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闫桔
尤大夫摆手,无奈道:“恕老朽无能,时疫之症,恐难医治。”
陈皎暗叫不好。
如果无法医治,那陈贤乐身上的锅势必会甩到自己头上。
她不由得急了,忍不住问:“这到底是什么时疫,竟这般厉害?”
尤大夫耐着性子道:“此乃肺痈。”
陈皎:“???”
尤大夫:“肺痈在冬日为高发,凡染上者,初见寒战高热,并伴咳嗽。
“这时候就算及时用药医治,多数成效也不太理想。
“不过身强力壮,年轻者,未必不能扛下来。
“待过旬日,外邪入侵,咳嗽气急,胸满作痛,热毒瘀结,咯脓浊痰,喉间见腥,此时肺痈已经形成。
“再晚些时日,便会出现血败肉腐,脓疡血痰。
“这时候病患身热面赤,日夜不能眠。且年老者和稚子是死亡最多的人群,寻常百姓一旦染上,大多在劫难逃。”
听他一番细心解释,陈皎对肺痈有了一定的了解。
待尤大夫离去后,她回到自己的厢房。
刚才尤大夫说过,老人和小儿是死亡高发人群。
江婆子显然很难躲过这一劫。
她并不是一个无情之人,但自身力量甚微,连大夫都解决不了的事,对江婆子的关照也只能到此。
不过陈贤乐始终令她忐忑不安,如果没能熬下去,那她也要跟着倒霉。
陈皎在屋里忧心忡忡地来回踱步。
从杀人埋尸开始,她的路每一步都走得极不容易。
先前靠着威胁崔珏苟赢了这场替嫁,如今面对时疫,她要对抗的不再是人力了,而是天意。
去他娘的天意!
肺痈是什么玩意儿?
如果有现代医学,会不会就不是一道无法攻克的难题?
陈皎满腹牢骚,却无从发泄。
中午公厨那边送来饭食,因着时疫的缘故,天天都有一道炖煮的芥菜汤,雷打不动送来。
许氏不知其故,早吃厌了,嫌弃道:“怎么又有芥菜汤?”
婢女丁香解释说:“娘子有所不知,这道菜是府里的必备,各房都有。”
陈皎好奇问:“有什么讲究吗?”
丁香:“奴婢听公厨娘子说,这是尤大夫让做的,说芥菜通肺豁痰,利隔开胃。
“现下时疫肆虐,用芥菜有食疗之效。”
听她这一说,许氏连忙道:“既是这般好的东西,怎不早说!”
那道芥菜汤得到了许氏的青睐,哪怕是白水煮的,连汤带菜皆被用得一干二净。
当时陈皎并未把芥菜汤放到心上,毕竟对于华国人民来说,世上只有两种吃的。
能吃的做菜,不能吃的做药。
晚上仍旧有芥菜的一席之地,不过换了花样,是腌制的芥菜。
吃起来脆嫩爽口。
许氏给陈皎夹了不少,说道:“我儿多用些,丁香说此物通肺豁痰,咱们娘俩可不能遭殃。”
陈皎拿起筷子尝了尝,点头道:“比煮汤好吃。”
许氏也觉得不错。
二人用到一半时,陈皎似想到了什么,忽地盯着碗里的腌芥菜。
时下流行的肺痈,会不会就是现代的肺炎?
见她愣怔,许氏好奇问:“阿英怎么了?”
陈皎回过神儿,看了她一眼,又看了一眼碗里的腌芥菜。
如果肺痈就是肺炎,那会不会要用到抗生素。
想到抗生素,她又看向腌芥菜。
生平第一次,她忽然体验到作为现代人在这个落后时代的非凡意义。
“阿娘,我要去找尤大夫,有话要问他。”
许氏愣了愣,不解道:“有什么话明日问也不迟。”
陈皎压下心中的振奋,起身道:“我一刻也等不了!”
此时夜幕降临,她不顾许氏劝阻,执意要去寻尤大夫。
许氏拿她没法,只得差两名仆人陪她出去。
晚上外头寒冷,陈皎披上御寒的兜帽斗篷,手里抱着暖炉,许氏才放心她离去。
丁香提着灯笼在前头引路,另一名婢女则搀扶陈皎前行。
听说尤大夫在八房秋水斋那边,她亲自过去了一趟。
府里最小的两位妹妹都养在八房,一位四岁,一位才两岁。
这会儿两岁那个不幸染上时疫,情况很不乐观。
陈皎过来寻人时,苗翠萍两眼通红。
她才二十六的年纪,生得温婉可人,典型的江南女子柔弱模样。
眼见女儿病重,却无计可施,只得以泪洗面。
陈皎并没心思关心八房的情况,与苗氏寒暄了几句,便问起尤大夫关于肺痈的种种。
尤大夫耐心极好,同她细叙相关病症与用药,以及各种常见情况。
陈皎认真倾听,愈发觉得肺痈跟肺炎似乎差不多。
想到每天用的芥菜,她问道:“芥菜有通肺豁痰之效,是否可以用药?”
尤大夫应答道:“此物只起辅助之用。”
陈皎轻轻的“哦”了一声。
忽听隔壁十三娘陈恬哭闹不休,尤大夫起身去看情形。
陈皎不作逗留,打算去一趟公厨。
丁香不解她的举动,在去往公厨途中忍不住问:“小娘子这时候去公厨作甚?”
陈皎答道:“今晚的腌芥菜不错,我去看看还有没有。”
丁香:“???”
夜色浓重,公厨里还留着人值夜。
哪怕是晚上,灶膛里仍旧燃着柴块,熬药的熬药,备水的备水,热气腾腾。
陈皎过来,恰逢公厨的管事婆子在。
见小主子大晚上的前来,忙热络迎了上前,行礼道:
“这风寒夜冷的,小娘子有什么差事吩咐下人就好,怎到这儿来了,可莫要冻着!”
陈皎道:“你们做的腌芥菜好吃,我来瞧瞧。”
管事婆子:“???”
陈皎不理会她一脸懵,问道:“还有腌芥菜的缸子么?”
管事婆子忙道:“有、有。”
陈皎:“放哪儿的呢,我去瞧瞧。”
管事婆子连忙叫人把主仆领到地窖。
地窖冬暖夏凉,储存着不少物什。
一行人从石梯下来,角落里果然放着几口大缸,装的皆是腌制之物。
引她们前来的厨娘一一介绍。
这口装的是腌萝卜,那口是泡酸笋,最里头那两口才是腌芥菜。
陈皎让她打开看一看。
瓦缸太大,得搭矮梯才能掀开盖子。
厨娘上去把盖子揭了,陈皎好奇上去看缸里的芥菜。
管事婆子提醒道:“小娘子且小心脚下,莫要踩滑了。”
陈皎应声晓得。
缸里还有半缸芥菜,里头有不少盐渍出来的卤汁,闻着有一股子发酵后的酸香味儿,并没有长绿毛。
“这是何时腌制的?”
厨娘答道:“今年腌制的。”
“往年的呢,还有吗?”
“去年的有一缸,没动过。”
“缸里头有长毛吗,绿色的那种。”
听到这话,厨娘不禁露出奇怪的表情。
底下的管事婆子接话道:“小娘子真会开玩笑,这可是入口的东西,断不能用坏掉的。”
陈皎有些失望,她小心翼翼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