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妃捡漏攻略 第12章

作者:西兰花炒蛋 标签: 清穿 宫廷侯爵 种田文 爽文 穿越重生

  陆薇对太后的伙食很感兴趣,当即笑道:“却之不恭了。”

  皇帝在衣食住行上绝不亏待老妈,即使是在行宫,太后晚膳的排场也丝毫不差于紫禁城。

  各类菜品加上点心、主食,共有近三十种。鸡鸭鱼肉、海参鲍鱼燕窝等等皆有,琳琅满目排满了一大桌子,跟吃自助餐似的。

  然而这么大一桌菜,能上桌的也就是太后、娴妃、陆薇三人了。

  就冲着饮食待遇,难怪说后宫女子升职的天花板就是太后了。

  陆薇不是小鸟胃,就正常的该吃吃该喝喝。

  有一道口蘑溜鱼片,鱼肉已经被剔过刺了,嫩滑爽口,陆薇特别喜欢,半碟子都被她干完了。

  这里吃饭也不讲究什么一道菜只能吃三口。满桌子菜,不就是为了全方位满足用餐人的口味,谁爱吃哪个菜就多吃点,不爱吃就不吃。

  吃过一顿饭就看出三人的口味差异了。

  陆薇是南方人,喜欢鱼虾蟹之类的河鲜;娴妃更喜欢有嚼劲的牛羊肉;太后年纪大了,则偏爱软烂甜咸重口些的,什么黄焖鱼翅啊,海参熏火腿杂烩啊。

  托太后的福,饭后陆薇还吃到了一碗真正的冰糖炖燕窝。

  燕窝对于统治阶级虽不算是难得之物,但相对来说,也属于比较贵重些的食材。反正陆薇答应的份例中是没这号东西的。

  宫廷开大宴时,也会有诸如燕窝烩鸡丝,燕窝炖鸭子之类的菜,但要说纯粹的第一次在宫里吃燕窝,这次真就是第一次。

  嗯,她有点明白娴妃为什么转换赛道主攻太后了。

  实惠很大呀,至少能蹭到顶级豪餐哈。太后膳食的等级肯定不会低于皇帝的,就冲这一点跟着太后混也不错呀。

  总比天天吃份例中的两菜一汤要好,而且这饭菜送到陆薇面前时,通常已经是半冷不热了,天气冷的时候,菜汤中的猪油都凝结成块了。

  当然每个人的追求不同,陆薇比较简单,信奉一个“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满意马斯洛需求第一层她就很满意了。娴妃追求的层次可能更高一点,她对吃饭的兴趣就不大,一顿饭也就浅浅吃几口,然后放在嘴里嚼好久才咽下去,她还没太后吃的多,等太后放下筷子,她随之跟着也放下了筷子。

  吃过饭,大家喝茶消食,顺便聊天。

  太后的儿媳妇们太多,那些分位低的她也就过个眼,根本不会记在心里,也就是皇帝对陆薇有了几分看重,陆薇才开始入她的眼。

  此刻的太后就像是个和蔼的老太太,她看着陆薇道:“可怜见的,长得瘦伶伶。”

  陆薇把太后当一个长辈看待,对太后说话倒比对着乾小四顺畅多了,她笑道:“您别看我长得瘦,其实我吃得不少。”

  这倒是真的,与胃口好的人吃饭,就是自家也能多吃半碗饭,太后笑了,又问道:“你今年多大了,哪一年进宫的?”

  陆薇回道:“今年十七岁,乾隆三年进宫的。”

  娴妃适机插话:“太后娘娘,这位陆答应也是苏州人呢。”

  “是吗?”太后并不意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陆氏的口音模样一看就是标准的江南女子,宫里纯妃、怡嫔也是这种类型。

  不过太后与这两位往来不多。

  纯妃是潜邸出身,那时候正牌婆婆乌拉那拉氏皇后还在,纯妃也奉承不到太后跟前;等到了怡嫔,这位进宫即得宠,一门心思扑在皇帝身上,更是从没想过来讨好太后。

  康熙爷五次南巡的故事叫太后神往不已,她曾无数次畅想江南美景,如今现成的江南小姑娘在此,何不问问?

  苏州有什么呢?

  最著名的是苏州园林。

  然而这个太后应该不会太稀罕。畅春园几乎就是苏州园林的翻版,还有现在住的热河行宫,里面的很多建筑也多仿照苏州园林,完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陆薇决定从最市井的烟火气讲起。

  天蒙蒙亮赶早去吃一碗头汤面;排长长的队买陆稿荐的腐乳酱方;等半个时辰只为吃上刚出炉的纯肉馅的生煎馒头……

  忽然听得娴妃扑哧笑了,她掩袖道:“陆答应尽是说些吃的了,难道就没些别的?”

  她这一说,连太后都莞尔,屋里服侍的宫女太监跟着都笑了。

  笑什么笑?

  难道你们都不吃饭么,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这可是孔老夫子的至理名言!

  陆薇理直气壮道:“民以食为天,人要活着就要吃饭,这是人世间最质朴的真理。”

  “你说得对,”太后颔首,“我爱听,你多讲讲。”

  陆薇继续讲山塘街,讲阊阖门,讲虎丘,讲寒山寺,她不讲历史人文,偏偏说在山塘街吃过的一碗水磨年糕炒毛蟹;阊阖门外小摊子卖的孙悟空小面人;虎丘一间茶铺卖的一碗雨水煨的明前龙井;寒山寺小师父做的三鲜菌汤……

  大家伙儿都听得津津有

  味,娴妃忽又道:“陆答应确实是活泼好动,见多识广啊。”

  陆薇就当她在羡慕嫉妒自己,笑眯眯道:“我是爹娘的第一个孩子,他们宠爱我,小时候常常带我出门游玩,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肯买给我。”

  太后感慨道:“这倒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阿玛曾带我去护国寺大街买豌豆黄吃,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再没吃过比那更好吃的豌豆黄了。”

  娴妃笑道:“那可不是,宫里的御厨做得豌豆黄再好吃,也比不上太后您的父亲一片拳拳爱女之心。”

  太后笑着摇摇头,“不,我父亲早前也曾带了护国寺的豌豆黄进宫给我,但我尝着却不是那个味。”

  娴妃尴尬。

  太后转头问陆薇:“陆氏,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第14章 (捉虫)记忆中的东西永……

  记忆中的东西永远是最好吃的,再者吃多了满汉全席,肯定是再也吃不惯街边小摊了,当然话不能直接给太后这么说,而是得说得虚幻点才行。

  太后的父亲一等公凌柱也是个长寿之人,现在还在世,父女俩见面的机会从来不缺,太后此刻还用不着怀念小时候的父爱。

  既然不是父爱,那就是情怀啦。

  太后的豌豆黄犹如《社戏》里迅哥儿吃过的最好吃的罗汉豆。

  深宫几十载,虽然荣华富贵在手,但此刻太后应该是在怀念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陆薇想了想,道:“大概是因为‘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种心情吧。”

  太后拊掌笑道:“确实如此。”

  娴妃附和道:“都说江南出才女,看来陆答应于诗文上十分精通。”

  陆薇:“只是略懂一些。”

  这还是拜天、朝十几年的语文教育打下的基础,至于更进一步,那也没有。

  娴妃道:“当着太后的面,实话实说罢,自谦过头可就是虚伪了。”

  这话就说得很不客气了,陆薇道:“我以为像谢道韫、李易安这样的女子才是真正的才女,其他人略读点诗文也算不上吧。不知娴妃您可有读过诗文?”

  娴妃哂笑:“我以针黹纺织为业,只粗略认得几个字罢了。”

  陆薇轻描淡写道:“是吗?”

  后宫的嫔妃们养尊处优,衣食无忧,谁会想不开天天纺纱织布做针线活啊?既伤眼睛又伤手的,就是富察皇后顶多给皇帝做点儿荷包手套啥的。

  而且这几日陆薇在萱颐堂发现了,其实太后也是读书的,她的起居室就有个书架专门摆放着一些诗文及风俗志等等。

  果然就听太后道:“读书明理,即便是诗文,偶尔一读,也可陶冶情操。”

  娴妃只得低声道:“您说的有理,我受教了。”

  太后颔首,把话题转向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陆氏,人皆道苏州等地的昆曲班子最好,你在家可听过昆曲?”

  陆薇道:“听过,但听得不多。本地人多喜欢听评弹,跟说书差不多,只不过是用吴语,老少咸宜,雅俗共赏,连五岁小儿嘴里都能哼几句。”

  娴妃这时又说话了,“那可真是太有趣了,太后,不如让陆答应唱几句听听?”

  太后的目光在她身上过了一瞬,屋里顿时安静下来。

  娴妃强笑道:“妾只是好奇,陆答应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半响太后却缓缓问道:“陆氏,你可愿意唱几句?”

  陆薇想的很开,没必要为了与娴妃置气而得罪太后,很明显太后也想听,就当是小辈给长辈表演个才艺。

  诸如什么《白蛇传》、《三笑缘》之类的爱情故事不必唱,陆薇灵机一动,干脆唱《苏州好风光》。

  最好多多在太后面前留下深刻的影响,他日说不定还能混到乾隆的南巡旅游团中呢。

  陆薇嗓子不错,虽然没有琵琶以及三弦琴的伴奏,清唱反而更有韵味。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春季里杏花开,雨中采茶忙,夏日里荷花塘……哎哎呀,说不尽苏州好呀好风光!”

  吴侬软语的小调听得人甜腻腻的。

  太后感叹不已,“真叫人神往!”

  给太后唱唱歌还是很有好处的,当天晚上太后就命李昌盛给陆薇送来了赏赐——两个大金锭子。

  东西很俗气,但陆薇很爱,太后在现代妥妥是榜一大姐嘛。

  宫里的首饰等物品,虽说是赏赐给嫔妃,但实际上只是拥有使用权而已,不允许变卖,等嫔妃挂了,内务府回收,所有权又重归皇帝。

  所以还是金银实在呀,太后真真是个实在人,太让人喜欢了!

  从这日起,陆薇就在萱颐堂混开了。

  等皇帝带着大队人马回京后,为了方便侍奉太后,娴妃与陆薇直接搬到了萱颐堂住,两人一个住东厢房,一个住西厢房。

  南方水乡长大的孩子酷爱与水有关的一切活动,而热河行宫最不缺的就是水!

  太后问过她的喜好后,比她更来了兴趣,钓鱼、泛舟那是小意思,陆薇往日读周密的《武林旧事》,对书中的水傀儡、水百戏特别好奇,只是无缘一见。

  谁知太后笑道:“这又什么难的?”

  然后吩咐太监李昌盛,“传和亲王过来!”

  和亲王就历史上那位“声名显赫”的弘昼了。别看他现在年纪轻,实则已经发过一次癫了——乾隆元年,这位在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痛殴顾命大臣讷亲,一战成名。

  果然这位和亲王过来后说了跟太后一样的话:“这有何难?您直管交给我好了!”

  太后看到弘昼眼里都是笑意,打趣道:“弘昼小子,你可别答应得太早,到时候办不成可能丢脸了!”

  弘昼摸摸自己的脖子,打了个千儿,十分夸张地说:“皇额娘,办不成儿子就提着项上人头来见您!”

  太后笑:“我要你的头做什么?办好差就行了。”

  这两人言语亲密,说笑无忌,倒像是真正的亲生母子,反而是太后与弘历相处,总让人觉得十分客气,令人奇怪。

  弘昼于朝廷上除了打讷亲那一回出了名堂,再没干出什么成绩来,然而在吃喝玩乐上却是精通无比。

  水上戏台,傀儡玩偶,栩栩若生,彷如唱戏,非常有意思,而且他还找了一众善水的民间伶人在水中表演杂技和乐舞,锣鼓齐鸣,烟花漫天,热闹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