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穿成和亲公主后 第50章

作者:画三春 标签: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狄霄和阿玛尔等人去板车上收拾工具,全是方便除草整地的镰刀锄头,刀刃被磨得锋利,阳光下还映着银光。

  半个时辰后,领了工具的族人四散开来,以狄霄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出去。

  一时间,入目所见,全是弓着身子的男女,还有在草丛间乱窜的孩童,若是有谁捉了一只兔子逮了一只田鼠,准能得来一圈人的赞扬。

  作者有话说:

  大越靠边儿站,咱先自己发展!

  再,宝子们月底这几天少更一点,让我存个稿orz

  ——一只试图冲下月六千档全勤的废鸽

第40章

  正如狄霄所预计的那样,傍晚才至,在全族人的通力合作下,方圆数十里的杂草被清理干净,又被妇人们整齐地摆放在一旁,等日后给族里的牛羊做饲料。

  按照往年留下的部族范围,虽能安置下二百多号族人,但少不了拥挤,家家户户恐都要挨在一起。

  在上一个聚居地时,因冬天劳作不易,这才尽可能地少大动土木,只在原有毡帐之间添加新帐子。

  但现在换了一片地方,大片的土地尽属于拔都儿部的子民。

  狄霄把族人招呼到一起,才问了一句,就听下面喊遍了——

  “要扩大领地!要把部族的范围扩大!”

  “我们人多了,干活的也多了,今年多圈些土地出来,春耕时也能多下些种子,平日里住着也宽敞。”

  “我愿意增加巡守时间,请首领把围栏圈大!”

  不管男女老少,不管他们喊得有多乱腾,总体思想就一个:要扩大拔都儿部的领地范围。

  狄霄也是这样想的,当场便定了下来。

  “找定原有围栏位置,向外延伸二十里。”

  “从明日开始,族中半数男子外出寻找柴木做新护栏,剩余半数以王帐为中心,每隔三丈搭一毡帐,另出二十女眷,于围栏边缘支锅煮饭。”

  这样一来,拔都儿部的领地范围就足足扩大了三倍。

  劳累了一天的族人们席地而眠,身上披着及脚的长袄,头下枕着自己的手臂。

  而狄霄带人举着火把,以脚丈量,在部族最中心确定了王帐的位置,几人连夜将王帐搭了起来,又在帐顶插上族旗,旗面向西,迎风招展。

  之后数日,每个人都里外匆忙进出着。

  砍柴伐树,休整梁木,挖坑填渠,铺盖毡布。

  大部分人都被分去搭建毡帐,只有一小部分去修建畜棚和围筑护栏,用来耕种的土地也只划分出来,真正翻耕还要等些时日。

  有了上一年的经验,围栏还有用了稻草泥加固的方法。

  因近日柴木需求量大,周围已经没有多少合适的枝干了,修筑围栏的木柴就选用了较细的,然而混上了稻草泥,其牢固程度一点也不差。

  北面紧挨着围栏的位置修了畜棚,畜棚以东就是耕田。

  待到农耕时节,翻地的黄牛出了牛棚就能下地,牛羊马的粪便也可以直接用来肥沃土地,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浪费。

  等畜棚和围栏都建好了,毡帐也搭了一半,得闲的族人加入进来,东南聚居处的建设速度又快了许多。

  多亏这一冬天女人们织了新毡布,又在狄霄的建议下缝了毡帐,不然还真不一定能满足族人们对毡帐的需求。

  整整一百五十座帐子,除去住人和用作仓储的,还有三十几座空着,里面简单摆了一张小床,供巡守或劳作回来的族人小憩。

  族人们的住处分配还是参考了之前的布局,偶有调整,但总体变动不大。

  有些人想换新毡帐,因还有剩余,狄霄就允了。

  倒是许多老人瞧着旧毡帐还没坏,舍不得就这么浪费了,主动提出要搬进去,这些人狄霄同样允了。

  族里的新旧毡帐都是交替着搭建的,内圈那些随意分配,只最外围的两圈,只能由家里汉子多的家庭住。

  这样既能保护了族里的女眷孩童,倘若再发生狼袭等事,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足够多的汉子抵御外敌。

  除此之外,王帐一侧还专门腾出一座用来做学堂,地上铺了厚厚的蒲团,蒲团左右放着纸笔,等忙过这段时间,还会给每人再做一张小桌。

  前前后后忙活了十来天,新聚居地建设好了。

  整个领地分成三部分,北面饲养牛羊和耕种田地,南面连着五座毡帐用作仓储,中间最大的那片则是生活区。

  不管身体上劳累与否,这样一大片领地建成,看在心里总是高兴的。

  拔都儿部建成的那天,族里举办了春祭。

  族里的春祭一向定在迁徙安置好的那天,祭典开办匆忙,但从来不缺诚意,整只的牛羊做贡品,祭典之后,从傍晚到深夜,是全族人的狂欢。

  春祭这天,族人先后祭拜了祖先和春神。

  求祖先保佑族人安康,求春神保佑春耕顺利。

  祭礼结束,做贡品的牛羊或炙烤或铁锅炖煮,方圆数十里皆是肉香。

  便是这二百多族人也没能将一头牛一只羊全部吃完,还剩了许多内脏和两只羊后腿,内脏并不是所有人都吃的,就没有一起煮,谁家吃就拿一部分。

  剩下的两只羊后腿先烤后熏,切成薄片,给每人都分两片。

  日头西斜,月上柳梢,困乏的老人孩子们先回了毡帐,留下的年轻男女围着篝火击鼓歌舞,直至漫天星幕,方结束集会,酣笑着归家。

  春祭之后,族人们很是休息了几天,连那些精力十足的孩子们都不出门闹腾了,蔫巴巴地躺在毡帐里,整日睡着,休养生息。

  等休息得差不多了,才见部族里渐渐热闹起来。

  阿姑阿婆们坐在一起,一边纺布织衣一边大声聊着八卦,说那谁家的姑娘在寻夫婿了,姑娘爽朗明艳,干活勤劳利索,便是骑马狩猎也不输汉子们,也不知会便宜了哪家的臭小子。

  臭小子们则背着弓箭去族外寻猎,可惜初春冒头的猎物不多,他们在外转悠两三天,也不定能带回什么,几只肥硕的田鼠兔子都是难得,有个猎到小鹿的,乐得他牵着小鹿成日在族里显摆。

  连明窈也被带出去玩了一天,捉了满背篓的鱼儿,裤裙春衫被打湿了也不在意,回来换好衣裳就去处理鲜鱼,又被鱼尾甩了满身水。

  就这样,三月底,春耕要开始了。

  族里的麦种都是去年专门存下的,放了一冬,因仔细照顾着,没有出现发霉发潮的现象。

  狄霄命人将麦种全部取出,在播种前要先将麦种浸泡一日。

  近日学堂又恢复了上课,明窈少有时间在外面走动,还是等麦种都处理好了,才听说春耕要开始了。

  明窈转身就往北面跑,气喘吁吁到了耕田那边,果然见狄霄和一群人都下了地。

  “狄……首领!”明窈站在田垄外,挥着手喊了一句。

  狄霄听到动静,回头看了一眼,就将手里的锄头丢下,大步走上来。

  因驱赶牛羊的队伍还未抵达,春耕前的犁地只能靠人力来做,好在还有时间,晚上个三五天也无妨。

  狄霄走过来问:“怎么了?”

  他和干活的几个汉子都脱了上衫,露出健硕的胸背,长长的腰带束在腰间,尾巴又盘入衣裤中,劳作数许,他们额角都出了汗珠。

  明窈瞧着有些急色:“我听说这几天就要下种了?你可还记得,我那带来的嫁妆里有许多麦种。”

  那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何况那时狄霄根本没放在心上,如今想了半天,也没能寻出两分蛛丝马迹。

  狄霄诚实地摇了摇头。

  明窈没有直接劝说,而是问:“那我能知道,族里的耕田收成如何?”

  狄霄说:“亩产百斤左右,若是遇上丰年,能有一百三十斤。”正好今冬大雪,积雪融化后,雪水全渗入了土地中,不说能使土壤多肥沃,至少不用担心旱地了。

  他又道:“今年若是仔细些,兴许能创新高。”

  可明窈并没有如他希望的那般露出喜色,她脸色有些古怪,想照顾狄霄的情绪,可又不知该怎么隐晦地提出,最后只好直白些。?SG

  “那你可知,大越早十年前亩产收成就能达到三百斤,近年麦种又做了改良,便是在那盐地旱地上,小麦的亩产也能达到六百斤。”

  她毕竟没有真正考察过,所知都是从书上看来的,而那些书册也是早两三年出来的,又几年过去,早不知大越的麦种发展到何种程度。

  明窈所言,已经是极保守的估量了。

  谁知狄霄忽然笑了,眸子里带了些纵容:“就我所知,就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他们的麦种都是最好的,秋收时也不过能亩产二百斤。”

  “公主是不是记错了?”

  粮食乃部族根本,莫说能亩产三百斤,拔都儿部每年的产收能有万斤,就能让全族人欢喜鼓舞了。

  族里今年划分的耕地有将近四百亩,比往年翻了两倍不止,但族人同样增了一倍,求收分完粮食后,族里的存粮仍不算富裕。

  可要是按照明窈所说,一亩地产足三百斤粮,四百亩就是足足十二万斤,便是往后五年不再耕种,也足够整个拔都儿部吃了。

  这是狄霄想都不敢想的。

  看他怎么都不相信,明窈有些急了:“可是真能……我知道了!”

  她一把抓住了狄霄的手,转身就往回走,还不忘回头碎碎念着:“你不信我,总该相信湘湘她们。”

  “我记着有个农事司干事家的小公子,他肯定比我知道得详细,还有其他人,她们肯定多少晓得大越小麦亩产量。”

  “你现在不信我,一会儿你就该后悔了……”

  说着说着,明窈也生了几分赌气的情绪,拽着狄霄偏要去探个究竟。

  狄霄虽觉得好笑,可侧目瞧见她气鼓鼓的面颊,心头缓缓涌出一个不可思议乃至有些荒谬的念头——

  不会是真的吧?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半个时辰后,十几个人聚在了王帐里。

  这都是明窈回来时在路上遇见的,全是从边城救回来的公子小姐,便是再不晓农事,也总比狄霄清楚两分。

  而被她寄予厚望的农事司干事家的小公子,谷辛。

  谷辛去年一冬常往畜棚那边跑,上至谷饲喂养,下至清扫落雪,全都能看见他的影子。

  那些按日值班的族人每次轮值都能见到他,又见小少年瘦瘦弱弱的,偏干活利落得很,说话文文气气,却没有他们想像中那般不好相处。

  尤其是族里的牛羊被足足养肥了一圈后,单说这些照顾牛羊的,对谷辛是打心眼儿得喜欢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