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小户高攀?她父亲配享太庙! 第290章

作者:沫香香 标签: 穿越重生

  “咱们先吃饭吧!说不定咱们吃完饭,小渊就来了。”沈冰心建议道。

  从早上起来就随丈夫在书房里等人,她还真有点饿了。

  姜文又往外看了一眼,正欲开口,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了过来,他倏地站了起来,等管家进来后,也不等他开口,已率先询问道:“姑爷来了?”

  赵管家笑呵呵道:“是,已经到大门口了。”

  姜文闻言一脸喜悦的就往外走,走了几步后,他突然反应过来,停下来了脚步,哪有老丈人去接女婿的道理。

  “将姑爷请到书房来。”

  他说着又坐了下来。

  沈冰心看着坐的端端正正的丈夫故意问:“不出去迎迎?”

  “迎什么迎,管家会将他带过来的。”

  沈冰心站了起来。

  “那我出去迎迎,半年不见我有点想女婿了。”

  姜文看着往外走的媳妇。

  “等等!”

  沈冰心笑了。

  “我还没走多远呢!”

  她转身回到丈夫的身边,拉着他出了书房。

第400章 老丈人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谢渊跟着管家,穿过假山,往书房走时,远远地就看到了岳母、岳父,他快步走到二人的面前,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小婿谢渊,见过爹娘!”

  姜文没想到谢渊竟会冲他们行大礼,诧异的同时心里极高兴,这说明他很在乎他的女儿,所以才会这么尊敬他。

  姜文俯身扶起谢渊道:“快起来,咱们书房说话。”

  “好!”

  少顷,书房内,谢渊三人分别落座后,姜文不动声色打量女婿的同时,谢渊也在打量姜文。他七尺左右的样子,身材消瘦,面色和蔼,哪怕已是中年,依旧风雅不凡,看的出来年轻时,应也是有名的美男。

  明月更像父,和岳父大家有五分相似之处。

  姜文低头趁着喝茶之时掩去了眼中的流光,很早之前他就知女婿长的好看,且气度不凡,但今日一见他方知,女婿当真气宇轩扬、美如冠玉。

  这些年他资助了不少寒门学子,也见过不少读书人,唯女婿最为出彩,虽很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的是谢渊比他以前偷偷为女儿相看的那些人都要好。

  “你来之前明月可有闹?葡萄、团子可还好?”沈冰心看着女婿问。

  “明月很识大体,一再叮嘱我,让我替她多在二老身边尽尽孝。”

  提起女儿,姜明月、姜文脸上的表情温和了许多。

  “葡萄、团子长的很快,一天一个样的,我来之前他们已会坐了。”

  提起外孙、外孙女,姜文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他们都会坐了,他竟还未见过他们。

  丈夫眼中的落寞,沈冰心很快就察觉到了,知他应该是想孩子了,她安抚地握住了丈夫的手。

  “这一路可还顺利?”

  谢渊倒也没有隐瞒他们。

  “极不顺,我十二就出发了,按理说七月上旬就能到了,如果不是岳父、岳母派人去接应我,直到今日我恐也到不了。”

  “接下来,你有何打算?”姜文收敛心神看着女婿问。

  “接下来,我会先接收和理顺衙门这边的事。”

  姜文点点头,将衙门中各官吏的情况和女婿说了一番。

  “多谢爹了,有了爹给的这些信息,我应很快就能完全接收衙门了。”

  姜文‘嗯’了一声问:“五皇子那边是什么情况?”

  “他明着是来推广农家肥,实际是来帮衬小婿的,圣上怕小婿初到沅江府会压不住阵脚。”

  “原来如此!因为这位五皇子,近来沅江倒是太平了很多。”

  姜文顿了顿低声道:“张重岳自从回到沅江府后,一直都在暗中针对、蚕食商、卢、钱三家,如果不是五皇子的来临,两家恐撑不了多久。”

  这点谢渊之前就已料到了。

  “他可有针对咱们家。”

  “前些时候他倒是派人暗中监视过咱家一段时间,不过咱家已落败,他并未在咱们身上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如此我也就放心了,未来一两年内,咱家要韬光养晦,以待时机。”

  “我懂,新来的那位清河县令,是女婿的同窗?”

  “嗯,我们是同一届三鼎,他是我特意邀来沅江府助我的。”

  “那就是说可以信任?”

  谢渊点点头。

  “我在清河县养了一些人,咱们是不是给孙县令说一说?”

  谢渊很清楚岳父大人养的是什么人。

  “回头我会亲自给他说,有他坐镇清河县,那些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了。”

  姜文听了这话心中十分的满意。

  这日谢渊在姜家待了大半天,直到下午才回衙门,而彼时陈荣、周斌二人,已将衙门内宅收拾了出来。

  谢渊根据岳父所说将一位姓书的书吏招到了跟前,他跟着他边逛衙门,边向他了解一些情况。

  “衙门这边一共有多少差役?每班有多少人?四房那里有多少书吏,司农司可独立出来了?平日里你们都是怎么上职的?”

  等书书吏回答完,他紧接着又问:“曹大人在时衙门里可有什么旧例?各地的县令一般何时来府城内上报?”

  谢渊的问题多而细,书书吏一开始还有点漫不经心,后来变得认真了许多,等最后他额头上出了一层的薄汗,整个人从从容到紧张。好在谢渊问的问题,他都答出来了。

  二人这样一问一答,谢渊对衙门里的情况,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他们围绕着衙内走了两圈后,谢渊就让书书吏回去了,他则回到书房给圣上、妻子写信。

  同一时间,姜明月辞别了族人,带着他们给的蔬菜、土鸡蛋、咸鸭蛋等回到了宛平。

  黄昏,她将葡萄、团子交给两位奶娘,随弟弟一起去了四味楼。

  姐弟二人是先到的,紧接着就是下了学的沈延和林寒山,栾亦、齐咏思、余夫子他们是一块来的。

  弟弟几人坐在一边说话,姜明月、余夫人、栾婶坐在一起闲聊。

  “夫君真是的,一下都不让明弘歇,来吃饭还给他带几套卷子。”余夫人嗔怪。

  姜明月闻言笑了。

  “夫子认真,是明弘之福。”

  余夫子真的是一位好夫子,自从收弟弟为徒后,对他的事极上心,在姜明月看来,严一点才好,没有人是随便就可以成功的。

  说到姜明弘,余夫人凑到姜明月身边小声道:“这半年向我询问明弘之事的人可不少,你是怎么打算的?”

  因弟弟和余夫子的关系,姜明月和余夫人也是越发亲厚,她很随意的摊了摊手小声道:“咱们怎么想没用,关键是看明弘想不想,我看他现在还未开窍呢!”

  “姻缘天注定,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你们也不必着急,耐心等着就是。”周秀娘低声道。

  “栾婶说的有道理,现在我最为关心的是报考恒山书院之事,小弟心态倒是很好,只是我知道今年的情况后紧张的不得了。”

  余夫人闻言笑了。

  “你倒是和我夫君一样,这两天也是天天念叨这件事,这不考的比考的还要紧张。”

  “别担心,明弘这一年这般刻苦,一定能考上恒山书院。”通过齐咏思,周秀娘知道不少姜明弘的事,知平日里他有多刻苦,对他是信心十足。

第401章 烂摊子

  和栾婶、余夫人聊聊天,姜明月的心态平和了许多,这晚他们直到戌时末才散,分开时齐咏思给了他们一个药囊,说是自个做的有安神的功效。

  姜明月很高兴的收了下来,并说会挂在床边,也不知是不是药囊起了作用,她一夜好眠,第二天,姜明月早早的就去了孙家、赵家,向二人辞行。

  同一时间,谢渊来到了府衙,他将所有人都召集过来后,命陈荣记下他们的基本信息,以及在衙门里担任的职务,然后就是发函通知下面的县令,三天后来一趟府衙。

  等众人都散去后,谢渊翻看了一下沅江府的税收、人口,以及有多少土地等。

  这一看就让谢渊皱起了眉头,沅江府很大,且在南方属于很丰足的一府,但是登记在册的人口,却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多。

  因为人口的缘故,各县的税收比他想的少很多,唯一有点看头的就是读书人很多,每县都有五六个私塾,各县登记在册的秀才加在一起有一百二十三人。

  除了这些再就是府衙库房里几乎没什么钱,粮库里也没有多少粮食。

  谢渊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将重要的信息看完后,合上了本子,上任知府完全给他留了一个烂摊子,他微微眯起双眼,陷入了沉思之中。

  宛平县,姜明月辞别了孙氏、赵氏,下午随弟弟一起回了京都。

  因恒山书院招生的缘故,很明显的就是京都比着之前热闹了很多,路边各种摊位也多了很多。

  姜明月看着那些小吃,和弟弟商量一番后,干脆下了马车,他们边吃边走,如此这般回到青石胡同,已吃饱。

  因弟弟清晨就要去恒山书院参加考试,这晚姐弟二人早早的就睡了,第二天东边刚出现一点亮光,姐弟二人已收拾妥当。

  姜明月将儿女交给奶娘,就随着弟弟出了门,他们本打算去沈府,接上沈瑜一起去恒山书院,谁知刚走出胡同,就遇到了他。

  三人结伴而行,骑马出了热闹的内城。姜明月第一次去并不识路,所以她全程跟在了沈瑜、弟弟的身后。

  越是靠近恒山书院人越多,也越热闹,到了最后马已不能通过,姜明月三人只得下马,将马交给随行来的人,三人继续往恒山书院赶。

  “报考之人站右边,送行之人站左边。”

  途中姜明月听到吆喝看着姜明弘、沈瑜道:“快去吧!别耽搁了考试。”

  “姐,我们要考一天,你不必等我们,待一会就回去吧!”姜明弘看着姐姐叮嘱道。

  “我知道了,你们快去吧!”

  目送二人站在了右边的队伍里,姜明月根据指示站在左边随着前面的人慢慢前行。

  一刻钟后,姜明月望着前面长长的队伍,缓缓吐了一口气,人真多啊!感觉比谢渊参加会试时,人还要多。幸好恒山书院建在郊区,这要是在内城的话,非得拥挤发生骚乱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