,他们能一路平安走到此地,正是因为这些朋友的相助,不过……

  “进入汝州府后,咱们的处境恐会比现在还要艰难。”

  谢渊闻言很是平静道:“不,进入汝州府后,咱们就彻底的安全了。”

  孙景闻言精神为之一振。

  “怎么讲?”

  “一是五皇子很快就会抵达沅江府,只要他到了沅江府,自可以震慑一些宵小,二就是汝州城是有护城军的,我身为沅江府知府途径汝州城却遇了刺,要求护城军护送我一程,不算过分吧!”

  孙景双眼瞬间一亮笑了:“妙呀!接下来咱们亮明身份,一路正大光明的进入沅江府,反而会让对付咱们的那些人投鼠忌器。”

  谢渊点点头,他没有说的事,岳父大人应该已收到了妻子、小舅子的信,他说不定会派人接应他们,到时就更加安全了。

  中午,二人简单填饱肚子后,穿着麻布衣,带着斗笠和安老爷汇合后,随着他一起出了城。

  值得一提的是,周斌、陈荣三个仆人并未和他们一起,他们在暗处,随时策应他们。

  七月初六,宋仁先谢渊、孙景一步,来到了沅江府,他虽是来推广农家肥的,不过这上上下下的官员他见了个遍,也包括张重岳。

  六横岛上,宋仁代表父皇慰问了张重岳后,就暂住了下来,寻找可以沤肥的地方,这期间他还见了见军中将领和他们一起捕鱼、出海。

  七月十三,张重岳接到死士们传回来的消息,忍不住紧蹙眉头,这位谢状元,有点东西,怪不得短短时间内,就深受皇恩,他竟以这种方式破了他的必杀之局。

  接下来处于被动的就是他了,他非但不能再向他出手,在沅江府的地界上,还要尽可能的保证他的安全,之前因为一系列的事,圣上已对他很不满,更何况五皇子,现在还在沅江府,如果谢渊这个知府在沅江府出了事,圣上恐绝不会再放过他。

  想到这张重岳缓缓吐出一口气,将派出去的人都调了回来。罢了,先放他一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打压李智重新将兵权握在手里,只要这十万水军一日在他的手里,圣上就一日不会杀他。

第399章 老丈人的复杂心情

  沅江府的事姜明月自是不知道的,此时她全部的心神都在葡萄、团子和弟弟的身上。

  葡萄、团子满了七个月后,变化很大,之前还坐不稳,现在突然就能坐稳了。

  双腿比着之前也更有力了,现在将他们放在婴儿车上,他们心情好的时候突然就站了起来,且精力极旺盛,天虽热,但二人每天早晚都要出去溜达一圈。

  姜明月怕他们热着,专门找匠人师傅做了可以折叠的遮阳棚,这样他们出去就可以打开遮阳棚,如此一来就不用担心阳光会晒伤他们的小脸。

  七月二十三,姜明弘帮着姐姐收拾东西时,看团子不愿意坐推车里,放下衣服将他抱了起来。

  “啊啊!”

  姜明月听儿子声音有些凶,回头看了一眼二人笑着道:“你外甥这是不愿意让你横着抱他呢!”

  姜明弘闻言将他竖了起来,团子果然安生了下来,时不时转动一下小脑袋,往外张望的。

  “团子现在对外面到是好奇的很。”

  “不光是他,就是葡萄也是如此,现在他们眼睛看东西比起以前清晰许多,再加上精力旺盛,睡的少清醒的时间多,不愿意再待在家里了。”

  姜明月将衣服放进包袱里,抱起了女儿看着弟弟道:“衣服我都已经收捡的差不多,至于书籍之类的要你自己收捡,我不知你都需要带哪些书。”

  姜明弘闻言想了想道:“姐,咱们将书房里的书,都带到京都去如何?”

  姜明月知弟弟考入书院后,往后恐无法常常回来,当初她和相公之所以没有将这些书运到京都,正是因为知道弟弟要用,现在他们既然要搬道京都,将书一并运过去也是应当的。

  “好啊!一会我帮你一起将书都收捡到箱子里。”

  “姐姐陪葡萄、团子吧!我有余根呢!”

  “成吧!”

  “明日我在四味楼定一桌咱们和栾叔、齐大哥聚聚可好?”姜明弘看着姐姐询问道。

  “可以,将你师娘、师父、林姐夫也请上,这次咱们回京,你马上就要参加恒山书院的考试,

  考过后在书院读书,一月才休一天,到时还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一趟,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聚一聚。”

  “嗯,我听姐姐的。”

  “林妹夫是如何打算的?就这样一直待在私塾里吗?”姜明月随口问了一句。

  “林姐夫底子有些薄弱,他会在私塾里再待上一年,明年报考书院,一旦考上书院,苦读三年也就有望举人了。”

  姜明月听林寒山已做好了规划道:“你姐夫这些书,咱们是不是挑拣着给他和表弟留一些?”

  “弟弟心里有数,会看着留一些的。”

  姐弟二人说话时,姜明月看团子、葡萄都闹着要出去,将他们放在推车里,交给田氏、任氏,让她们推孩子们出去走走。

  目送她们离开后,姜明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悠悠的喝了起来。

  “今个已七月二十三了,也不知你姐夫有没有到沅江府。”

  “按照行程来推算的话,三天前应就到了。”

  姜明月叹了一口气。

  “离的远就这点不好,来往信件传递的太慢了,他那边的消息,咱们要大半个月后才能知。”

  姜明弘温声安抚道:“阿姐别急,我相信姐夫达到沅江府后,肯定会第一时间给你写信的。”

  姜明月轻轻‘嗯’了一声,转而询问起了恒山书院之事。

  每年的恒山书院招生对整个京都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每逢这个时节,京都就会涌来许多秀才,这些秀才中有像弟弟、沈瑜这样的京都人士,也有许多外地慕名而来的秀才。

  是以光是报名时间就有五天,弟弟和沈瑜是第一批报名的,而今日是最后一天。

  “今年报考恒山书院的有多少人?”

  “四千多不到五千。”

  姜明月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比起去年多了将近一千人。”

  姜明月可是知道恒山书院招收的秀才不超过二十五岁,那也就是说这几千人都是很年轻的秀才。

  姜明弘‘嗯’了一声。

  报考的人这么多,而恒山书院却只招收五百人,相当于九十取一,弟弟要在这么多人中杀出重围,姜明月光是这样想想就觉得压力好大啊!

  她知这个时候应多鼓励弟弟,不过想了又想她最终还是道:“尽力而为,无愧自己即可。”

  姜明弘闻言看着一脸担忧的姐姐笑道:“阿姐,弟弟看的很开,今年能进就进,不能进来年再战就是。”

  姜明月看弟弟心态这么好,也就放了心。

  因二十五他们要搬回京都,二十四一大清早的,姜明月就带着儿女回了谢家村。

  于此同时沅江府,姜家,一开始姜文还只是时不时往外看一眼,最后他干脆站了起来,在书房内走了一圈又一圈的。

  沈冰心看着有些心急的丈夫,抿嘴笑道:“你别急,小渊昨日里才到沅江府,现在还早,你总得等他收拾妥当再来吧!”

  姜文缓缓吐出一口气坐了下来,口是心非道:“我不急,我一点也不急,呵呵……我急什么。”

  沈冰心并未戳穿丈夫,他的心情他完全可以理解,身为岳丈第一次见女婿,自是激动又紧张的,想当初她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