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166章

作者:画三春 标签: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作者有话说:

第101章

  几年前,四皇子还说,饶是大越再怎么破落,想打下一国,也要用上数十年的时间。

  如今先有和亲王投敌,后有草原军相助。

  从大战开始,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整个大越便有半数城池易主。

  因大瑜主将曾言,缴械不杀,投瑜不抢。

  这大越的半壁江山中,无数百姓苦于战乱,百姓们试探着投诚,发现主将所言为实后,也跟着熄了殊死反抗的心思。

  甚至在之后几月里,大瑜军送来无数米面粮食,还有整担整担的炭火帮众人过冬。

  反观他们大越,这些年来,为了保证战争的进行,赋税连年暴增,今年原本就交过两次粮税了,谁知一入冬,朝廷又出了个什么人头取暖税。

  说句难听的,谁家米缸不是空的能养耗子,哪来的余粮给交税?

  百姓世代追随的君主无视民间疾苦,本为外敌的将士却害怕百姓受战火侵扰,千里迢迢,从大瑜给他们送来炭火棉衣。

  谁为明主……大概已经无需用言语争辩了。

  在这之后,当地富商投桃报李,追着将离的大军,送上无数金银以充作军饷。

  百姓们家里没什么能给的,就剪开棉衣,把里面的棉花掏出来,给将士们缝成护膝护腕,就连一双鞋垫,都是纳了几遍,针脚密密麻麻。

  随后草原王又派两万骑兵相助,与大瑜二十万大军相汇,一举跨过护城河,直逼望京。

  和亲王府亲随与敌军里应外合,趁夜打开城门,放大瑜军入城。

  草原骑兵在城外捉拿了逃亡的大越皇室,从皇帝到太子,以及后宫妃嫔无数,尽被堵在城门口。

  眼见逃亡无望,大越皇帝当机立断,扑通一声跪在苏格勒脚下。

  他拖着大腹便便的身体,一边哆嗦一边磕着头:“朕是大越皇帝,朕知道你们不是大瑜军,只要你们能救朕离开,等日后我大越复起,你们就都是有功之臣,朕封你们做宰相做大将军,你们全是王侯!”

  说完,他又想到:“对了!你们王后就是朕的女儿,朕是你们王后的父皇!你们该救朕的,都是因为朕,你们才能有王后!”

  对此,苏格勒冷笑一声,微微挥手,自有骑兵上前,将这一群形容狼狈的人给捆了。

  当他们从苏格勒身边经过时,苏格勒说:“我刚好想起来,前几年汗王登基,你们是不是还派了两个皇子去观礼?两个皇子如今也在四殿下手里吧,正好,你们一家人可以团聚了。”

  苏格勒可还记得,那两人是因何惹怒了狄霄,才落得不如猪狗的下场。

  只是等把他们送走后,苏格勒还是找来传令兵,书信一封。写明大越皇室的情况,将其送回草原。

  随着大越皇帝被俘,整个望京也陷入慌乱。

  四皇子留了两万人清理皇城,随后带兵向望京周围进发,耗时半年,将周围城池打下。

  待大瑜军返回望京时,却见皇室诸人皆是疯疯癫癫,尤其是皇帝和太子,两人手脚具残,身上已没了一块完好的皮肉。

  即便是四皇子来了,他们也只知道匍伏在地,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我错了我错了,我知道错了……”

  没了皇帝和太子的光环,再看他们,也不过丧家之犬。

  这时候,和亲王和另外两人从后面走出来。

  和亲王拱拱手:“叫殿下见笑了,老臣记得殿下吩咐,始终叫他们留有性命,就是脑子不太清醒了,还请殿下莫要见怪。”

  另外两人行过礼后,娴熟地从旁边铁路里夹了一块烧红的烙铁,随手印在皇帝和太子身上,皮肉被烤焦的刺啦声和惨叫声,重新充斥着整个房间。

  和亲王请四皇子出去说话。

  和亲王说:”那两位是张大人和侯大人,张大人家的小公子和侯大人家的千金,几年前入宫赴宴,回家路上遭了歹手,两家夫人悲伤过度,不久也撒手人寰,可惜张家的小公子和侯家的小姐至今没能寻得下落。”

  他没说的是,皇帝和太子的惨状,可不仅仅是他们几人的报复,更有无数闻讯赶来的朝臣,已在他们身上发泄过仇怨。

  而这,还是有许多小地方官员,没办法赶来的结果。

  四皇子微微点头,没有过多指摘,他只是问:“本殿下打算三日后将此二人斩首,王爷可还要留他们?”

  和亲王摇摇头:“全听殿下安排。”

  或许早几年,他是不愿叫皇帝和太子这样轻松死去的,可随着宁湘回归,那满腔仇怨也散了许多,再说这半年里,他泄恨的时间也不短了。

  四皇子还要去安排大军驻扎,闻言不再久留。

  然将离之时,他忍不住停了一下,微微偏着头,声音里多了点涩意:“说起来……宁小姐最近可有时间?”

  “三日后大越皇帝等人行刑,不知宁小姐是否想去看看。”

  和亲王顿时错愕,神色几经变幻:“回殿下,小女可能不是很方便,多谢殿下记挂……”

  “算了算了,本殿下亲自去寻她便是。”四皇子不耐烦地摆摆手,唯恐在和亲王脸上看见什么不想看见的表情,匆匆说了一声,大步离开此处。

  留下和亲王愣在原处,半天也没想明白,这两人何时有过交集。

  三日后,大越皇帝及太子被押往午门,斩首以慰两国交战期间,无数故去的亡魂。

  自此,大越宣告国破。

  大越国破的消息先后传回大瑜和草原。

  拔都儿部王城,明窈才巡视学堂回来,初闻此消息,却是难免怔愣。

  明窈好半天才问一句:“往后……就太平了吗?”

  狄霄微微点头,看她神色惶惶,心念一动,遂大步走过去,一把将明窈拽进怀里,用力把她的脑袋按在自己胸前。

  狄霄沉声说:“如果觉得难受,便哭出来吧。”

  明窈一时间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只听狄霄继续道:“大越皇室……据苏格勒传回的消息,只有皇帝和太子伏诛,其余人则被押往冠京,若有你在意的,我便叫苏格勒把人带回来。”

  说着,他捧起明窈的脸颊,在她眉眼间珍重地亲了亲。

  在狄霄已经模糊的记忆里,他还模模糊糊得记着,当年孤身前往草原的小公主,年纪尚轻,一脸的稚嫩和惶恐,带着点中原姑娘的天真,偏又藏了满身善良和温柔。

  这一眨眼,竟是十几年过去了。

  他们的孩子都满了九岁,从牙牙学语的婴孩,变成能招呼上百小伙伴的孩子王,能自己骑马出去赶兔子,哪怕是打猎玩疯了,也始终记得,回来时要给母后带一捧漂亮的野花。

  而明窈的变化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看她笑起来时,还是那副天真烂漫的模样,一双杏眼微微眯着,呆呆傻傻的,毫无心机。

  可十几年的草原生活,也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习惯。

  明窈喜欢上了草原宽大简便的服饰,适应了她曾尤不喜欢的羊肉,慢慢学会了骑马射箭,也把这片浩大的草原,一点点建设成她喜欢的样子。

  很多时候,明窈甚至忘了自己的来历,听着族人的呼唤,看着他们面上大家敬意,只觉再多操心和劳累,也是值得的。

  但狄霄尚且记着,他敬爱的王后,出身大越皇室。

  他摸不透明窈对大越皇帝的心思,但他想着,毕竟是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便是再讨厌的,或许也会有一点点眷恋吧?

  狄霄轻轻说:“还好当初叫苏格勒过去了,若是有你在意的人,也能一齐带回来。”

  他的神色格外认真,眼睛里的庆幸也分外明显。

  明窈这才明白他在说什么,只在许久沉默后,她踮起脚尖,将下巴放在狄霄肩膀上,这样也能附在他耳边。

  她同样放低的声音:“狄霄,我好像从来没有跟你说过,我是没有在大越生活过的。”

  这话的含义实在太深。

  她要是说没有在皇宫生活过,狄霄尚且能猜测,明窈是不是被皇室抓来冒名顶替的,可连大越都没有……饶是狄霄,也半天没能反应过来。

  可明窈并不打算再多说了,她摇摇头:“没有在意的人了,要是湘湘她们还想回来,就麻烦苏格勒首领带他们一程吧。”

  看着狄霄茫然的样子,她噗嗤一笑。

  明窈再次踮脚,在狄霄嘴角快速亲了一下。

  然后就听她说:“狄霄,我是你的。”

  无论她的过去如何,至少此时此刻,以及未来无数年,她将一直留在草原,一直留在拔都儿部,一直留在狄霄的身边。

  短短一句话,将狄霄从神游中拽回来。

  狄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虽然没有再追究,但也用力按了按明窈的手腕:“不是我的,你还想是谁的?”

  明窈抿唇轻笑,忍不住扑到他身上。

  大越和拔都儿部的距离太远,当权者是谁与草原似乎也没有太多干系。

  只是随着战事平息,族里停滞了五六年的商队也重新筹办起来。

  不光是王城的商队,还有其他好多旗里的长老,这几年也仿着王城的经验,先后建了好多大小商队。

  这些商队里的人有些是有过走商经验的,知道草原上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方便转手,虽然不方便走商,可也一直准备着货物。

  更多商队是没有经验的,完全是听从王城那边的经验,攒些皮毛,做些肉干奶酪的,就连什么时候能恢复走商,那也是一片茫然。

  明窈不知北边情况,与底下人商量了一番,决定先把风锦关的商行给开起来,之后看看情况,再决定是否开启商路。

  一连五六年的时间没有出过草原,商行的文书早就过了期限,单是押送货物进城,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商队的负责人还是阿玛尔,他前年才成了亲,娶了个同他一般爽朗的草原姑娘,去年得了个女娃,正是喜当爹的时候。

  一听要带人去风锦关,他满是纠结。

  一方面,商队一直都是他在负责,商行虽然挂了草原的名字,但大半的归属权也在商队,商行开业,理应有他坐镇。

  可另一方面,他家小姑娘还没满周岁,正是哭哭闹闹叫人不得安生的时候,要是他走了,照顾孩子的任务就全落在妻子身上,倒不是没法顾全,只是他有点舍不得。

  明窈听了他的为难,歪头想了想:“要不然,我亲自去一趟吧?”

  话音才落,只听辟里啪啦一阵响。

  阿玛尔震惊之下,直接打翻了桌上的茶壶和杯盏,茶壶倒在桌上,杯盏落在地上,弄得一片狼藉。

  他顾不得收拾,说话都不连贯了:“不不不、不行!这可是要出草原的,王后如何能亲自去?”

  先不说这合不合规矩,就是让汗王知道了,还不知他是什么反应。

  阿玛尔不敢多想,只管一味摇着头。

  他也不敢推辞了,转口就说:“还是我去吧,王后放心,我这两年就安排好帐里,然后招呼兄弟们收拾货物,等您觉得时候到了,一定能准时出发。”

  “不是……”明窈哭笑不得,“谁去都一样的。”

  “你家里有妻儿要照顾,而且就这一年里最需要人,不一定非要你在这当口走开,再说风锦关我都去了好多次,我去也没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