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226章

作者:李诗情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 穿越重生

  众人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有个小孩,确实给生活增添了许多快活。

  “白圭幼时也这样,三个月大,我抱着他吃米饭,他坐在我怀里,背对着我,看着外面,我吃一筷头,他已经张大嘴自己去啃碗了!”赵云惜回忆一番,再看张敬修时,便格外温柔。

  “爷俩长得也像。”她想,时光过得可真快。

  张居正:?

  求别说了。

  赵云惜便依言住口,只是神色格外温柔,笑呵呵道:“快吃!快吃!”

  不远处的张敬修身子都快扭成鲤鱼摆尾了,就为着离心爱的肉肉近一些。

  顾琢光有些心疼,就切下来一块瘦肉,剪成肉糜喂给他吃。

  张敬修圆溜溜的狗狗眼瞬间亮了:“吧唧吧唧……”

  好香好香再来一碗!

第127章

  初春时节,和风熏然。

  暖阳徐至,鸟虫鸣叫,空气中都是青草鲜花的香气。

  田野间皆是游人和百姓。

  而赵云惜也格外忙碌。

  田间正在育苗,这些都至关重要。

  她每天都要骑马来看一回,本来生疏的骑术,不知不觉间,竟然又顺当起来。

  她仔细看了看,玉米的胚芽鞘已经顶出来,隐隐还能看见嫩嫩的绿芽。她都想拿棍扒拉土,看看土地里面是什么样子了。

  赵云惜身后跟着一整个团队。

  司农、劝农司都在,毕竟政策的真正实行,还得靠他们。能种子足够,他们就要去嘉靖划定的区域推广神种,必须了解。

  轰隆隆几声闷雷响彻云霄,一道闪电劈下。

  几人连忙回房避雨。

  赵云惜立在屋檐下,望着窗外一场大雨,不住点头,春雨贵如油,下得好。

  天色暗了下来。

  赵云惜点亮油灯,昏黄的灯光便在小屋内亮起。

  “赵娘子,这样的大雨,会不会把小苗冲坏?”

  劝农司的司正顾鄞皱着眉头问。

  赵云惜回眸看他,笑了笑,温和回:“不会,这神种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不娇气,存活率特别高。”

  顾鄞松了口气。

  这桩差事若是办好了,他必升迁,他容不得出丝毫差池。

  顾鄞目光深晦地打量着面前的女子,他前些日子还在想,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她办,她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如今相处几日,自然发现,她真的令人敬佩不已。

  在种地上,确实是一把好手。

  顾家乃勋贵之家,昔日荣光不提也罢,如今落寞,他能爬上司正的位置,已经费尽顾家人脉。

  此番只能胜,不能败。

  身在名利场中,他不允许有任何挡路的存在。

  他早已抛却清高二字。

  顾鄞起身,就冷风扑了满脸,顿时老实地坐回去。他想了解她更多一点,便故意说话咬文嚼字。

  赵云惜在心里默默地给他加上老古董的标签。明明年纪轻轻,偏偏说话像六十岁的酸儒。恨不能摇头晃脑之乎者也。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顾璘眉眼带笑:“喧聒盈耳,恰如此时。”

  赵云惜生无可恋,总觉得这二十岁的酸儒马上要满脸认真地开口:“我考考你……”

  被自己的脑补惊到了,她面色寡淡,回应敷衍。

  这雨怎么还不停。

  室内一时便寂静起来。

  待雨停后,几人分开,顾鄞还有些懵,他琢磨着,他也没得罪这个上峰,她怎么突然就这样不耐烦。

  *

  赵云惜又回地里了。

  要看看有没有积水,免得真淹了幼苗,她会哭的。

  四处重兵把守,人迹罕至,只有庄子上的农户,此刻也在自家院内避雨,并不常出门来。

  撑着伞,赵云惜细细地思量,想着近来的路有没有走错。越临近权力巅峰,越是有无数人在盯着你的破绽,等着将你拉下马。

  良种已出,只要能推广开,百姓的日常生活定然无虞,那她也放心了。

  嘉靖已经从修仙的疯魔模式中脱离出来,他前期尚算英明神武,如今不知能否继续。

  皇帝的晚年像是被诅咒过一样。

  赵云惜叹气。

  求求了,他活久一点,张居正活久一点,那他们的晚年是否会不同。

  真正进入权力漩涡,她才知什么叫力不从心。

  比如——

  这秧苗种下去,你自然是希望它能平安茁壮地成长,开花结果,但中间会出现太多意外了……病虫害、天灾、人祸,不计其数。

  赵云惜归家去了。

  刚到家,她洗过手,晚饭已经摆好了。

  赵云惜一落座,叶珣就给她摆好碗筷,盛好饭递给她。

  “谢谢。”她笑吟吟道。

  叶珣轻嗯一声:“饿了吧,快吃。”

  赵云惜早就腹中饥饿,她连吃好几口,垫垫肚子,这才询问道:“你们谁认识劝农司司正顾鄞?”

  张居正点头:“我认识,先前在翰林院中共过事,很正派的一个君子。”

  赵云惜:“……”

  那确实挺正派的。

  “他见谁都咬文嚼字,探讨学问?”

  张居正满脸茫然:“那倒没有。”

  赵云惜点头:“那就是在探我了。”

  她当时的感觉没错,琢磨片刻,她幽幽道:“探就探了,拿赵师秀的诗,是不是看不起人?”

  那是她初中必备古诗词!!!

  顾琢光噗嗤一声笑出来。

  她这个婆母,总是清雅淡泊,还鲜少露出这样孩子气的表情,可见是真被气到了。

  叶珣点头:“明日我也问问他,给你报仇。”

  赵云惜闻言,顿时摇头失笑:“那倒不用,我就是一时间,拿捏不好相处的界限。”

  她是没有明确官职的。

  现在尴尬的点在于,她是女人,没有明确职责,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些地,归她统管,她要负责把地种好,其他人要听她的。

  这样的职权不明,自然会引来试探。

  “罢了,如今已经比我想象中还要好了。”赵云惜摆摆手。

  在她最初的设想中,当神种上奏,交给朝廷那一瞬间,就会被人摘桃子。

  她不介意被人摘桃子,种花家会种地的人太多了,只要能好好种下,最后发到百姓手里就行。

  谁知——

  她还保留了这种权力。

  赵云惜又高兴起来,她背着手缓缓回书房去了。

  要写每日种地日记,以便以后借鉴翻阅。

  她甚至在想,徐光启出生了吗?

  那利玛窦呢……

  她有点期待了。

  但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在历史上,海禁格外森严,但此番有了银岛源源不断的供银,嘉靖训练水师,化整为零,将倭寇压着打。

  海禁反而松懈许多。

  近来有一葡萄牙人,在京城晃荡找门路,找到了王朝晖头上。他出过海,会些简单的拉丁语,时下学术、宗教和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就是拉丁语。

  王朝晖将人带了回来。

  “此人名唤沙勿略……”王朝晖打量着他,神情戒备。主要他很富,丝绸宝石,一眼就知钱多。

  赵云惜挑眉。

  传教士?

  她笑容顿时热切几分,叫王朝晖好生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