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34章

作者:画三春 标签: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是那些新来的大越人?”金花阿姑问。

  这些天,族里的人都见过宁湘他们了,相处次数多了,可因为语言不通,对他们了解颇少。

  好不容易撞见明窈,可不是想问个清楚。

  见明窈点头,有个心直口快的,直接把众人这几天的猜测说出来:“她们也是来跟首领成亲的?”

  “啊哈?”明窈愣了。

  话说出来,问话的阿姑也觉出尴尬,连忙找补:“不过咱们拔都儿部还没有多妻的先例,首领有了公主,想来就不会接受他们了。”

  “所以公主,他们——”

  “不是不是,几位阿姑误会了。”明窈哭笑不得,急忙澄清,“他们跟首领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跟首领成亲的。”

  她简化了宁湘等人的来历,只说他们意外流落边城,受了好些苦,被首领救下后,便想来草原谋生。

  想到他们还需族人的照顾,她又替他们说了几句好话:“阿姑们多费些心,稍稍接济他们一二,平日若忙不过来了,可以叫他们帮帮忙,事后给他们点吃的就好了。”

  “首领只愿接纳他们,但这么多人,总不能平白养着,先让他们在族里帮帮忙,等养好身子,再叫他们想法儿解决吃喝,若是能学些草原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阿姑们才听了宁湘等人的来路,一时同情,自是没有不应的,金花阿姑更是说:“我明儿就喊人来帮忙,多一口饭总是没问题的!”

  这般,明窈笑着道了声谢。

  ……

  明窈发现,她许是习惯了忙碌的生活,闲下来才两天,就觉得浑身不对劲。

  她想到之前跟狄霄说过的,可自己烧制木炭,之前不想还好,现在一想到就停不下了,心里痒痒的,总想做出点什么。

  她跟狄霄提了一嘴,男人并未过多询问,只叫她放手去做,缺什么少什么自有他准备。

  明窈笑出声,搓了搓脸,从记忆深处揪出那些本该派不上用场的知识,一点点回忆烧炭的流程。

  烧木炭算不得多难,但需要的材料都是草原上稀缺的。

  先不说并不算好找的木材,仔细寻找一番,还是能凑够的,但烧制的铁桶问遍整个部族,也没找出一个。

  明窈蹲坐在毡帐门口,拿了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想了许多能替代铁皮桶的东西,可最后都被排除掉。

  等狄霄从仓房那边回来,明窈还保持着他走时的动作,她肩上落了两粒草籽,随着头颅摆动,全粘在头发上。

  狄霄过去拍了怕她,才发现明窈身上冰凉一片,连脸上的温度都不似平时温热。

  “一直在这坐着?”他语气不善地问道。

  明窈全幅心思都放在烧炭上,她好不容易理出点头绪,正是兴奋的时候,也就没注意狄霄的不对。

  “我想到了!”

  “哦?”

  “我知道怎么烧炭了,我想到用什么代替铁皮桶了!”

  “我们可以垒一个土窑。”明窈比划了一下大小,“就跟那些烧瓷的土窑一样,找个山坡挖一个深洞,只在四周留有气孔,既能防止空气进入,还能有一定的通风能力。”

  “我记着木炭烧制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又不能有空气流入,我们没有铁皮桶,用土窑替代应该也行。”

  明窈唯一为难的:“和稻草泥一样,我也不知具体烧纸时间,听人讲烧炭最考验手艺,非熟手很难第一回就烧出成炭,时间太长太短、火势太大太小都不行。”

  狄霄一听见“经验活”就头疼,他可没忘上回的稻草泥废了多少工夫,便是现在问他,他也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配比数字。

  明窈也记得上回艰难,可她确实没有经验,一切只能摸索着来,便冲狄霄嘿嘿一笑。

  狄霄失语,不知说她什么好,当下先把人带回帐里,再给她打一盆热水,擦擦手脚,把身子暖过来。

  有了主意,明窈就想将想法付诸实践。

  她已不似上回那般忐忑了,有狄霄安抚,心绪平和了许多,能做成自然好,做不成也有试错的机会,实在不成了,也不过继续买炭罢了。

  为了这,狄霄专门腾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在族里找了几个同样得闲的汉子,简要说了明窈的需求。

  听说炭火能自己烧,几人差点当场大叫。

  哪怕明窈连说几遍:“只是一个最初构想,不一定真能烧出来的。”可他们不听,对明窈只一阵盲目相信。

  如此,明窈也没办法,只好先说了土窑的要求,又去距离拔都儿部数十里远的山坡下,找了个背风的位置。

  挖个土窑出来,几个汉子只用半天就做好了。

  土窑不大,深度大约五尺,洞口能钻进一个成年男子。

  因土窑里糊了湿泥,晒干又要多等上几天,每日定是洒水,防止泥土开裂。

  待土窑成型,能投入使用,为了尽早验收成果,狄霄又派人去捡了柴木,回来切成大小相似的木块,还有几颗较细的长木条。

  狄霄亲自摆好木块木条,然后一把火扔进去。

  火焰开始燃得不旺,但随着阵阵清风燎过,火势渐大,洞口也冒出黑烟来。

  “好了好了,可以封窑了!”明窈着急说道。

  因她提前说过,封窑所用的东西是提前备下的。

  先用一块毡布在窑口堵好,再按照窑口大小糊上厚厚的泥巴,等泥巴干了,可以通过毡布把泥盖卸下来。

  待第二次使用,泥盖挡在窑口,只需要在边缘填补一层就行了,无需再慌慌张张不知所为。

  窑口封好,就只剩通风孔洞处会冒出烟来。

  根据书中记载,木炭烧制自封窑至熄火需三到五日,第四天看见通风口冒出的烟少了许多,便在这天傍晚开了窑。

  土窑经过数日灼烧,打开全是烟灰和雾气。

  守在窑口的几人被呛得连连后退,明窈更是被熏得眼睛都红了。

  可不管是谁,都不肯轻易后退,偏要看见成果才行。

  等土窑里的最后一点火星也灭掉,狄霄用铁铲把里面的东西扒拉出来,覆在厚重灰尘下的,正是他们放进去的木块。

  明窈在侧屏息,心口扑通扑通直跳。

  一开始弄出来的木块又小又碎,用火把引火,根本没办法重燃,这是失败了的。

  但慢慢的,随着最后一层木块露出头来,新烧出的木炭明显变了,外表黝黑,又有细小孔洞,火把一碰,很快复燃。

  点火的人一愣,后知后觉:“这是成了?”

  莫说他人,就是明窈也没料到,这次竟一次就能成功。?SG

  按照他们放进去的柴木数量来算,这一土窑的成炭约有三分之一,看似消耗略大,但比起变成动辄一两一斤的木炭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了。

  明窈难掩面上的激动:“成了成了!狄霄快瞧,我就说可以的!”

  激动之下,她竟直接喊出名来。

  旁人听得一愣,一度不知狄霄是谁的名字。

  直到首领应了一声,他们才反应过来。

  但很快,更具冲击的一幕在眼前发生,只见公主直接扑到首领怀里,光天化日,搂搂抱抱。

  比起这,直呼大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同等炭火的人们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来。

  木炭烧制成功的消息传回部族里,无疑又引起轩然大波。

  围栏加固还算小事,可自己烧出木炭,便意味着族人们再也不用怕被冻死了。

  族人们不知如何感谢明窈,上回送过的东西又来了一遍,以至日后数日,明窈都不能轻易出现,不然定会被阿姑们围起来,一夸就是小半天。

  几天后,土窑基本稳定下来。

  铁里木从头跟到尾,如今已经可以独自看窑,一窑的木炭能有半数成炭,看品质不比从边城买来的差。

  有人提议再挖一座土窑,可才提出来,就被狄霄否决了。

  草原上多草少木,尤其是粗壮的树木更不好找,游牧民外出砍柴,只会找成片的林子,那些稀稀落落生长着的小树,还要留它们生长几年。

  便是大片树林也需砍伐有度,不然到了春日,草原上的风沙能闹得人一年都不得安生。

  他们烧炭寻柴木,这是无可厚非的,但若为了一己之私大肆砍伐,未免有些过了,尤其是他们还没到灯枯油尽,不砍树就活不下去的时候。

  听了他的顾虑,坐在一块的族人们一一附和,提议的那人也不再坚持。

  就这样,族里暂时只用着那一座土窑,每五天烧一次,烧出的木炭能够一家一天之用。

  按照这种速度,等冬天开始取暖时,又能囤下一大批炭火了,加上仓房存留的那些,不出意外,今年就不必再去边城采买,一大笔银子就是这么省下的。

  时间一晃而过,从边城回来半月有余,族中祭典准备得差不多,经莫拉阿嬷批算,冬祭将于两日后正式举办。

  拔都儿部的冬祭时间不定,每年都会根据情况稍有变化,但总归会在冬日前。

  作者有话说:

  青杏和弟弟不是cp噢,弟弟是要孤独终老滴(bushi

  最近在隔离,掐指一算,是个多更的好时机

  狗头.JPG

第30章

  冬祭共三日,第一日祭天地,第二日祭火神,第三日祭先祖,其间所用牛羊,皆需受族中长者念诵祈福。

  打上一任首领时,族中祭典已由莫拉阿嬷主持。

  从选吉日、定吉处、诵经文,到祭品等一应布置,皆听莫拉阿嬷吩咐,便是到了那祭典时,她也是唯二能同首领并肩的人。

  另一个自是首领之妻。

  冬祭是全族都要参加的,但就是这个全族,在冬祭前日出了分歧。

  按照常理来讲,拔都儿部的族人该是土生土长在部族里的,今年首领娶了大越公主,那公主也能勉强算进族人里,公主的随侍与大家相处了这么久,冬祭也可参加。

  可南边新来的那些人呢?JSG

  非是他们苛刻,但宁湘他们又才来了半个月,人心尚未摸透,族里最大的庆典节日,难不能还要顾及这外来者,又是生疏又是提防?

  有人嘀咕了一句:“说不准哪天就走了,何必带他们一起。”话音才落,就引得周围人连声附和。

  金花阿姑却说:“来了咱们拔都儿部,就是拔都儿部的人了,这些孩子又勤快又懂事,怎么就不能参加冬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