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觉醒了 第54章

作者:不要忆往昔 标签: 穿越重生

  领证当天晚上,陈作舟就搬到了宁安家。四合院还没修整好,一居室他嫌小,宁安家是最合适的。

  赵建华自动自觉的回了自己家,给小夫妻腾出了空间。

  2月18日上午,陈家一大家子人齐齐来到津市,连已经嫁人的陈万书夫妻俩都带着孩子来了,只少了已经归队的陈二哥,他委托陈妈带来了份子钱。

  陈爸陈妈各给了宁安一个红包,摸起来薄薄的,小桔子跟她说:“每一个红包里都是一张3000元的存单。他们俩知道你们已经结婚的消息后现存的。觉得送现金不好拿。”

  宁安笑的无比灿烂:“谢谢爸,谢谢妈。”

  陈妈拉着宁安的手,说道:“谢啥,咱们以后是一家人。安安呐,老三做事不周到,我们没能在你们领证那天过来,失礼了,你别见怪。”

  “妈,您这么说那我可真的不好意思了,是我们俩考虑事情不全面,怎么能怪你们呢?你们不怪我俩就行了。”

  陈大嫂说:“那不能够,要怪也是怪老三,不怪你。”

  她拉着孩子们上前,让他们喊“三婶”。

  陈万书也抱着孩子过来,让他喊“三舅妈”。

  她的孩子才11个月大,刚刚会蹦几个字,喊不了三舅妈这么曲折的词,张嘴就是“妈妈”,陈万书纠正他,“叫‘舅妈’”,小朋友就喊成了“舅舅”。

  陈大嫂说道:“孩子小,还不太会喊人,喊我也是喊妈,喊咱妈还是喊妈。”

  宁安笑着夸:“宝宝真可爱。”

  小朋友就伸着手找她抱,宁安把他接过来抱在怀里,小家伙顿时就咧着嘴笑,露出上下八颗牙。

  陈万书笑道:“三嫂,他喜欢你哎。前段时间他还认生,别人都不叫抱呢。”

  陈大嫂说:“可不是,有几天咱妈抱他都哭。”

  陈妈笑看着她们相处友好和谐,跟陈作舟说:“安安比照片上好看,你拍照技术不行啊。”

  陈作舟坚决不承认这一点。“只能说真人更加灵动俏丽,照片展现不出来而已,不是我技术的问题。”

  陈爸问他:“在这边工作还习惯吗?”

  “习惯!太习惯了!”

  陈爸:“……”

  陈妈看着小儿子春风得意神采飞扬的模样,笑着跟陈爸说:“你没年轻过啊?你年轻时啥样他就啥样。”

  说的陈爸老脸一红。

  陈大哥赶紧拉着陈作舟还有一直在一边沉默浅笑的妹夫一起去逗孩子了。

第76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36)

  中午喊上赵建华,大家一起在国营饭店吃了顿饭。

  陈爸对这个不到17岁的小年轻很有好感,没聊多久就把赵建华的创业故事了解完了。他觉得这小子头脑灵活,是个人才,就是太嫩了点。

  他跟赵建华说:“虽然现在不考大学了,但是你也不要放弃学习,不管什么时候,知识都是有用的。你要多看点书,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你要给你姐姐撑腰,得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向上走才行。不然的话,你看看我们家这些人,你想给你姐姐撑腰可是有点难喽。”

  陈妈拍了他一下,斥责道:“胡说什么呢,别吓唬孩子。”

  她笑着跟赵建华说:“别听你陈伯伯瞎说,你姐姐是绝对不会在我们家受委屈的,你三哥也不能给她委屈受,有我看着呢。不过你陈伯伯有一句话说对了,你得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这顿饭对赵建华启发很大,回去以后他就把课本找了出来,开始认真学习,不但把之前学到的知识巩固了一遍,还有空就往新华书店钻,通过看书去了解世界,去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之前他虽然有了前世记忆,知道了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上辈子他就没上大学,这辈子还真没往这方面想。现在,陈家父母点醒了他,让他再一次认识到,这辈子和上辈子彻底不一样了,他可以走一条全新的路。

  午饭过后,陈家人待了一会就走了。大人得上班,孩子得上学,除了刚刚退休的陈妈和两个小不点,其他人都忙得很。

  为了今天能打个来回,他们早上四点就从家里出发了,回到家肯定已经天黑。

  结婚以后,宁安就不用再凹艰苦朴素人设了,也不必再故意穿颜色暗淡肥肥大大的衣服,作为一个已婚女同志,每天和丈夫出双入对,打扮的亮眼一点也没什么。

  陈作舟就喜欢看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光是看着就赏心悦目,他打电话回家要东西,跟他妈说:“您没事多去百货大楼逛逛,看到有什么好东西就买下来寄给我。”

  陈妈就拉上大儿媳妇和女儿一起逛,东西一买就是4份,家里四个女人,人人有份。

  4月底,四合院彻底修整好,宁安和陈作舟搬了进来。陈作舟喜欢这个地方,场地大,足够他折腾的。

  折腾完了,临睡前,宁安问小桔子:“你给他吃什么了?”

  为什么这个家伙可以抱着她做完全程不费劲?她虽说不胖,但是体重也过百了!

  小桔子对对猫爪,说道:“也没啥,就给他吃了一点点大力丸。他是个搞研究的嘛,我怕他体能不够。我就想着,万一你想亲亲抱抱举高高,他能把你举起来。那谁想到他把力气用在这儿啊!别的我可没干啊,只是让他长了一点力气,就一点点,不太夸张。”

  宁安:“……”

  以后的日子里,她就不断地被陈作舟刷新认知。

  一个有研究精神的人,还有点享乐主义,再加上力气大,玩的可花了……

  自从结了婚,她忙的脚不沾地,花样百出的夫妻生活只是调剂,更重要的是工作。

  陈作舟调到这边来之后,宁安几乎要身兼两职,宣传科的工作要做,还要做他的研究助理。

  因为陈作舟发现,宁安虽然在机械专业方面是个外行,但是在逻辑思维和挑毛病这方面,她简直就是天纵奇才!总是可以出其不意的找出他的问题,帮他指引正确的方向。

  为此,他特意跟张书记要人,想让宁安专门做他的研究助理。奈何张书记觉得他色欲熏心,根本不信他的话。死活不肯答应。

  最后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把他的办公室安排在了宣传科旁边,让宁安两头兼顾。

  张书记跟宁安说:“这真不能怪我,要怪就怪陈作舟,他非得要人。你回家好好教训他。”

  宁安:“……”

  要不是因为她自己也想参与研究,她才不干。

  陈作舟也很忙,他一方面要做研究,另一方面还要做老师。

  他是有点好为人师的属性的,因为发现宁安对计算技术感兴趣,并且展露了相当的天赋,就让陈大哥把他书房中关于计算技术方面的书籍都寄了过来,包括《电子计算器原理讲义》、《程序设计》,等等。

  每天不是忙工作,就是忙教学。

  好在,虽然张书记不信他们,但是姚科长信!她离得近,发现这小两口是真的兢兢业业在工作,一点私事都不掺杂,就主动减少了宁安在宣传科的工作量,让她努力学习搞研究。

  姚科长是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人,她就觉得搞技术好,搞技术比搞宣传的要高级。

  她跟宁安说:“好好学,你要是也跟你家那位一样,弄个研究员当当,我出去都会觉得特有面子。从我办公室走出来一位研究员哎。”

  她还想帮忙说服一下张书记,让他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

  “小陈和小赵,真的是两个好同志。他们俩工作认真,态度严谨,为厂奉献,身兼两职,不辞辛劳。”

  张书记被她说动了,决定亲自来考察一下。

  他偷偷摸摸的来了,正好赶上陈作舟解决了一个小难题,一高兴就跟宁安拥抱了一下。张书记推开门,赶紧又捂着眼睛给关上了。在门口喊道:“你俩好好工作。”

  然后气急败坏的走了。

  此后,不管姚科长说啥,他都不信。

  73年6月,陈作舟理论结合实践,在津市机床厂制作出了一台计算机内圆磨床控制装置,并且安装在内圆磨床上进行试验。

  此后又经过不断调整,技术不断成熟。

  1975年8月,津市机床厂制造出了第一台成熟的实用型计算机(CNC)内圆磨床,走在了世界前列。

  他们为什么能肯定这一点呢?因为就在两个月前,在欧洲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上,西方国家刚刚展出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内圆磨床计算机控制装置,效果就和73年6月陈作舟做出来的那个差不多。

  这台成熟的机器比当年那台试验装置先进了很多。

  张书记激动的眼睛都红了,眼泪差点流出来。

  津市机床厂一跃成为一机部十八罗汉之首,开启了出口创汇之路。

第77章

  精致利己女主的对照组(完)

  张书记每天意气风发,走路带风。

  直到1975年底,一机部发来调令,要求陈作舟回京工作,同时被调走的,还有宁安。

  洋洋得意的张书记一下子就蔫了。

  本来嘛,他们机床厂因为宁安这棵梧桐树,吸引了陈作舟这只凤凰来此安家落户,结果呢,凤凰飞走了,这还不算,还把他家梧桐树都给拔了。

  他指着陈作舟,手抖出残影:“是不是你?是不是你提议带着小赵一起走的?你走就得了,你还拐走我们的人!你真是不像话。”

  陈作舟一点也不惯着他:“这事您还真怪不着我,得怪您自己!谁让您去部里开会的时候那么嚣张的?谁让您逮谁跟谁显摆的?可不就招人眼红了吗!其他厂子联名上书,让我回部里做研究,研究成果要合理分配给各个厂,不能便宜了你一人。我都走了,我还能把我媳妇一人留下吗?想也知道不可能啊!”

  张书记本来就是在无理取闹,这会被陈作舟这么一提醒,顿时就想起了自己在全国同僚面前拉的仇恨,懊恼的捶胸顿足。

  陈作舟又嘚瑟道:“再说了,我媳妇也舍不得我啊。”

  张书记心里一梗,叹了口气,说道:“行了,我知道不怪你,但其实也不能怪我,就算我不显摆,他们还是要把你调走。我显摆一波我还赚了。”

  这回轮到陈作舟无语了。

  他回去跟宁安吐槽,“没想到张叔的脸皮修炼进度那么快,现在都比城墙厚了。”

  宁安心说那肯定的呀,整天和你打交道,没个厚脸皮谁能顶得住啊,张书记只是堪比城墙,你可是比城墙拐弯还厚呢。

  但是她笑着说道:“都是你给他的底气,这两年他可是出尽了风头,面对那么多人的冷嘲热讽阴阳怪气,可不就练出来了吗?”

  陈作舟听得笑逐颜开。

  宁安这次属于内部调动,进京以后就在一机部工作,做陈作舟的助理。

  赵建华没有跟着一起走,他已经觉醒了前世记忆,知道高考将在两年后恢复。所以,当宁安暗示他,“现在这么重视技术人才,或许过不了两年高考就能恢复,到时候你直接考到京城去上大学”的时候,他立刻就表示了认可。

  “姐,你先去京城,过两年我去找你。”

  他和陈作舟打了三年交道,对这个姐夫无比认同,性格好,有能力,对他姐好,还爱屋及乌,连带着对他也很好。

  甚至连姐夫的家人对他也很好。陈伯伯和陈伯母经常鼓励他,他跟姐姐姐夫去京城探亲的时候,陈大哥和陈大嫂也热情招待他,还邀请他去他们在外交部家属院的楼房里玩,三个孩子管他叫舅舅,对他亲热的很。万书姐姐和姐夫还带他去剧院看演出,带他去后台和大家合影。

  陈二哥回家探亲的时候到津市来,还特意给他也带了礼物,抽空教他打拳练武,跟他说:“你要是想给你姐姐撑腰,身板也得练好了才行,不然你可打不过你三哥。你别看他看着跟个文弱书生似的,也是从小就练,打架很厉害的。”

  他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姐夫是不可能跟姐姐打架的,但是他还是认真学了起来。

  他姐对此积极支持,还跟他说:“我也跟你姐夫学呢,天天锻炼。”

上一篇:大明第一首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