怂包女配缺德后 第139章

作者:七月折栀 标签: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最后,这件事以赵为军买下了那只脖子被拔了一圈毛的秃毛鹅为终。

  都还没到年集上,就已经开张了,好兆头啊!

  狗皮帽子老乡也不见刚才的七窍生烟,乐滋滋地挥着小鞭子把秃毛鹅抓出来——这可是鹅群里最大的一只呢,又有赵为军宁事息人的意思在,多卖了一块三!!

  一块三!!!都快赶上两斤上好的猪肉了!!

  这个艰难的年头,能多挣个几毛钱,那都是比天上掉金子还难得的事。别说和人干架,你上村里面问问去,要是挨顿打能多赚一块钱,多少人抢着来!

  想抢活儿的人自己都先得打一架。

  没办法,现在这日子苦啊。

  他此刻是恼意都没有了,甚至还夸了赵为军两句,主动从准备的长草困里抽了一根出来,把鹅嘴巴绑好,反剪捏着翅膀递给他,那叫一个贴心。

  赵为军面色阴沉沉地看着这只秃脖子鹅,毕竟也是一本书的男主,咋一看还是很有些霸气和杀气。

  但是鹅哪里管你是鲨气脚气还是嘴气,它就跟平头哥似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虽然嘴巴被绑住了,但坚持昂着脖子要上去啄他。

  可惜翅根被人捏着,压根够不到。

  陈桂芬主动接过了这只大鹅,上去就是咣咣两巴掌:“我叫你咬我,我叫你咬我!”

  狗皮帽子老乡仿佛没看见似的,手上的绳鞭在空中打了个响,赶着大鹅继续向前。

  得快点走,不然一会儿没有好摊位了。

  宋软和韩珍珍重新摸回了板车上面,孙婆子斜着眼睛看了她俩一眼,阴阳怪气地说:“回来了?刚才跑得可真利落。”

  韩珍珍倒底脸皮有点薄,不好意思地往宋软身后躲了躲。

  宋软那是一点心虚之情都没有,甚至还主动地凑了过去:“那可不,我们站在一边,可把您老人家大战时的英姿看得清清楚楚,你那一打多还绰绰有余的,真是宝刀未老。”

  孙婆子自诩已经够不要脸,都被她这理直气壮、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架势整无语了。

  这踏马就是传说中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吗?

  原来她还是她文雅了!没办法,这脸皮薄的人就是容易吃亏。

  孙婆子开始在心中顾影自怜——诶,她还是太老实了!

  板车歇了一会儿,开始悠悠地向前走。

  ——毕竟赵为军才摔了一个大的,又还和群鹅打了一架,现在即使气再不顺,也不敢狂飙了,当然,也没啥力气狂飙了,老老实实地踩着。

  好在下面这段路还算顺利,几人无波无澜地到了公社门口。

  其实现在的时间还早,但是年集上已经有了很多的人,毕竟现在的大家都是能跋山涉水十几里路到另一个山头大队看电影的狠人,更何况是赶年集备年货这样的大事,那一个个起的比后世熬大夜没睡的人都还早。

  公社入口停满了车,各样的驴车马车骡车,甚至还有拖拉机,里面堆着农用物如化肥、铁犁、斗笠;农产品如还在咯咯咯叫的鸡鸭鹅,日用物如布匹、肥皂、扫帚、簸箕,有的归供销社独家经营的物类,是要运到供销社里去才能买卖,有的直接进集市随便找个摊位档口就能卖。

  不少赶集的人在车厢边驻足,眼珠子发亮地盯着车上的东西,指指点点地计划着一会儿要买什么。

  密密匝匝的人流,板车在里面艰难前行,走走停停的,真是没想到,在七十年代的农村乡镇地区,还能体验一把堵车的感觉。

  眼见着板车再一次被人群堵死,宋软决定弃车而走——也就剩两步路了,等板车拉拉卡卡的,她爬都能爬过去。

  ——反正又不是她的车,不用她管,嘿嘿嘿嘿。

  宋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愉快地拉着韩珍珍下了车。

  还没站稳,感觉肩膀处的布料被谁拉了一下。

  她一回头,对上了一双硕大的牛眼。

  是老王头那家的牛,因为她们坐得多,有时候会给这老牛喂一点东西,比如说因为牛车颠簸掉在地上的半块饼干蛋糕碎点心渣,比如说红糖包漏下来的那点点沫沫,两人都秉持着不浪费的原则全都喂给老牛这个垃圾桶,啊不是,是拉车受累的好朋友了。

  虽然咋一听起来很磕碜,实际上也挺磕碜,但是对于但是对于豆饼都难吃到的老牛来说,已经是很好很好的东西了。

  所以这头老牛还怪喜欢她们的。

  见她们从别的车上下来,还有些不乐意的打着响鼻。

  宋软被它这双大牛眼看着,就有一种很微妙的,仿佛丈夫趁着妻子怀孕在外偷吃,还被妻子抓了个正着的……偷|情被抓感。

  她解释道:“也不是我们不想坐你拉得车,但是你拉的车今天已经装满东西了,那我们总得坐车呀,你放心,这个我就偶尔坐个一两次,以后还是主要坐你拉的车。”

  ……你满足不了我,那我总不能憋坏吧,你放心,我和她只是玩玩儿,你才是我的家。

  宋软脑子里突然就闪过了这样一句话,还是带语音的。

  这可真是,她搓了搓爪子,又抠了抠自己的脸。

  不过很快又重新理直气壮起来:这能怪她吗?而且她这次没坐老牛拉的车,不也是心疼怕它累着吗?看她多好,多贴心!

  这玩意儿在心里百转千回又把自己夸了一遍,越发自信了,随

  手拍了拍老牛,挺胸昂头地走到集市里去。

  然后再次被集市里的情景震了一下。

  怎么说呢,就跟后世一个著名小品里面说的一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从集市入口的边缘开始,一直到出口处,插着卫兵一样的小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街边房子的墙壁上挂着诸如“大干社会主义,大批资本主义”之类的标语。

  供销社挤满了人,有交东西的,也有换东西的,看上去连身都没法转了,于是在外面又摆了七八张课桌一样的桌子,上面对着鞭炮年画对联一类的东西,后面的工作人员胸前戴着怀旗公社社会主义大集工作证,脸上的表情高高在上的。

  喇叭里高声放着革|命样板戏,本就嘈杂的集市更显得人声鼎沸,不少半大不大的孩子还专门围到挂喇叭的木杆下面听,听了一会儿满足了好奇,又欢呼着扎到人群里面去了。

  他们的父母跟在后面扯着嗓子喊人,小孩子们就跟那刚放出栅栏的野猪一样,横冲直撞又犟得鸭批,越喊越不听,越喊跑得越兴奋,父母紧赶慢赶追了上来,啪啪啪地大巴掌都盖在他们的屁股上了。

  刚才还又笑又闹、活泼欢腾得仿佛一只小雀儿似的孩子们嗷得一声哭了起来。

  宋软一路走来,看见了不少被爹妈收拾得嗷嗷喊的孩子。

  这个年头的人情味儿重,一般来说,父母当街打孩子,周围人不管认不认识,多少会劝劝。但宋软不,她就当看武打戏一样兴致盎然地观赏了好一会儿,看够了头一扭,头也不回地四处逛去了。。

  宋软正背着手在摊位前逛,看到卖米糕的,白乎乎香喷喷,买一点;那边有卖麻花的,香脆脆油汪汪,买一点;隔壁有举着草垛子卖糖葫芦的,红彤彤亮晶晶,也买一点;不一会儿,她手上就大包小包拿满了。

  本来想让韩珍珍给她拿一点的,回头一看,这玩意儿买的比她还多,两只手抱着东西都快垒到下巴了,正眨巴着眼睛看她。

  得,两人一合计,干脆买了个麻袋,把东西往里面一放,然后一人抱头一人抱尾地拖着走。

  正要往里面逛呢,又一个尖叫小陀螺撞了过来,眼见着就要摔倒在地上,宋软好心好意地伸手一拎,把人拎起来了。

  是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衣服有些脏,宋软一看他袖口脏脏的黄印子,马上就把他扔下来了。

  然后不动声色地在他相对干净的肩膀处擦了一把。

  那小孩儿差点摔倒了也不怕,眼珠子咕噜咕噜地转,看见宋软手上亮晶晶的糖葫芦,不动了。

  然后把宋软重重地向后一推,自己则张着嘴向她的手上撞去,看上去像是要浑水摸鱼咬一口。

  宋软眼疾手快向后退了一步,那小孩儿刹不住车,哐当一下冲进了后面的年货摊子前。

  原本整整齐齐堆在一起的年画和对联稀里哗啦地掉了一地,坐在后面的守摊的一个五大三粗的大汉,瞪着眼上来一把揪住了那小孩。

  “你干什么?!”

  刚才还耀武扬威的小孩瞬间吓得跟个小鸡崽似的,哆哆嗦嗦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宋软一边嗦着糖葫芦,一边从麻袋里摸出一把米花,就跟看电影吃爆米花一样,嘎吱嘎吱地嚼着看。

  “对不起对不起,”后面追过来一对中年夫妇,看上去是像是来赶集的农民,男的两巴掌盖在男孩儿的屁股上,打的那男娃嗷嗷大哭,他也没心疼,喝道:“叫你乱跑!叫你乱跑!”

  女的一边道歉,一边弯下腰帮忙捡,“我给您捡!”

  她的手脚很麻利,不一会儿就将地上的东西一个不漏地捡回了桌上。

  好在这个天气把雪冻得很实,即使是人来人往也没有化开成雪水,红纸对联都没脏。

  女的为了表达歉意,还狠狠心买了两幅年画。

  东北人本就豪爽大方,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摊主也不好说什么了,甚至还帮着劝打孩子的爹:“算了,算了,孩子也不是故意的,好好教一教,以后别这样了就行。”

  眼见着男人的巴掌似乎有变缓的趋势,宋软这个不当人且记仇的东西,还记刚刚这群小兔崽子恩将仇报还想抢她糖葫芦的仇,在一边真诚地开口。

  “确实啊,大哥,您可得好好教教您这孩子,这么横冲直撞地乱跑可不行啊,这次也亏是撞到了年画摊子,年画掉地上拍拍也就算了,摊主人也好,你说要是撞到什么吃食摊子,那肯定是卖不了了,这不得赔死啊。”

  夫妻俩脸色一白。

  他们也就是带孩子赶个热闹的农民,身上也没有多少钱,要真像宋软假设的那样,至少一年攒的钱都赔进去!

  宋软继续真诚地说:“再说撞个卖糖葫芦卖米糕的赔了钱也就算了,要是撞到一个卖油条的,那油在锅里滚着,万一泼到了身上,孩子也遭罪啊!”

  夫妻俩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那男人刚放下的巴掌又扬了起来,啪地一声重重落在男孩屁股上,那男孩刚以为自己的劫要渡过去了,没想到狂风暴雨来得更猛烈了。

  他绷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宋软在一边欣赏了一会儿,继续掏心掏肺地说:“还有,您看看这集市上这么多人,您这孩子跑来跑去离了你视线,万一叫拐子拐去了呢?您可别觉着我危言耸听,我上次来公社,才亲眼看见几个拐子要拐一个姑娘,我还帮着一起把那几个拐子送到派出所去了呢,你说是不是?”

  她最后一句话问的韩珍珍。

  韩珍珍虽然没太反应过来,但对宋软一直是无条件拥护的,加上这事又不是假的,当即点头如捣蒜:“是的是的,我去报的信,派出所还给我们送了锦旗呢。”

  嚯!派出所都给送锦旗了,能是坏人吗?

  这年头人都淳朴,别人一说也就信了,都没怀疑一下会不会是编的。

  夫妻两个看宋软两个的眼神都变了,带着敬佩,再看自家崽子的眼神,就变得更加凶狠了。

  宋软在一边夸夸补刀:“而且,现在这些拐子就喜欢拐小男孩,尤其喜欢这种健康活泼的,你看看你看看,多危险啊!”

  这些连原本都已经劝和的年画摊摊主都不自觉点头,重新转换了立场:“确实啊大妹子,这不细想不知道,一琢磨也吓银了。这是得好好管管,叫他长个记性!”

  这下不仅男人,连手上原本拿着年画的女人都放下了手中的东西,扬着大巴掌就凑了上来。

  光天化日之下,好一顿男女混合双打,那小崽子被打得吱哇乱叫,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两夫妻揍完了孩子,拎着蔫头耷脑的崽子向宋软道谢:“同志,你是个好人啊,多谢你提醒我们!”

  宋软骄傲:“不客气,向雷锋同志学习!”

  今天,也是胸前红领巾更红的一天

第123章

  二合一槽你爹的皮燕!

  欣赏完自己导演的家庭武打片,宋软龇着个大牙继续往集市里面走,里面的人越发地多了,有卖炒栗子的,有卖榛子核桃这样的山货的,还有卖鱼卖野兔野鸡的,虽然米粮这一类的东西不让卖,但她还是看见有人在街角贼眉鼠眼地提着布兜子,手上抓着一把大米地四处张望。

  米面在这个年代几乎是硬通货,又是临近过年,想买的人还挺多,宋软这一会儿已经看见有三四个人走过去了。

  不过似乎价格有些高,围上去的好几个人,大部分问完都变了脸色,不死心地讲了两句价,但卖家岿然不动地摇头,但最后只有一位衣着相对较好的男人一咬牙卖了一点。

上一篇:我到万界送外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