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臣去南阳郡时,郡主正在卧榻养病。是陈长史代郡主接的圣旨。郡主身体虚弱,禁不住路途奔波,臣便先回来复命了。”
寝宫里安静了一会儿。
养病,实在是一个合适的理由。明知姜韶华是在装病,也没办法揭穿。千里迢迢派太医前去,显得小题大做。再到时候姜韶华宣称病好了就是,很容易就能自圆其说。
王丞相面色不愉,不轻不重地说道:“既要养病,那就等病好了再来京城。过一两个月,朱郎中再跑一趟南阳郡吧!”
朱郎中没一口应下,抬头看向床榻上的太康帝。
太康帝现在已很难张口说话,攒了许久的力气,才挤出几个字:“就依丞相所言。”
朱郎中心里叹口气,拱手领命。
他拿的银子,也就够他说这么两句。王丞相如此霸道威风,就连皇上都要听丞相的,南阳郡主何来底气抗衡?
……
太子憋了一肚子闷气,回了东宫后,将郑宸叫了过来:“……国朝诸事繁多,去平州平乱的军队,现在还没什么好消息传来。我为此烦心得吃不好睡不下。王丞相倒好,为了一个王四郎刁难韶华堂妹,实在可恨可恼。”
太子殿下对王丞相颇为不满。一半是因为王丞相太过霸道,他这个太子要处处听丞相的,心里憋屈。另一半,则是因为郑宸一直在私下挑唆煽风。
当然,在太子看来,郑宸这是处处站在他的立场考虑着想。不知不觉中,太子已将郑宸倚为心腹。
郑宸目光闪了一闪,低声道:“我知道殿下心里不痛快。不过,这么一桩小事,实在不值得殿下为此和丞相置气。”
“丞相要宣召南阳郡主来京城,不仅是为了私心,也有正经事情相询。譬如玉米红薯这两种新粮,到底产量如何如何耕种能否推广。只凭奏折和书信,实在说不清楚。还是当面问一问为好。”
这倒也是。
之前王丞相和郑太后安国公掰手腕,推广新粮一事被压了下来。现在王丞相彻底占了上风,便又想起这两样新粮来了。
太子哼了一声:“换了我是韶华堂妹,也不愿来京城受这份窝囊气。”
郑宸淡淡道:“这算什么窝囊。朝廷重提此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南阳郡主深明大义,等想明白了,就会来京城了。”
而他,也在等着那一天。
等姜韶华进宫,来到他面前。
所以,他知道王丞相的用意后,强忍着怒气,暗中推动此事进行。不然,郑太后和安国公怎么会一声不吭,太子殿下又怎么会默许?
太子发了一通牢骚后,便将此事搁下,转而和郑宸说起了平州战事:“平州路远,卫将军在路上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不知有没有到平州城下。”
郑宸对卫将军的能耐本事颇为认可,张口道:“殿下且放宽心,卫将军能征善战,英卫营又是最精锐的军队,此去平乱,定然马到功成!”
太子叹口气:“但愿如此。”
话音刚落,书房的门就被敲响。
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禀报:“启禀太子殿下,英卫营送战报进宫了。”
第267章 大败(一)
战报终于来了!
太子霍然起身:“快些拿过来。”
郑宸也随之起身。
片刻后,看了战报的太子殿下和小公爷面色齐齐变了。
“英卫营刚进平州境内,就遇了埋伏,仓促之下交战,英卫营大败!战死一千三百有余,轻伤重伤者多达四百余人!”
站报上的噩耗,简直触目惊心。
“英卫营竟然打了败仗!”太子殿下怒发冲冠,猛地用力,将手中战报扔到地上:“混账!孤这就要去问王丞相!接下来要怎么办!”
郑宸面色也难看极了。
前世,大梁北方确实民乱迭起战乱连连。潭胜这个自封的平州王,也确实是第一个揭竿而起自立为王。
不过,朝廷派出军队去平乱,很快就杀了潭胜,压下叛乱。他心中有数,所以,从没将潭胜放在眼底。
谁能想到,卫将军领了两万精兵前去,刚进平州,就吃了个大败仗?这中间的变数,令人心惊不已。
郑宸迅速定下心神,伸手拉住暴躁愤怒的太子:“殿下不要轻举妄动。这战报送来东宫之前,定然已送过昭和殿了。王丞相现在的怒气,未必比殿下少。”
“殿下不必急着诘问王丞相,先看看他怎么说。”
太子冷哼一声,铁青着脸出了书房。
同在东宫的王瑾李博元姜颐都闻讯赶了过来。个个都面色凝重。
朝廷出兵平乱,第一仗就大败,实在难堪。更重要的是,平州乱军的实力远超预料。
太子殿下看王瑾一眼,声音紧绷:“孤要去昭和殿,你们也一并来。”
王瑾被看得心中一凛,拱手应是。
郑宸暗暗勾起唇角。
昭和殿里,早一步得了消息的王丞相,愤怒比起太子犹有过之。
卫将军是他一手提携任用的武将,此次派兵去平州,也是他一力举荐。现在卫将军吃了大败仗,他这个丞相也跟着灰头土脸颜面无光。
王丞相在太康帝龙榻边拱手请罪。
太康帝眉头皱了皱,吃力地说了几个字:“此事怪不得丞相。”
王丞相一脸沉痛自责:“是臣识人不明。这个卫鹏,实在有负皇上信任,令朝廷失了脸面。”
“只是,临阵换将是大忌。英卫营损伤近两千人,还有一万八千精兵。臣请皇上下旨增兵,并传旨给卫将军,令他速速领兵平定平州。”
刚说完,太子殿下领着一众伴读便来了。
太子心中有气,对着王丞相说话也没平日客气:“王丞相立主增兵,可敢担保卫将军能打胜仗?如果再败下去,别说平定乱军,朝廷耗费无数银子养出来的英卫营,不知有多少要在平州埋骨。”
王丞相眉头动了一动,看向太子:“殿下这是在质疑老臣的眼光,还是在怀疑臣的忠心?”
“臣自是盼着卫将军早日平乱,所以才建议增兵。如若不然,就要临阵换将。到那时,军心浮动,士气不振,再吃败仗,又该算谁的责任?”
太子被王丞相锐利逼人的目光看着,心里骤然有些慌乱,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龙榻上的太康帝。
太康帝没有说话,以目光示意太子闭嘴。
太子悻悻的住了嘴。
王瑾在一旁看着,只觉心惊肉跳。
太子是储君,未来的大梁天子。父亲这般强势霸道,太子殿下心中焉能痛快。日后太子登基了,父亲还能安安稳稳地做丞相吗?
王丞相转身,冲太康帝拱手:“臣请皇上下旨,召六部尚书和武将们进宫议增援一事。”
“准!”太康帝话语简洁:“太子代朕下旨。”
太子拱手应是。
半个时辰后,一众朝廷重臣面色凝重地进了昭和殿。
这一场紧急军事朝议,进行得十分顺利。众臣顾虑王丞相颜面,没有对卫将军吃败仗一事横加指责。很快便通过了增援的建议。
杜将军领着剩余的三万英卫营精兵前去平州增援。
户部纪尚书,沉着脸去户部衙门算账拨银。兵部尚书安国公则要准备辎重粮草,头疼的程度丝毫不弱于纪尚书。
其余几位尚书大人,心情也并不美妙。
眼见着天子龙体一日不如一日,大梁北方旱灾连着战乱,叛军自立为王,平州的百姓竟然拥护叛军,争相私下通风报信。要不然,叛军怎么能精准地埋伏出击,卫将军怎么会吃败仗?
……
当日晚上,安国公一直忙到子时,才一脸倦色的回府。
然后,就见到了在书房等候的郑宸。
安国公忙了一天半夜,嗓子干哑得快说不出话来了。
郑宸倒了一杯温热的茶水,送到安国公手边。安国公顺手接过,一口饮下,嗓子总算清爽利索了些:“你不在东宫待着,怎么回来了?”
郑宸低声道:“我确实有一桩要紧事。”
郑宸虽然年少,却聪慧过人,冷静敏锐,目光犀利。安国公心中颇以长子为傲,私下里也颇听得进他的话,闻言道:“你且道来。”
郑宸先屏退所有人,然后在安国公耳边低语数句。
安国公:“……”
安国公震惊不已,看着郑宸半晌没说话。
仿佛是第一次看清年少的儿子真实的脸孔。
郑宸神色坦然,任凭安国公紧盯不放:“我知道父亲一时转不过弯来。不过,这确实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皇上龙体衰败,熬不了多久了。在太后父亲和王丞相之间,皇上更信任也更倚重王丞相。如今朝堂里,什么事都是王丞相一言而决。这样下去,我们郑家想翻身,难之有难。”
“现在英卫营打了败仗,王丞相难辞其咎。只要卫将军一败再败,甚至彻底失了平州,王丞相就是始作俑者,必须要承担失土的重责。”
安国公还在震惊中,下意识地接了一句:“可是,那是整整一州,还有几万英卫营的精兵,都是大梁精锐……”
“失去的疆土,以后再收回便是。”郑宸面容冷酷,声音冰冷:“英卫营从卫将军,到杜将军,都是王丞相的人。借着叛军之手,除掉英卫营,等于斩断王丞相一只手臂。”
“请父亲仔细思虑,早做决断!”
第268章 大败(二)
书房里安静得可怕。
明亮的烛火微微摇曳,在书房里洒下一片光明。父子两人就在这片光明的烛火中对视。
良久,无言。
不知过了多久,安国公才晦涩地张口:“这件事关乎重大,我要好好想想。”
郑宸神色如常,轻声道:“时间无多,希望父亲能把握良机。”
良机?
那是生灵涂炭战火连连,那是无数条百姓和士兵的性命。郑宸就这么用平静自若的声音说了出来,简直冷静得可怕。不知为何,安国公忽然生出了类似惊恐不安的心情。
“你先回去,我要一个人待上片刻。”安国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