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130章

作者:画三春 标签: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狄宇赶考这路倒也太平,见他没遇上什么危险,狄霄也放下心。

  他要去兵营,起身拍了拍明窈的后脊,又叮嘱狄宇照顾好明窈,遂大步离去。

  几年来,可汗亲卫一度成为族中勇士向往且渴求追求的目标,而族兵征收条件之严苛,何尝不是对众多勇士的一种肯定。

  狄霄因断腿注定与其无缘,他虽不会明说,但眼中遗憾,那是骗不了人的。

  狄霄在狄宇面前虽不会刻意说起,但也从来不会避讳,态度坦然,并无特别。

  随着狄霄离开,王帐里只剩下狄宇和明窈两人。

  明窈神思有些发散,被唤了好几声才回过神来。

  狄宇问:“嫂嫂在想什么?”

  明窈迟疑片刻,忽然问:“你有想过,双腿走路吗?”

  草原商行的足迹遍布大瑜,去年他们到过溪镇,借草药合作之便,在镇上见了最有名的医馆老大夫,说及腿疾,阿玛尔问:“断肢可有救?”

  老大夫摇头,但也给出破解之法:“我认识一位巧匠,他最善机巧,你们要是方便,不如将腿脚不便那人带来瞧瞧,要是可以,做一只木肢作为替代。”

  听明窈说起木肢,狄宇心念一动,他无法否认这一刻的心动,但随着激动平息,他也冷静下来。

  狄宇笑笑:“这么多年我也习惯了,再等等吧,不着急。”

  “好。”明窈尊重他的选择,“你若是想了,随时找我,我叫商队和那位巧匠联系。”

  伴随着狄宇归来,明窈手里的最后一点活也分出去了,她彻底躺平,每日安心养胎。

  酷夏转眼即逝,很快到了秋天。

  耕田那边的青翠完全被金黄色所替代,沉甸甸的麦穗坠在枝头,微风拂过,麦叶簌簌作响,带着几颗麦粒落在田间。

  天空中飞来许多觅食的鸟雀,鸟雀太多恐伤庄稼,族人们就立了稻草人,

  稻草人随风摇摆着,高高立在麦田间,这能挡住大部分雀鸟,偶有几只漏网之鱼,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放过去了,左右几粒麦子,送给它们又何妨。

  走过大片金黄麦田,偶尔会有一些不见庄稼植株的田地,但这些田并非闲置,仔细看,地上也长着开始枯萎的枝叶。

  这下面种的是土豆和蕃薯。

  随着土豆和蕃薯在族里大肆推广,这两种作物能做主食,也能做成配菜,偶尔当个饭后小食也不错,因其多种用途,很受族人青睐。

  有几户人家颇有眼见,在族里收了打量土豆和蕃薯,转念种植下去,连着两年培养,竟真把土豆和蕃薯量产出来。

  到时用土豆和蕃薯换粮食,有的是人家抢着换。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五十几户人家种的玉米,玉米种也是从大瑜引进来的,也不知是土壤气候原因,还是他们种植技术的原因,玉米产量一直不佳。

  拔都儿部种出的玉米又大又糯,偏偏每株玉米杆上,最多只有三个果实,一到两个才是常见,就算玉米的重量有胜,却架不住数量实在低。?SG

  这几十户种玉米的,还是明窈再三游说。

  族里的小麦和青麦数量太多,当温饱得到满足,适当提高下生活质量也是好的。

  玉米本来就能作为主食,因产量不佳就摒弃,实在有些因噎废食,倒不如小范围种植一些,当做改善口粮的选择。

  幸好玉米味道甚好,不管是直接煮着吃还是碾成玉米面熬粥喝,都很受族人欢迎,也有很多粮食丰盈的,愿意用粮食换玉米。

  总归这几十家也不吃亏,玉米也就一直种下去了,在族里耕地一角,平时也不显眼。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也到了秋收时候。

  随着青麦收割,其中大部分被留作粮食,但每家还会分出一些,酿成青麦酒。

  明窈记得在冠京城一家很有名的酒楼里,他家的米酒最受公子小姐们欢迎,米酒爽口而不辛辣,米香和酒香混合在一起,滋味尤为特别。

  可惜米酒后劲儿太足,明窈只浅尝过两口,就再也没接触过了。

  米酒是用大米酿成的,同为粮食,小麦和青麦是不是也可以呢?

  当初尝试时,明窈只是好奇,并没觉得能成功,然而在她尝试的过程中,几次调整酒曲和酿造方法,折腾了一两个月,竟真被她把酒酿出来了。

  黄酒浑浊,入口更是辛辣,与其说是在品酒,倒不如说是不得已之下的选择。

  青麦酒就不一样了,青麦的香甜浸入每一滴酒水中,一点点酸涩感不仅不惹人反感,反更添韵味。

  酒水入口绵密醇厚,窖香浓郁,回味悠长,随着酿造工艺的不同,烈度也有所差异。

  无论男女老少,酒量好与坏,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款。

  从这之后,青麦酒替代了人们最熟知最习惯的黄酒。

  再说黄酒要从外面购买,青麦酒除了酒曲要买,其余材料都是免费的,只从成本上说,青麦酒也远胜于黄酒。

  这等好物,自然也是拔都儿部的特产之一。

  只是因为族里消耗大,送去外面交易的就少了,再减去给各位老板们的礼品,真正能在商行上架售卖的,实在寥寥无几。

  尝过青麦酒的人少,流传自然也少,故而人们只知炒青麦面,却鲜少有知道青麦酒的。

  一整年的辛苦过后,粮食大丰收是对劳苦百姓最好的嘉奖。

  狄宇顺便帮忙收了粮税,看着满仓小麦,不禁感慨均田制之优。

  入了秋,明窈的月份也越发大了起来。

  她是十二月末有的身孕,不出意外的话,正是十月底足月。

  从九月中开始,狄霄就推了所有事宜,无论族兵还是其他,一律交给旁人去做。

  他只管陪在明窈身边,日夜不离身地照顾着。

  许多有经验的阿姑调笑:“可汗也忒紧张了,女人生孩子,小事罢了。”

  面对这种说辞,狄霄表情严肃:“一点不是小事。”

  看他太过认真,说笑的人也不敢再多言,讪讪点了点头,又小跑着离开。

  不管旁人如何说,总归狄霄是处处在意着的,到最后半个月,他甚至整夜整夜的不睡觉,就怕明窈渴了饿了难受了,万一叫不醒他怎么办。

  一个多月下来,明窈还没什么,他眼底反而多了一团乌青。

  她劝狄霄去休息,狄霄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可躺到床上了,微微颤动的眼睑无不预示着——

  我还醒着。

  一天天熬过去,十月二十四这天,明窈如往常一样用过晚膳,正准备到帐外走走。

  谁知一阵突如其来的阵痛袭来,她一下子软了双腿。

  还好狄霄就在她旁边,第一时间将她扶住。

  下一刻,只见明窈头上的冷汗蜿蜒而下,她紧紧抿着双唇,唇瓣顷刻变得惨白。

  狄霄意识到:“快!快叫巫医和医官过来!”

  一声厉呵,将整个王帐都惊动起来。

  有族人听到动静,再一算日子,顿时恍然大悟:“是可敦要生了。”

  医官和巫医来的很快,两人赶紧入了王帐,然一番检查后,却给出一致结果:“还要等。”

  “可她很疼——”狄霄眼睛刷的红了。

  拔都儿部并没有生产时不许男人入帐的说法。

  更多汉子选择陪在妻子身边,哪怕无法分担痛苦,至少要让对方知道——

  我在,大家都在,你不止一个人。

  狄霄指了指明窈,张口欲要说什么,然看见她疼得浑身直颤,漂亮的眸子里全无神采,再多言语,也全止在口舌间。

  狄霄没再说什么,只叫念桃她们准备了温水和帕子,用浸透的湿帕不断替明窈擦拭着鬓角的冷汗,又看她十指死死攥在一起,将自己的胳膊伸过去,哑声说:“抓我的。”

  下一刻,指甲几乎要刺破皮肉,刺痛感顷刻袭来。

  狄霄面上没有丝毫变化,只继续安抚:“没事了,很快就没事了……”

  可敦生产,这在族里可是大事。

  早有族人自发走出毡帐,为可敦和小王子祈福。

  住的远一些的,譬如宁湘等人,在听见动静后也第一时间跑来,狄宇也顾不得仓房了,匆匆落了锁,转身就往王帐跑。

  医官和巫医守在了王帐外,连带着她们的小徒弟们,也一个不落的守在外面。

  医官更是早早备下了人参鹿茸等大补之物,叫小徒弟烹煮,万一可敦需要,也能第一时间送上。

  巫医始终闭着眼睛,略显苍老的面容上一片慈蔼,她嘴中念念有词,连着她带来的徒儿们也跪趴在后,不时起身,向天祈福,再俯身长拜。

  说来也是神奇,医官和巫医的医术融合多年,却一直没融合到一处去。

  族里有信任巫医的,自然也有信任医官的。

  又或者有人把巫医和医官都叫去,叫两人一同诊治。

  两人的治疗方法不同,用药也不同,偏偏两人共同看诊时,给出的药方全无冲突,不说能叫病好得更快,好歹没有产生不良药性。

  到了私底下,两人关系也越来越好,说句亲如姐妹也不为过。

  也是因这,狄霄并不避讳叫两人同来,又或者要是可以,他都想去大瑜边城,把有名的大夫都捉来,一定要保明窈平安才是。

  众人这一等就等到了半夜,直到帐里传出一声呻|吟,医官和巫医猛地抬头,旋即快步冲进去,一把拨开狄霄,一前一后占据了明窈身边的位置。

  接下来的一切,是狄霄无法插手的。

  他所能做的,无非是将手指塞到明窈嘴巴中,叫她咬住手指,而不是咬自己下唇。

  不过片刻,他的手指就染了一层血色。

  可狄霄仿佛失去了痛觉一般,身形佁然不动,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明窈,耳边的哭啼呻|吟声宛若雷霆,一下下震在他耳鼓上。

  伴随着一声稚嫩的啼哭声,明窈骤然失力。

  医官赶紧将孩子裹进襁褓,巫医则为明窈做最后的清理。

  狄霄却像是呆住了一般,整个人木木的,被巫医推去一边也没反应,身侧无数人走动,亦无法牵动他的半分心神。

  一整晚,他眼中独明窈一人。

  直到他被人推了好几次,医官和巫医的道喜声响起:“恭喜可汗,恭喜可敦,是个小王子!”

  狄霄只匆匆看了襁褓一眼,挥手就让人把孩子带下去,而他两步走到床边,看着明窈昏睡的容颜,踌躇半晌,终于还是垂头埋进明窈的肩膀上。

  下一刻,眼角似有湿濡滑过,转瞬消失在衣衫间。

  明窈这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晌午,待她昏昏沉沉地睁开眼睛,王帐里有些昏暗,但床边格外壮硕的身影,还是吸引了她全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