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小毛驴不高兴地打了一个喷嚏。
谢来伸手给小毛驴顺毛,顺手拍开她的手,无奈说道:“别弄乱了,回头给你闹脾气。”
三人又去了其他几个民屯的地方,核对了田地数,问了春耕的事情,直到天黑,眼看城门要关了,这才火急火燎赶回去。
回衙门时,正看到老衙役看着手中的几张报名表,眉头紧张。
“怎么了?”江芸芸随口问道。
“刚才有人大晚上来敲门,说来交报名表的。”老衙役悄悄看了眼江芸芸。
江芸芸接过来看着。
“好漂亮的字。”王献臣扫了一眼说道。
“同知看这个地方?”老衙役突然指了指报名表上的位置,一脸嫌弃,“什么狗屁东西都来报名了。”
江芸芸低头一看。
——道门街东段,锦绣坊。
江芸芸反而笑了起来:“挺好的,有上进之心,不算无药可救。”
老衙役撇嘴:“好好的衙门让这些私娼来,成何体统。”
江芸芸一听,也跟着笑:“对,你说得对,回头这些私娼窑子我确实是要好好整治一下了,买卖女子,逼良为娼,平白糟蹋无辜人,简直是浪费我们兰州的人力,刚好我们修城墙也需要人,正好让这些有力气没力气使的人,做点有贡献的事,少给我欺负弱小。”
老衙役脸色一变。
王献臣也跟着变了脸色。
江芸芸把这三张纸仔仔细细看了看,然后交还给老衙役:“好好放着,过几天就考试了,别出差错了。”
老衙役只好捏着鼻子收了下来。
王献臣跟在他身后,不解说道:“你这个衙役里要是招了个娼妓,回头真的要被弹劾死了,而且外面说得肯定很难听。”
江芸芸一听也跟着点头:“你说得也对,所以我得保护好她们的信息,得找点借口把那些私娼都打了,给她们一个良民的身份,嗯,还要立个女户给她们。”
“我不是这个意思。”王献臣连忙说道,“我是觉得这个人选不好。”
“都是女的,兰州本地人,还识字,肯定也懂方言,常年历事,口才肯定也不错,现在又有胆子来报名,完美符合我的条件,哪里不好。”江芸芸扭头,平静看着王献臣。
“她们现在想换条路走,又不是杀人放火,也不是打家劫舍,我作为父母官,为什么不能拉她们一把。”
王献臣沉默了,他甚至下意识躲避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
——风光月霁。
——即便是在这样的夜色中,他依旧好似在发光。
“今天也辛苦了,回去休息吧。”江芸芸笑说着,“我得回去准备试卷了,过几日要整修城墙了,驿站就在城墙边上,你等会回去和其余人也说一下,体谅一下。”
王献臣几乎落荒而逃。
江芸芸安安静静地看着他的背影逐渐消息,这才轻声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去了。
——事情实在太多了,她实在没空想其他的。
之后的王献臣就这样跟着江芸芸在屯田里到处走,五天后总算是稍微看明白她到底要做什么了?
“你在查这些没有登记的地?”
“先排查一下。”江芸芸站在田埂上,寻思着这片农田,目测了一番,“瞧着是上等田,快有二十亩了。”
“看着土都被掀开了,应该是有人耕种的。”王献臣说。
“嗯,肯定有人,地上有一文钱都有人捡,这么一大片土地怎么会没人要,我们先随便看看。”江芸芸收回视线。
王献臣看着她手里的册子:“可这里没人登记啊。”
“所以当真可恶啊。”江芸芸冷笑一声。
两人又逛了不少地方,五日时间,竟然把西面的土地逛得差不多了。
“听说你们这两日就打算启程了?”回城时,江芸芸说道,“回头把蒙古使团的册子带上去。”
王献臣震惊:“你还真的让他们都乖乖填好表格了。”
江芸芸笑:“当然,我又不是和他们过家家,还跟他们开玩笑不成。”
“他们竟然还听了?”王献臣不可置信。
“因为我说我们这里要建立一个巨大的贸易市场,就跟我之前在琼山县推广海贸一样,你们距离我们这么近,按道理应该是最好的伙伴才是。”江芸芸笑眯眯说着。
“他们听了?”
“听了啊。”江芸芸点头,“现在出发去京城,等那边回来正好可以再我们这个市场上买卖,他们可不是要抓紧,两天时间就办妥了。”
自来钱财动人心,蒙古人整日掠夺边境,大部分的原因不就是为了钱嘛!
王献臣又没说话了。
这边他们刚离开,原本他们站着的那块地里就冒出几个人影,盯着江芸芸的背影许久,然后才匆匆跑了。
江芸芸这边在暗搓搓准备清丈土地,那边寇兴则忙着和准备回去的钦差对接。
“陈参将?”寇兴核对到要押解上京的人,看到第一个人名,就脸色大变,失声说道,“他,他也算守城有功啊。”
“根据锦衣卫的情报,他身边最多的蒙古人奸细,而且当时就是他听了其中一个参将的话才回城的,差点失了城门。”马文升叹气,“陛下也很是震怒,如今唐伦和周伦也都有追击敌人的功绩,他这个,不好算啊,前头有江芸,后头有王总制。”
寇兴眉头越听越皱,嘴角紧抿,可到最后还是坚持说道:“可他确实就是守城了,论迹不论心,他当时确实被蒙蔽了,但后续也是将功补过了,而且当日就是他死守在天水门等待援军的,这事江同知时候可以作证的,如何能把他带走,守备营当日可是损伤人数最多的!”
“我自然知道,我原本是想着三人都带回京的,可蒙古人还在呢,少了将军,这后面的仗,难道还真的要江同知一个文人上嘛。”马文升继续说道。
寇兴脸色阴沉着不说话。
“下官倒是觉得还是都带回去比较好。”门口江芸芸面无表情说道。
“边上不是还有王总制在吗,他一连两次大胜,威名赫赫,正是能震慑蒙古人的时候,我们现在趁热打铁把内奸之事审得条理清楚,最好能杀一儆百,这样后面来替补的人才能一心一意为兰州,不会有这些弯弯绕绕,免得我们腹背受敌,做一点事情还是想这想那。”
马文升脸色一变:“上官说话,你一个下官如何敢插嘴。”
寇兴也跟着紧张说道:“你怎么来了?也不通报一声。”
老管家连忙告罪。
说来也是委屈,江同知一日能找知府四五次,时间久了,老管家都不管他了,所以他都是直接来的,哪里要人通报。
“下去!”马文升见状呵斥道。
寇兴对着她打了个眼色。
江芸芸垂眸,巍然不动:“不论是讨论内奸,还是当日守城……”
“下官一凭功绩,二凭品阶,也能听一听……”
江芸芸看了过来,逆光处的脸看不清,但明亮眸光依旧冷静:“不是嘛。”
第三百二十六章
钦差来兰州, 主要有两个事情。
第一自然是看看江芸现在这个泼天的功劳到底有没有掺水,也顺带核实具体伤亡情况。
就这个事情,作为主钦差的马文升有意和这个后辈打好关系,并不打算为难他, 而且按照目前得知的情况, 这个首功确实是要给他的。
兰州的衙门有意买卫所和锦衣卫的好, 他也非常配合, 就完完全全按照寇兴的折子报上去,就当给这个年轻人结个善缘。
这件事情他个人是完全没有意见的, 底下人有些不服, 他也只当没看到。
江芸是一个锐进的年轻人,挡了很多人的路,但他是愿意扶持这样的年轻人上路的。
第二件是京城有流言, 说肃王不安分, 基于大明国运上是有藩王成功的案例, 陛下也很担心, 这才让马文升来看看。
但据马文升观察, 肃王很是安分, 衙门和卫所都不联系,一心待在王府里修道, 如今又逢喜事,整日在府中吟诗作对,王府也少有人拜访, 世子沉迷种地,整个肃王府倒也安静, 他自然也不会主动去触霉头, 老老实实把事情都报了上去。
这两件事情办的都很好, 但也办得不好。
这么多人在兰州城呆了半个多月,结果样样都是别人的好,那算下来就只剩下自己不好了,这一趟下来什么也没捞到,平白辛苦,就算自己无所谓,手下人也会有怨言。
马文升从愣头青的御史到现在的兵部尚书,历经四十八年的官场风风雨雨,起起伏伏,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应该是有点事情的。
江芸是他看好的后辈。
王爷是他惹不起的权贵。
蒙古人是个不好弄的刺骨头。
那剩下的挑挑捡捡,便看上了三个卫所的头头。
他们身边有奸细的事情,是当日他去誊抄折子时意外发现的,是锦衣卫特意秘密呈上来的折子,陛下不说,他不问,但陛下没说,却又把锦衣卫的密折放到普通的折子上,这事却非常值得深思。
一开始马文升就只当自己不知道,按理他不该掺和到这件事情上的。
但兰州的情况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好,江芸是真的有本事,他既有本事挑衅蒙古人,也有本事当众下他们的面子,城内的百姓被他保护的好好的,城外的百姓说起他也都是一脸开心,推行农耕,整顿商税,桩桩件件都是政绩。
他不想触江芸的霉头,那就挑不出可以值得说道的错来。
所以卫所内奸的事情不得不提上台面。
此事说起来也很诡谲,他摸不透陛下的想法,又想着这折子既然在这里,那肯定不是让他视而不见的意思,所以他想也许高举轻放,轻轻敲打,是陛下想要的。
那处理这件事情就有一个原则:既不能做得太出格,毕竟陛下也碍于一些面子,不想放大此事,但也不能做得太低调,有些人接收不到,那他们的功劳就不会大,手下的人拿不到好处,那就是他的失职。
三个柿子来来回回地捏,看来看去,他就选上最是愚笨,也没什么背景,空有一点打仗本事的陈继。
陈继这人一眼就能看穿,是个实心眼,身边有内奸也太正常了,他稍一打听就发现守备营中的副将少了两个,千户少了七个,百户直接少了十个,虽对外说是战死,但将士的损伤不配比。
他自己就打过仗,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陈继,自己也不干净,手下也不干净,没背景,死心眼,盘算来盘算去,确实是这个事情中好拿捏的人。
马文升以为自己卖了衙门这么多面子,衙门这边也该卖点自己面子的,毕竟说到底也是卫所的人,和衙门也没什么关系。
可现在他看着坐在自己下手的江芸,又看着自己对面的寇兴,瞬间升起不悦之情,但随后又是头疼。
他是真的头疼江芸。
就江芸那辉煌战绩,别说他了,内阁看了卷袖子就跑,陛下看了也非常头疼。
“许是王御史还没和马尚书碰面。”原本气势汹汹的江芸芸坐了下来,反而整个人温和下来。
“斯日波的折子都写好了,填写的单子我也都整理好了,回头我让人给您送到驿站,今年斯日波朝贡人数一共一千三百人,进贡的马匹上等马一百匹,中等马三百匹,皮毛一百斤,名单全都有了,等到时候从兰州这边出发,我们这边也会一一核对,这些东西算中规中矩,但胜在这次态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