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来我农家乐 第49章

作者:酒禅 标签: 种田文 历史衍生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出了地铁站,几人便看到自己抢座位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也完成了一半。

  推测任务一应是将返程也算上了,所以几人也并未十分着急。

  地铁站离学校很近,走路大概五分钟就到了,徐雪筠压着帽子感叹道:“我还从来没有在暑假的时候来过学校呢。”

  随即又庆幸:“别看现在这个地铁口基本上没有人下,平时上学的时候这个地铁口挤得满满的都是人。”

  下车的时候都不是自己走出来的,都是挤出来的。

  “不过放学倒还好,放学基本上都是家长来接。”

  而且大家上学的时候都是早高峰,并不只是学生,放学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十点左右了,就没有那么多人和他们挤了,整个地铁都是空空荡荡的。

  “不过我那个时候坐的地铁还不是这个方向。”徐雪筠说道,“我上学的时候一般放假才来农家乐玩,平时都住在另一边的房子里。”

  离学校只有两站路,并且一出门就是地铁,所以抢不到位置就抢不到位置,挤一挤就挤一挤吧。

  李白好奇:“不是有车吗?为什么不开车呢?”

  不是距离很近吗。

  徐雪筠把太阳伞打开,顺带着给李清照遮了下:“因为很堵呀,停车也很麻烦。”

  坐地铁虽然挤一点,但是十五分钟就到学校了,开车她得早起一个小时。

  何必呢。

  徐雪筠看了看旁边几个好像一点都感觉不到晒的人。

  出门前徐雪筠专门问了他们需不需要遮阳伞,但是这几个人似乎都觉得遮阳伞在手上很占空,最后只有她自己拿了。

  殊不知因为在古代没有空调和现代意义上的风扇,穿的还比现代厚,所以李白他们的耐热度要比徐雪筠好多了。

  苏轼甚至还觉得下午刮的小风挺凉快的。

  杜甫倒是问过有没有遮阳帽,不过很可惜,这个是真的没有。

  在唐朝,用遮阳伞的人远远没有用遮阳帽或者是帷帽的人多。

  ‘妇人施冪离以蔽身,到唐永徽始用帷帽,用薄纱掩至颈,谓之浅露’,便是记载在《旧唐书·舆服志》中,遮阳帽的精简与变化。

  还有一种常见的打扮,影视剧中经常会见到上京赶考的书生,背后会背着一个箱子,而这个箱子的上方通常会有一块延伸出来的布顺着杆子挡在人的头上,这便是移动版的小型遮阳棚。

  因古人出行并不像现代这么方便,所以才会在其他地方能够精简便精简几分。

  现代的钱包已被手机取代,想要喝水路边随时就能购买,钥匙也变得小巧便于携带,可在古代,出门从钱币到钥匙到水囊,就是出门是必不可少的物件。

  因此手上一般会拎着很多物品,再加上街上其实并无太多商铺,一般出门都是有是事要办或者去购买商品,所以自然不能让遮阳伞来占住双手。

  而遮阳伞一般会出现在车架上或者是庭院中,又或者是皇帝的华盖——也就是帝王车驾的伞形顶盖。

  这也足以见得,在为生活奔波的时候,人们是无法顾及到防晒这项工作的,甚至电视剧中古代街道上下雨天每人一把油纸伞的情景也是不多见的。

  其一是因为油纸伞的价格相较于蓑衣要更稍贵,并且更易损坏一些,其二便还是因为蓑衣可以解放人们的双手。

  直到宋朝,在经济富裕的江浙一带,油纸伞才变得普遍。

  因在宋朝时期,文人的地位空前的高,文人也相较于之前几代更自持身份,所以装饰性更强的油纸伞便经常出现在雅士的出行或日常生活中,也正因油纸伞的装饰性以及被文人所持有,所以油纸伞更多的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杜甫见路上许多行人都手持着遮阳伞,忍不住问道:“已经没有人穿蓑衣了吗?”

  因为如果是人人都有一把伞的话,那就算下雨也应该是打伞而不是穿蓑衣吧。

  徐雪筠还在脑子里反应了一会:“蓑衣,哦哦,你说雨衣是吧?”

  她一边想着是哪里还在管雨衣叫蓑衣,一边也感到惊讶了起来:“是诶,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一到下雨路上都是各种颜色的雨衣,怎么长大之后大家都打伞了?”

  朱元璋觉得穿蓑衣多方便啊,他哪怕当了皇帝,有的要下雨出门的时候也是穿蓑衣——往身上一披一套再带个帽子,什么风雨都淋不着吹不着的。

  油纸伞,风稍微大点,那雨都不是从一个方向吹过来的,都是从四面八方吹过来的,身上全都被吹湿了。

  他们的衣服还都长,都到脚踝,哪里能像后世一样穿个短裤,那雨吹到腿上刮两下就干了。

  朱元璋呼啦了两下腿。

  他回来的时候妹子竟然还说他腿毛太长了,和其他人比起来不好看——那回来都回来了,谁能看到他腿毛啊?

  再说了,谁身上没毛,男人有点毛怎么了,这叫男子气概。

  徐雪筠对自己小时候的雨衣印象十分深刻,因为是学校统一购买的,找不到牌子,但是闻起来是一股巧克力的香甜气味,淋了许多次雨,放了许多年后还依旧存在。

  徐雪筠一直没舍得换,哪怕小学毕业之后也一直用着,直到实在是长得太高,雨衣套不进去了才作罢。

  不过她想一下也就明白了:“因为雨伞携带比较方便吧,雨衣穿脱,都很麻烦,小的时候在教室脱下来都不知道放哪里。”

  上面全部都是水放哪里都滴滴答答的,很大一坨,不像雨伞可以直接往门外一摞。

  而且雨衣位置放不好,别人雨衣上的水就都滴到你的雨衣里面去了,这样晚上放学的时候再穿自己的雨衣里面就湿湿潮潮的。

  不过:“骑车的时候还是雨衣方便。”

  拿着伞没有办法握车把手。

  而且:“下雨天出门可以坐地铁或者开车打车啊,实际上要防雨的就只有下车到目的地的那一小段路,穿雨衣就太麻烦了,还不如撑个伞就过去了。”

  不过徐雪筠觉得学校发雨衣的真实目的其实是:“小孩子还是穿雨衣的多,因为怕雨伞的尖尖扎到眼。”

  长孙无忌点头:“这倒是的,那些小子们手上都没个轻重的。”

  后世的人又那么多,想必一个学校也有很多人,再把眼睛扎了就不好了。

  徐雪筠小的时候总觉得大人的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但每越长大她又觉得大人的担心好像都有那么些必要,因为永远也不知道小孩子到底能做出来多少离谱的事情。

  嗯......就比如她小的时候想学电视上撑着一把雨伞从楼上跳下来,一点儿也不知道,害怕说跳就跳。

  幸好她从二楼跳的。

  幸好下面有草坪。

  她跳之前还觉得自己一定能成功,因为她尝试过把伞丢出去,伞下降的速度就是会比其他东西下降的慢的多,殊不知那是因为伞的阻力可以支撑伞减缓下降,却不能支撑她那六十斤的体重下降。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她长大之后还去跳了伞,这下她终于能像电视上一样轻飘飘的落地了——手和脸朝地这件事就先不用说了。

  给她的手滑出来了好多道小口子。

  谈话间便到了学校门口,暑假的学校只有值班的老师和留守的门卫,徐雪筠上去报了自己的名字门就打开了。

  “这学校......”

  苏轼真是快要憋死了,一路上有好多想要感慨的事情,却碍于徐雪筠在旁边而不能表现的太激动。

  可是......

  “这学校真大啊!”

  好大,真的好大,一眼望过去甚至都看不到边,只能看到接连起伏的教学楼。

  门卫是个老大爷,在徐雪筠印象里她平时管学生们管的都很严,但现在却看起来很好说话:“就是大,是我们整个市里边最大的高中,每天光巡逻都得巡逻上半天,有的时候那孩子这边巡逻过去,那边就通风报信了,难抓的很嘞。”

  李白也不禁感慨:“这得教多少学生啊?”

  到了学校了,徐雪筠就把伞收起来了:“也不光是教学楼,学校后面还有人工湖,生态园,壁画,游泳馆乒乓球馆宿舍楼什么的,正经的教学楼算起来也就那么几栋。”

  不过她真的觉得他们的校长很无厘头,在生态园里边养火鸡,养兔子,养孔雀什么的也就算了,他还在学校里边养了几头羊,还是散养。

  徐雪筠上高中的时候是要跑操的,而且还不是围绕着操场跑,是围绕着学校跑。

  有的时候运气不好,一回到教室,脚底下都是被踩扁的羊屎蛋子——倒是没有很大的味道,但是谁想每天踩一脚羊屎啊。

  这下就连之前认为自己已经做好足够准备的上官婉儿都被震惊了。

  这,这和一个小型的行宫有什么区别?

  这真的是正经上学的地方吗?

  观看天幕的人更加不解。

  就这样如同神仙一般的地方,徐姑娘竟然还说上学苦,他们愿意在这里受一辈子的苦啊。

  “就连假湖,珍兽园都有吗。”李世民再一次感叹后世的物富地饶。

  虽然说拍摄宣传片由她自己发挥,但还是要先去老师办公室拜访一下老师。

  徐雪筠可不是空着手来的,刚才李清照帮她拿着伞就是因为她提了点东西。

  当然不是贵重的东西,徐雪筠印象中她高中的老师从来不收东西,毕竟工资就已经很高了,再因为收礼被举报了,丢了工作反而不值得。

  不过她现在已经毕业了,纯粹是因为感谢老师才过来的。

  提了两箱奶,两盒红墨水,一个保温杯,还有给孩子们买的笔芯,都是徐雪筠自己上学的时候用的牌子,保证顺畅不卡墨,也不会晕染。

  全都是老师能用得上的东西。

  不过奶倒不是徐雪筠提着的,诸葛亮和苏轼一人帮她提了一箱。

  “幸好办公室在三楼,我都多久没爬楼梯了,要是再拎着这些东西爬到六楼去,我真是要累死了。”

  徐雪筠吭哧吭哧的上去了,然后敲开了办公室的门。

  几人没有跟着进去打扰她们,而是等在门外,但从门的缝隙中也能隐隐听到一些两人的谈话声。

  几人感受到从门缝中刮出来的飕飕的凉风,有点奇怪那位老师难道不会感觉到冷吗。

  徐雪筠只待了一小会就出来了:“走吧走吧,我们去拍宣传片。”

  幸好她买礼物的时候就想到老师可能不接受,所以买的奶是保质期九十天的,给老师的理由是送给学弟学妹们喝的,才终于把奶留下了。

  “先拍教学楼,再拍食堂,再拍宿舍和其他的地方。”徐雪筠安排的很好,旁边等着的几人也迫不及待了。

  因为,天幕提示。

  【请仔细观摩后世的校园,并写出两千字观后感。】

  【奖励150元】

  为了货柜里一筐筐一袋袋的地瓜土豆玉米和小麦!冲啊!

  徐雪筠先来到了自己高三的教室,把手机面朝自己和以后的学弟学妹做了一个简单的问好和介绍,接着才把镜头转向课桌椅。

  “这桌子好生结实。”

  苏轼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去私塾,里面的桌椅板凳都有瘸腿的,没瘸腿的也因为坐了太多的人,所以椅子有的时候一边高一边低,坐起来咣当咣当,非常不稳。

  但现在的桌椅,下面是铁腿,上面是木头垫子,还有靠背。

  徐雪筠拍完了整个教室的构图后就把录制关掉了,听到他说的话后过来摸着桌子也有点怀念:“因为我们校长有点洁癖和强迫症,所以当时上课的时候我们都是高中生了,还得铺学校发的桌布。”

  她还好,比较爱干净,桌布看起来也白白整整的,而且她走读不住宿,所以买了五条桌布替换着,每天放学都可以把桌布洗干净再带一条新的过来。

上一篇:异世领主成神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