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730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女扮男装 升级流 成长 穿越重生

  小黄门们齐齐应下,飞扬跋扈来到驿站却发现人去楼空了。

  “坏了,去,去,立马去南直隶给老祖宗报信。”市舶司太监警铃大响,立马拍腿说道,“速,速啊。”

第三百八十七章

  傅瀚手里的折子写的是漳州前些日子收到一个勘合, 原是一艘自爪哇驶来的商船靠泊广州海港口,有三人手持勘合,自称是爪哇使臣,请求入贡。

  入贡就是请求准许将一船货物在城内贸易, 若是卖不出去朝廷会高价收购, 且最后结束贸易后朝廷会给予数倍的金银财物等返还给他们。

  这本是一件常事, 高皇帝立国之后把十五国列为“不征诸夷”, 且确定“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随着国家对外海上政策的逐渐收紧, 朝贡成为这他们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唯一手段, 虽然后期政策也跟着一路被限制,但要是真正儿八经来入贡,也是时常有之。

  但这事奇就奇在, 三个自称爪哇使臣的人两个姓李一个姓周, 且有通晓南方语言的通事还辨别出, 两位李性说话带有明显的江西口音, 陈性则是福建口音, 这两人的生活做派瞧着和汉人也无异议。

  可即便如此, 他们既然持有朝廷颁发的勘合,广东有司就不得不把他等当作外使来接待,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人看得出勘合的真假。

  勘合是是一张纸质文书,那张对半裁开的纸张上,用朱红色墨汁盖:某字某号的骑缝章, 一张为勘合,一张为底簿, 核对时将两半文书合在一起, 通过对其印识字号与内容, 进行比较、勘验,以辨别真伪、防止欺诈。

  勘合要满足三种要素:一是半印,也就是骑缝印;二是字号;三是底簿与勘合纸,三者缺一不可,寻常人难以仿制。

  现在礼部手中的是一份朝贡勘合。

  “哪也该是直接通过太监,送到内宫才是。”左侍郎张升犹豫说道,看了一眼傅瀚。

  如今市舶司的总管是来自内廷的太监,陛下的心腹。

  “糊涂话。”右侍郎焦芳点了点封面的黄痕,“这不是就是从内廷递出来的吗?”

  张升刚想回答是啊,但转念一想:“不对啊,这是黎御史的折子,怎么会递到内廷去。”

  这话一出,屋内三人都不说话了。

  “是不是这就是传说中的密折?”焦芳开始仔细研究着折子,“我是没这个资格的,两位兄长可有资格。”

  张升对他这张嘴无话可说,只好扭头去为看自己的主官。

  “不清楚到底如何递上去,但如今这东西就在我们手中。”秋日寒意深深,大堂还未开始点炭,便总有数不尽的寒意涌了过来,傅瀚揉着膝盖,“内廷如今就一个意思。”

  “查验。”两位侍郎喃喃自语。

  “我们礼部还真成查验司了不成,去年的玉玺,今年的勘合。”焦芳不悦说道,“这不是总是让我们担责吗?”

  “有勘合则勘合,这是礼部的职责?”傅瀚问道,“勘合呢?”

  张升回过神来:“是啊,勘合呢?”

  三人面面相觑。

  焦芳噌得一下站起来:“不会搬运的时候丢了吧?还是有人要害我们。”

  张升也开始在剩余的折子里翻造,却一无所获。

  “怎么真的不见了?”他脸色大变。

  傅瀚眉心微动,喃喃自语:“官府有备案,东西在仆人手中,老人不在,但东西还是不见了?辩真伪?”

  “派人去内阁看看。”傅瀚低声说道。

  “内阁?跟内阁有什么关系?”焦芳敏锐问道。

  “无需多问,赶紧去。”傅瀚摆出主官的姿态,板着脸说道。

  但显然礼部的人不需要多跑一趟,因为内阁已经派人把东西送过来了。

  来人递上东西没说一句话就走了。

  三人一看正是丢失不见的勘合。

  “怎么在内阁?”焦芳一向是个谨慎的性子,见状连着勘合碰都不想碰一下。

  “躲什么。”傅瀚不悦说道,“礼部该上下一心,一同进退。”

  “好好的折子在内廷,勘合在内阁,现在统统给到礼部,看上去好像是有天大的事情要礼部做决断一眼。”焦芳撇了撇嘴,“不过是一张勘合,年年都有,弄得这么慎重做什么?”

  张升想了想,谨慎说道:“是不是漳州出问题了?”

  漳州现在的情况内阁内廷很少对外披露,但这几年进展缓慢却是有目共睹了。

  “难道要收回开海决议?”焦芳眼睛一亮,“那好啊,开海一事本就有违祖训,早就该断绝了。”

  张升反驳着:“当年江学士的那篇开海论你不是大为赞赏嘛。”

  “文章写的好是写的好,做事可不是光靠嘴皮子的。”焦芳倨傲说道。

  张升直愣愣说道:“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焦芳冷笑一声:“以前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啊。”

  张升看着他愤世嫉俗的样子,眉心紧皱。

  “行了,有眼有嘴就该为朝廷分忧解难才是。”傅瀚打断两位佐官的纷争,“都过来看看。”

  焦芳到底还是老练之人,一眼就看出些名堂来:“这纸张,是内府所出。”

  “然后呢?”傅瀚追问道。

  “您是主官,您来判断,我只是给我我看到的内容。”焦芳显然不打算深入插手此事。

  傅瀚只好去看张升。

  张升老实巴交说道:“这是我第一次见勘合。”

  “何来问来问去,曰川兄见多事关,就连秦玺都能坚定,区区一张勘合岂不是手到擒来。”焦芳那张嘴不论说什么都听得人浑身不舒服。

  张升有意维护,奈何那张嘴也实在说不出什么具有攻击力的话。

  倒是傅瀚一听,便点头说道:“如此我便抛砖引玉了。”

  “可是看出端倪了?”张升来了兴趣。

  “爪哇是通贡之国,勘合每年都要颁发,拿新的勘合出来对比一下可以看出些许端倪。”傅瀚说。

  张升眼睛一亮:“对啊,竟忘了此事。”

  “我可没忘。”焦芳暗搓搓说道。

  没多久就有最新的勘合送了过来。

  “今朝已经排到第二十了。”张升震惊,“听闻爪哇乃是小国,进贡如此频繁嘛。”

  以爪哇为例,先是把“爪”字号勘合一百道及“爪哇”字号底簿各一扇收藏在内府,接着把“哇”字号勘合的一百道及“爪”字号底簿一扇给予暹罗,最后把“哇”字号底簿一扇发往广东布政司,每逢改元,就要更新换旧。

  这样,爪哇使团携带勘合一道,上面填写使团人员姓名、贡品名称和数量等内容,等到了港口由广东布政司初步核对底簿后,将使团护送到京,会同馆再将勘合进行详细核对。

  现在已经排到二十,就说明爪哇来朝贡颇为频繁。

  陛下登基也不过十四年。

  “无利不起早,内阁三位阁老每次不也早起晚退。”焦芳讥笑着。

  “孟阳也该以三位阁老为行事榜样才是。”张升终于找到主场,立马不软不硬刺回去。

  焦芳皮笑肉不笑,意味深长:“自会努力。”

  “这个是三号,今年的已经用过了,在庚戌年就核销了,那瞧着像是对照旧年勘合底簿自制的。”傅瀚喃喃自语。

  “如何得出这个结论?”张升连忙问道。

  “刚才孟阳也说了,这张纸出自宫廷。”傅瀚想也不想就先一步把准备开口的人撅回去,“是你说的,不过我现在只是提出来而已,并为他意。”

  焦芳神色讪讪。

  “这张纸的出场不会超过十年。”傅瀚放在日光下看着,随后看向两位佐官,“两位可同意?”

  两人仔细看着点头。

  “那大家再去看这字?”傅瀚放下纸张后,又指着那张纸,“可有看出什么?”

  “不是沈体!”两人盯紧一看,突然发现不对。

  “是,太宗偏爱沈氏兄弟之字,自永乐朝始,一切朝廷文书皆用沈体。可诸位请看,这些字可有一个是正宗的沈体?”傅瀚说。

  “颇为相似,仔细看去,力度形态还是略有差别。”张升喃喃自语,“差点被骗过去,但至少说明这人还是有些本事的。”

  “那也是假冒老虎的小猫。”焦芳觉得自己没第一时间发现这一点,有点恼怒,“什么阿猫阿狗也敢冒充沈体,有这能耐怎么不去科举,好好不办正事,造假来这里折腾我们。”

  “不过凭借这个断定会不会有点武断了。”张升委婉说道,“便是朝野众人说是人人都能一手惟妙惟肖的沈体也不太多见,说不定是当时的官员的失误。”

  “这样的人有什么用。”焦芳不耐说道,“应该把这份勘合的人抓起来直接革职。”

  张升忍不住说道:“何来如此苛刻,孟阳兄的沈体也非一绝,如今满朝沈体写的极好的人可不多,您的同年李阁老一个,他的小师弟,你如今的同僚江学士也是一个,要是按照字体好坏,有几人够得上他们。”

  焦芳脸色一沉。

  “行了,说其他做什么。”傅瀚对着张升摇了摇头,“说回这个勘合的事情,若是这张勘合是后朝之物,沈体略有不同倒也好说。”

  “不对,这纸至少也是十年,虽说不好过二十年,那怎么也是成化年间的事情。”张芳吃惊,“如此久的时间。”

  “听闻该国各自为政,说不定是朝廷早年颁发的勘合遗留到某部,时至今日方才使用。”焦芳质疑着,“那些蛮夷都是随意扯用的,说不定落下这张也情有可原,每年也不是次次数字整齐的。”

  “让人去请成化年的勘合本。”傅瀚连忙差人说道。

  “若是造假,那这个纸?”张升见人走远了,小声又问。

  “自然是从内府出来的。”焦芳冷笑一声,“那些太监做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不稀奇。”

  “那这三人也该抓起来了。”张升说道,“我先写个草稿。”

  “不急。”傅瀚抬手阻止。

  焦芳眼睛一亮:“怎么,打算为两位同乡求情。”

  傅瀚和张升都是江西人。

  “确定完这个真假,也该考虑考虑,这东西怎么七零八落来到我们手中的。”傅瀚也不恼,或者说他已经没空恼怒了。

  他觉得自己已经意外卷入到一件大事中。

  一说这话,两位佐官都无心做事了,立马站直身子:“怎么说?”

  “听闻漳州被阻,难以推进,想来诸位也是略有耳闻的。”傅瀚想起江芸芸清晨雾气中那双明亮的眼睛,突然叹气说道,“一时竟不知时好时坏。”

  “自然是好!”

  “当日是坏!”

上一篇:富贵大娘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