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 第239章

作者:一品红楼 标签: 穿越重生

  留一千精兵在外,是她出发前就想好的。

  这一拨留五百,后面那拨再留五百。

  庞茂一愣,“帮我?不用不用......”

  说到这儿忽然反应过来,有些难过地道,“长公主殿下,末将绝无害你之心!”

  张祯安慰道,“庞将军,莫要多想。”

  心说你看着虽然像个好人,但好人也会做坏事,还是得防着些。

  何况谁知道刘表会不会又出昏招。

  这却是她想多了。

  刘表现在忙着保老命,哪有空管她。

  “神悦!”

  山坡上遥遥传来一声呼喊。

  庞茂看去,“殿下,那人自称医者,还说是你同族......”

  心情太激动,忘记告诉长公主此事了。

  不等他说完,张祯已又惊又喜地跑过去,“二伯,你怎么来了?!”

  来人自然是张仲景。

  她派人去找这位二大爷,只是为了描述疫症、求取药方,不是请他亲自到场。

  方才没看到她派去的使者,以为是还没到。

  不想连二大爷都来了。

  但张仲景此来,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

  若连亲临疫区的勇气都没用,又怎配被后世称为医圣?

  张仲景快步走下山坡,“你来得,我为何来不得?”

  他上山,是为了登高远眺汉寿城。

  虽看不到城里,也能看到外面可怖的情形。

  华佗看到他,也走来相见。

  知己重逢,本是高兴的事情,但此时谁也笑不出。

  问候两句,便叫上陈太医、罗太医、刘太医等人,讨论疫症,敲定基础药方。

  张祯在一旁默默听着。

  说到古代瘟疫,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天花。

  但实际上,天花在华夏的首次大流行,是在南北朝时期,此前虽然已经传入,并未形成大疫。

  汉寿疫症,主要表现为咳嗽、高热、气喘、呕吐、腹泻。

  发病急猛,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严重者气绝而亡。

  华佗和张仲景都判断是伤寒。

  这也符合历史记载。

  东汉末年的瘟疫,确实以伤寒为主,在现代医学中属于乙.类.传.染.病。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军中爆发伤寒大疫。

  他儿子曹植写过一篇“说疫气”,描述疫症造成的悲惨情形,“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人们甚至不认为这是病,觉得是上天降灾,疫鬼作祟。

  张仲景这个医圣,可以说是被伤寒逼出来的。

  他家本是两百多人的大家族,却在建安年间因瘟疫死亡三分之二,而这三分之二中,死于伤寒的占十分之七。

  目睹亲人一个个死去,张仲景极为悲痛,下定决心攻克伤寒。

  经过数年研究,写成《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的起因、症状、发展过程、治疗方式。

  这是华夏医学上的一大巨著。

  此时虽早于建安年间,但张仲景其实已经在研究伤寒。

  而且还有华佗,这也是位神医啊。

  陈、罗、刘三位太医,也是医术高明。

  强强联手,何愁治疫不成?

  张祯对他们有信心。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众医者已经汇总出十多个方子,其中就有流传后世的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桂枝汤等等。

  所需药材,基本都备下了,这是华佗的功劳。

  像他这样的神医,经验丰富,见多识广,又深知药性,哪怕一时拟不出方子,心里也有数。

  张祯还怕不够,又派出五名使者,回襄阳找刘表索要。

  身为荆州牧,他难道不该出力?

  等她安排好,华佗和张仲景斟酌再三,开出最后一个方子,青霉素。

  如果其它药方不管用,他们打算试一试这个。

  若真有神悦所说那般神奇,便是大幸。

  忙完这一切,张祯向医者和精兵们拱手,“诸位义士,请!”

  众人回应,“请!”

  策马扬鞭,即刻入关。

第260章 靖国长公主奉旨治疫,勿慌勿乱,各安其家

  “馨妹,快关上窗户,仔细疫气进来!”

  白氏哄着小儿子睡着,回头恰巧见到大女儿开窗,连忙喝止。

  馨妹嘟嘟嘴,失落地道,“娘亲,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出去玩呀?”

  外祖家的菊花肯定开了,她今年还没去看过呢。

  白氏背过身抹一把眼泪,安慰道,“快了,馨妹乖乖的!往后,往后娘带你上街买糖!”

  如果还能有往后,她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吝啬。

  听得娘亲许诺,馨妹一喜,趁机提要求,“那我要黄记的饴糖!”

  她才四岁,虽然听娘说城中有大疫,却还理解不了。

  也不知道大疫意味着什么。

  白氏:“好!馨妹想要什么糖,娘都给你买!”

  馨妹高兴了一会儿,又懵懵懂懂地道,“爹和祖母去哪儿了?怎么总不回家?我都好久没见着他们了!”

  白氏再也忍不住,眼泪滚滚而下。

  馨妹很惊慌,也跟着哭,“娘亲,娘亲!”

  白氏抱她到怀里,轻轻拍着背,哽咽着道,“我儿莫怕,娘在,娘在!”

  半个月前,夫君和婆母已染疫病故。

  若不是为着这一双儿女,她也随他们去了。

  馨妹也知道的,只是她年纪小,不懂死亡是什么,偶尔还会提起。

  娘俩正哭着,屋外传来脚步声。

  隔着门,严二郎惊慌地问道,“长嫂,怎地了?”

  不会是谁染上疫症了罢?

  曾经人丁兴旺的严家,如今只剩这几个人。

  大伯家在另一个巷子里,已是满门尽灭。

  再少一个,他真的会崩溃。

  白氏:“二郎莫慌,我们无事,只是一时感怀。”

  馨妹也叫道,“二叔!”

  她最喜欢二叔了。

  二叔会背着她疯跑疯玩,还会带她放纸鸢。

  严二郎听她们声音通畅,不像带了病气,这才稍稍放心。

  柔声跟侄女说话,“馨妹,你今日乖不乖?”

  馨妹答道:“乖,馨妹每日都乖!”

  又骄傲地道,“馨妹还照顾小郎,帮他盖被子!”

  严二郎含泪笑道,“我家馨妹,是最能干、最乖巧的小女郎!”

  馨妹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想起娘亲教导,又大大方方地道,“我家二叔,也是最能干、最乖巧的小郎君!”

  哪能说小郎君乖巧?

  而且他已十六岁,不再是小郎君。

  严二郎笑着笑着,无声地哭了。

  擦擦泪,对白氏道,“长嫂,粮米菜蔬我放厨房里,我走了你再出来,头脸裹紧了!”

  百药堂的杜老伯说,疫气无孔不入,尤爱口鼻,务必捂紧。

  “有劳二郎!”

上一篇:长嘴小反派的亲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