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吃咸蛋黄
“是这理。”邢岳森听后,无奈一笑,问那卖货郎还剩多少。
卖货郎激动道:“小郎君,我这货担里还有百来块茶饼。”
邢岳森满意点头:“剩下的茶饼我都要了,你将茶饼送到西街的邢府,你跟守门的小厮报我的名,就说是我邢五郎要的,我稍后给你写一手书,你交予他,他会领你进府里结钱。”
他说完,就去到桌前,取了纸笔,简短的书写了一封手书给到卖货郎。
卖货郎拿到手书十分感激,朝着许黟和邢岳森等人说了好些吉祥话。
他心里想,今日真是走了运,这么多茶饼卖出去,顶得上家里几个月的收入了。
……
货郎走后,许黟问邢岳森,怎么买这么多。
邢岳森说: “次月便是团圆节了,家里有不少管事,管房,掌柜的要来家里问安,这货郎卖的茶饼不算贱,价也合适,买来添礼赏给下面的人正合适。”
这事本不归他管,还是他爹说,要他经一回事,以后独当一面时,才知晓这些繁琐的礼节怎么走。
许黟听后,才知道原来主家在过节时,也要赏东西给下面的人的。
陶清皓叹气:“我家里茶叶多,都不赏茶叶给下面的人了,都是直接赏的银钱。”
“这多好,还省了花心思。”邢岳森说。
陶清皓给了他一个“你不懂”的眼神。
赏茶饼,二十个钱就了事。赏银钱的话,管事以上的没有一吊钱拿不出手,底下的小厮婆子女使,也要几十个钱。陶家赁的下人多,一年下来,光是赏钱就要花掉几十贯。
许黟和邢岳森买茶饼都是有用途,只鑫盛沅买了二十块茶饼,还不知怎么处理。
大家也不笑话他,纯当他是积德行善,说说笑笑又回到桌前饮茶。
过了些时候,茶楼的小二上来问话,说楼下有两个小孩是来寻人的,问他们中可有小郎君识得。
许黟一听,就知道是阿旭阿锦找过来了。
便让店小二将人带上楼。
跟着阿旭阿锦上来的,是两个穿着短褐的青壮,瞧着都是三十多岁,神色怯懦,眼神不敢直视前方。
阿旭进来后,先是对着许黟行揖,又朝着邢岳森等人行揖。
接着,他就说他和阿锦在集市里找到两处卖柴火的摊主,价格都谈好了,都是比较合理的价钱。
这两个青壮带来卖的柴火不少,其中一个有两百斤,一个有一百六十斤。
许黟闻言,先付了钱,再问他们可还有柴火卖。
得到肯定答复后,许黟说道:“日后还来县城里卖柴,可去南街石井巷的许家,只要柴是好的,我都会收。”
青壮惊喜,连连道:“多谢小郎君,多谢小郎君。”
……
至次日,南街石井巷的许家,早早就有人来关顾,阿旭去开门,原是昨日见到的那两个青壮,两人正巧碰到一块,都挑着两捆柴过来。
阿旭见那柴都是好的,就跑去屋里找许黟。
许黟隔着灶房的窗户,看到那两青壮,叮嘱阿旭拿钱给他们,将柴买下来。
两人顺利将柴卖出去,喜出望外地笑着揣着钱离开。
晚些时候,许黟喊阿旭两人进屋,让他们收拾出来一些短了的衣裳,说要将这些衣裳送出去。
说起来,阿旭和阿锦在家里两个月,就长高好几公分,最先买回来穿的衣服,穿着时都露出脚踝了。
眼见着天气逐渐转寒,再穿露脚踝的衣服就不合适了。待到次年,阿旭和阿锦又要长身体,这衣服就更加不合适。
上回去百里村,许黟看张村长家的孙子孙女穿的衣服都打着补丁,比家里两个穿的衣服还破旧,便想着将将这些衣服送过去。
阿旭和阿锦两人,在知道这些衣服是要送给那些同龄人,虽有些舍不得,却听话地回屋将衣服收拾好。
郎君待他们极好,这些衣服送出去了,他们还会有新的衣服。
这么想着,就没有那般舍不得了。
这边阿旭他们在收拾衣服,另一边,车把式刘伯架着牛车悠悠地进来石井巷。
许黟每次出城,坐得最多的牛车便是车把式刘伯的车子,后来他想,不如雇下刘伯的牛车,这样他就能随时随地的出城。
刘伯在听到许黟有这个意思后,当即就同意了。
素日里驾车,他每日最多挣十几个钱,且要跑好几趟车才能挣到这么多。可是车子要养护,牛要护理都需要花钱,一个月下来,挣的不过两三百钱。
许黟大方,雇下他的价钱,一个月就给五百钱。
这比他累死累活接散客好太多了,不同意那就是傻子。
今日他过来,特意将后头的板车修整一番,补上坏的地方,将两边的靠栏加固,甚至粗鄙如他,还贴心的铺上一层稻草,虽不够软乎,却是比以前好了些。
刘伯自觉满意,见到许家屋子,乐得裂开嘴角。
第57章
刘伯驾着车靠近院门停下, 便从车里下来敲门。出来开门的照例是阿旭,他喊了一声“刘伯”,就走在前面带路。
“许大夫可都准备妥当了?”刘伯跟在后面问。
这不是他头一次来到许家院子里了, 依然被院子里长得很好的菊花吸引。
这次过来,菊花都开了不少,白的,黄的, 交错地盛开在一块, 瞧着颇为娇艳。
阿旭回答:“好了嘞,在屋里等着你呢, 刘伯你在这歇一下脚, 我去取衣服出来就能出发了。”
“什么衣服?”刘伯问。
阿旭道:“是郎君要我们带去百里村的旧衣服, 等会送给张村长家。”
说完此话,他转身朝着屋里的阿锦喊道:
“妹妹,好了没有?”
话音刚落, 又跑去屋里喊许黟, 说刘伯来了。
许黟在做最后的准备,他把要带去张村长家的药材用黄麻纸分开包好,装到药箱里,挎到肩上便可出门。
阿旭和阿锦两人动作快速地把装有几套衣服的包裹抱到车上。
许黟走出来,就看到木板车发生大变化,一摸上面铺着的稻草和席子, 有些小惊讶。
“怎么改成这般了?”许黟轻笑地问。
刘伯老脸也堆上笑容,说道:“许大夫赁下我的牛车, 老夫也就是在许大夫你手下做活了, 做活和接散客不同,哪能那么随意。”
这般好的租客, 百年不见得有一个,他活这么大把岁数,这个理还是懂的。
“刘伯有心了。”许黟神色自若,这次没坐到后方,而是坐到板车的前头。
与刘伯算是肩并肩。
刘伯这时才发现,许黟这趟去百里村,没有穿宽袖袍衫,而是窄袖紧腿的布衫。
他没多问,架着牛车出来南街,往城门口的街道方向驶去。
经过两日的发酵,拐子李婆子的案子已然在盐亭县的市井里传开。
许黟他们乘坐的牛车一进入市井,便听到周围的商贩、路人三三两两的都在议论这事。
霎时间,牛车上的人都安静下来,去侧耳倾听路人们说着什么。
这时,刘伯忽然问道:“许大夫,你可听说这事了?”
许黟注视前方,平静道:“听说过,就是不知这案子判了没有。”
“判了!”
刘伯说,他已经忍不住想要跟许黟他们分享刚进城时听到的消息,“衙门早时刚贴出来的告示,说是抓捕了一伙拐子,还救出三个孩子,那伙人全都被官老爷判了五日后弃市。”
弃市,便是在闹市里执行死刑。
与许黟预想的结果差不多,他穿来之后,借着原身的记忆重读了一遍《宋律》,对于这种拐卖的犯罪,重则死罪,轻则流放、服罪役。
以李婆子这般老拐手,拐卖孩童不再少数的,只有砍头的结果。
刘伯兴致勃勃地邀请:“许大夫,五日之后的弃市可要一同去看?”
许黟:“……”
看着他灼灼瞧过来的目光,没法,许黟只好解释地拒绝,说他对砍头这样的血腥场面不感兴趣。
刘伯还有些可惜:“咱们盐亭县这种大案子少,几年都难见一回弃市的热闹。”
要说其他罪犯被判以弃市,底层百姓们还会惶恐不安,担忧也有这种遭遇。可这李婆子一伙是拐子,那形势就不一样了,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最是乐于看到这种罪孽深重的罪犯人头落地。
也难怪刘伯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有兴致。
许黟见两个小孩也怕砍头这样的场面,没再继续这个话头。
……
出了城门,路途就没那么平坦了。
等城门离得有些远了。许黟展开新的话头,询问刘伯可以教他怎么驾车的吗。
技多不压身,许黟很早之前就想学怎么驾车,却一直没找到机会。
他问刘伯,也是试探的心理,要是刘伯不愿意倾囊相授,他是能理解的。
“当然可以,许大夫你想学,老夫就教你。”
刘伯回答得相当痛快。
“这驾车是有个技巧的,把这技巧给学了,以后别说是牛车,驴车马车都能使得上。”刘伯说罢,他双目刹时变得敏锐,手脚灵活得不像这个岁数的人,毕竟驾车,是他熟悉了几十年的家伙事。
刘伯道,套在牛鼻子上的绳套不能抓得太紧,太紧牛难受了,就不会乖乖听话。
牛车走得比较慢,不适合拿绳套鞭策,容易使得牛犯脾气,要是它歪了道,便长“吁”一声让它停下来,再拽住绳套往另外的方向拉回来。
剩下的,就是熟能生巧。
刘伯说完,就让许黟尝试一下。
许黟接过他手里的绳套,深吸一口气,坐直身姿,一脚踩到横木,另一脚稳稳放在板车沿边落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