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141章

作者:画三春 标签: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龚明曹三家老板都在,除了贺新年,当然也要谈一谈来年的生意。

  明窈和狄霄虽然也在,但更多还是当个吉祥物,也算是对几位老板的重视,谈合作的主要对像还是阿玛尔,最后签契书的也是他。

  湖盐、青石和皮毛,三大生意将几大商行紧紧联系起来,一荣俱荣。

  契书谈妥后,风锦关的年节也快结束了。

  明窈和狄霄又去将军府走了一趟,告一声别,准备启程返回。

  离别前,唐将军特意从军营赶了回来,对狄霄说:“我会尽快安排您二位见面。”

  明窈听得满头雾水,从将军府离开后,转头便问:“和谁见面呀?”

  狄霄笑了笑,捏了捏她被冻得有些发红的耳朵:“没什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哦——”明窈很是不满他的隐瞒,然没过多久,就把这事忘在了脑后。

  又过一日,众人离开风锦关。

  回去的车队里多了几个人,除了花熙花煦两姐妹外,明窈也把唐夫人送的厨子和厨娘也带上了。

  不仅是因为他们那一手正宗的冠京菜,厨娘还会做一岁孩童的辅食,正适合小布赫。

  回到族里后,狄霄第一时间挑了一百三十人,他们不在族兵范围内,却由可汗亲自训练,族兵能学到的,他们一样不少,甚至比之族兵,他们要学的更多更深。

  半年后,这一百三十人第一次随商队外出走商。

  整整二百六十人的大队伍,无论去哪里,都过于引人注目,阿玛尔便将商队分成四组,分别去往四个不同城池,出城后再汇合。

  又过半年,商队归来,除了金银货物外,他们还带回六个大越姑娘,个个瘦骨嶙峋,看人的目光都带着恐惧。

  据阿玛尔说,她们都是从北部草原带回来的,十几个姑娘被狼群追赶着,他们虽救下这些人,但其中半数都死在了半路上。

  阿玛尔说:“她们原本有三十人,是被人恶意赶去草原的,身上抹了吸引野兽的药粉,尚未等到草原人相救,就死在了狼口中。”

  明窈没有出面,而是叫来了宁湘,将这六人也交给她。

  几日后,族里却是来了个意想不到的人。

  听到族兵禀报后,明窈和狄霄皆是讶然:“谁?”

  “铁尔泰,他是这么说的。”族兵说。

  铁尔泰。

  这个深埋于记忆深处的名字,叫明窈两人不禁恍神——

  当年在齐齐比齐时,正是铁尔泰帮忙通风报信,提前告知他们危险的到来,后面从叛乱中脱身,也有他相护的功劳。

  只是铁尔泰和其他反叛军在明窈等人和狄霄会和后,他们就离开了,后面拔都儿部大迁徙,碰上的上万奴隶里,也不曾发现他的身影。

  当时明窈以为,他是在战火中遭遇了不测,还很是为他哀悼了几日。

  可如今,在她心里已经过世许久的人,活生生出现在了拔都儿部外。

  狄霄说:“带他过来。”

  等候的过程中,两人面面相觑,明窈几次想说话,可又不知说些什么。

  半个时辰后,铁尔泰被带入王帐。

  四目相对,众人皆是恍然。

  ——是首领和公主。

  ——是他。

  铁尔泰面上有两道狰狞的伤疤,毁了他的面容,唯有相熟之人才能认出几分过去的影子。

  故人相见,一时沉默。

  狄霄叫人坐下,几人围着一张圆桌,一左一右,面对面,也泾渭分明。

  片刻,终是明窈先问出:“你如何知道我们在此处安家的呢?”

  铁尔泰抹了一把脸:“草原之神保佑,竟真的叫我找到了首领和公主。”

  他想起这一路想起,仍感到无比庆幸,“我在大越边城看见了草原的商队,又在外围听见他们和客人的谈话,得知他们来自大瑜关外的草原。”

  “更巧的是,我看见了阿玛尔。”

  无疑,阿玛尔所在的地方,多半也是狄霄和明窈所在的位置。

  他有意上前表明身份,可左右都是齐齐比齐的族人,就怕一着不慎,反给拔都儿部惹去祸患,毕竟齐齐比齐有谁不知,多罗可汗生平最恨,非狄霄莫属。

  就在他百般纠结之时,商队已经带着货物离开了。

  铁尔泰只得暂时熄了找去的心思,跟上大部队,继续在大越各边城骚扰。

  然长日打雁终被雁啄,他们被大越军埋伏,一个小分队整整五十人,全死在大越军的陷阱中,铁尔泰侥幸逃过一劫,脱身后却也不愿再回草原了。

  他不敢在大越城中走动,只好深入草原,找准南方,一路向南行进。

  他日夜兼程,从北到南,整整走了半年多时间,直到入了大瑜边城后,听到草原商行的名号,那颗惴惴不安的心才终于落了地。JSG

  ——不管是不是拔都儿部,至少可以肯定,这里也有着草原游牧族。

  铁尔泰主动言明这些年的经历:“我一直留在齐齐比齐,之前的主人死在叛乱中,我就占了他的田地和房屋,改名换姓,又因毁了容貌,并未被人发现,一直潜伏了下来。”

  “这几年里,多罗一直在联络草原各部,集结无数兵马,欲抢占大越疆土,并于前年年末向大越发起战争。”

  “我因正值壮年,被列入征兵的对象中,又因为没有关系,被安排进了冲锋营,作为第一批进攻大越的士兵,在大越边城进行各种骚扰。”

  狄霄对齐齐比齐的情况一直很好奇,铁尔泰的到来,无疑解了他一大疑惑。

  狄霄问:“你可知,草原与大越战况如何了?”

  “在我逃离前,那还是半年前,多罗手下的骑兵从最北边城入手,已打了十六座城池,首领,您该知道了。”

  十六座城池。

  这还只是多罗手下的战绩。

  狄霄心下一沉,面容上不觉带了几分凛意。

第90章

  此番起战,草原为之筹谋数年。

  或许早在当年大胜大越的时候,就有人存了反吞的心思,只那时绝大部分人苦于战争的愁苦,并不愿再将战火蔓延,这才不得不与大越方签订了停战协议。

  铁尔泰说:“多罗这几年吞并了无数小部族,如今的草原上,只有十三大部落,其余中小部族,早被这十三部落吞并,其中尤以多罗为首。”

  “我记得,他瞎了一只眼睛?”狄霄问。

  “正是。”铁尔泰道,“但当年叛乱之后,他招了铁铁塔尔的首领为婿,两部合并,避开了外族窥伺,也凭借倍增的族人,开始大肆向外扩张。”

  正是有了齐齐比齐为例,其他大部族有样学样,以聚居地为中心,派出无数铁骑,一直向外发散,将所遇小部族收为己用。

  若只是吞并,对于那些食不果腹的小部族来说,或许还是一次机遇。

  直到多罗发表讲话,呼吁其他可汗,善待族人苛待战俘,自那之后,被吞并的小部族再无好下场,轻则丧命,重则生不如死。

  铁尔泰掩盖住了他原本的身份,在齐齐比齐安全住下。

  但那些被新收进来的奴隶们,下场就有些惨了。

  “而且您可能不知道,这十三大部落里,多是效仿了多罗的治理之策,除部族原属子民外,从外族吞并来的,十之八九都被充作了奴隶,较之五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上次的叛乱,多罗对奴隶深恶痛绝,所有抓捕回来的奴隶,无论用处,一律要上重镣,而且不许他们住毡帐吃人食,每月还有集中的训诫,鞭打以教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也消去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就没有人再起乱?”

  “当然有。”铁尔泰苦笑,“可稍微一起苗头,就被镇压了。”

  “多罗他定了新规,奴隶者若被发现不轨,方圆十里内奴隶皆受牵连,反之,若有人举报,则可以脱去奴身,分得毡帐田产,成为齐齐比齐的族人。”

  起叛的结果未知,但举报后,能得到的奖赏是早有定数的。

  重赏之下必有叛徒。

  明窈听得心颤,忍不住问了句:“那这些年,岂不是有许多人……”

  “是。”铁尔泰回答,“这些年间,草原子民死伤无数,其中半数死在战乱中,还有许多死在奴隶虐杀里,十三大部落扩大数倍,基本瓜分了整个北部草原,但十三部落所有人加起来,或许也没有之前草原上的一半人口。”

  齐齐比齐原本就因奴隶众多,而在草原上长居首席。

  苏格勒他们的叛乱对齐齐比齐造成打击不假,但多罗并非庸才,稍微给他一点机会,他就能重新崛起,眼下的十三大部落,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此,狄霄只有一句:“多罗疯了。”

  “哪里只有多罗,在他的逼迫下,其他人也早疯魔了,不战不扩大,谁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被吞并的部族,成为奴隶……那太惨了。”

  哪怕偌大草原上,早没了铁尔泰的亲人,但看着那些无辜子民惨死,他只觉痛心。

  只恨他平庸无能,救不下任何人。

  早在草原和大越再次战火的时候,狄霄就猜测,这几年草原的发展一定是惊人的。

  但他还是高估了多罗的人性,草原崛起不假,但这崛起,是建立在无数草原子民的血肉上的,尸骨累累,满地哀鸿。

  “你还知道其他的吗?”狄霄问。

  “对了,还有大瑜。”铁尔泰说,“我两月前从大瑜边城路过,那里刚遭受了草原骑兵的践踏,所幸守城的将军及时发现,将骑兵驱赶出城,这才免了百姓遭受迫害。”

  “后来我听说,这已经不是草原骑兵第一次这样干了,还有大越的兵将,也常在交界处出没,他们倒不伤人,但也抢了许多百姓家的粮草,过路商队更是无一幸免。”

  “再多的……您也知道,如今不管大越还是大瑜,都不是太欢迎草原人。”

  哪里是不欢迎,说句深恶痛绝,恐也不为过。

  也就是铁尔泰一直伏低,但凡他露出一点厉色,怕不是早被百姓们生撕了。

  铁尔泰在齐齐比齐的地位不高,许多事情也只能探知个表面,便是亲身经历了战争,也没能接触到核心,区区兵卒,死活都没有人在乎。

  狄霄说:“已经够了。”

  明窈道:“你若是没有其他事情,不妨在拔都儿部住下,我们这里不一定比得上齐齐比齐,但衣暖食足还是不成问题的。”

  “我晓得,拔都儿部一直都很好。”

  想起进来时看到的高大城墙,还有族内无数训练有素的士兵,铁尔泰在心里默默说了一句——

  拔都儿部和齐齐比齐,还不一定谁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