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言归
上去,与天书记载中的魔尊一般无二了。
宋从心注视着灵希,她用舌尖抵着上颚,摁捺着舌根泛上的苦意。
“师姐……我没事。”灵希起身,踩着摇晃的小舟,走到宋从心的身前,“你看,我还是人,还有体温。没有变成别的什么东西。”灵希单膝跪地,一边说着,一边捉起宋从心的手放在自己的脸上。一如既往,在触碰到师妹的瞬间,寒咒无声消弭,指尖只余一丝弥足珍贵的暖。
宋从心五指收拢,攥住了灵希的手。
“啊对了,我掌握了祂的权能,或许能为师姐压制寒咒。”灵希自顾自地说话,似要借此抚慰师姐的不安,“冥神虽说择我为遗体,但我并未成为祂的人俑。相反,我继承了冥神绝大部分的权能,必能在接下来的战局发挥优势。构成冥神之躯的族群已承认了师姐的道统,并向师姐让步存续……这一战,我们已占据先机。”
“你……”宋从心深吸一口气,她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忍下心口的郁气,沉声道,“你随我回宗。”
“……”灵希握着宋从心的手,沉默半晌,却是摇头,“师姐,我还不能走。”
“骨君的神国已毁,但永留民仍在大地上肆虐,变神天的妖魔邪祟,依旧觊觎着元黄天与上清界。”灵希起身,目眺远方,“我继承了冥神的权能,便也担负着祂的责任。这片混乱无序之地没有王法,没有桎梏。我会成为此地的尊主,于此设下法理,令他们遵守我的规矩。否则,这百死不僵的虫孑,迟早变成神舟的心腹大患。”
“我其实……是有些庆幸的。”高天的狂风卷着灵希的衣摆,将她自言自语模糊淡去,“我并未走向命定的终局,仍能以人身丈量这片大地。这般看来,冥神择我作活遗体的举措固然残忍,但于我而言,竟好似一种救赎之道。”
风,掀开了灵希的帽纱,露出她重获人身后褪去拟身的真颜。
她回头,浅笑。
“至少,我能留在人间,等师姐去筑一座城。”
宋从心愣怔,她注视着灵希的笑脸。一些细碎模糊的记忆袭上心间,她忍不住站起身,捧住了灵希的脸。
宋从心的手指微微颤抖着,可她却顾不得这些。
姜佑曾经说过,灵希是永留民恶意的产物,是外道的信徒为寻求天剑陨落之法而创造的非人之物。若当真如她猜测的那般,灵希本是幽州夏国地宫内起出的神胎,混杂了三青兽与幽神的血脉。那人族呢?灵希属于人族那方的血脉又自何来?
灵希并不是自然孕生诞下的婴孩,她三族血脉相互砥砺,形成了极其微妙的平衡。以永留民那群疯子的偏执与对神躯的苛刻,他们真的会寻来常人的血,用以缔造这具足以弑杀人神的“神之容器”吗?
夏国与咸临的沉沦大计是齐头并进的,夏国的外道钻研神造之躯,咸临的外道谋夺苦刹之地。而数百年前,明尘上仙孤身一人步入苦刹,斩灭神祇分身,夺走神祇一杆枝桠……面对那样恐怖的存在,师尊是否也付出了代价?
过往的碎片纷至杳来,拼凑出完整的脉络。宋从心近乎心碎地抚过灵希的眉眼,嘴唇翕动。
……
清平的话语又一次在她耳边响起。
——“不要被故事的表相蒙蔽,相信自己的心。”
——“仔细思考,书中的明尘,真的是明尘吗?”
……
昔年,身为外门弟子的灵希第一次面见掌门。她点破了当世第一人的秘密,明尘也在滔天杀意中询问她的本心。
“我要她以及那些像她一样的人,不再成为九宸山上无字的孤坟!”灵希的话语几乎是从灵魂深处吼出来的,她麻木地流泪,一字一句,“我……我是因为她而活下来的生命。所以,我因她而生,也将为她而死!我知这世道容不得我,若我真有为祸苍生的一天,你来杀我啊!这世上只有你做得到!”
然而,然而。
“若真有那么一天。”一身白衣的明尘回首,在听见她这番话后,人神敛去了所有杀意,久久沉吟,“你虽为神祇容器,却生出了人的魂灵。你行于正道,亦有恶念杀心。这大多是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们所赋予你的,人世塑造了你的人心。孩子,我可以向你许诺,若你选择成为人,这世道未必容不下你。
“从今往后,你拜我为师,习我的剑,承我的道。
“我来为你,找到人世的位置。”
……
宋从心将灵希拥入怀中,《倾恋》书中最后的谜团,在这一刻得到了答案。
“原来,天书中那位堕仙成魔、从此自封剑冢的‘明尘上仙’……
“是你啊,灵希……”
第363章
彼世的清平与明尘上仙唯一的弟子并不相识,她记载的只是普罗大众看到的故事。
彼世,明尘上仙唯一的弟子遭人迫害,叛出宗门。数年后,她再次现于人间,却已是问鼎魔界的尊主,统帅变神天百万妖邪。至此,独身世外的上清界被迫卷入仙魔大战。在知晓魔尊身份后,各宗派遣代表前往九宸山,欲向明尘问责。不曾想,明尘早已离开了九宸山,即便长老也不知他的去向。
而在此之前,经历了玄中失踪以及九婴灾变等一系列事件,上清界对无极道门的不信任已经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这使得接下来的抗战中,各大宗门各自为政,不再听从无极道门的指挥调度。神舟大陆各地爆发战火,一些弱势的宗门甚至被屠戮了满门。但在此等危机关头,身负山河之重的正道魁首却不知所踪。
矛盾一步步激发,内部分裂日渐严重。就在上清界诘问无极道门魁首何在时,变神天的攻势突然收缩,各地的妖魔大军分崩离析。被魔修操纵的妖魔害兽失控噬主,胜利的天平毫无预兆地向正道倾斜。在仙门的乘胜追击中,魔修溃不成军,一败涂地。至此,险些打崩半座神舟的仙魔大战才暂时告一段落。
但之后发生的一切,才是噩梦的开始。
从前线传来的战报,魔界大军溃败的缘由是魔尊的死亡——明尘上仙手刃了自己唯一的弟子。但经历了如此惨烈的一战,上清界并不感激无极道门,反而怨恨明尘上仙纵容妖魔混血,令其为祸苍生。尽管明尘大义灭亲,但终究功不抵过。持剑长老玄中失踪一案被旧事重提,明尘对其弟子有包庇不伦之情的流言甚嚣尘上。
而就在这风口浪尖之时,“明尘”自变神天归来。书中提到,“明尘”是一路从变神天杀上上清界的。“他”这一路走来,血流漂橹,伏尸百万。不论妖魔、外道,邪修还是魔修,一切阻挡“他”的人,最后都惨死在“明尘”剑下。
这场疯狂且不顾一切的杀戮,让上清界一众大能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明尘”归宗之日,各宗大能亲眼见证了明尘身后滔天的血煞与魔气,其势如乌云蔽日,镇得全场无人能语。“明尘”没有多言其他,只是反手将剑掷向山门,轰然切断了下山之路。“他”一双血瞳扫视全场,原先咄咄逼人的各总代表竟无法开口发声。
“明尘”就这般伫立山门,阖目静待。但直至太阳落山,也无人敢越雷池一步。最终,明尘拂袖而去,无极道门封锁山门,不再过问世事。
“不负天下,只负一人”,是书中的“明尘”步入剑冢前留给尘世的最后一语。正因为《倾恋》的结尾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整本书的基调才会偏移。毕竟对明尘上仙而言,在手刃徒弟后说出这般言语,已经能证明他用情至深、痛极恨极。
而也正是因为这个结尾,即便宋从心发现书中多有春秋笔法,猜到故事暗藏玄机,但也一直对书中的“师徒恋”持保守态度。宋从心甚至怀疑过自己不通情爱所以品不出字间缱绻,也没想过彼世的自己玩了一手瞒天过海的把戏。
明尘上仙并未对众生失望,灵希也没有屈从于自己的命运。从始至终,人未变,道未移。
但因为那飘落众生的皑皑白雪,彼世最终还是走向了那样的结局。
“兰因叔曾对我说,彼世的神舟败了。但我想,如果是她的话,应该不会这么说的。”行于虚空的小舟上,灵希乘风而起,面对即将到来的离别,她心中却很平静,“她大概会说,文明若有一丝火种尚存,那便终有一日能重新点燃。她不会将此视作失败,生存本身也不是一场战争。生存,只是忍耐。”
“……她叫清平。”宋从心站在船头,握着灵希的手,“望海晏河清,望盛世太平。她道号清平。”
灵希将这个道号念了两遍,颔首:“我记住了。”
“我会在剑冢里立一块碑。”宋从心道,“来年的春天,你随我一道,去见她一面。”
“……好。我记住了。”
……
灵希留在了变神天,宋从心回到了人界。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宗亦或是联系同门,反而变换了一副样貌,混入人群之中。
宋从心先是去了永乐城,临近弱水河畔的永乐城是抗战的第一线。冥神骨君远去天外,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争会随着祂的离去而停下来。相反,那些失去绳索牵制的信众只会更加疯狂,如同只知争夺地盘的鬣狗般肆无忌惮。
宋从心并没有冒然进入城池,只是在外围观望。蚁群一样的人流在建筑物间穿梭,仙门弟子则抱剑驻守在城池各处。他们像榫卯一样契合,在外力下拧作了坚实的房梁。从军队与后勤的调度便可得知,姜恒常已经回到了天殷。宋从心不知道她是否得偿所愿,但她隐隐有所预感,日后的博弈,姜恒常必持一棋。
宋从心离开了永久城,一路向西,经过了龙衔关。与永乐城的风雨欲来不同,龙衔关已在战火中深耕数日之久。即便阴兵稍退,魔修也暂停了攻势,但破败的城楼与萧条的战场也能看出恶战的痕迹。宋从心经过城墙,恰好看见一名无极道门的弟子仰躺在城墙上。大概是连日鏖战让这些仙门弟子没了维持风采的心力,他灰头土脸地躺在武器架旁睡得人事不省。一旁的将士靠着城墙休憩,掰着麦饼,不约而同地放轻了声音。
过了一会儿,一位将士登上城楼,看见睡在地上的那抹白色,又环顾了周遭一片静默揶揄的眼神。她无奈地解下自己的披风,走上前给那名弟子披衣。但或许是披风被风扰动,亦或是仙门弟子恰好做了一个噩梦,只见他突然一跃而起,扑至城墙边,眯眼环顾一周。他显然还没清醒,披风糊在身前也没有在意。确认周围安全、并没有敌人来犯后,这名弟子才迷迷糊糊地转身,抱着披风重新倒了回去。
这下子可没人敢动他了,周围休息的将士都勉力挪动肢体,为这位殚精竭虑的小仙长让出一片空地。
宋从心没有去惊扰什么,她只是路过。龙衔关如今是无极道门在中州的驻地,纳兰清辞的一切布局都从这里开始。她本就是宋从心钦定的继任者之一,将后手之事留给她,宋从心很放心。
离开龙衔关后,宋从心落在地上,一转身,便成了平平无奇的“图南”。
宋从心踏上了丝织航道,丝织商会的管理者是从宋从心手里走出来的一期与二期弟子。这些弟子并不知道导师的身份,但他们都经历过最基本的品德教育,并通过了天书幻境的考验——这或许是修真带来的便利之一。宋从心可以不被任何人察觉地为人们编造一个幻境,幻境是假的,但深处其中的人喜怒哀乐是真的,他们面对诱惑的反应也是真的。这些弟子离开前,宋从心送了所有人一场黄粱美梦,既是告诫,也是出师礼。
站在新芽萌蘖的田野间,宋从心仰头望天。尽管身处无极道门,但她时常觉得,她的道反而在那些最平凡的人之间。
经历了漫长痛苦的死亡,重新回到人间。看着青山绿水,宋从心一时无言。
“嘿。”庞大的陆行兽在航道驿站前休憩,一位叼着包子的女子注意到站在田地旁的图南,扬声喊道,“阿妹哦,下一站去不去哝?!”
宋从心回神,看着这名坐在陆行兽头顶晃着脚丫的女子。她走近,仰头道:“要收钱吗?”
女子啃完手里的包子,拍了拍手:“一般来说是倍要的,但我瞅你顺眼,就不收你钱了。”
宋从心爬上了陆行兽,很自然地坐进了内舱。
内舱被打理得很干净,存放货物的地方和人住的地方被隔开了。宋从心有些意外的是这头陆行兽的内部安装了净化、控温以及透光的符文板。要知道,普通商贾花钱租聘陆行兽都是为了赚更多,顶了天安装一个换气的符文,其他的便不再多求了。但这头陆行兽的内腔被布置得十分温馨,减少了货物存放的空间,增大了供人活动的范围。停行后才能打开的窗板下还用盒子种了一小排绿植,宋从心扫了一眼,发现是一种散发香气、有提神醒脑功效的香草。
内室除了驾驶座外还有一张小榻,不绣大红牡丹反而绣了一堆猫猫狗狗的被子引人注目。更内里则有一个小小的隔间,装着储水的
木桶,可以吃用可以洗漱。墙上则挂着一些精致的小物件,或是辟邪的八卦镜,或是出入平安的护身符——佛门道门皆有之,主打一个信仰灵活。
这头冷冰冰的陆行兽,竟被经营得像一个温馨的小家。走到哪就可以在哪里停下,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你平时会随便招呼人上来?不怕人劫财?”宋从心好心提醒。
“哼。那些小赤佬。”女子不屑道,“我才不会随便邀人,寿头活孙不敢拦我。姑娘我手段多着呢,不劳你操心。倒是你,站在路边发什么呆?现在日子比以前好过哩,弗要在这时候想不开嘛。”
宋从心看着女子隐含担忧的眼神,这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不知道是图南的长相太衰,还是她方才的神情让人误解了什么,女子以为她想轻生。
“只是有些想家了。”宋从心将话题扯开,她注意到女子咬字悠扬,顿挫有度,吴侬软语的发音显然不是本地人,“你怎么跑到离故乡这么远的地方?”
“想到处看看嘛。”女子十分开朗,即便皮肤被风吹日晒折腾得有些粗糙,但依稀可见眉眼姣好。
或许是“想家”的话题触动了女子,接下来一夜的行程里,女子娓娓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女子名山椿,本是一位伶人。因性情孤傲,不事权贵,年纪大了被戏台班子的新花旦挤了位置。后来,她接受了一位经常听她唱戏的商贾的求婚,跟在他身边学着操持生计。她脑子灵活,想法大胆,擅长抓住契机。这一点,后来也救了她的命——饥荒年间,面对着冲破城门的灾民,她的丈夫为了减轻辎重,在一袋能助他东山再起的珠宝与山椿间选择了前者。山椿被推下了疾行的马车,摔断了一条腿。但她足够机敏,拖着残腿找到了平山海安插在民间的驻点。
“亏得我平时喜欢到处逛,不然还不知道那药店有来头哩。然后啊,我求老大夫带我走,我说我识字,懂算术,会唱曲儿,总能派上用场的。”山椿一拍甲板,咬牙笑道,“我比那袋子破烂有用多哩!这个老龟,我(神舟文明语)(南州文明语)……!”
宋从心听了一耳朵粗鄙的脏话,虽然不解其意,但也没觉得奇怪。这个年代的伶人是下九流的职业,精通市井街头的浑话也是寻常。
两人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大部分时候都是山椿在说,宋从心听着。第二天,两人抵达了下一站,临别前,山椿掏钱买了一壶温酒,和几块洁白如雪的白糖糕。
“快尝尝,这可是细粮。”山椿睨着眼微笑,她笑起来很有韵味,上挑的眼尾好似钩子一样,“弗知怎的,我见你就觉得欢喜,这算不算‘一见如故’?诗人辞别时总要有绿柳和温酒,这附近没有柳树,温酒也凑合。但驿站里的白糖糕啊,你可真得尝尝。软东东的,甜味味的,跟现在的好日子一样。”
宋从心抿了一口温酒,尝了一口白糖糕。正如山椿所言,白糖糕米香浓郁,香韧柔软,嚼起来甜入心坎。
“给。”宋从心临走前送了山椿一枚桃木牌,“车费和饭钱。在仙门求的符,能保平安,别丢了。”
“这么好的东西?你不自己留着?”山椿接过桃木牌,好奇地摆弄。
“用不着,给你了。”宋从心转身,头也不回地挥手。
“祝你年年岁岁,都能吃上白糖糕。”
……
宋从心去了南州,一处临近千林佛塔的小镇。
小镇不算偏僻,却远离政治中心,别有一番宁静悠闲的味道。宋从心踏入小镇,远远就听见学院传来的读书声。
这座名为“秀水”的村镇恰如其名,百步一桥,水网交错。青砖瓦房,流水潺潺,两岸的花树摇曳生光。诗文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在此具象化,宋从心有些怀念地看着这座小镇,想着日后来这里养老似乎也不错——尽管她知道,秀水镇其实是痴绝城门人晚年隐居的地方。
“快跑快跑!江姐姐要吃人了!”
“江姐姐要吃人了!”
宋从心站在桥上看水,突然间,两个捏着风车的小孩从巷角尖笑跑过。宋从心下意识望过去,便见巷角处又冲出一道人影。身手敏捷的女子饿虎扑食般逮住了调皮的小孩,两手托着孩子的腋下将其抱起。小孩也不畏惧,依旧尖声大笑,离地的两条腿蹬来蹬去,似是把女子的胳膊当秋千了。
女子一个蹲身,将小孩摁在自己的膝盖上,抡起手臂啪啪就是一顿揍。
“病刚好就乱跑,褂子也不穿,鞋子也不穿!”女子的声音略显喑哑,但宋从心却突然被钉住了脚,“一个个闹腾的!回头给你们开苦苦的药丸子,一天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