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参果宝
等到了新乡县,发现果然如李知县说的那样,恢复地井然有序、欣欣向荣,虽然说接收的流民多了一些,但是没有其他县那般破败不堪、民生艰难的景象,倒是觉得确实可以在新乡县要求的粮食数目上做些文章,应该不会因为缺了这么点粮食就让新乡县乱起来。
“葛钦差,目前新乡县接收的流民过多,但是县城内的粮草已经快供应不上了,您过来了就是一阵及时雨,还望葛钦差能够助我们新乡县渡过难关!”
新乡县如今流民多、用粮压力大,所申报的赈灾粮食总量也是所有县中最多的。
葛郎中捏着胡须笑呵呵地点头,没应下也没有不应,只是继续在县城内外巡视,孙主簿见葛郎中没接话茬,又继续在葛郎中面前哭诉新乡县的难处。
秦修文在一旁时不时地帮腔一下,孙主簿已经将该说的能说的都说了,他就不继续展开了。
说太多,反而惹人厌烦。
等一通流程走完,葛郎中才道:“放心吧,情况本官已经了解了,届时定会让人将赈灾粮送来的。”
葛郎中兜里揣着李知县他们送来的一千两银票,心里其实已经打定主意。
卫辉府这么多个知县要整秦修文一个人,就连周邦彦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这个时候不趁着机会落尽下石,捞上一笔,都枉费他这般辛苦跋涉一趟。
葛郎中虽然想好了把赈灾粮如数安排下去,但是多给谁少给谁还不是他说了算?就是查出来了,到时候只说感觉其他县情况更恶劣,不就是了么?
反正说到底,他没有克扣赈灾粮不是吗?
要知道往年主持赈灾的官员可是层层盘剥,有哪几个可以真的如数将赈灾粮放下去的?葛郎中自觉自己已经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清正好官了。
葛郎中如此想的,也是如此做的,在他看来不过是新乡县原本要拨5000石粮食的,现在给到两千石而已,其实也不算少了,有些地方连一石赈灾粮都没有呢,全靠自己渡过难关。
如此轻松就能把事情办成,还能将一千两银子悄然收入囊中,又不犯什么忌讳,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秦知县少了三千石粮食,能否兜转得过?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也没听说哪个县少了三千石粮食就出乱子了。要想官位坐的稳,自己平时不多维系维系关系,得罪了人不自知,那也就别怪别人使绊子。
那日葛郎中也在场,自然也看完了全程,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官员,葛郎中内心是不喜秦修文这样的年轻人的——要是下面的人都这么不尊重前辈,以后这官还怎么当!
合该给他个教训!
孙主簿是日也盼夜也盼,总算是把赈灾粮给盼来了,当他知道新乡县只分到两千石赈灾粮的时候,虽然脸色不好,但是上头如此安排,那就只能这样了,两千石也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缓解县衙财政的捉襟见肘。
汪县丞私底下有过埋怨,说是秦大人当时不仅得罪了李知县,估计也是惹得葛郎中不快了,才在分拨赈灾粮的数目上少给了他们。
虽然汪县丞不知道后头李知县又去找葛郎中的事情,可是当时在场的人谁没看出来,后来葛郎中就对着自家大人神情淡淡的,再加上李知县给葛郎中送了那尊白玉观音,偏帮一些李知县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孙主簿没有附和,心中有他自己的计较。
等到粮食入库之后,孙主簿就带着人去盘点了,望着那堆了半仓的粮食,孙主簿松了一口气,同时也笑眯了眼:“收粮的时候可有清点过了?看过粮食的品质如何?”
皂吏连连点头:“运粮官都给我们看过了,品质不错,数量也请点过了,合的上。”
孙主簿心内欢喜,爱惜地在这些粮食袋子上东摸摸、西看看,突然,当他摸到压在底下的一个粮袋时,感觉有些不对:“怎么有点潮?不会是粮仓漏水了吧?快把这个袋子搬出来看看,千万别受潮了!”
粮食千万不能受潮,一受潮就霉变,可就吃不得了!
几个皂吏闻言吓了一跳,连忙将堆在墙角的那几摞麻袋取下,再仔细看了粮仓的各处地面和墙角,发现没有漏水的地方才松了一口气:“禀大人,粮仓没有发现漏水潮湿之处。”
为了接收这批赈灾粮,此处粮仓早几日就开始打扫修缮了,没发现有不妥的地方。
孙主簿狐疑了起来,正好张达也在一旁,抽出腰上的佩刀,对着刚刚孙主簿说的潮湿的麻袋就是一刀,里面的米哗啦啦地散落了一地。
所有人看到这些米都愣住了,整个粮仓里静的不像话,就连孙主簿粗重的呼吸声都能清晰地听见。
孙主簿一把夺过张达手里的刀,他一个文官不善用刀,对着几个麻袋踉跄地砍了好几下,才把那几个麻袋戳烂,里面的米粮都泄了出来。
“哐当”一声,大刀落地,孙主簿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口中哆嗦道:“快,快,派人去追运粮的,把这事告诉大人!快去!”
送来的两千石粮食里,竟然只有明面上一层是好的,底下的全是腐败变质的,黄黄绿绿不说,有些干脆凝结成块了!
这种粮食哪里能给人吃!
等到秦修文赶到粮仓的时候,孙主簿已经带着人将所有运送过来的粮食都看了一遍,已经做上祖父的人了,此刻却是眼中沁出泪来:“大人,这运来的粮食只有五十石是可以吃的,当时放在前面两车供我们检查,后面的几车全部都是霉变的粮食!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最近孙主簿一直在管着流民的事情,虽然接收的流民越来越多,支出的银子也越来越多,但是看着那些流民从一脸的死气沉沉,到现在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每日干的热火朝天,整个新乡县也让人感觉焕然一新,孙主簿劳心劳力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已然在里面得到了一些趣味。每次在流民间打转,所有人都对他恭敬行礼,那是发自内心的感恩爱戴,不是因为惧怕而来的恭敬,是他从来没有过的体会。
当时他申报了五千石粮食,心里想着最少也能拿到三、四千石,谁知道最后却只分配到了两千石,但是也能勉勉强强熬过今年,再加上有自家大人撑腰,孙主簿心里是不惧的。
可是如今这赈灾粮全是霉变之物,就算自己拿银子往里面填,可问题是到哪里去买粮?最近新乡县买粮数额大,已经将新乡县富户家中的存粮买了不少,粮价都生生买涨了一成还买不到,四处都缺粮,接下来又去哪里买?
况且,这明显就是对方设下的毒计,以孙主簿的政治敏感性,他知道接下来他们别想在卫辉府买到一粒粮!
秦修文也是没有想到,李知县和葛郎中做事能做的这么绝,原本他以为只是少他三千石粮食,没想到却分明是一点都不想给他!
要知道这两千石粮食不是他秦修文要的,是灾民们能否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这样做,是拿那几千上万百姓的命在做筏子,就是为了斗他一个秦修文?!
他秦修文何德何能,能背负这么多条人命?
秦修文隐在袖中的手慢慢收紧,一直到指节泛白,原本还想徐徐图之的,看来对他们这种人,没必要客气!
第24章
秦修文始终是高估了这个年代官员的良知。
在他看来,他和李明义之间,完全没有到不死不休的地步,暗中使点手段,想要恶心一下他,他可以理解,比如说一开始摆在明面上的,少了新乡县一大半的赈灾粮这类的手段。
但是将赈灾粮全部调换成这种霉变的粮食,这种缺德事,一经发现,若是彻查到底,除了数千灾民饿死,天子一怒,杀的官场上人头滚滚的,也不是没有过先例。
秦修文没有想到李明义狗胆包天,居然设下如此毒计,要的不仅仅是罢他的官,还要置他于死地!
如果秦修文所料不错的话,李明义这次是准备让新乡县一粒粮食都筹措不到,不仅仅和其他县吞下他的赈灾粮进行分赃,还要联合其他县,拒绝卖粮给新乡县,新乡县如今接收这么多流民,被困日久,岂不是要闹翻天?
就算到时候将那赈灾粮霉变的事情捅出去了,谁能相信他?你说霉变就霉变?葛郎中那边肯定会说他派人送过来的时候都是好好的,而其他县呢?定会配合葛郎中说他们收到的赈灾粮都是好的。
九分真一分假,足以以假乱真!
到时候上面会怎么想?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即使秦修文说的真的,又有几个人会相信?
秦修文如今也不知道这里面有没有葛郎中自己的意思在,但是现在不管葛郎中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他绝对已经被绑上了李明义的战船上了,就是想下来,也下不得!
而事实是,葛郎中真不知情!
但是他不知道,身在局中,稍微一个念头的行差踏错,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当他明面上站到了李知县背后,削减了新乡县的赈灾粮后,既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那么接下来所有人对秦修文的打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人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李知县联合其他几个县的知县们,就是真的想架空周邦彦这个知府都能斗个旗鼓相当,更何况是个外来的五品京官呢?
这里是卫辉府,是他们这些人的地盘!
所以早就有人暗中下手,收买了葛郎中手底下的运粮官,又偷偷将收集起来的霉变之粮充数其中,真正的赈灾粮早就到了他们手中被瓜分殆尽了!
这一场不见硝烟的斗争,让新乡县其他十个县的县衙各多拿了五百石粮食,折银一千余两,而他们所要付出的,不过是将一千两的银票塞入葛郎中的腰包,而且里面大头还是李知县出的,何乐而不为呢?
再加上李知县早就说了,届时那秦修文是肯定要来问他们再买粮的,现成的买主,把粮价翻个一番卖给他不算黑吧?这样落袋就是两千两!
不费吹灰之力。
什么?你说若是秦修文不买怎么办?不买好办啊,就让新乡县乱起来,到时候他们再落井下石,上奏朝廷,革了他这身官服,再踩上几脚,让此人永世不得翻身;而手里的粮食么,现在处处缺粮,谁会嫌弃粮食少?谁会觉得粮食卖不出去?只不过是多赚一千两还是八百两的区别罢了。
文官之间的争斗,向来静水流深,暗藏的都是淋漓鲜血。
秦修文带着孙主簿等一干人迅速回到了“退思堂”,等到众人分宾主坐下,秦修文挥退了上茶的侍女,只余下孙主簿,汪县丞和季方和三个嫡系,才缓缓开口道:“为今之计,派人去追那运粮官已经是没有任何用处了,对方也不会承认的,只是将事情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弄的沸沸扬扬。”
孙主簿黯然点头,明白了秦修文的意思。
就算追到了,人家不仅不会承认,只会倒打一耙,说是新乡县自己调包了赈灾粮,反而会让他们陷入被动的局面。
汪县丞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那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可能就这么算了!汪县丞,你立即修书一封,派人秘密送到李千户手中,将此间事情始末原原本本写上,孙主簿,你派人将粮仓封存,再派八名衙役分两班职守,没有本官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粮仓。”
汪县丞面露难色,不确定道:“给李千户?这有用吗?说不定人家早就……”早就勾结在一起了,否则那葛钦差有这么大的胆子?
到时候告状不成,反而直接被锦衣卫的拿下怎么办?
按照明面上的,李千户是过来监察葛郎中的,当然有用。可是多的是监察官和赈灾的钦差沆瀣一气的,就算锦衣卫身份特殊点,就算李千户是皇帝的亲舅舅,那又怎么了?谁会和银子过不去?
汪礼远心中害怕,其实是不太敢去告状办这个事情的。
“汪县丞,你不必有担忧,本官保你此次来去无忧。”
秦修文见汪礼远讷讷不言,心思一转就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出言安抚道。
汪县丞还想说什么,孙主簿拿起茶盏挡在自己的面前,头微微偏向汪县丞,朝他使了个眼色,汪县丞这才咽下话头,将事情接了下来。
两人快步出去后,汪县丞连忙拉住孙主簿:“你刚刚为何不让我把这差事拒了?大人再手眼通天,还能和锦衣卫的人搭上线?”
孙主簿默默叹了一口气:“我也晓得大人应该和那李千户没什么干系,只是大人判断出那李千户应该会帮我们。”
汪县丞顿时听了跳脚,指着孙主簿恨声道:“你这真是!真是!哎!若是大人判断错了呢?你也太相信大人了!老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我看大人此次也没想到,李知县那人出手这么狠吧?”
李知县出手狠辣,已然让汪县丞畏惧到失去了分寸,竟是连风度都不要了!
第25章
孙主簿一把打掉了汪县丞的手指,原是好脾性的人这次也染上了怒意:“不相信能如何?汪县丞啊汪县丞,你到现在还没看清目前的情势吗?我们早就和大人是一条绳上的蚱蜢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次要是大人不得好,你以为你我能逃得掉?笑话!”
汪礼远被孙主簿的话钉在了原地,久久不曾言语。
孙主簿再次长叹了一声,心神俱疲地又道了一句:“咱们官阶低位,有什么办法?不过是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罢了。现如今切不可再三心二意了,我观大人应该有后招,我们本来就是新乡县的人,就是出去投诚人家也不一定要,还不如老老实实跟着大人办事,富贵险中求,若是大人一举扳倒李知县等人,你我的好日子还远吗?”
孙主簿还有一句话没说:可别只想着跟着吃肉的时候念着大人的好,等到了要上刀山下火海的时候就退缩了,那样的人可没人愿意用的。
汪礼远恨恨地看了孙主簿半晌,最后还是拂袖而去,冲进自己办公的书房写了折子,再悄悄坐进了一辆不打眼的马车里,去了卫辉府。
孙主簿松了一口气,也领了差事自己去调度了。
见两人退下了,秦修文向着季方和招了招手,季方和立马附耳过来,听完秦修文说的,季方和忍不住皱眉:“大人,你确定要这么办?”
秦修文笃定点头:“不错,你就按我吩咐地去做准备,等到时机成熟了,我再和你说下一步。”
季方和不像孙主簿和汪县丞对秦修文还抱着一点怀疑的心态,季方和就算心里觉得此事看着不成,但是却无脑相信秦修文的判断,自动给秦修文做了合理化的解释,当下也不再过多询问,按照秦修文的意思出去办事了。
秦修文倚在官帽椅上闭目沉思了一会儿,将事情再次捋了捋,见没有纰漏,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当天晚上,在汪礼远忐忑万分地见了李千户之后,却没想到李千户收下了汪礼远的折子,还将他十分客气地送走了。
等汪礼远在府城住了一晚上,第二日天亮了才又混在人群里回到新乡县时,才从孙主簿口中知道,昨晚夜色最浓的时候,来了一队人马,持了锦衣卫的令牌,将那半仓的坏粮全都运了出去,至于运到何方,就也不知了。
汪礼远狠狠松了一口气:“看来这次又是赌对了,李千户是和葛钦差站对头的。”
孙主簿心底暗暗白了汪礼远一眼——那能是赌吗?肯定是大人明察秋毫,推算出来的!
“只是我今早回新乡县,路过粮铺的时候,发现今日的粮价又涨了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