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225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他想要东西是真拿钱买,而不是直接征用,让人心里舒服很多。毕竟他不付钱,谁敢去找他要。

  赵云惜嘴角抽了抽,心想这老皇帝怎么还不走。地都种完了,她不想再跟在仪仗队边上当木头人了。

  老皇帝不但没走,还对农庄很感兴趣。

  从田垄到种子,挨个看遍。

  他今日也算微服出巡,田垄上带着青草香的春风吹得人格外舒服,他便有些不想回。

  吃饱喝足,他便想着体察民情。

  近些年日益寒冷,冬日刚过,田间的风尚且料峭,但田间地头,多得是百姓在耕种。

  有人在给小麦薅草,有人在用钉耙挖地,有人在赶着牛耕地,不一而足。

  朱厚熜还特意去人家地头看看,百姓瞧见这样排场的仪仗,只觉得害怕,虽然不知道是谁,但是扑通一下就跪了。

  春耕很顺利。

  嘉靖帝瞧得眸色幽深,半晌才摆摆手:“回宫!”

  他来得快,走得也快。

  但赵云惜就觉得特别累,就算是赏了好些宫中的好物件,她也觉得累。

  面前摆着攥珠金凤累丝头面、玉如意等……

  全是她没有见过的好东西。

  嘉靖还挺大方。

  赵云惜心累过后,又觉出万分欢喜。

  这确实挺好的。

  她想着,朝廷每年春日,针对农业农事,每个月也会宣发圣旨,比如这个月就是“趁时耕种,不要懒惰农业。”

  还挺通俗易懂。

  *

  秋日。

  该到掰玉米的季节。

  皇帝再次来访。

  有了前几次的见面,这回好歹熟络几分,但对于皇帝的敬畏,让众人缄口不言。

  叶珣正在烹茶。

  他坐在精致的几案前,身前摆着漂亮的银制茶盒,装着珍藏的雨前龙井,格外雅致。

  白皙修长的手指捏着茶匙,舀出少许茶叶,放入三才杯中,缓缓地注入清澈的茶水,微风便将茶叶的香气送了过来。

  第一泡茶水倒掉,第二泡才放进分茗杯中,和第三泡中和后,分给诸位品茗。青釉的小茶盏微微冒烟,瞧着便格外秀雅。

  赵云惜远远看着,她在林宅也学过品茗的功夫茶,但不如琢光自幼学习,做来行云流水,漂亮至极。

  “茶汤清亮,香气淡雅,入口回甘,好茶好茶!”嘉靖心情愉悦,不住口地夸。

  玉米的产量肉眼可见。

  硕大的玉米棒子就挂在杆上。

  他在看玉米养护记录……没什么记录,就幼苗期除草,干旱时浇水,旁的就不用管了。

  中间出顶花前再追一次肥。

  没了。

  朱厚熜越看越高兴,连带着和颜悦色地拍拍王朝晖的肩膀,笑吟吟道:“如今看来,你当真要立大功了!”

  王朝晖起身,恭谨作揖:“皇上福泽深厚,得上天庇佑,赐下神种救世济民,吾皇英明!!!”

  头一回见皇帝,他激动得快要尿裤子。他爹娘尚且不顾他的死活,更遑论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

  而这回,他已经能顺利地控制情绪,说出自己该说的话。

  几案旁,王朝晖神色淡然。

  田间,锦衣卫正掰玉米掰的热火朝天。

  朱厚熜见此,品着茶水,笑得意气风发:“第一回 推广,你打算怎么做?”

  张居正闻言,捏着茶盏思索片刻,这才认真道:“回皇上的话,明年收成时,召集试点部位的农人亲自来收,等看到产量后,推广就变得理所应当,再像蚕食一样,层层推进,侵染周边。”

  朱厚熜听得认真:“不错。”

  这法子是好。

  看来他真的是极为聪慧,又愿意认真办差。他记下了面前相貌清俊的男人。

  今年收成,同去年一样。

  朱厚熜放心了。

  快乐回宫。

  *

  张居正得到帝王青睐,办差明显顺利许多,甚至有人暗示,户部有小缺……

  他瞬间就懂了,请人家吃了饭,这才给赵淙补了安陆县令的缺。再有林子坳、张茂也补了缺,他们是举人,做个县令起步,倒也正好。

  赵淙接到调令后,十分感念。

  刘氏更是高兴坏了,拍着赵淙的肩膀,一叠声道:“都是云娘念着你,要不然偏偏就你补了这么好的缺。”

  赵屠户高兴得喝了两大碗酒。

  一并送来的,还有江陵小院的契书,特意赠与他们。

  刘氏眼泪汪汪:“云娘真是个孝顺孩子……”

  她好想她,她已经许久不曾见过她的孩子了。

  *

  张居正立在宽阔的官道上,行走间,许多官员来给他行礼问安,微斜的夕阳,让他的影子就在腿旁摆动,亦步亦趋。

  他微微有些唏嘘。

  官场十年,他坐了十年的冷板凳。

  其中日日夜夜的心酸煎熬,只有自己知道。

  他那时甚是迫切和烦躁,可当真正踏进来,权力的大门在他面前敞开,又是别样一番滋味。

  他知道自己的官途刚刚开始。

  当所有人都笑脸以对,说话用词格外讲究好听时,张居正深刻体会到……有什么在悄悄地生根发芽。

  莫忘初心。

  他在心里劝自己。

  张居正路过点心铺子,索性走进去,买了枣泥菊花酥,再买了琥珀核桃,想着给家人带点零食。

  又拐进银楼,给琢光买了项圈,给敬修买了小金锁,给娘买了手镯,给叶珣买了网巾,给自己买了两条素色手帕。

  他眉眼微弯。

  现在终于有钱给家人买礼物了。

  小院离上值的地方不远,他走过几条大街就到家了。

  叶珣正提着篮子,里面装着雪白的糯米,而赵云惜端着一罐金黄的桂花。

  这会儿斜阳晚照,行人匆匆。

  在院门口碰上,刚打开院门就见顾琢光正抱着小敬修玩,给他看春日的一切。

  “琢光!敬修!”张居正笑吟吟地唤。

  他将自己买的礼物分发给几人,笑着道:“有契书在,不喜欢可以去换。”

  顾琢光见大家都有,面上的微烫才少了几分。

  她将小金锁挂在怀里孩子的项圈上,笑得眉眼弯弯:“你爹爹眼光极好,戴着极适合你,是不是呀小敬修。”

  张敬修摸着小金锁,小手扒拉过来,张嘴就要啃。

  “哎!不能吃?”顾琢光眼疾手快地拦住了。

  张敬修没忍住……吸溜。

  他现在半岁了,小脸粉嘟嘟,看着分外可爱。

  “主家,吃饭了!”厨娘喊了一声。

  几人便先去净手,再往餐厅去。

  “尝尝这闷罐肉,跟一个信阳来的厨子学的。”厨娘笑眯眯道。

  赵云惜先坐下,厨娘一打开陶罐的盖子,就能闻到热气挟裹着浓香,扑面而来。

  “确实很香。”赵云惜点头。

  厨娘得了夸赞,这才放心退下。

  带着浓郁香味的油亮汤汁,里面炖煮着肥瘦肥美的肉,瞧着就很有色泽很香。

  “会不会腻?”赵云惜有些纠结。

  然而闷罐肉带着特有的咸香,很好吃。

  咬上一口,便颤巍巍地抖动起来。

  可见火候足够。

  张敬修:“啊!啊!啊~”

  他要吃!

  顾琢光见他馋的口水直流,索性叫奶娘把他抱远一点。牙还没长,天天馋大人吃的东西。

  那手快如闪电,从她嘴里硬抠点心,她还来不及拦,小敬修就塞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