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男配的人生2 第226章

作者:倾碧悠然 标签: 打脸 快穿 复仇虐渣 穿越重生

  送走众人,温云起连来时骑的马都打发了,这会儿跟柳大伯一起站在街上,其他帮着迎亲的人觉得他心情不好,陈正康出面将众人带走。

  温云起一身大红,虽然摘掉了胸前的红花,却还是一副新郎官的模样,引得路人频频沉默。

  柳大伯叹口气:“正阳啊,你得想开,大丈夫何患无妻。这事是天意,是老天爷不让你娶姚氏……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你说呢?”

  姚三姑娘算计了这一切,不光是豁得出去,还特别不要脸。这种姑娘进门,如果真心实意留在柳家过日子还好,如果想攀高枝,怕是柳家所有人都会变成她脚下的泥。

  温云起颔首。

  柳大伯见侄子眉眼平静,不像是难过的模样,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想要看出他是真的不在意,还是装做不在乎。

  温云起抬手拦下一架马车:“大伯,家里人还等着呢,咱们赶紧回去吧。”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去的时候还搬了不少东西。回来时就只有叔伯二人,他们还两手空空,身后跟着一脸古怪的陈正康众人。

  院子里已经铺上了红绸,大路都腾出来了的众人看到这情形,忍不住面面相觑。

  “娘,婚事不成了,姚家姑娘被别人接走了。”温云起只说了一句,身后的人已经七嘴八舌开始解释。

  很快,院子里的人就得知了前因后果。

  柳母急得快哭了:“那怎么办啊?咱们家的喜宴都已经做好了,这种天气又放不住……”

  “别放!”温云起看向院子里众人,“大家今日愿意来,就是看得起我柳正阳,看得起我们母子几人,喜宴照常摆,就当是感谢大家多年以来对我们母子几人的照顾。”

  柳母有些不舍得,陈正炜凑了过去:“婶娘,人家赔了一百多两银票呢。”

  闻言,柳母脸上的泪水止住了。

  是哈!

  今日的事情是丢脸了一些,但自家也没吃亏,就是……儿子的婚事大概会更难了。

  饭菜上桌,众人推杯换盏,院子里一派热闹,还有不少人安慰温云起,让他别自暴自弃。甚至还有好几个妇人当场就要给他说亲,甚至还要约定相看的时间。

  温云起急忙推了。

  原本的大喜事变成了这样,众人吃完饭后就纷纷告辞。

  柳大伯还做主让收礼的人将今日收到的礼物都退回去。

  送出去的礼哪有收回来的道理?

  再说,今日这些人也不是白送,那是人情往来,大部分人都是往日接了柳家的礼才来还礼的。少部分1回来送礼,那也是想和柳家交好。

  众人不肯收回,柳大伯直言:“正阳以后肯定还要成亲,到那时,你们若是不来,我还会登门去请。”

  这些客人中,也有看在柳正阳即将要娶姚姑娘的份上才来送礼,人家真正想要交好的人是姚父,如今两家婚事不成,这礼钱就打了水漂。既然愿意退,还不如收回。

  有了第一个上前接礼的,柳大伯好说歹说,到底是把礼物都退回去了。

  前后花费了半个时辰,才把所有的宾客送走,柳母只觉得浑身疲惫。

  为了操持这场婚事,她前前后后已经有五六日没睡好了,哪怕是累,她也很高兴。

  都累成狗了,结果却一场空。

  柳大伯很不好意思,将那一百五十两银票放在桌上。

  “弟妹,这个……我只能争取到这些。”

  柳母浑身的疲惫瞬间就去了大半:“我们家所有花费的银子都不到这里的三成。他们真愿意给这么多?”

  她知道孩子大伯的本事,嘴皮子特别利索。

  “如果他们不是心甘情愿,以后会不会来找我们麻烦?”

  柳大伯沉默了下:“那咱总不可能吃亏吧?”

  今日的事情,在发现姚家三姑娘被人接走以后,姚家人一撵他们就走,那肯定不会记恨。

  “弟妹,孩子还这么年轻,你真要抽掉他的脊梁骨吗?”

第176章 替嫁姐妹

  “男儿当世, 该有些血性。一味软弱退让,最后会连家事都摆弄不明白,纵容子女,不分好赖, 经不起旁人哭求……”柳大伯想到那样的场景, 吸一口凉气, 一脸严肃地我问, “弟妹, 你希望正阳变成那样吗?”

  柳母姜氏急忙摇头。

  她不懂得怎么教导儿子, 男人离世以后,儿子大多数的时间都在铺子里,身边能信任的长辈就只有他大伯。

  孩子长成现在这样,姜氏心里真的特别感激大哥,他们母子越过越好, 也都是这个兄长拉拔。

  因此, 哪怕兄长把事情办坏了,她也不会责怪。

  姜氏试探着问:“那……我们是不是要小心些?”

  柳大伯颔首:“最近这段时间,生人也好,熟人也罢,但凡是主动凑上来的,你们自己都要多个心眼。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若是遇事不决, 只管去陈家找我。”

  事情弄成现在这样,柳大伯觉得有必要回家跟妻子解释一下:“天色不早, 我得回去,你们把这些收拾了。对外就说正阳的缘分没到,天意如此。咱们既然拿了姚家的好处, 就别再说他们家的坏话。嘴紧一点,要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咱们已经得罪了人,可不能继续得罪。”

  姜氏通通都答应了下来,亲自将父子三人送出门。

  今日

  柳伯母陈氏没来,原本是要来的……两家在过去那些年里相处得还行,陈氏对柳家母子态度上不冷不热,却也从来没有拦着柳大伯照顾这边,这就很难得了。

  哪怕陈氏这个嫂嫂态度冷淡,姜氏还是心存感激之意。

  等到柳大伯带着两个儿子离开以后,院子里就只剩下母子三人。

  柳小婉到现在也有些不解:“怎么弄成这样了?”

  姜氏怕儿子难受,瞪了一眼女儿:“赶紧去厨房帮着收拾一下,弄完了早点睡。婚事不成,咱们日子还得过,明早上不用做饭,就把这些剩菜收拾一下将就吃,你不是要去交货么?回头我还要上工,咱们一起走吧。”

  这些年姜氏也没闲着,做了许多种活儿,最近在陈家的库房里做厨娘。

  陈家的生意做得不错,专门有一间大库房,每天都有五六个力工在那儿守着干活。陈家原本是不包吃的,就是柳大伯想要安排弟妹,才提出包吃。

  当然了,既然陈家要负责一日两餐,工钱自然会往下降一点。

  愿意留就留,不愿意留就走。

  而事实上,姜氏买菜做饭会算计,平时又不贪银子,一个月下来,工钱还不错。而且她都是早上去买菜,忙活到快中午时,就可以回家了。

  这份工是近两年才开始干的,柳大伯并不是每月付她多少工钱,而是将从力工那里扣来的饭钱全部交给了姜氏。

  反正,姜氏拿着这些钱负责让那些力工吃好,多的就属于她自己。

  等于陈家并没有出钱养着她,但姜氏能够赚到这份钱,确确实实是借了陈家的势。

  一夜无话。

  翌日早上,温云起没有起太早,他猜到姚娉婷不会善罢甘休,多半会找上门。

  如果今日他去了陈家的铺子里,一会儿姚娉婷找到铺子里去,她又不是个愿意体谅别人的性子。说不准会影响陈家的生意。

  陈家人愿意照顾柳家母子三人,却不代表他们愿意包容母子三人带去的麻烦。

  一两次还行,次数多了,人家肯定会不高兴。

  看在柳大伯处处替母子三人操心的份上,能避免就避免吧。

  果然,送走了母女俩后,温云起还在厨房里吃早饭,门就被敲响了。

  今日的伙食不错,昨天蒸的馍馍还剩下不少,因为娶的是姚家姑娘,姜氏怕送亲的人挑拣,再落了儿媳在娘家的面子。一点都没往里掺粗粮,馍馍吃着并不剌嗓子,就是有点凉了,吃着噎人。

  温云起吃得差不多了,将最后一口塞到口中,开门前想到外头可能会出现的人,还顺便将厨房门带上了。

  门外站着的果然是姚娉婷。

  此时她满脸怒容,眼露凶光,看见温云起出现,沉声道:“我有些事要跟你商量,咱们进去说。”

  这语气可没有半分商量的模样,态度格外强势。

  和上辈子的暴脾气比起来,此时的她已经算是很温柔。

  温云起并不退让:“家里没人。我还是姚家未来女婿时,姚姑娘算是我妻姐,男女有别,咱们这样的身份不适合单独待在一起。如今柳姚两家婚约取消,咱俩什么关系都没有,更不能单独相处。姚姑娘有话,就在这里说吧。”

  姚娉婷冷笑一声:“妻子被别人抢走了,你连个屁都不放,你也配做男人?”

  “配不配做男人,那是娘胎里就决定好的。”温云起直言,“姚姑娘不要来找我发脾气,我们两家的亲事,从一开始,柳家就做不了主。包括昨天我未婚妻被别人娶走,姚东家也只是告知了我一声,后来又给了足够的赔偿,无论我愿不愿意,事情已经这样了,再要纠缠,不光姚东家会厌烦,许公子也会找我麻烦。我家小人微,实在扛不住两位东家的清算。”

  姚娉婷之所以到这里来,纯粹是咽不下这口气。

  明明她才是许家妇,结果成亲之日昏昏沉沉,醒来都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她没能上花轿,未婚夫不光当着众多宾客的面表明要另娶她人,这都过了一夜,生米煮成了熟饭。她方才只是作出要去许家讨公道的模样,就被双亲给骂了一通。

  虽然没有拦着她,却也放下了狠话,如果她敢去,回头姚家的大姑娘就病逝。

  一时间,姚娉婷怒归怒,却不得不忍耐下来,她不敢赌。

  定了婚约,三书六礼耽误了一年多,她过完年就十九了。

  实话说,于未嫁姑娘而言,年纪确实长了些。如果有定下婚事,二十岁成亲也没人说什么。可她看好的未婚夫被人抢了,十九岁的大龄未嫁女子,之前还有个未婚夫,两人相处得还不错,在这样的情形下,想要定一门不输于许家的亲事……那都不是艰难,而是难如登天。

  于家无用的姑娘,再不听话,被放弃也正常。

  姚娉婷越想越不甘心,借口要出来散心,没多久就找到了柳家来……她自己不能出面去闹,那别人去闹,总与她无关了吧?

  结果,柳正阳比她想象的要聪明,人家压根就没想掺和这些事。

  姚娉婷不甘心,咬牙切齿道:“那你就甘愿放弃?若是没记错,你快二十了!”

  “不然呢?”温云起一脸无奈,“姚姑娘,你就放过我吧,我是真不敢去闹!”

  姚娉婷看了一眼身侧的丫鬟。

  丫鬟立即退走,姚娉婷压低声音:“你去一趟,我给你好处。二十两!怎么样?”

  “不怎么样。”温云起抬手关门,“我很累,要回去睡一会儿,姚姑娘自便。”

  姚娉婷伸手挡住了门板:“那你以后的婚事怎么办?”

  温云起用力一压门板,完了将门栓上。

  姚娉婷从生下来就从来没有干过活,手上也没力气,哪里挡得住?

  看着紧闭的大门,姚娉婷气得直跺脚,她感觉到旁人明里暗里打量的眼神,不愿意自己跟个猴子似的被人围观,很快就出了巷子离去。

  昨日姚家嫁女,原定要嫁的两个女儿只嫁出去了一个,已经盖过其他那些陈年旧事,一跃成为附近这一片最新鲜的事。姚娉婷走在街上,总感觉所有人都在议论姚家,她怕被人看出来,也不再耽搁,直接赶回了府中。

  姚东家不在家,只有姚母白氏在家以泪洗面,看到女儿回来 ,她大松一口气:“娉婷,你没闹事吧?”

  姚娉婷摇头,颓然坐在了母亲旁边。

上一篇:情况有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