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井烹香
总之,放映机不像是人,放映机是不会疲倦的,它可以反复播放一千遍一样的课程,不厌其烦的进行扫盲,也可以录制下名师的教导,通过翻录连续不断的进行扩散……甚至谢双瑶还拥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摄影机不用去发明,可以用手机充任,以村为单位的话,目前买地的村落大约在五千余左右,而谢双瑶有好几集装箱的手机……这还只是她目前盘点出来的库存,一集装箱手机有二十多万台呢……之前慎重发放手机,主要是太阳能充电板有限,如果人力发电机能普及,那只要充电跟得上,在买地实现手机日用品化,只怕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当然了,要不要这么用手机,谢双瑶还在琢磨,她对于手机泛滥主要的担忧在于,这东西肯定不是她有生之年能用本地科技树搓出来的,甚至谢双瑶很怀疑,有生之年本土百姓能否实现对手机的完全拆解和学习,既然如此,这东西在市面上流通太多很可能会制造出新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对科学界产生思想禁锢——
一个科学家如果发现自己毕生都无法理解这种常见工业品背后的科技,在感情上很可能是个严重的打击,这且不说了,谢双瑶还很怀疑手机支教的结果:一旦人力发电机开始普及,她认为支教手机最后很可能会被挪作他用,而不是用在放映录像上,肯定会有大批丢失、损坏……最后效果可能还不如用现在已经比较成熟的幻灯片机,或者是那种笨重的胶片机来得好。
幻灯片机且不说,胶片机的话……那就又要玩化学了,回头还是得去化工厂视察一下,不过这不着急,因为发电机的制造和普及还需要好几年呢。谢双瑶知道自己有点跑偏了,要做的事太多,这样发散思维下去,最后反而会无从着手的,合理的思维应当是先从最紧急且能解决的事情做起。
比如说现在,在她的构思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橡胶电线,至于幻灯片机还是胶片机,这是次要问题了,怎么放都行,甚至暂时不放而是用电灯来普及发电机也行,关键是,橡胶厂有没有能力生产出性能稳定的胶皮电线,这一点,才决定了人力发电机的成败。
“去胶厂。”
胶轮马车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轻快地奔跑着,这种乘坐的体验,和木轮马车在传统敏朝官道上前行的感觉,简直就不是一种交通方式了。谢双瑶惬意地换了个姿势,拧开水壶盖子喝了一口薄荷水,“去看看胶皮电线的产能现在提升到哪一步了!”
第680章 技术宅的美好时代
“试试看用碳粉来提取如何?之前用各种方法, 都无法制备出纯粹的钨条,至少从性状来看,和天书上所说的相去甚远, 还是一种合金, 脆性太高了,根本谈不上解决延展性, 这种材料就无法延展——”
“这种矿石, 是否真的是钨矿还不好说呢,没有经过神光射线照出光谱, 实在是难以确定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乳胶送来了吗?快,我这里的溶液已经制备好了, 这一次要是能确定比例就好了……感光乳胶若是能做出来,玻璃胶片就算是完备了, 照相机自产指日可待。”
“但是实验一直失败, 会不会是因为天书上所说的乳胶, 其实和我们这里所产的乳胶并非是一种东西啊?”
在这片新开辟出来的橡胶园区里,橡胶厂的存在, 无疑是个庞然大物, 这里从早到晚, 总是人来人往, 前方的厂房中不断冒出蒸汽,响动着机器的轰鸣声, 道路上车来车往,不断有煤灰洒落——橡胶厂毫无疑问是吃煤的大户, 因此,它被规划在了煤矿附近,衙门用三年的时间, 逐渐建立起了煤矿到厂房的平整道路,日夜都有马车运送煤块前来,而这些马车毫无疑问也是最先一批用上橡胶轮的车辆。
围绕着橡胶厂,衙门在这附近规划了成片的橡胶林,以及通往各个林区的道路,都是在过去几年间陆续兴修出来的,这主要是为了能让割下的胶液,在凝固之前被送到厂子里来,若是一日一夜内,无法送到厂子里进行下一步的处理,那就要在胶液之中冲入氨水,用来给胶液保鲜——胶液本身没有太刺激的味道,倘若让人闻着刺鼻,那多是氨水的作用。
当然了,氨水本身也是难以制备的昂贵化合物,尤其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氨水不但是极其重要的肥料,而且还能用来制造一种威力巨大的药火,其威力甚至超过了买活军这里可以制备的黑药火许多,而目前为止,氨的制备还十分的繁琐,产量也低,因此,橡胶厂肯定是没有资格大量使用氨水的,也就只能用产地边设厂的办法,来避免胶液的凝结了。
这也使得橡胶厂的员工,远离市区,虽然拿着高薪,却很难进城去花销——这种高收入人群的富集,又使得数年之内,在橡胶厂附近,有不少百姓自发地砍树造屋,围着橡胶厂的家属区造了一个小小的镇子,为这批员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做饭的、理发的、开浴室的、卖服装的,种种不一而足,甚至还有些妇人、少年,不可免俗,暗中挂了灯笼,做了那半掩门的皮肉生意,为自己本职之外,多添一点进项,也是在所难免呢。
因着这批人的存在,橡胶厂的工人,下工之后生活的确便利了许多,不管合法不合法,总是多了一份乐趣。不过,橡胶厂中收入最高的一批人,却几乎是很少出厂房的,在橡胶厂后方的实验室区域,被分割成一个个院落的实验室里,总是灯火通明——
胶皮电线在发明试验阶段,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身边测试起来,因此实验室成为了整个鸡笼岛最早的供电区,这也极大地拓展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时间,可以让他们起早贪黑、日以继夜地在实验室里继续自己的研究,这也很符合他们的志趣,甚至很多人都隐隐地觉得这才是技术人员该过的日子,以前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中休息十二个小时的生活,对时间,对他们的智慧都是极大的浪费,简直是令人惋惜,现在这样,除了吃饭睡觉之外,把一切时间都花在实验室里,这样的生活才是他们的归宿!
这不是,虽然这会儿已经是半下午了,屋外天色渐暗,但谁也没有下班,而是仍旧继续专心地讨论着自己手头的项目,探讨着实验失败的原因,“他们所说的乳胶,到底是提纯后的橡胶液再经过一定工序的乳化,还是的确就是天然乳胶液呢?”
“乳胶就是乳胶,这个词应该是没有歧义的吧——”
在实验室一角,手里拿着搅拌棒,正在稳定搅拌胶液,把乳胶液和原材料均匀混合的秦紫素,说到这里,也不禁是眉头紧皱,她把搅拌棒交给助手,嘱咐道,“仔细,用力均匀,不要忽上忽下的,要做到充分融合——”
见到这健壮的助手点头领命,她这才走了几步,来到实验室一角的书桌边上,取下了一本教材,仔细地翻找了一下,指着原文为自己佐证道,“你看这里所说的,天然乳胶液的主要成分就是含有杂质、生物酶的生物复合体,这和感光乳胶的制备方法里所写的乳胶液含有生物酶并无不同。”
“而且,按照我的观点,既然化学成分出入不大,那即便效果不佳,也应该有一点反应才对,现在这样的情况应该还是反应溶液没制备好……如果我们现在在谈论的乳胶不是书上的东西,那为何按照书上的办法制作出的乳胶枕,性状和书上描写的完全一致呢?”
哪怕是个才高之士,譬如张天如等人,他们在没有化学知识的情况下,听到这样的话语,自然也是云里雾里,完全不知道双方在争辩什么,只有化学专门学校的师生,能够明白二人争执的重点所在,秦紫素的组员欲言又止,但还是讪然点头,嘀咕道,“确实,问题出在重铬酸钾溶液上的可能性更大些,唉,这些反应溶液的制备实在是太难了,又危险……”
“窥天之秘、贪天之功,岂有容易的?”秦紫素有些不以为然地冷笑了一下,只不过在实验室中,大家都带着口罩,旁人看不到罢了,她拿起绢帕擦拭了一下额头,嘀咕道,“就是鸡笼岛如果凉快些就好了,说不定反应溶液制备不顺利,也和室温有关……好了,继续干活吧,别说这些丧气话了,实验不顺利,原因有很多,仔细分析就好了,和书本不一致那总有我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当时做硫化橡胶也不是一帆风顺,做学问还是要耐得住性子。”
“……是!”
实验室中五六名组员,闻言也都齐声应是,士气稍微提振了少许,秦紫素见助手那里搅拌溶液的速度还是相当稳定,便也放心地点了点头,乘机走到屋外,给自己倒了一杯冰镇的薄荷蔗浆水,一边啜饮着在鸡笼岛上极为少见的凉饮,一边默默地寻思道,“硫化橡胶的复现,速度都要比这个项目快得多,感光乳胶的前景好像没我预料得如此光明,难道真是因为乳胶的定义不同吗?那可糟了……”
“是放弃这个项目,去投标另一个课题,还是如何?唉,大天书馆也不知道建得怎么样了,想要多弄一点化学书本来看可真难,六姐又忙得难以开班……难道她不明白吗?化学才是立国之本啊!现在千头万绪,多少生产力,就等着我们化学这里实验出突破,社会便可突飞猛进地往前发展,六姐却把精力花在争霸天下上……”
“唉!也是敏朝那些州县权贵不懂事,他们若是能自我了断,不让六姐操心,能把更多精神花在化学物理上,该有多好?这是为国为民的百年大计,他们居然连死都不肯死一死,真是一点儿也不识大体……”
当然了,秦紫素也知道,她的想法纯属胡闹——她并非什么不谙世事的大家小姐,恰恰相反,在成为活死人之前,秦紫素是惯识人间冷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女冠——
不是走街串巷、出入后宅,用魇镇蛊杀、因果报应这些把戏来吸引无知妇人那种道婆,她是有真‘神通’的,虽然比不得龙虎山那样的世代真传,可入宫为皇室炼丹,但也是跟随师父,受一方权贵供奉,在林泉之间炼金丹、写神符,又有点水成冰、线断灰连、神药疗伤等诸多神仙手段……换句话说,她这一脉是有真才实学的,乃是掌握了不少不传之秘的敬业骗子,这其中点水成冰这些道术,其实就是化学手段的应用,秦紫素师徒数人,也可以说是如今华夏在买活军到来以前,最早的一批化学家了。
自然了,在买活军把化学这个概念引入之前,这些真传手段,也可以说是真正的神通,只是在施展神通之前,要利用一些特定的矿产(要叫天材地宝也可以)来做些准备罢了。是以,秦紫素的师父还是相当自信的,从不觉得自己和那些跑江湖卖艺的戏班子有什么相似之处。
他自认为是参透了天地间的奥秘,将来有一日练成金丹,便可羽化登仙——至少,他对最亲近的徒儿也是这么说的,虽然这也不妨碍他最多在一处城池停留个一年半载,得了丰厚供奉,便以访名山求仙道为托词,带着几个徒儿再换一个据点便是了。
师父到底是不是真修仙,又到底是不是骗子,这一点,三个弟子之间是从来不曾讨论的,但秦紫素对师父却依旧十分尊敬,理由也是简单,他们三人都是师父收养的孤儿,秦紫素是大师姐,她因貌寝,为家人不喜,荒年时被抛弃在外,是师父路过了,把当时四岁的她收入门下,养到了二十岁,也不嫌弃她是个女流,依旧把道术悉心传给。
至于另外两个师弟,也多是命苦为家人抛弃的孤儿,如果没有师父慈悲,在这样的世道中,他们早已死了,不论师父到底是有道之士,还是江湖骗子,在秦紫素看来,师父就算骗钱,那也是骗有钱人的钱,对于劳苦百姓,反而施医施药的,从不曾有盘剥欺诈,在如今天下,已经是个极难得的好人了,她这一辈子,参透天地奥秘,那是不敢指望,为师父送终之后,行走天下,若能做个如师父这样的慈悲士,已是心满意足。
若是没有意外,秦紫素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也就仅止于此了,倘若能精研五行,在师门所传的神通手段之外,再增一门热闹神奇的神通,那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但秦紫素师徒四人的命运,在她二十岁这年发生了转折——这一年,她们从江右的武功山到福建道的虎夷山‘求仙问道’,实则是瞄准了闽、浙关口、仙霞古道的繁华。
正想要卖弄手段,吹嘘神异时,却恰好遇到了买活军从许县往外扩张,顺手就取了虎夷山,至于仙霞关,更是早在买活军掌控之下,可怜秦门师徒四人,在武功山消息闭塞,根本连买活军的名字都没听说过,直直就撞进了网里来!
不过,好在他们初来乍到,还没开始‘人前显圣’,为自己吹嘘名气,对买活军来说,不过是外地来挂单的游方道士而已,顺手就把他们捉住了,收为活死人,让他们去上扫盲班,毕业之后,去当扫盲班教师也好,反正总有事做,不会叫他们闲着。
如此,几人也就随遇而安,暂且按兵不动,打算先把买地这里比较便宜的白米饭吃个够,再定行止——不要以为他们师徒几人总是吃香喝辣,为了维持世外高人的印象,师徒几人都是茹素,而每到一地,在被达官贵人奉为上宾之前,一样也是粗茶淡饭,以杂粮裹腹,白米饭那也不是常常能吃到的。
白米饭吃着吃着,扫盲班很快也就毕业了,秦紫素等人也发觉了买地这里的种种不同,本来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买活军不过是白莲教的一支,对于白莲教,他们是很不以为然的,但呆的越久自然也越能发现买地的特别。
这其中最特别的一点,便是书籍的易得,而本就识字的秦门四人,又不同于一般的百姓和江湖骗子,他们对于典籍还是热衷收藏的,尤其扫盲班教材极简单,他们都能轻易应付,这也自然就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想要看看初级班、中级班乃至高级班的教材是否也是如此简单——
倘若都还能理解应付的话,那又何必走呢?买活军富庶,又是草创之时,最是求贤若渴,若是能混个天师当当,好歹也能吃香喝辣一段时间不是?
在这样参杂了好奇、功利、贪便宜(买活军教材的便宜,让人感觉这种价格的印刷品,不买简直亏了)等复杂因素的心态驱动下,师父取出自己的私房钱,买了一整套的初、中、高教材,师徒四人,也如命运一般,接触到了改变他们一生的一本书——
《初中化学一》!
第681章 现代化学太简单了
正道与魔教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秦门四人, 虽然也是颠沛流离,并无山门,甚至不乏坑蒙拐骗, 故意做托设局, 显圣人前,诱惑一众富豪人家重金供奉,却还是能自矜身份,看不起白莲教那样的魔教?
在秦紫素等人看来,答案是明显的, 魔教和正道的区别,就在于对神通的认识:魔教固然也装神弄鬼, 会使一些粗浅的障眼法, 但其根本目的只是为了诱骗更多的愚夫愚妇,把自己的势力进行扩张, 从而达到修道之外的目的。
但正道就不一样了, 正道的神通,或许拆穿了也就那么回事, 会让人大失所望,认为这和异能并没有什么关系, 但正道的根本目的还是求得自身的修行资粮, 包括炼丹炼药, 根本都是为了‘修自身’, 从尘世跳脱,度过苦海,超脱对死亡的恐惧。
当然了,最后这一点,说来容易, 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做到?也不乏掌握了炼丹精要的正道名修,为了自家道传甚至是荣华富贵,入宫奉圣去走另一条路线,但根本上而言,魔教显圣,是为了造反,而正道显圣是为了自修,这一点的区别还是始终存在的。
秦门师徒四人既然自诩正道修士,也就少不得诵读经书,在研习神通之余,试着内外交练,外修体魄,内炼精气——这其中不论是内修外修也好,包括服丹炼药,乃至人前显圣也罢,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用经书上的理论体系来试着对自然的种种现象做出的解释。
譬如说,点水成冰,这神通实际上就是
提炼冰晶,最后震荡生冰——只是在经书上来说,为何能从醋、碱中提炼出冰晶?这是因为醋和碱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水汽,又各是阴阳之物……这么一通下来,让读者似懂非懂,只能按图索骥,真的配出冰晶了,才会对经书深信不疑,试着用这套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解读更多的自然现象,发掘出更多的神通。
从这个角度来讲,经书与《初中化学一》这本天书,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道理,比如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何涂抹了大黄之后,刀刃过处,人的皮肤仿佛鲜血淋漓,但稍加擦拭便愈合如初?
在传统的经书和师徒口口相传中,这是大黄这味仙药,蕴含了至阳真气,被仪轨激发之后,能和人的中气结合,形成护体罡气,受伤不但不疼,自愈速度还会增加的缘故。因此大黄也被视作是天材地宝之一,是练气重要的药材——而在《初中化学一》的课后趣谈中,解释则是非常直白且粗暴的:大黄和碱溶液反应就会变色,所以要点不在于人的中气,而在于骗子涂抹在刀锋上的石灰水。
一样都是对一种现象的解读,经书玄而又玄,难以复现,而且非常的零散,不成体系,让修道人往往感叹仙途艰深晦涩,似乎对于天道的研习,注定是一种花费巨大力气也很难寻觅到头绪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经中的理论难以理解,也因为这些理论并没有任何的系统性,完全是用穷举法来背诵,很难去容纳新生事物。譬如说,一种新发现的矿物,如何确定它的阴阳五行?该如何检测,又如何去分析?
在原本的修行之中,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问题,也就很考验真传的厚度了,如果自己接受的真传有限,没有相关的记载,那就几乎没有办法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来确定新事物的物性,这也是为何道门注重传承的缘故,不得真经,各方面的见识都是有限,要自己去求,自己去格?天知道要多久!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买活军天书的《化学》体系,那就完全不同了,让师徒四人大为痴迷的,正是这份传承中极为明晰的条理——如果说经书中解读世界的办法,是玄之又玄、羚羊挂角让人难以理解,仿佛考验智商一般的谜语的话,那《化学》解读世界的方式就简直是太明确简单了,对于天赋的要求,陡然间降到了是人都行的程度——起码在修了几十年古道的秦门四人看来,确实是如此的,这种简单明了,恨不得你不懂,一目了然的解读方式……甚至让人怀疑,只要是脑子正常,能够略微掌握一些数学技巧的人,都一定能够修懂!
是的,数学规律,这又是《化学》和古道的不同了,如果把古道中的知识,比做海中露出的一个个联系松散的小礁石的话,那化学中的知识,就呈现出了明确且严密的组织性,就如同蜂巢、大网一般,一格格次第的组织在一起,其中的缺漏之处,是可以凭借上下文去推测的。
谈到这种组织性,《元素周期表》,就是最好的体现,这张表以及其中蕴含的意义,让秦紫素等人读到那一篇章时,甚至有种想要跳海的冲动——既是因为这样珍贵的奥秘,就如此随意地呈现在教材之中,任何人都可以得到,让一直以来苦苦修道的一行人,对于过去自己的求道之苦有一种极强的落差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获知了如此宝贵的奥秘,兴奋得恨不能做出一些癫狂之举,才能宣泄心中那股子朝闻道、夕可死矣的狂喜了。
自然了,《元素周期表》只是一方面,再接下来,还有分子式、光谱色谱……等等一系列振聋发聩般的新发明——说是新发明,或许有些不恰当,因为新发明总是需要去验证的,但天书所传却几乎是绝对权威,这给学子们省去了多少自我怀疑的功夫?只需要一门心思的顺着前人已经验证过的诸多学问往前大步行去,努力把书中记载的反应再现于此刻就行了!
要说这本书改变了秦紫素等人的命运,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秦门师徒的人生规划,在这一刻都有了重大的变化,设法离开买地?开玩笑,就算是给谢六姐当牛做马,骑在□□受极大的屈辱,他们都要想办法留下的——当然买地也压根不存在这种折辱行为,事实上,他们一表现出自己对化学的极度兴趣以及强大天分,就迅速地得到了重用,在数年内,被纳入了专门学校,从此再也不用为衣食住行发一点愁了。
“你们这些专门学校的人才,尤其是化学人才,可是极度稀缺!”
专门学校的后勤组长,曾经半开玩笑地这么说过,他的话也不无道理,反正化学专门学校的学生是较难招收的,比物理专门学校的还要更少——秦紫素知道,物理专门学校的生源很多是木匠、瓦工,总之,需要和力学打交道,也需要一定数学功底的匠人,如果能克服认字关,在物理学尤其是力学上是很好上手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就牵扯到了很多常人难以认识的力学细节。
要让一般的农户乍然间能看懂物理课本上的什么小球做工,什么计算摩擦力……这也有点太强求了,实际上,大多数百姓的教育水平也就止步在扫盲班毕业了,最多再认得一两千个常用的汉字,能看懂报纸,这就已经是他们的极限。对物理、化学这样的学科,能有一些基本的常识,能识破常见的骗局,就已经很不错了,要让他们学会分析复杂的分子式,做配平,再记住常见化合物的物性呈现……这多多少少是有些强人所难了。
但是,对秦门师徒来说,要背诵的东西再多,能比经书多吗?化合物的特性再没有规律,能比经书更晦涩?习惯了修古道,如今的化学道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其乐无穷!这种严密的数学组织性,让他们做什么题都感觉妙趣横生——以前是根本没题,面对呓语一样的典籍自己去解读,也根本不知道标准答案在哪。现在呢?题面再难,思路就是那些,且一般的题目都有标准答案,上学简直就和嬉戏一样,轻松自在,玩着似的就考了高分——还能吃好喝好,也不用假装茹素了,甚至被强劝着多吃点荤菜……这样的好日子,以前就算是做梦,能梦得到?
不消说,他们在化学专门学校里,自然是出类拔萃了,又刻苦又积极,很快就把别的同学都比了下去,从一开始四人做一个项目,到现在各自独当一面——秦紫素的师父还去信山门,接了他们那一脉的弟子过来,这又是极有体面的事情,专门学校对此非常的重视,甚至行文办事处,请办事处出人,专门去走了一趟,就怕这些化学的好苗子在路上遇到什么意外,到不了买地呢。
从专门学校开办到现在,已有五六年的光景了,秦门四子也已经进入实际工作四年之久,整个橡胶厂的技术攻关都是由秦紫素的师父主持完成的,而橡胶硫化这个项目,是秦紫素拔得头筹——像这样的焦点技术,一般都是好几个组一起做,谁的方案最省钱最稳定,最后就用谁的方案。而有些比较相对次要的项目,比如感光乳胶这种,就采取招标的方式,厂里公布项目,有兴趣的小组写方案、做预算,谁的方案最好、预算最低,最后就由谁中标来主持研发。
秦紫素做完硫化橡胶这个项目之后,出于个人对照相机的兴趣,便投了这个项目,但却卡在了初步制备上——初步制备一般是不考虑成本的,先确定能不能做出来,再决定如何去优化流程,不过,她并不是很着急——光是硫化橡胶这个项目,就够他们师徒几人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奖金直接可在鸡笼岛的大城中买下一排临街的水泥房收租,即便租金现在较低,但有理由相信,鸡笼岛的房产价格,会和云县一样逐渐水涨船高,甚至是一屋难求。
即便是感光乳胶这个项目最后失败了,也不会让秦紫素伤筋动骨,但她现在已很少考虑这种利益上的得失,秦紫素从前是没有什么钱,不得已淡泊名利,认为人生于世间,不必蝇营狗苟,追逐眼前小利,若能求仙问道,得长生之奥秘,才是毕生所求(但她也知道求不得,还是做慈悲人实际一些)。
现在,她有钱了,却更发自肺腑地这样想了——钱?钱和她如今所做的,以知识来改变世间的事情,根本就无法相比!钱能买到橡胶管吗?钱能普及输液吗?钱能平白造出抽真空技术,使得静脉输注不再那样危险吗?钱能让仙器变得不再那么神秘,让天下间不再只是寥寥数人能得到拍照留影的待遇,而是想拍照就拍照,人人都能留下自己的照片,自己的影响吗?
不,单纯的钱,根本办不到这些!就如同谢六姐,她给天下带来的变化,绝不是用钱买来的,也不是用权强求的,这一切变化,全是知识带来的——知识!知识就是人世间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权力!虽然秦紫素名不见经传,绝不如远在京城、建州的敏朝皇帝、建州贼酋有名,但正是秦紫素,让马车的轮子变成了橡胶,让防雨布成为港口常见之物,让橡胶林这个行业焕发了生机,从此真正有了经济意义——秦紫素对于天下的改变,远胜于那些政治人物,她才是真正握有权力的那个人!
没有人不喜欢手握重权的感觉,秦紫素也一样,她沉溺于求知的喜悦之中,却也为这种举手投足改变万众生活的感觉而心醉神迷,在这种权力感的驱动下,她既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饥渴——还不够,还不够,还可以办得到更多,还可以改变更多,只要……只要六姐多拨出一些时间来教导我们,有些疑惑,对我们来说是近乎无法解决的问题,但以六姐的天人积累,只怕几句话点拨,就能让我们少走太多弯路了!
秦紫素知道,六姐对于农业最为重视,经常举办农学补习班,她也听说过一些农业专门学校的专家,对六姐的评价——深不可测、仰之弥高,如果说她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就是化学分明也是如此重要,但六姐确实很少如关照农学一样,予以特别关心。实在……实在应该多开一些化学实务攻坚补习班啊——
“喂!喂!”
快到下班时间了,电灯全亮了起来,又是一个没有什么进展的下午,正当秦紫素准备洗手去吃个晚饭,回来再战时,她师弟秦黄素突然很兴奋地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大消息,“你们听说了没有?六姐——六姐来橡胶厂视察了,现在正在食堂吃饭呢!”
“什么?!”
秦紫素脱手套的动作一下停住了,在繁忙的工作中,只是偶尔掠过脑海的念头,一下又点亮了她的双眼——只要六姐多拨出一些时间来教导我们——
她一把扯下了白大褂,加快脚步往食堂方向奔去:即便六姐原没有这个意思,她是不是也可以壮着胆子提一提呢——
第682章 电灯、煤气灯、电扇、纱窗
“六姐……哎哟, 可真是活灵活现的!我都有些儿晕眩了!”
“这回可算是见到真人了,上回来的时候我加班——后来给自己脸上来了好几个耳刮子!”
“扶着我点——不然我可真要拜下去了!”
暮色四垂,橡胶厂的食堂里, 电灯已经亮了起来,胶皮电线顺着食堂的木制房梁,在一个个节点连缀着碳化棉丝的灯泡, 于夜色中发出明黄色温暖的光芒, 屋内虽不说是亮如白昼,却也要比用任何灯具都更明亮得多,只有顺着墙角, 还有一盏盏的煤气灯, 伴着轻微的嗤嗤声, 发着黄光作为补充——
普天之下,恐怕也就只有橡胶厂这样寥寥几间门大厂,有能力同时上马两套照明设施了,这其中哪怕是煤气灯, 现在也还没走进千家万户呢,只是在应用蒸汽机的厂子内, 作为吃煤大户, 实验性地造出了灯具, 但因为异味和污染问题,一旦电灯的碳化棉丝灯泡技术稳定下来,煤气灯还没普及,作为电灯不成的一个后手计划,就已经十有八.九是要被淘汰了。
这些事情,说起来十分枯燥,对没有接触过先进灯具的百姓来说, 也没什么趣味性,是上不了报纸的,但只有享受过这种稳定照明设备的活死人,才会发自内心地知道电灯的好处,这会儿虽然已经入夜了,但哪怕是雀蒙眼的工人,在屋内都是视物清晰,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和夜色相伴那根深蒂固的恐惧迷雾,在两种黄光的照射之下,仿佛不知不觉间门已经消退得一干二净!
这间门散发着黄光的大屋子,还有厂房中星星点点可见的灯光,真是让工人们百看不厌的景象,甚至在附近小镇上,乃至鸡笼岛如今最繁华的平安县城,都有百姓特意地花费半天一天的脚程,只等着入夜之后,在厂子外徘徊着,远远地眺望着那星火,又在小镇上寥寥几间门牵了电线的屋舍外徘徊赞叹,指指点点,打探牵电线、买灯泡的花费,大有倾全家之力,也想牵一根电线入屋的意思呢!
自然了,电灯并非是电力所带来的唯一改变,在食堂角落,还有两台竹罩的大电扇——那电扇的扇叶,一根能有成年人手臂长,在被钉死在地面上的竹罩中,呼呼地转着,吹出阵阵强风,也叫屋内的空气为之一新,再和四面洞开的纱窗配合,把外头的新鲜空气搅动进来,如今的食堂,完全摆脱了气味不雅、沃热潮湿的缺点,要比其余很多厂子、单位的敞轩式食堂,强出太多了!
敞轩式食堂,其实才是现在鸡笼岛的主流,这种厨房四面通风,来去自由,通过燃艾来驱除蚊虫,缺点是照明不便——到了晚上,火把一点燃,就算是有燃艾,周围的蚊虫也是赶不走的,都是奋不顾身往火把那边冲,其实就是在橡胶厂这里,有时候电灯一开,纱窗外很快都会落一层蚊虫,有时还有巴掌大的飞蛾趴在纱窗上蠕蠕而动,叫人看了难免吓一跳呢。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里,没有纱窗,真用不了电灯,因此纱窗也在试用后成为了重点攻关项目,便宜且足够细密的纱窗,成为了电灯在热带地区普及的刚需,否则开灯必须燃艾的话,久而久之,呼吸也受不了,燃艾什么都好,就是太燎了,那味儿实在是呛人——要不然就是关玻璃窗,那大虫子倒是进不来了,但能把人热死。
如果纱窗能够普及,再配合上电风扇的话,那电灯的使用感就好很多了,现在的这种竹罩电风扇,只有一个转速,通电就开,当然也无法摇头,时不时还要上油保养,不过即便有这么多的缺点,仍旧是极好的东西,促进空气交换的同时,坐在风向处吃饭,还没有被蚊虫叮咬的顾虑——能通过纱窗空隙的小虫子,是很难在风中站住的,有时候一阵风过去,甚至会把它们吹死。
因此电风扇这个东西,又可以纳凉,又可以防虫,很容易可以推测得出来,必然在民间门也引起好一阵争购的风潮,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哪怕是敏朝皇帝,也很难用人力来取代电风扇的作用,这里头蕴含的商机有多么的广阔,就不消说了。橡胶厂的员工,哪怕是不冲在丰厚的薪酬上,就冲着这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见识,也无不是奋勇勤勉,就怕被淘汰出去,钱上还好说,别处都能赚,照不了电灯,又到何处去寻呢?甚至很多工人,下工后不愿回宿舍,自愿加班,就是为了多在电灯的照明下抽空看看书呢。
除了这些好处之外,还有一些运气好时极为偶然的奇遇——橡胶厂是买地工业界近期的焦点,且不说高官显贵,时常低调前来学习,就是军主谢六姐,也亲自来视察过几次,甚至遇到饭点,还多次在食堂排队进餐:在橡胶厂,工人认出谢双瑶的机会的确是大增的,因为他们有了电,时不时地就能在食堂组织播放幻灯片甚至是仙画,除了一些工业纪录片、歌舞片之外,当然也少不得反复观看云县运动大会的各种视频集锦。
其中也就包括了谢双瑶的讲话。要说看过一次讲话录像,记不得谢六姐的长相,倒也是人之常情,但看了这么多次,印象极其深刻,在食堂中一打眼就认出来的工人,自然也不在少数。
自然了,按照默认的规矩,大家肯定是不好上前打扰六姐的,不过即便如此,能够瞻仰六姐的天颜,也是令人可夸耀一辈子的福分了,今日和谢六姐一场吃饭的工人,都是彼此窃窃私语,自以为隐秘,又满是赞叹地窥视着谢六姐的一颦一笑——他们实在很难相信,半神半人的女军主,居然也会站在食堂的水泥地上,和他们一样,手里捧着木制餐盘,规规矩矩地亲自打饭、亲自进餐!
上一篇:别人朝我扔泥巴,躺下讹他三万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