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添蜜一匙
可惜美好的日子过了没多久,一个猎人找到了他们的洞穴,见他年龄小,毛茸茸一团霎是可爱,也就没伤他,把他关进笼子带到东市卖。
没人肯好好爱护他,最后他被丢弃在永安渠旁,跟野狗抢夺半块冷胡饼。那时他便发誓,定要尝遍长安城所有珍馐,哪怕是用骗的。
想到段家食肆那巨胖的猫,即便偷吃了鱼,那貌美温柔的肆主也并不会责怪它,阿梨突然有些难过。
不过思绪飘到蜜汁肘子上的时候,阿梨的心情又变好了很多。
他早上在那店外面偷偷看食客吃过,那肘子外皮烤得十分的酥脆,“咔嚓”一口下去,如同咬碎了甜蜜的脆壳,里头的肘肉看着绵软易化,与蜜汁交融起来,肉香一直飘到肆铺外头。
这么一想,他更有把肘子拖回去的动力了。
可是不对,那包裹突然在他后背上动了动。
阿梨觉得奇怪,又走了几步,那包裹又动了动。
这下他没有办法再往前走了,已然到了傍晚,天光昏沉,这条路上空无一人,想来不会再有突然出现的野猫野狗来抢吃的。
他扯下了包裹上紧系的麻绳。
段家食肆这边的烤肉宴已经接近了尾声,大家都吃肉吃的有些腻味,于是又穿了些香菇、韭菜、茄子放到铁丝蒙上头烤。
阿盘从灶房拿出几个凉透的胡饼从中间剖开,而后放到火上,待胡饼烘烤到焦脆,可以在中间夹蔬菜和肉一起吃。
最后段知微拿起小铜锅子煮了乌梅饮子给大家消食。
惬意夏风里,大家坐在一起聊着天喝着饮子。
突然陈桂芳凝了凝神,迟疑半天开口:“外面是不是有人在呼救。”
众人止住了谈话,李衡下意识反驳:“都过了宵禁了,外头怎会有人。”
即便是有人,知道自己违了宵禁,不得赶紧找个桥洞缩起来,别被武侯抓到打二十大板,哪里会在外面大喊大叫呢。
袁慎己在军营里经常需要分辨敌军的马蹄声,练就了极好的耳力,他也凝神听了一会儿:“似乎真有人在外头呼救。”
他站起来大步往外头走。
遇到热闹了,段大娘兴奋的跟什么似的,反正武力值爆棚的金吾卫在,这热闹不看白不看,众人都跟着出了门,李衡一个人在那坐了会儿,还是抵不过好奇心,也跟着出去了。
袁慎己把食肆的门板卸掉,便看到一个身穿墨绿袍子的小身影边哭边狂奔:“救命啊!救命啊!”
后面两条恶犬眼睛透着凶光死死盯着猎物,越靠越近而后张开了血盆大口。
蒲桃也被野狗追过,吓得瑟瑟发抖,一下埋到阿盘怀里不敢看。
好巧不巧地上有个小土堆,阿梨没看见,拌了一下,在地上连打了几个滚,只能艰难往前爬行。
猎狗露出了森白的獠牙。
阿梨只好伸出两只手捂住了眼睛。
想象中的疼痛没有出现。
他悄悄睁开眼睛,一只猎狗被袁慎己赤手空拳击倒在地上,另一只见同伴吃了亏,夹着尾巴往后逃。
段知微一边过来扶他,一边对着袁慎己道:“袁郎,别让它跑了,这狗在路上把别的孩童咬了也不得了。”
袁慎己应了一声,很快追过去,把另一只猎犬也打晕过去,一手提着一只,用绳子捆了起来。
段知微和段大娘把吓得瑟瑟发抖的阿梨扶进食肆里头,一面转头对袁慎己说:“捆结实了,明日送到长安县,看看哪家人不小心把猎狗放出来了,多吓人。”
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是阿梨偷了食肆的鸡,但是他还小,粉嘟嘟一团的脸上沾了泥灰还有伤,也没人好意思苛责他,段知微把他扶进了空的一间库房。
他身上全是泥泞,段知微又打了盆热水,阿盘送了身小狼的干净衣裳进来。
几个人也不问他情况,只让他擦擦脸,帮他把伤口处涂些药膏,有什么事儿明日再说。
待众人走后,阿梨脱下了裹得紧紧的帽子,一头火红的头发已经如同杂乱蓬草般横倒竖倒,他看着腿上一大块淤青,眼睛里又滚下泪来。
段知微气冲冲回了房,袁慎己已经躺在榻上看书,见她如此生气,安抚道:“这猎狗回头送到长安县里,查明是谁家的,主家要受惩罚的,你别气了。”
段知微用手给他比了比:“那么小的孩子,腿上几个大淤青,就算是犯错了,也不能用狗撵人啊。”
简直就是谋杀。
袁慎己又一顿安抚,又打来水蹲下给她濯足,而后谈起了他筹备多日的事情:“七夕那晚随我回袁府住好不好?”
“行啊没问题。”她随意翻了翻袁慎己看的兵书,发现看不懂又给他放回去,而后反应过来:“怎么突然要回去了。”
他早早想好了借口,因此谎话编得很流畅:“七夕有晒书旧俗,我书房的书都需拿出来晒,老管家七夕那日有事回老家,需要我们自己回府收书。”
段知微想起他书房里满柜子的古书,因而点点头:“那是要早些回去,别让书沾了夜露。”
袁慎己拿起苎巾给她擦擦脚,嘴边笑意止都止不住,为了防止露馅,他赶忙吹灭了蜡烛。
第二日一早,阿梨早早起来,把小狼的衣裳叠得方方正正放在床榻上,他不太好意思麻烦食肆里头的人,只好早一点起来溜掉。
后院传来轱辘汲水声,阿梨打开门,食肆几人已经在干活了。
蒲桃坐在井边喝豆浆吃蒸饼,看他出来,忙跑过来迎他,关切道:“还疼吗?”
阿梨红着脸摇摇头。
段知微从灶房端出一碟子蒸饼:“别站着了,既然醒了一起来吃朝食吧。”
热豆浆的香醇中带着点焦香,一碟子松软蒸饼里搁了蜂蜜还嵌着几颗红豆,嚼着也香甜。
阿梨吃得很香,他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朝食了。
比掉在地上半块冷硬的胡饼温暖、也比他费劲心思偷到、骗到的那些长安佳肴好吃。
大家在聊着天,关心他的伤,大家心照不宣的没提起那日被偷的荷叶鸡。
他愈发羞愧,吃完朝食以后“噌”一下站起来。
众人停止了交谈,都抬头望他。
他憋红了一张脸,考虑良久,还是咬牙掀开了帽子,露出两只毛茸茸的大耳朵和火红的头发。
可能是遇到的妖怪太多了,食肆众人都免疫的差不多了,只有陈桂芳很少见到妖怪,大声道:“亲娘啊,是话本子里的狐妖啊。”
话本子里的狐妖都如妲己妖媚、倾国倾城,头一次见到圆圆脸的小孩,众人都没往那个方面想。
阿梨嗫嚅两下,把自己的经历一讲,从在终南山的惬意生活,到被猎人捉到东市售卖,最后被买家抛弃在长安街上流浪。
几个娘子被感动的眼泪汪汪,唯有陈桂芳左顾右盼,她对着段大娘小声:“那是妖哎......”
段大娘在大声擤鼻子,没听见她说话。
她又扭头对着段知微小声:“你们感动个什么劲儿啊,那是会说人话的狐狸哎。”
段知微在哄大哭的蒲桃,也没空理她。
最后阿梨擦了擦眼睛:“我马上就回终南山上去,再也不会来长安偷东西了。”
众人赶紧拦住他,尤其是段大娘:“孩子没事,你就安心在这住下!我们食肆全是好吃的,爱吃多少吃多少,我们绝对不拦着。”
后院正聊得热火朝天,前厅突然传来声响,有人在大呼:“有人吗?”
段知微以为是来买朝食的客人,赶忙打了帘儿出去。
竟是昨日那位长得十分美丽的胡娘子,她面上一片焦急之色,全然没了昨日的淡然:“阿梨呢?阿梨是不是在你们这儿?”
第90章 第九十章浪漫七夕夜赠你漫天萤火……
这胡娘子看
上去十分急迫,段知微疑心这位也是被骗吃骗喝的食肆肆主,只好硬着头皮道:“胡娘子有话好说,阿梨在您家食肆吃了多少,这钱我家食肆先......”
她焦急的神色不像假的,也没耐心听段知微慢慢吞吞的辩解,只赶紧打断她:“阿梨是我的阿弟,我是她姐。”
今日长安天气晴朗,阳光斜斜透过窗棂进来,把胡娘子的影子投射成一个狐狸头的形状。
段知微后退一半上下打量她两眼:“你......你也是狐狸吗?”
“你们怎么发现的?”胡娘子听到自己身份被拆穿,反而冷静了下来。漂亮的眉眼里开始冒出愤怒的蓝色火焰:“你们把我的阿弟怎么了?”
本就是七月盛夏,那蓝色狐火冒出的炙热温度瞬间把食肆加热的像个蒸笼,段知微刚要说话,后院的帘儿被掀开,一只火红的小狐狸从里头跑出去,一下钻到胡娘子怀中:“阿姐!”
胡娘子声音哽咽帮他理顺凌乱毛发:“我的傻弟弟,你跑哪儿去了,阿姐都要急疯了。”
如果是知道内情的人,比如段知微,看到这一人一狐团聚的画面,还觉得挺感人。无奈差不多到了饭点,进来的食客只看到一个貌美的娘子抱着只狐狸在嚎啕大哭,嘴里还喊着“阿弟阿弟”,像是得了癔症,都往后退上两步,然后转身走跑了。
段知微提着裙摆追了两步:“哎中午有饭的你们回来。”
食客跑得更快了。
待她回来,胡娘子已经冷静了下来,抱着阿梨对着段知微不断的道谢:“刚刚阿弟都跟我们说了,是你们收留了他......”
一番道谢后,胡娘子从荷包里掏出些铜钱:“阿弟在贵食肆吃的那些鸡,我们都照价赔,做错事儿要认罚,还望段娘子不要推辞。”
人家话都放这儿了,段知微也不好推辞,将那铜钱接走,而后胡娘子抱着阿梨,福了福身子,拎着竹篮子走了。
食肆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天气实在是热,食肆停了几道热菜供应,又新添了一道芥辣索粉,那粉的绿豆磨的,莹润透亮,浇一层酸口的茱萸酱,再搁上一勺蒜泥并一撮翠绿的葱花,捧着嗦一口,“吱溜”一下便能爽滑吸入,又酸又麻,口感很是丰富。
最重要的是,这粉可以自带食盒打包带走,坊里的许多邻居嫌天热懒得做饭,都自带藤编食盒过来打一份带走。
段知微拿着把蒲扇在正堂里头踱来踱去,蒲桃边剥毛豆边看她来回打转了几回,忍不住问道:“娘子你转来转去转什么呢,把我眼睛都看花了。”
段知微疑惑问道:“是我的错觉吗,我怎么觉得食肆近来人少了好多。”
芥辣索粉、凉拌胡瓜、泥螺、小葱豆腐,都是些适合夏天吃的,舒爽的菜食,怎么食客还越来越少了。
甄回一个人坐在角落吃完一大碗索粉,边嚼边说:“隔壁客店的书生们都去消夏湾赏荷听曲儿去了,哪里还有空吃饭呢。”
段知微奇道:“听曲儿赏荷也要吃饭的啊。”
甄回又舀了两勺豆腐:“那儿最近来了个姓胡的娘子,听说生得貌美,弹得一首好阮,郎君们打赏钱财可是丝毫不手软,就是回来没钱吃饭了,有几个认识的还问我借钱呢。”
段知微:“......”
又过了一日,北街书肆的吴大娘来买芥辣索粉,跟着段知微抱怨道:“前街那家卖蜜汁肘子的肆铺关门了,这整个宣阳坊只有这一家,我家小儿就爱吃那家肘子,立逼着我去找,我到哪儿去找?”
段知微一边拌粉一边道:“哦那家啊,我知道。”
袁慎己拎着两只猎犬和李衡一道儿进了长安县,可把县尉惊着了,一天就查明了猎犬就是卖肘子那家养的,几个衙役把那店主带回去,按照律令打一顿板子,又关了几日。
段知微安慰道:“那店家被打了几棍子不得动弹,想来是关门将养几日,怕是很快就又开业了。”
大娘撇撇嘴:“哪儿啊,店门都被砸了,据说店主迷上了一个在消夏湾唱曲儿的娘子,砸钱不够还去东市找了回鹘的放债人,这下好了,夫人也跑了,店也没了。”
一碗芥辣索粉很快拌好,大娘八卦了半日,心满意足的拎着食盒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