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168章

作者:画三春 标签: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他们来时很是低调,之后又一直深居简出,以至于将军府并不知他们的到来,直到明窈送上拜帖,唐夫人才知他们来了。

  几年后的第一次见面,唐夫人毫无意外地又哭又笑。

  她抱抱明窈,又抱抱布赫,之前还窝在她怀里咿咿呀呀的小娃娃,竟转眼成了个和她差不多高的小少年。

  唐夫人激动后,则忍不住感叹:“草原的孩子,长得这样快吗?”

  且看比布赫大了七八岁的小叔,竟跟他一样高。

  因唐夫人的挽留,一直到商行开业,明窈和布赫都是住在将军府的,可惜唐将军被外派,短期内是无法回来了。

  商行开业那天,明窈亲自坐镇,从迎客到收银,几乎都有她的身影。

  族人们太久没有招待过客人,一开始很是不习惯,有些控制不好表情的,难免显出几分凶神恶煞。

  好在小半个时辰后,大家就找回了感觉。

  待客人满载而归,在街上碰见熟人,少不得再夸赞几句:“这草原商行的东西,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就连伙计们都是老样子,嘴可甜喽!”

  再加上族人们几年来手艺越发精进,羊毛衫的花样越发精致,就连肉干和奶酪都添了新口味。

  原本准备了两个月的货物,只在开业前三天就下了一半去。

  明窈拨着算盘,将这几天赚得的银两粗略算了算,饶是她见惯了大风大浪,也被惊得不行,暗暗咋舌:“这几年不见,我怎么觉得,风锦关百姓越来越有钱了呢……”

  还有无数小姐夫人们下的定制单子,厚厚一沓,等带回了族里,少不得叫绣房的姑娘阿姑们忙上好一段时日。

  过了开业前三天的热潮,商行里的客人少了一些,但这也不过是比之前三天,总体人流量,那是旁边几家店加起来都比不上了。

  就说紧挨着商行的酒楼,酒楼老板更是在商行订了三十多坛青麦酒,带动得酒楼生意都比先前红火了不少。

  随着商行生意趋于稳定,明窈看城里也没其他事,就开始琢磨着回去。

  布赫这段时间一直跟唐峥在一起,叔侄俩几乎逛遍了整个风锦关,且他们身边有将军府的亲兵保护着,少有不长眼的人找上来。

  听明窈说要回去了,布赫竟还有点不舍。

  只是谁也没想到,不等明窈他们收拾行装,这天傍晚,却听有人来找。

  出门一看,站在人群最前面的,可不正是狄霄。

  明窈先是讶然,然后便是止不住的欢喜。

  她赶忙迎上前,顾不得左右经过的行人,直接抓住了狄霄的手,然后轻声问一句:“你怎么来了?”她要是没记错,这可还没到三个月呢。

  然狄霄却说:“不仅我,还有苏格勒和四皇子,苏格勒和阿玛尔去商行了,四皇子去了兵营,我来接你,一起去冠京。”

  短短几句话,其中所包含的欣喜可是叫明窈震惊。

  因外面行人往来太过纷扰,实非说话的好地方,明窈只好先带他进去,等进了将军府,又和唐夫人问过好,这才一起回房。

  回到房间后,明窈顾不得追问,先是抱紧了狄霄的腰脊,紧紧贴上去,深吸一口气,低声呢喃着:“狄霄,我好想你呀。”

  只听狄霄呼吸一乱,半天才恢复了平静。

  但凡这里不是将军府,但凡外面没有婢女守着……

  狄霄眸色暗沉,用食指狠狠按在明窈耳侧,哑声说:“先记着,等回去了,再一齐补上。”

  老夫老妻,狄霄在说什么东西,明窈稍微一想就明白。

  然明窈有恃无恐,闻言只是笑了笑,感受着男人灼热的体温,并没有让开的意思,她继续问:“你刚才说,接我去冠京?”

  依着狄霄原本的想法,大瑜庆功与否,都是与他无关的,他也不愿千里迢迢赶赴冠京。

  先不说这一路是否会遇到危险,光是去了冠京之后,面对大瑜当权者,就怕哪里冒犯,反而伤了两方和气。

  再说了,从拔都儿部王城到冠京,哪怕快马也至少要走三个月,要是再有明窈等人随行,简单一个来回,一年时间也就过去了。

  一年说长不长,说短却也不算短,有这个闲工夫,哪怕是去北部草原巡视呢,可不比到人家的地盘来的舒坦。

  可狄霄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大瑜皇帝来信不久,四皇子竟然亲自来请了。

  四皇子是随四万草原军一起来的,同行的还有宁湘一家三口,花熙花煦两姐妹也跟来了,她们手刃了亲父,遣散整个侯府,只把因她们姐妹俩失踪而哭瞎眼睛的老母亲带了回来。JSG

  至于其他几个回了家的公子,许是已经被家人重新接纳,自离开后再无音讯,这回自然也没有再跟回来。

  这些去了又回来的族人暂且不提,四皇子和狄霄一见面,又是拱手又是拜谢:“多亏苏格勒将军在,不然叫大越皇帝他们跑了,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带回来。”

  “这回可好,一举擒拿了大越皇室,也算断了其他人复越的念头,我受召回京,却听说父皇给汗王下了请帖,专程走了这一趟,便是想和汗王一同去冠京。”

  按理说,邀请人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一般人也不好推辞了

  可狄霄面不改色,张口便说:“我没打算应邀,也不想去冠京。”

  “……”四皇子虽然早就看出他兴致浅浅,却也没料到,他能拒绝得这样直白。

  半晌,四皇子苦笑:“我知汗王淡泊名利,也不在乎这么点小封小赏,只是汗王可曾想过,如今的土地上除了草原便是大瑜,若你我两方能定下百年合约,便可保大瑜及草原子民百年和平。”

  “父皇年事已高,龙体又欠安,恐难以经受长途跋涉,无缘来草原欣赏这广袤原野,无奈只能辛苦汗王走这一趟。”

  “汗王不愿,可是有什么顾虑?”四皇子忙问,“只要是我能解决的,汗王但说无妨,我一定帮您提前扫清障碍。”

  哪里是有什么顾虑,无非是不想浪费时间罢了。

  只是狄霄并不曾想过,此行还与合约有什么关系。

  他的神情正经了两分,思虑良久,方问:“四皇子所言百年合约,可是圣上意思?”

  四皇子正色:“大瑜与大越的战争持续了多年,虽多是发生在大越疆土上,可我朝所损失的兵将粮草也不是一个小数量,大瑜亦是元气有伤。”

  “而无论是我还是父皇,都知道草原骑兵之威力,无论是为了百姓还是殷氏皇朝的稳定,也是不愿再起纷争的。”

  “父皇请汗王前往冠京,一方面是想亲自见见您,另一方便,自然也是为了确保两方友谊长存。”

  百年合约,不得不说,这完全戳中了狄霄心底最深切的渴望。

  哪怕无法保证合约是否一定存在,就为了这半成可能,他也愿走上这一趟。

  由于此行是以草原王的身份前往的,随行的护卫等皆不可马虎。

  狄霄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好族务,选了几个稳重的赞管王城,在他离开的时间里,族内巡守也会加强,确保王城安全无虞。

  至于汗王出行,单是亲兵就安排了两千余人,再加上其他跟着一起开阔眼界充场面的,待真正出发那日,整个仪仗足有三千人。

  苏格勒休息了没一个月,紧跟着又要踏上征程。

  狄霄念他在外征战良久,原本还想留他在族里休息,苏格勒却说:“难得能去大瑜京城看看,这回不去,就怕以后再也没机会了。”

  这般,狄霄才没再制止。

  除了苏格勒,狄宇当然也在上京的队伍里,尤其是他在冠京生活了数年,等族人们到了冠京,少不了他帮忙指点。

  而且狄霄还想着:“等从冠京回来,我们去溪镇一趟,看看你的腿,看能不能安一条木肢。”

  狄宇猛地愣住。

  他的断肢,在兄弟两人之间是个很少提及的禁忌。

  狄宇很少会想要安装木肢,虽知其存在,可也没认真想过。

  此时听狄霄提起,狄宇的心口却扑通扑通跳动起来,那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强烈感觉,即便是当初明窈跟他提,也没有过的强烈欲|望。

  再回神,狄宇才发现自己的眼角已然湿润。

  ……

  狄霄将皇帝的请柬和四皇子的相邀说明,道:“若是真能签下百年合约,此路再远,也是值得的。”

  狄霄对战争有多厌烦,明窈是再清楚不过了。

  虽然她心里有些乱,但还是很快理清思绪:“四皇子所言应该不假,大瑜皇帝……即便没有签订百年合约的意思,有四皇子在中间周转,至少也不会起什么争端,几十年的和平,应该不成问题的。”

  而这,正是狄霄所想。

  他只是有点担心:“此去路途遥远,窈窈可以吗?”

  明窈下意识点了点头,然而下一刻,又摇了摇脑袋,言语间多了几分茫然:“冠京……原来,我还有回冠京的机会。”

  遥想当年一跃跳下护城河,面对茫茫无际的草原,明窈从未想过,还能再入大瑜,可如今,她不仅在大瑜开办了商行,更是将以草原王后的身份,重新回到那个结束了一切,又开始了一切的地方。

  过了好久,只听明窈小声说:“狄霄,等到了冠京,我带你看看我长大的地方,好不好?”

  两日后,四皇子从军营回来,他办好了几千草原人通行的凭证,众人再次启程。

  也是到了上京的队伍里,明窈才知道,原来宁湘他们一家也在,还有一些草原的姑娘们,也是要去大越京城开开眼的。

  面对这么多“无关紧要”之人,狄霄却是看得很开:“无妨,两千亲卫保护大家是足够的,正好也增长增长见闻,不是你说的吗?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明窈忍不住笑了。

  正如狄霄所料,从拔都儿部王城到冠京,哪怕路上再急再赶,也要至少三个月,再加上队伍里还有不少女眷,这一路,硬是从初夏走到年末。

  队伍走走停停,每到一座新城,都要在当地停上一两天,叫族人们走走看看,也不枉这一路辛苦。

  他们来时有四皇子跟着,无论到哪座城,都很方便进出,可等他们返回草时,没了四皇子担保,就不一定能这般自由了。

  所幸四皇子也没有多说什么,甚至在一些景致优美的地方,他带着宁湘消失的时间更久,哪还有立场责怪旁人耽误事儿。

  望着时常脱离大部队的宁湘,明窈的表情从一开始的惊疑不定,慢慢变成坦然,到最后逮着落单的宁湘,还能问一句:“咦,四皇子竟然没在吗?”

  宁湘无言反驳,只能躲着她走。

  转眼间,队伍终于抵达冠京城外。

  在经过护城河时,明窈从马车里探出头来,她遥遥望着远方滚滚河水,忽然唤了狄霄一声。

  等狄霄驾马过来,她又闹着让男人上马车。

  狄霄纵着她,什么也没问,旋身下马,又一头扎进车厢里。

  就在他坐下不久,明窈已经从对面蹭到他身边,两人的膝盖碰在一起,依稀能感觉到对方身上传来的余热。

  明窈掀开车帘,指了指远方的护城河。

  她说:“那条河是护城河,从冠京城内,一直向外绵延百里,然无论春秋冬夏,河水始终冰凉,冷得刺骨。”

  说这话时,她的神色格外平静,没有了当初的愤懑悲痛,就好像一个旁观的外人,清清冷冷地道出一点微不足道的事实。

  不知想到什么,明窈浅浅一笑:“反正我是再没有勇气跳进去了。”

  狄霄是个很好的听众,哪怕他心里已翻起滔天巨浪,可他从来没有问任何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几月前。

  只要明窈说,他就听。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明窈侧过身子,将额头靠在狄霄肩膀上:“狄霄,你抱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