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飞雁 第24章

作者:岩炎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重生 甜文 日常 穿越重生

  两家晚辈解除婚约后,没了亲戚关系,陶医官仍然是兢兢业业上门来为他针灸配药,还拒绝了他的高价诊金。

  按照陶医官的说法是:“我家二娘说崔指挥使对她多有照顾,要我一定好好给崔指挥使治病,我定然会加倍用心。”

  崔竞回想一番,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需要孟二娘感谢的事。真说起来,她不因为崔衡的荒唐迁怒他这个叔叔,就已经是个好孩子了。

  “崔指挥使,今日能赏光前来,真是让寒舍蓬荜生辉啊,快请上座!”

  新郎的父亲搓着手,有些局促又热情地邀请。

  崔竞客气地推辞,自己在桌边找了个位置坐下。

  他今日是应男女双方共同邀请来的,新郎方毅是他看好的一个晚辈,也是亲手提拔起来的下属。

  新娘宋三娘是他好友宋三郎的侄女,为了给侄女脸面,特地请他来压阵。

  恰好今日没那么忙,崔竞只好答应来喝一杯薄酒。

  主桌上坐着的,都是年纪大的长辈,崔竞是其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没人敢在他面前充长辈,人人待他都客气殷勤,新郎更是频频来敬酒。

  酒过三巡,崔竞推说醉酒不适,出去花园里透气。

  方家不大,今日婚礼人多,男客女客只分了一个内外厅,还有一群未婚的小娘子,在花园的花厅里吃酒玩闹。

  崔竞透过影影绰绰的树枝花影看到那边一群小娘子,脚步一转就准备离开换个地方,这时却听花厅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花厅里,孟取善和王七娘坐在一起。才十六岁的王七娘方才还为好友成亲而高兴兴奋,如今过了那个兴头,又开始难过了。

  “成了亲,三娘就没时间找我们玩了。以前孟姐姐也是这样,以后就剩下我们两个了,二娘,你要经常找我,不要抛下我哦!”

  她们之前也是好几个小娘子一起玩,后来陆续都成亲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从前闺中好友渐渐没什么话聊,也不来往了。

  现在宋三娘也成亲了,就剩下她们两人。王七娘说哭就哭,眼睛红红地把脑袋埋在孟取善的胳膊上。

  孟取善正安慰她,忽然听到附近有个小娘子说:“你不知道?她不就是那个被崔大郎退婚的孟二娘吗。”

  她意识到自己声音大了点,回头看了眼孟取善,正对上她的眼神,立刻有些心虚地转回去。

  和她说话的那个小娘子是个丹凤眼,特地越过中间的人,打量了孟取善两眼,神情有些不屑:“就是她呀,够傻的。”

  这个厅里坐的都是方宋两家亲戚的女儿,孟取善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说她小话的这两个,她就不认识。

  “我要是她就不退婚,崔家那种人家,夫婿纳妾不是很正常吗,有什么容不下的,只要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我不信他还不回去,等人回去了,温柔小意哄一哄,还怕抓不住男人吗,那妾室也好打发,每天给她立规矩,想怎么收拾怎么收拾!”

  她的高谈阔论引起了周围几个小娘子的注意,有人已经替她和孟取善尴尬起来,更有人伸长脖子看热闹。

  王七娘意识到她们说的是孟取善,眉毛一竖就把脑袋从好友胳膊上抬起来。

  孟取善一伸胳膊又把她压了回去。

  好奇地看看说话那个小娘子,孟取善直言问:“不知你是哪家的小娘子,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丹凤眼小娘子没想她会和自己搭话,她神气地瞥孟取善一眼:“你问这个干什么?”

  “我与崔衡取消了婚约,他如今还没成亲,我看你这样想嫁他,就想问问你的名字,有机会和崔夫人说一说,说不定你真能嫁给崔衡呢。”孟取善微微一歪脑袋,笑得可爱又有点坏,“若真成了,你要记得给我谢媒礼。”

  丹凤眼的小娘子整个脑袋都轰地红了,是臊的,她说不出话来,半天忽然提着裙子哭着跑走了。

  孟取善哎呀一声,奇怪:“我又没说什么,这就哭啦。”

  整个花厅都因为这个小插曲安静了片刻,孟取善对那些看来的目光友好一笑,她们又转开目光,和身旁熟悉的人窃窃私语。

  王七娘也和孟取善咬耳朵:“她们肯定是在说你呢,真是碎嘴子,关她们什么事!”

  孟取善无所谓,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喜饼吃了一口,又若无其事夹了一个给义愤填膺的好友:“来吃喜饼。”

  王七娘嘟囔:“你堵我的嘴有什么用,你堵她们的嘴呀!”

  “好吧,我来堵。”孟取善端着那盘喜饼起身,顺着大圆桌每个人面前放了一个,她经过的每一个地方,说话的小娘子都闭上了嘴。

  有一个没发现她过来,还背对着她在说:

  “你看到没有,崔衡的叔叔今天也来了,就在男客那边的主桌,你说她这样算不算得罪了崔指挥使……”

  忽然,她议论的对象在她耳边说:“当然不算,崔四叔脾气很好,我和崔衡,他肯定帮我,不信我带你去问问崔四叔本人?”

  说话的小娘子缩起了脖子,有些僵硬地摇了摇头。

  孟取善将一个喜饼放到她手里,催促:“这个喜饼味道不错,你尝尝。”

  小娘子含糊地应一声,尴尬地埋头啃饼。

  分完一圈喜饼,孟取善走回王七娘身边坐下,喝起红枣花生汤。

  王七娘眼神敬畏地看着她:“你刚才好像一个主人家。”

  孟取善说:“今天是三娘的好日子,她们这样说我的事,万一传到三娘耳朵里,三娘该难受了。”

  所以,不如吃饼。

  花厅里恢复安静,站在外面走廊的崔竞才慢慢踱步离开这里。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也见识过孟二娘语出惊人把侄子气得跳脚,知道她其实胆子很大,骗他也面不改色,不是好欺负的,但每次看到她,还是会下意识担心她被人欺负了。

  可能是因为她长得太乖。

  崔竞出去太久,宋三郎出来寻他,一见他就问:“你在笑什么,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了?”

  崔竞这才意识到自己在笑,掩了一下嘴,放下手后又恢复淡然,反问:“今天这样的好日子,我不该笑?”

  他是想到刚才孟二娘起身分喜饼,那反客为主的模样,觉得有趣。

  她做的自然,那群小娘子也没觉得不对,几乎整个花厅里的小娘子都在埋头吃喜饼。

  但崔竞看到了,孟二娘分喜饼之前,她自己先尝了一个,还没忍住露出了嫌弃的表情。

  “噗……咳。”

  “你又在笑什么呢,我说崔无争,你是不是喝醉了?”

  “可能是醉了,刚好,我就提前离席了。”

  “哎哎哎别呀!我还有事想问你呢。”宋三郎拽住崔竞,把他拉到一旁。

  “我说,你侄子崔衡和孟家的婚事,是真不成了是吧?”

  “怎么?”崔竞问。

  宋三郎说:“我这不是也有个侄子吗,也到了年纪了,我嫂子最近在给他相看,要是你们家不和孟家结亲了,说不定我侄子也能试试去求娶孟二娘呢。”

  “……”崔竞脸上笑意变得很淡,“你哪个侄子?”

  “就我大哥的儿子,家中给他谋了个四方馆的差事,人还算懂事上进。”

  崔竞半天才隐约想起来,一个见人总埋着脑袋,有些矮瘦的小郎君。

  顿时皱眉:“长得还没有我佩剑高那个?”

  宋三郎搭着他的肩:“无争,你这话就有些刻薄了,我那侄子孝顺听话,虽然人是没有你侄子长得俊,但他们家出的聘礼也多。”

  崔竞掀开他的手,淡声说:“你和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去和孟尚书说说,看他能不能满意。”

  宋三郎收手,捏着下巴说:“也对,跟你说有什么用,你一个世交家的叔叔也做不了主。”

第29章

  好友婚礼最热闹的一天结束,后面两家还有各种来往礼节,但这个就和孟取善没有关系了。

  她参加完宋三娘婚礼回去后,就被勒令待在家中,不许再随意出去。

  她爹认为她前段时间总是往外跑,跑野了性子,有必要约束一番。

  这一回连向来帮她的祖母也赞同起父亲来。

  “先前你定了婚约,不久要成婚,一旦成婚,便没有那许多自由玩乐的时间,祖母这才不想拘着你,随你跑出去松快松快。但……”

  祖母叹气声一声接一声,望着她神色担忧:“如今你这婚事没了,你又到了这个年纪,最重要的还是先相看,外面人多口杂,二娘就别再乱跑了。”

  崔衡那边还和家中闹着呢,和孟取善退婚的事也时常被人提起,一出去就难免听到些闲话,孟老夫人也不想让孙女出去沾染是非。

  不让她出去,孟取善也没办法,只得待在家中找些事打发时间。

  进入冬月后一直阴雨,不是制香的好日子,孟取善只能和几个侍女在廊下踢踢毽子和藤球,或是偶尔去祖母那里陪她玩博戏关扑。

  近来流行的是花牌和骰子,在后宅之中很受欢迎。

  祖母,继母还有二婶带着院子里大小侍女,围坐在炉桌前,桌上铺着花鸟毯子,摆满各种首饰绢花——这就是她们的赌资。

  孟取善运气好,又擅长数点数,时常赢,每每都抱回去一堆首饰,惹得二婶经常打趣,说祖母就是为了给她攒体己,才故意输给她。

  孟取善瞧出来二婶这是眼馋,觉得祖母对他们大房大方一些,可谁叫她没有女儿,只有两个每天不着家的皮猴儿子呢。

  “我手里就这点东西,都是些适合女儿家戴着的钗啊环啊,家里就剩下善姐一个未嫁的小娘子,不给她给谁,你一个当婶母的,倒眼馋起这些小东西了。”

  老太太虽是笑着说的,但话里的意思很清楚,二婶听了,神色委屈,也不敢再说什么,扭扭捏捏玩了一局就告辞了。

  等人一走,孟老夫人也失去了继续玩的兴致,把孟取善叫到身边。

  孟取善一看祖母这个表情,就知道她要说什么,果然,她拉着孙女暖和的手,开始老生常谈:“我可怜的善姐,怎么就没你大姐的好运气呢,转过年你都要十八了,婚事若定不下来,恐怕要蹉跎到二十,谁家好好的小娘子那么晚才嫁的,越到后面就越不好找了……”

  不只是祖母焦虑,连继母高氏都开始着急。

  继室本就不好当,她嫁进来时两个女儿都大了,彼此亲近不起来也算相安无事,这个继母当得无功无过。

  姐妹两个婚事都是上头祖父定下的,高氏乐得不管,但如今这情况,她当继母的若再不管不顾,外头就有闲话了。毕竟这本来就算是她的事。

  不管看得上看不上,她总得挑些人帮忙相看。

  高氏最近忙着托人打听,还回了趟娘家。她娘家是个落魄伯府,祖上阔过,但如今已经是不行了,她回去一问,她嫂子就热络地和她说起自家外甥。

  爹是户部司郎中,自己正准备明年春闱科考,成绩很不错,老师还是京中有名的才子温先生。

  现在结亲都是如此,彼此之间沾亲带故,高氏一听觉得不错,又差人去打听,回去后就和婆婆说了。

  “先前母亲说也不必非得是那些高官显贵人家,所以儿媳就没有一口回绝,想着先回来和母亲商量看看。是我大嫂的外甥,也算是亲戚,姓董名晨……”

  她将男方家中情况,父兄职位和他自己的情况一说,见老夫人没露出不满,便试探说,“若是母亲觉得还看得过眼,正好过几日我家中宴客,我回去亲眼瞧瞧。”

  “婚事须得慎重,草率不得,你多瞧瞧也好。”孟老夫人说。

  她心底其实不算满意,但儿媳妇难得主动做点事,不管怎么说她也是孙女的母亲,既然帮忙看了,她也不能一口回绝。

  继母这边有人选,二婶那边没两日也跑来,笑呵呵的,全不见之前的委屈。

  “可巧了,我娘家侄子要赶明年的春闱,从济州那边赶过来,我这侄子啊那可是生得一表人才,虽说比二娘大个几岁,但他是一心读书耽误了,我大嫂为了不让他分心,特地想让他科举之后,有了功名再结亲。”

上一篇:菟丝花女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