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恶女,只想造反 第136章

作者:闫桔 标签: 豪门世家 情有独钟 爽文 穿越重生

  时疫那阵子是她有生以来最痛苦的时候,遭遇情人背叛,命不久矣,还要远嫁交州。

  所幸她熬了过去。

  只是遗憾,嫁到交州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她听到传闻,说当时交州官员想讨陈皎,结果被淮安王拒绝了。

  陈贤乐内心痛苦至极,她性情骄纵惯了,张昌威受不了她的脾性,若是急了会扇她巴掌,唯有在床事上那个老头才会体贴半分。

  她受不了这种折辱,给老头戴了绿帽,勾引继长子却意外产下一子来。至此以后老头对她的态度好了许多,日子也稍微安稳了些,可是继子纠缠不休,叫她胆战心惊,一团乱麻。

  而今她终于可以解脱了。

  为了回陈家复仇,她亲手摔死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她要活着,不能带着张家的孽种回惠州。

  裴长秀把她从废墟中背了出去,身后追兵喊打喊杀。陈贤乐伏在她的背上,恐惧地往身后看。

  矫健的身影穿过后巷,谢必宗在此接应,一行人迅速撤退。

  交州兵打着火把追击而来,他们躲藏到一家民宅的地下室内。

  黑暗中的人们屏住呼吸,陈贤乐死死地握住裴长秀的手臂,有些颤抖。察觉到她的恐慌,裴长秀轻抚她的背脊安抚紧绷的情绪。

  也不知过了多久,待上头的嘈杂声消失后,人们才稍稍放下心来。

  陈贤乐虚脱地跌坐到地上,再也爬不起来。

  她哪里见识过这等混乱场面,知晓自己方才从别院死里逃生,那种心灵上的冲击可想而知。

  她想活着回去。

  谢必宗上去查探,确定能安全离开后,裴长秀才把她扶着从地窖里爬了上去。

  陈贤乐双腿发软,谢必宗嫌她碍事,索性一把将其扛到肩上,几人匆匆离去。

  城门那边喊杀声连天,沈乾敏和徐昭等人带兵攻城,战况激烈。

  张家别院被烧,惊动了张昌威等人,派兵追捕。外头战事如火如荼,城中百姓惶惶不安,里里外外都一团糟乱。

  谢必宗等人再次躲藏,等到天亮方可行事。

第72章 冤家路窄

  凌晨时分惠州兵攻破禹都侧门,胡宴带兵杀入城中。

  东门攻破的消息传过来,正门这边的惠州兵士气大振。

  待到天色彻底亮开之时,惠州兵攻破禹都,朝州府杀去。城中百姓全都躲藏在家中,门窗紧闭,生怕遭遇飞来横祸。

  街道上混乱的脚步声和喊杀声震耳欲聋,躲在家中的四口恐惧地龟缩在角落里。

  他们已经把家里头值钱的藏起来了,被妇人抱在怀里的稚子并未意识到什么,但见大人们紧张,也有些害怕想哭,嘴却被妇人死死捂住。

  为了安抚小儿的情绪,妇人亲昵地蹭了蹭他的头。男主人把妻儿老母护在身后,手里握着一根棍棒做防备之态。

  像他们这样的家庭数不胜数。

  禹都城内有数万人,若是提前知晓风声,多数百姓都会潜逃,无奈惠州进攻得太突然,打得张昌威措手不及。

  上万的官兵一窝蜂杀进城,交州才只有数千兵,再加之徐昭、裴长秀、胡宴等人皆是好手,仅仅一日交州兵就败阵下来。

  营帐里的陈贤乐是被谢必宗送出来的,前来伺候她的是金玉院的仆人黄氏。

  陈贤乐认得她,死里逃生不由得热泪盈眶。

  黄氏也激动不已,行礼道:“奴婢受主母之命前来接五娘子回去,天可怜见,五娘子总算平安出来了。”

  陈贤乐红眼道:“阿娘可安好?”

  黄氏抹泪点头,“安好,安好。”又道,“娘子为着五娘子的安危寝食难安,如今奴婢见着你毫发无损,也能回去交差了。”

  陈贤乐泣不成声,所有委屈都在见到自己人的那一刻宣泄而出。黄氏也跟着落泪。

  外头的崔珏歪着头仰望天空,心想若陈九娘见到这情形,只怕想扭断他的脖子。

  晚些时候陈贤乐把一身狼狈清理干净后,才去见崔珏。

  二人相互行礼,陈贤乐道:“五娘能得崔郎君搭救,实属万幸,请崔郎君受我一拜。”

  崔珏虚扶道:“五娘子客气了,崔某临行前主公曾万般嘱托,务必要把你全须全尾带回去。如今五娘子顺利脱险,是崔某分内之责。”

  陈贤乐试探问:“父亲当真这般嘱托?”

  崔珏点头,“主公甚是关心五娘子的安危,命徐都尉立下军令状,可见父爱如山。”

  陈贤乐这才觉得心里头舒坦了些,她还想说什么,但见崔珏表情冷淡疏离的样子,只得闭嘴。

  傍晚时分城内的混乱情形得到控制,刘大俊前来汇报战绩,州府里的官员皆被软禁,斩杀交州兵两千多人,俘虏两千多,还有数百兵逃了。

  崔珏问:“张家人呢,可有外逃?”

  刘大俊:“尽数被屠。”

  崔珏点头,满意道:“甚好。”顿了顿,“传令下去,惠州兵不得扰民,若不然陈九娘过来收拾烂摊子,你们要挨批。”

  刘大俊笑道:“领命。”

  第二天待城内都清理得差不多后,崔珏才进州府主事。官兵走街串巷,鸣锣提醒百姓非急症勿要出门,若不然格杀勿论。

  人们惴惴不安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比他们想象中的烧杀抢掠似乎要好些。

  这得益于惠州的军纪严明。

  徐昭等人自不消说,早就被陈皎洗礼过。沈乾敏也认可不扰民的军纪,因为战后治理特别麻烦。他见过陈皎等人在闵州耗费的心力,若把交州搞得一团糟乱,铁定挨训。

  底下的官兵们默认打过一场仗就有奖赏,倒也守规矩。

  州府里的官员全都被软禁在官舍,个个心神不宁,张昌威族人昨日被屠杀。那些死去的士兵和家仆被拖出去焚烧,有胆子大的官兵从尸体上扒拉物什,徐昭等人是不会管的,属于他们应得范围。

  崔珏主仆进府,首先查看的就是州府里的户籍田地档案有没有受损。把府里的情况了解后,亲笔书信送往惠州,传达捷报。

  待这边的大局稳定下来后,陈贤乐被送回惠州。怕她在半道上出岔子,是徐昭亲自领兵护送。

  当初他立下军令状,得把活人拿回去交差。也幸亏有崔珏出手,侥幸把她捞了出来,徐昭无比庆幸这回运气好没出岔子。

  陈贤乐抵达樊阳那天艳阳高照,她一进府门就直奔金玉院。

  郑氏早就盼着她回来了,正望眼欲穿,忽听家奴激动来报,说五娘平安归家。

  郑氏忙从榻上起身,一旁的曹婆子忙搀扶她出去,陈贤乐一进院子就高声呼喊:“阿娘!”

  听到她的声音,郑氏心肝儿都碎了,红眼应道:“天可怜见,我儿平安回来了!平安回来了!”

  “阿娘!”

  看到自家亲娘,陈贤乐眼泪花花。郑氏亦是辛酸落泪,喉头发堵道:“我的儿,你受罪了……”

  母女久别重逢,抱头痛哭,周边的仆人们无不红了眼眶。

  曹婆子抹泪道:“娘子有什么话就到屋里去说罢,外头人多,嘈杂。”

  母女这才进了边厢说话。

  方才哭了一场,仆人打来温水供她们擦脸。各自的眼睛红红的,郑氏握着陈贤乐的手,细细打量她道:“我儿定是受了不少罪,清减成这般。”

  陈贤乐不想提交州的过往,说道:“此次儿能回来是不幸中的万幸,数年不见,阿娘都憔悴许多。”

  郑氏落泪道:“这些年为娘的日日都念叨着你,可是阿娘不中用,护不住你。”

  陈贤乐:“阿娘,往事休要再提。”

  郑氏见她不痛快,忙道:“好好好,不提,不提,咱们得往前看,往前走。”

  稍后老五陈贤举过来,姐弟俩是双胞胎,见他愈发成熟稳重,陈贤乐欣慰道:“五郎长变了许多,比以往更挺拔了。”顿了顿,问,“可有定亲?”

  陈贤举不好意思道:“有,莫约明年成婚。”

  陈贤乐看向郑氏:“是哪家的小娘子,我可认得?”

  三人热络叙起家常,只要不提交州过往,陈贤乐就不会展现出不快,仿佛那段耻辱已经被她遗忘。

  梨香院这边得知情形,许氏眉头紧皱。当时陈皎在教马春识字,她心情甚好,因为交州大捷。

  不一会儿许氏过来,欲言又止。陈皎抬头,看向她,问道:“阿娘怎么了?”

  许氏道:“我方才听到消息,说五娘回府了,我们怎么都得过去问候一下。”

  陈皎挑眉,“爹回府了吗?”

  许氏:“应该快了。”

  陈皎:“待他回来后再说。”

  许氏想说什么,默默忍了下去,马春也有些担忧,说道:“五娘子不是个安分之人,她定会刁难小娘子。”

  陈皎冷冷道:“那便杀了她。”

  马春眼皮子狂跳,因为她知道自家主子是什么性子。

  正午时分陈恩从官署回来,亲自去了一趟金玉院。

  陈贤乐早已看透这个父亲,心中明明厌恨,面上却未表露出来,只泪眼婆娑,满腹委屈。

  陈恩果然心疼不已,扶她起身道:“我的五娘受委屈了。”

  陈贤乐哽咽道:“爹……”

  说罢扑倒他怀里,泣不成声,“儿好害怕,害怕再也回不了家,再也看不到阿娘和爹了……”

  她哭得伤心,惹得郑氏也跟着落泪。陈恩也红了眼眶,轻抚她的背脊道:“我儿在交州受委屈了,爹答应你,以后再也不会让你受分毫委屈。”

  陈贤乐眼泪汪汪,“爹可要说话算话。”

  陈恩心疼道:“爹对天发誓,再也不会让五娘受罪。”

  陈贤乐哭哭啼啼,陈恩安慰了好一番她才作罢。

  各房妾室陆续过来探望,二房李氏没来,也不想来。她一直耿耿于怀,为什么陈五娘能受这般待遇,她的大郎却无人问津。

  李氏咽不下这口窝囊气,陈贤盛也无奈,很是担心陈贤树能不能活着回来,更何况交州已被吞并,陈贤树在京中的处境可想而知。

  下午陈恩还要处理公务,后宅妻妾们聚在金玉院叙家常。

  许氏母女约四房苏氏前去探望,陈皎知道陈贤乐看她不顺眼,脸皮还是贼厚,装作若无其事。

  这不,几年未见,陈贤乐用奇怪的眼神打量她。印象中的陈九娘体态纤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而今却蜕变成为她无法想象的样子。

上一篇:御膳厨娘有读心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