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念秋安好
二来,他的住处规格低于御史,显出了对对方的尊重。
回到房间,孔博深吸一口气。
其实对于接待御史的很多细节问题,他之前并未考虑周全。
以为只要公事公办,别人就挑不出他的错处。
是林雪竹派人送信,点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他这才反应过来,及时做了安排。
如今看来,林娘子所说的那些细节,果然十分重要。
正如她所说,御史这次来,不仅是要查前太守的案子,还要替皇上考察他这位代理太守是否称职。
并且,后者的重要性更甚于前者。
毕竟前太守已死,对其定罪是轻是重都没有太大意义。
而为北境选拔一名合格的新太守,才是更为紧迫的。
孔博此人为官如何,人品如何,全凭御史一张嘴。
因此,能否搞定御史,才是他能否登上太守之位的关键。
这就要求他,既要在工作上尽量替御史减轻负担,又要在接待上显出用心和诚意。
孔博摘下官帽,坐在桌前,将这一天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
确认万无一失之后,这才松了口气。
尽人事,听天命,他努力了。
御史在北境呆了半月有余,不仅将前太守的罪证全部核查完毕,还查看了孔博在安北城任知府期间下达的所有政令。
将这些整理成一封公文后,御史派人快马加鞭,将这公文送回京城。
然后,又在北境其他城池巡视了一番。
又过了大半个月,信使传来了皇帝的圣旨。
擢升孔博为北境太守,由御史授予他太守印及任命书。
孔博表现得十分淡定有礼,举止行动都挑不出错处。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内心的情绪有多少复杂。
北境太守,这个他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官职,他竟然真的坐上去了。
而与这官职相匹配的,则是更繁重的公务和更重大的责任。
从此以后,北境就变成他的“战场”了。
皇帝的圣旨中,给了孔博选拔并任命安北城知府的权力,并嘱他做好移交事务。
第二天,督察院御史回朝。
孔博将人送走,这才慢慢从不真实的感觉中脱离出来,开始进入太守的角色。
安北城知府毋庸置疑,由黄浩接任,王深晋升为千夫长。
再由黄浩从手下择一人,接替了王深的百夫长之职。
至此,与林家关系良好的这些官员,各自升了一级。
这也就意味着,元修和林雪竹的计划可以顺利推进了。
第279章 我的肥料是稀的
孔博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前太守实施的一系列不合理政令进行重新调整。
他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制定出了新的政令。
除了沿用安北城的某些政令外,还为飞云城量身定做了一系列新的政令。
政令实施之后,他又迅速组织人手,将前太守在飞云城郊划定的农田清理了出来。
并将这些农田分配给愿意耕种的农户,鼓励他们在北境安家。
为了赶上春播,他还寻来了粮种,以府衙的名义借给农户,让他们秋收后用粮食来偿还。
不仅如此,他还带人在北境全境内巡视,划定耕地,分发粮种。
一时间,北境各处都充斥着勤于耕种的繁荣景象。
就在孔博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四处奔波时,安北城也迎来了好消息。
麦子熟了。
一串串金黄色颗粒饱满的麦子,挂在麦秆上,看起来十分喜人。
因为有了农具,犯人们可以很轻松地割下麦秆。
男人割麦子,女人就在田埂边脱粒。
剩下的麦秆收集在一处,经过粉碎后,可以撒入土地中当天然肥料。
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毕竟安北城是全北境所有城池中,唯一种植了冬小麦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很快就可以有新粮吃,而不必再熬到秋天了。
就在收麦子快要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孔博从外地赶回来了。
他直接找到了林雪竹,问出了他好奇已久的问题。
“林娘子,我让人打听过了,冬小麦的成熟时间一般在夏初。若是按照这个时间,收割过后,便来不及播种了。可为什么你种出的麦子,提前两个月就成熟了?”
对于这个问题,林雪竹表示,她不想说实话,但也不想完全说假话。
于是道:“因为即便在南方温暖的地带,种植冬小麦仍有一段休眠时期,我用了大棚,保证了温度,小麦就可以直接越过休眠期了。不过,我这样做只是为了抢种一波,让犯人们有粮可吃。等到了播种时间,我建议还是按照自然节气进行耕种。”
孔博点头,他大概懂了。
就在两人说话时,王深赶了过来。
他的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神色,对着孔博行了个礼,开口道:“孔大人,好消息啊!”
“什么好消息?”孔博被他的情绪感染了,也忍不住露出微笑。
王深道:“刚刚我们把收获的小麦进行了称重计算,发现每亩产量高达五百斤!”
“什么?”孔博彻底不淡定了。
虽然他从小就进学念书,但他爹娘也是种地的农户。
对于小麦的亩产,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一亩地能收个二百斤都算高产了,五百斤简直是不可置信的数字!
“真的没称错吗?”孔博难以置信地问。
王深点头,“错不了,这里一共五十亩地,出了两万五千斤粮食。我们反复称了好多遍,反复算了好多遍,才敢来汇报。”
孔博激动得手都发颤了,二话不说,跟着王深就去了谷仓。
林雪竹倒是淡定得不行。
开玩笑,这些小麦可是她用灵泉水浇灌的,亩产五百斤不是很正常吗。
要不是她怕产量太离奇,只用了少量的灵泉水,那亩产达到六七百斤也不是没可能。
她跟在孔博身后,一起去了谷仓。
看着满满一谷仓的粮食,林雪竹只觉得艰难。
这样的一个谷仓,只供给负责修筑防御工事的官兵和犯人,怕是都无法坚持到秋收。
更何况,整个北境有多少要吃饭的人呢。
说一句杯水车薪也丝毫不为过。
而且,如果没有她的灵泉水,以现有的种植技术,即便仗着黑土地的优势,亩产能有个三百斤左右也就不错了。
虽然孔博积极在全北境划分耕地,组织耕种,人口不足的问题,还是制约了北境的发展。
“林娘子。”
“孔大人。”
孔博和林雪竹同时开口。
林雪竹道:“还是孔大人先说吧。”
孔博道:“我知林娘子于耕种一事上,有很多诀窍,这些可能是不传之秘。但为了整个北境的军民能吃上饭,我还是斗胆恳求林娘子传授一二。”
林雪竹点头,“孔大人的爱民之心,我深感敬佩。不过,论起种地的经验,我必是比不上老农户的。唯有一个取巧的招数,也不怕说与大人知道。”
“什么招数?”孔博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丝一毫有用的信息。
林雪竹道:“我手中有一秘方,可制成肥料,既对病虫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又可以增加产量。不过,这个秘方我是不会透露的,如果大人需要,我可以提供成品。”
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孔博当然知道,好的肥料对于耕种来说有多么大的作用。
而他也十分理解,林雪竹不肯将秘方透露的难处。
当即答应道:“只要林娘子肯帮忙,我自是感激不尽。”
“好。”林雪竹也是个爽快人,当即拍板道:“孔大人,我这肥料是按照每亩地多少用量来算的,具体制作多少,还得孔大人给我一个数目。说起这个,我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孔博道。
“北境军多民少,若只让老百姓耕种,恐怕再高的产量,也喂不饱这么多人。当务之急,还是多垦土地,让征北军和边境军也进行耕种。我们得先让北境的粮仓厚起来,然后才能图谋进一步的发展。”林雪竹道。
孔博点头,“林娘子说的极是,我回去之后,会再让人进行测算。一旦确定好了耕地有多少,便会立刻派人来通知林娘子。”
林雪竹知道孔博是个效率极高的人。
为了尽快将政令落实,他可以不免不休熬上好几天。
事情交给他办,一定是很稳妥的。
想到这里,她又道:“我还有一件事,需要大人帮忙。”
上一篇:军嫂娇,军嫂媚,糙汉军爷宠上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