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独酌
很快主簿家冯太太的婆婆大寿的日子也到了,金铃赶紧打点礼物带着丁香就上门了,冯家老太太今年六十七在古代算是高寿,所以来的人也多,金铃被迎进去后就被安排跟各家商户的女眷们坐在一起。
这些人都是人精子一个个说话好听的不得了,其中一个姓陆的妇人一见金铃就特别的热情,主动给她介绍今日来的人,谁家是做什么生意的说的清清楚楚,金铃不知她为何如此热情一直小心应对。
期间金铃还被冯太太叫去见了她们家的老太太一回,老太太年纪虽然大了但是口齿清楚脑子清醒,看见金铃就一把拉过她的手道:“真是好灵秀的丫头,年纪这样小就能自己当掌柜真是出息,我年纪大了就爱见你们这么样的小姑娘。”
又指着冯太太道:“我这媳妇也是个孝顺人,我以前吃了几口你铺子里的小菜倒是觉得比别处的好许多,她就给我说了那铺子是你这样可亲的丫头开的,我听了心里更高兴,姑娘开的铺子听着就爽利干净,里头的东西自然是叫人吃的也放心。”
“我早就想见一见你了,不过是怕你忙没敢叫人去请,硬是拖到今儿才叫咱们俩个见着,今儿你就跟我坐着。”
金铃赶紧笑道:“劳烦老太太挂心,我今日一见您心里也觉得亲热,跟我亲亲的长辈儿一样。”
说着冯太太立刻安排金铃坐在了老太太跟前,叫好些一起来的小丫头眼热的不行,这才见面儿的竟然把她们比下去了。
直到下午老太太精神不好要进去小睡的时候还特意拉了金铃的手道:“以后常来,把这里当亲戚走。”金铃赶紧笑着应了。
从这里出去那位姓陆的妇人又过来找金铃说笑,这下更热情了些,金铃旁敲侧击的也没问出个什么。
第121章 松子百合酥
金铃参加完了冯老太太的大寿没过多久就再次收到了冯太太的邀请,这次说是什么山茶花会,据说请了许多家里做生意的,金铃打听一二发现这是一个资源交流大会。
冯太太一手拉起来的,每一年的春天都会开一场,衙门里凡是她能请到的女眷都会到场,除了衙门里各个差爷的女眷还有就是家里做生意的女眷,这些人凑到一起很是能互信帮忙完成几笔金额不错的大生意。
然后做成生意的人家会默认给冯太太这个搭桥牵线的一笔名叫‘花钱’的红利,对于这件事众人的参与度都很高,一般人还进不去这个小圈子,冯太太对于这些彷佛天生的得心应手还弯得下腰。
也就是冯主簿的官职还不够大不然冯太太根本不能满足仅仅是拉拢小商户,要知道冯主簿这个级别的官在金陵城只能算是末流,所以同等级的官员们来钱速度自然比不上人家大官。
那些官职高的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就能金钱滚滚而来,但是冯主簿这样的想发财就得用点手段,那些帮着外头人打官司诉讼的缺德事冯家做不下去,且金陵城的官员竞争激烈上官很少有那坏的冒黑水的。
所以就只能从这一方面下手,这样得来的钱拿着安心许多。
既然知道了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花会金铃就早早的做准备了,趁着这个机会要是可以给自己多拉来几笔大订单可就再好不过,又叫就叫玉瓶去找成元帮着好好的打听打听内里详细。
这边花会还没开始之前那位热情的陆氏
先来了,这次她还带着自己的女儿,这妇人瞧着也不过刚刚三十出头她的女儿已经十七岁了。
金铃叫人把她们母女请到了后院的小花厅,那妇人一见她照旧热情的上来拉着她的手:“哎呦,早听她们说你生意做的好,今日一见果然不错,瞧这院子里忙忙碌碌的。”
又招手叫她女儿过来:“这是我女儿知文,快叫姐姐。”
“金姐姐好。”陆太太的女儿姚知文看见自己母亲这样热情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说话间陆太太又送上了自己带来的礼物,几包精致的点心,而且当场就打开了,金铃赶紧叫人拿碟子来摆上。
金铃又跟她寒暄了几句见陆太太迟迟不说为何而来只好自己开口:“陆太太今日可是有什么事儿?”
陆太太也这会也看出金铃不是那爱闲话的人,赶紧说明自己的来意,她指着自己拿来的几盘点心道:“姑娘觉得味儿可好?”
“自然是好的,尤其这个松子百合酥好吃。”
松子百合酥算是一道比较贵的点心,用面粉、松子、蛋黄等东西做成,有的还会放肉进去,最后做成百合花的样子,金铃来了这里还没吃过,她只在现代吃过简易版本,这里的松子百合酥据说用料更是繁杂。
这东西算是一道比较补的点心营养价值很高,里面各样好东西不少,在这里也是送礼的佳品,这一碟子拿到大酒楼能卖一两银子,算是天价了。
陆夫人见她夸这一碟点心自己心里也高兴,又问:“依姑娘看可比外面卖的好不好?”
金铃不解其意:“您的意思是?”
陆太太笑道:“实不相瞒这一碟子是我亲自带着女儿做出来的,费了十二万分的心思,今日厚颜来见金姑娘也是为了这些点心。”
“姑娘也知道我男人只是衙门里的一个小人物平日管着一些杂事,说句难听的他要不是娶了我寻常也吃不起这个,我娘家祖上是给宫里做点心的厨子,到如今虽然家里会的不多了但是我从小也学了几样。”
“今日就是想问一问姑娘我这点心可能放到你金铃铛的铺子里去卖,我是想自己出方子姑娘手下拨几个人出来咱们合起伙来一起卖这个,我对自己的手艺还有几分信心。”
金玲本来想着这位这么热情必有所求,结果竟然是合伙卖点心。
“陆太太,我那铺子里虽说什么都卖但是主要还是一些熟食为主,点心就是有也是那种常见的,您这样好点心在我那里只怕卖不出去,我那儿客人还是普通人多,这个成本有些高了。”
陆太太忙道:“实不相瞒我为了这个还专门去你那铺子瞧了好几回,虽说寻常人占多数但是少爷公子们去的也不算少了,想来也卖的了些。”
金铃却是不想跟人合作,她自己做主惯了多个人嫌麻烦,而且这点心对她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陆太太何不自己开个点心铺子,这样的好手艺专门做贵人的生意只怕红火。”这年头虽然名义上不许官员经商,但是官员的夫人太太们却可以曲线救国,铺子挂在家里下人或者亲眷身上都可。
陆太太的男人只是芝麻大小的一个小官陆太太又是大商户家出来的,她就开个铺子其实也没什么人管,本朝五品官员以上这方面才查的比较严。
说到这里陆太太皱眉:“我也想过,只是开个铺子哪里是那么简单的,又得有个铺子又得位置好,还得有可靠的人照看,姑娘生意做的好自然也明白这一行并没有外人看着那么简单。”
这倒是真话,每年开铺子的人那么多,就不说能开的好出头的,就是能维持正常营业的都少,生意真的很容易失败,位置不好、商品不行、雇来的人能力不够等等这些只要其中有一点不好就能失败。
这些条件都全了也不一定就能成,而且做不成不说一不小心还得赔一大笔钱进去,没点财力的人失败一次就倾家荡产的,所以陆太太才想走捷径靠着金铃这个成功的出名铺子卖自家的东西。
俩人又说了一阵子金铃还是没什么意向,不过陆太太倒是百折不挠,别管金铃怎么委婉拒绝她都能有话说,而起还说的好听不至于叫人生气。
最后金陵没办法只好道:“你且叫我好好的想一想,我过一阵子给你答复,毕竟这事儿做起来也不容易。”
陆太太这才眉开眼笑又说了几句话终于告辞,走的时候她女儿姚知文已经头都不好意抬了,出了金铃这院子母女俩个上了车陆太太看女儿那样就叹气道:
“你是不是觉得娘没皮没脸,人家都那么不愿意了我还说个不停屁股也不挪动一下很是讨人厌?”
姚知文赶紧摇头:“怎么会,我知道娘都是为了我好,就是我自己没本事脸上挂不住,人家稍微说几句不好的就坐不安稳。”
陆太太看女儿如此说心疼的不得了,都是她嫁错了人才叫女儿也跟着受苦,她这辈子就这样苦水里熬着了但是亲女儿她却是要送出苦海找个好人家的。
“无妨,性子都是能改的,你比以前强多了,也是娘没本事给你生个兄弟才叫你吃了这些年苦头,不过咱们现在有求于人自然要腰杆子弯一弯,金铃儿虽是个商户可人家本事大,那咱们就得敬着,你爹那官儿小的说出去都叫人发笑给不了你一点助益。”
说到这里陆太太满脸的嘲讽。
“你还年轻受点气也无碍,辛苦几年能叫以后不至于这么艰难也划算的很,娘就是年轻的时候没吃一点苦才傻兮兮的把自己过成现在的样子。”
陆太太全名陆斯雅,以前也是千娇百媚的女孩儿,她未嫁前家里虽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但是也过得不错,她爹娘对她们几个孩子各个宠的过头,这也叫她们几个孩子做人做事都差了一些。
她才十五岁就看上了现在的男人闹着要嫁过去,爹娘说先定亲过个几年再嫁她都不同意,那会儿满脑子都是跟情郎双宿双飞只以为嫁人以后还是跟女孩时一样的,毕竟她爹娘很恩爱所以她以为自己也会一样。
结果因为嫁人太早怀孕也早她又孕期不好好听话保养吃的太多,生知文的时候胎儿太大俩天都生不下来险些一尸俩命都交代了,还是遇上个好大夫好稳婆才平安无事,不过代价也很大,她伤的太重再也生不了了,所以只有姚知文一个女儿。
她男人一看她不能生了没一年就变了脸,那会儿她公公还在官职比她男人现在强多了,所以容不得她怎么样人家就抬了个小的回来,她娘家也没法管,毕竟子嗣为重。
现在姚家三个儿子虽然都叫她娘可是她看着就烦,以后姚家的一切可都她女儿没有半文钱关系,而且家里也不怎么待见知文,知文小时候她也蠢叫孩子跟着受了不少闲气,要不是她后来慢慢的强势起来只怕姚家都没她们母女站的地儿。
现在几个孩子都大了需要说亲她那老不死的婆婆竟然想让知文给姚家大朗换前程,她岂能叫那坏了良心的东西如愿,好在那些人还不敢跟她撕破脸,她在拖个一二年也能给知文找个自己满意的人家。
当然,陆太太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她当年的嫁妆早被祸祸完了,那会年轻不知事都拿出来叫家里花了,所以她得赶紧给知文攒一笔嫁妆出来,最好能买个宅子陪嫁。
金铃等陆太太走了也没有完全不管这些点心叫了黄厨娘过来让她吃,黄厨娘这辈子好东西没少吃一口下去就能判断出好坏来。
“可怎么样?我吃着是好,可我也没吃过更好的,凡是街上点心铺子里的东西我就没觉得哪个差。”
一席话说的黄厨娘都笑了,她们姑娘确实对于点心少有不爱的,这年头糖难得外面的铺子卖的点心大多不太甜所以金铃都能吃几口,其中酥皮类的她尤其喜爱。
第122章 花会还是展销会
黄厨娘拿过点心吃了一口才稍作品鉴就觉得口舌中香甜之气环绕,她虽然一向自视甚高觉得自己的厨艺不比旁人差什么但是吃到这个还是心里暗赞,这比她做的强好些,不得不服。
“姑娘这是
哪里得的好点心,味儿很是细腻,就是我以前在大宅子里也没见过比这更好的,那会子家里老爷太太什么好东西吃不着,我也跟着享了许多的口福,可也没有这样好的糕点,做这个的人手艺就是去做御厨只怕也够格了。”
金铃这才知道陆太太没有扯谎,人家还真有俩下子,可惜自己没吃过什么好的分不出好坏,想要夸奖几句也只能说个干巴巴的好吃。
又对黄厨娘笑道:“你猜的不错,这几盘点心皆是刚才来拜访的陆太太留下的,她刚才说自己是御厨之后我还当她哄我,不过既然你都说好那想来是真的,她这点心生意倒也能做得。”
黄厨娘听了心里道,既然她是御厨之后那我比不得她也能说的过去了,我虽会的多些但是学的太杂,且高门大院的吃食又讲究个保养有时候吃起来反而没外面的香。
而且厨子本就分什么红案白案,宫里的更是分的仔细明白,光是做点心的就不知多少人,人家这个想来是专精这些的,单一的做一种自然比她什么都学都做的强。
既然确定了东西是好东西那接下来就是为了各自的利益谈条件了,金铃也不急,等陆太太下次再来的时候再说就好,现在还是冯太太那里的山茶花会重要些。
为了参加花会黄厨娘的女儿水仙比金铃都积极,这是个高门大户真的住过的,张口就要好料子做新衣裳,这几日已经开始绣衣裳上的花儿了,还让迷迭去置办合适的首饰配套。
等到了那一日簇新的衣裳首饰上身金铃看起来都贵气了好些,穿戴好金铃对着一屋子人道:“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么一打扮我出去说自己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只怕也能骗的过去。”
水仙看着金铃满意:“姑娘不必自谦,您现在比大户人家的小姐也不差什么,大小姐我也见了不少,也不是各个都好,有那家里不疼女孩的人家大小姐的日子过的还不如姑娘你自在,且气度也比不过姑娘。”
莳萝几个不解:“怎么就还不如咱们姑娘了?咱们姑娘每日这么辛苦那些大小姐出身名门难道还不享福?就是家里不甚疼爱也比平民好才是。”
水仙立刻道:“这你们就想差了,我以前在的人家也算是大户人家,几代显贵下来的来往的都是勋贵人家,可就是这些人家的女孩也不见得各个舒坦,每日规矩多的请安都能请半日才算完,头上不知多少人管着。”
“光是规矩多还好说,有些人家的小姐们手头银钱都不趁手,家里人口多光是赏钱都不够放的,我在的人家小姐每月吃穿用度好几两比别人家多还不宽裕呢,要是有个有钱的娘补贴自然什么都不缺日子好过,没有补贴的可不就得节省着度日,再赶上家里老爷不着调嫁个窝囊人更是一辈子都完了。”
“咱们姑娘虽然日日辛苦但是自己做主这一点就是谁都比不了的了,银子更是自己挣自己花,可比等人发钱强到哪里去,自己做主惯了派头自然也就出来了。”
一席话说的莳萝几个都大开眼界,她们以前没有被卖的时候一心想着能进高门大户,只以为进了那样的地方一生不愁,结果小姐都花钱艰难也要看各处脸色,她们岂不是更难?还是这里好,想吃什么用什么也就说一声的事儿。
像莳萝几个这样管事儿的更是什么都能自己做主,一时间都庆幸自己来了这里,又都上去问水仙还有什么她们不知道事儿讲出来大家见识一番。
金铃看水仙说的热闹突然想到她之前犯的糊涂心里都疑惑了,现在看她也挺明白不是?怎么之前就叫一个穷书生给哄骗了。
其实这也是水仙后来慢慢明白的,她以前虽然住在高门大院但是年纪小又不在那些小姐夫人跟前常常伺候,不过是忙了进去帮衬一回,糊里糊涂的就过了十来年,等主家遭难了她也遇事跟着一起遭难才快速的成长了起来。
再加上来了这里市井各样人见的多了就慢慢的明白了以前的事儿,当年夫人小姐跟前好些争端她都看不出来,现在才明白平静底下都是暗流,那样的人家哪可能真的和睦,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
收拾好了金铃就带着人出门参加冯太太的山茶花会,因为人多冯太太也没有在自家办花会而是找了自家城郊附近一个清雅的小庄子,金铃到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人,门口马车都停了许多。
进去以后更是大开眼界,虽然庄子很小但是处处精致,就是路边的一棵草都是精心侍弄的,领路的小丫头也很规矩,众人聚集的地方挂着一块牌匾写着‘馥香堂’三个大字。
这里也不辜负这个好名字,一进去就是一股子幽香,且不是那种熏香熏出来的味儿,而是天然的花草之香,如今才刚刚早春就能弄来满厅堂开了的花儿也是厉害,一眼望去除了这个季节盛开且今日做主的山茶还有许多别的好花。
金铃一个个看过去竟然大半都是不认识的,不过她今天特意带了水仙出来,水仙倒是个认花的高手,金铃看着几盆都像是是兰花的花水仙硬是叫出了好几个名字。
不一会儿丫鬟又上了好茶,就连金铃这样不会品茶的也喝着觉的与众不同,这才只是个主簿太太举办的花会就这样处处精致不敢想那些上品官员之家的花会得多好。
金铃觉得自己还是不会享受,论起过日子还是人家古人会,这样的地方闲来住着那叫一个舒服。
不一会儿屋里的人终于来齐,冯太太先是说了一阵不相干的好话,然后大众又闲磕牙了一阵子,因为左右都是金铃不认识的且都是成婚的妇人所以金铃跟她们只能随意笑笑。
人家尽说些家务儿女她就是插话都插不进去,好容易闲磕牙完了冯太太才终于进入了正题,先是叫人拿出来许多的好瓷器每一桌都放一套叫大家品鉴。
“这是乔太太家的好茶碗,今日给诸位一家子送一套回去用用看,大家若是觉着好以后就去她家弄这些,凡是跟瓷器沾边的她家都能做,乔太太一家子以前在南边就是专门做这个的,她们家的瓷器咱们这里的比不了。”
金铃听左边的妇人说这位乔太太是今年才来的金陵城,她男人排行老二所以家里的瓷器生意大部分都叫兄嫂继承了,她男人就想着来金陵城发展,毕竟她们老家是本朝瓷器发源地,在那里虽然有家族帮衬但是想独霸一方却难。
旁边小声道:“你们别看人家今年还能跟咱们一起赏花,明年咱们只怕都够不着人家的后脚跟,她们家有钱的很,本来想大把银子砸下去贴人家上面的正经官老爷们脸好在这里打开局面,不过咱们金陵城的老爷们最是讲究,凭她多少钱人家都不入眼。”
“那就是她想错了,咱们这里虽不是京城但是京城多少大老爷们的基业都在咱们这,随便一家子可能都是几代的名门望族,再差也能是个书香门第,哪里看的上她一个商户,她乔家本家生意再大在咱们这里也没用。”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里讲究一个贵字!”
说话的人也是个商户生意比乔家差远了,但是金陵城的人就是自有一股子傲气轻易看不上外地来的,对于这种随意活动活动明年必然比她们强的人更是难说好听的话。
冯太太可能没少拿乔太太的‘花钱’,一会儿的功夫把乔太太夸的天花乱坠,乔太太看着倒是和气,一点不像家财万贯的大家族出来的,对谁都温温柔柔客客气气。
上一篇:我是贵族学院男主的病弱青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