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第50章

作者:不言归 标签: 异闻传说 正剧 穿越重生

  “天爷啊!居然是那个‘九州列宿’筹划的起源者!我们宗门抢破脑袋都只抢到一个参与的名额!”

  “不是说明尘上仙之所以参加这次天景雅集,就是为了公布自己亲传弟子的身份吗?怎么突然间人跑去东海斩神了?!”

  最后一个嚷嚷出声的修士令讨论的人群瞬间陷入了诡异的沉默。确实如此,大家都在雅集吃喝玩乐谈情说爱,怎么就有人跑去东海斩了个神呢?都说天塌下来就由高个子顶着,大家明明都是同位阶的年轻小辈,怎么就你们那么独行特立、过分优秀、鹤立鸡……呸呸呸,说谁是鸡呢?!

  绝大部分修士在这一刻,都不约而同地感觉到一股莫名的气糊在了自己的脸上,令人羞愤尴尬,无地自容。

  同样是“吃喝玩乐谈情说爱”的弈秋也觉得有些尴尬,但心心念念的佳人在侧,总不能丢了自己的风度。

  天景雅集延期一月,据说原本不准备出席的各宗大能都出山朝此地赶来,只为了商议讨论东海的后续之事。

  “禅心院的佛子……那位不是自逐出山门沦入魔道了吗?难道是我落伍了?”

  “确实落伍了,那位自逐离山后,禅心院便又立了佛子,据说当代佛子还是那位入魔时从变神天带回来的孤儿……啊对了,你这话可不能当着禅心院的弟子说,他们可一直坚称上一任佛子没有入魔来着。”

  “明尘上仙的亲传弟子道号叫什么来着?”

  “拂雪。听说俗名姓‘宋’,有一段时间无极道门那边开口闭口都是‘宋道友’来着。”

  拂雪?为何这个道号听起来有些耳熟?弈秋心里正思索着,身旁的佳人却突然毫无预兆地“啊”了一声。

  “是她啊。”

  楚夭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忽而眨眼笑了笑。看见楚夭笑了,弈秋顿时便将自己的思索抛于脑后,眼里心里只剩自己身边的人儿。

  然而没过多久,弈秋便知道楚夭为何发笑了。

  只听得一声越遍千山的剑鸣与鹤唳,日月山上叆叇的流云被剑气裹挟,忽而自山巅散去。骤然乍破一线的天光中,众人下意识地抬头,便看见远处有大片密密麻麻的黑点正在靠近。那些黑点速度极快,转眼便接近了日月山巅,离得比较近了,众人才发现那是一支御剑而来的修士队伍。

  不等众人心生警戒,却忽然听见有人喊道:“是无极道门的剑徽!”

  “是东海归来的队伍! ”

  什么?弈秋下意识地抬头,追逐着天边落下的星子。那一支队伍果真整齐有序,人人皆是一身灵光湛湛的蓝白色法衣,翻飞的广袖与衣袂上纹有云纹剑徽的图样。不等众人细看,这支队伍便落在了日月山的停云台上,灵剑的辉光耀冠寰宇,强横的清气四散开来,竟令山巅云海一荡。

  有那么一瞬,众人只觉得眼睛都要被那过于锋锐雪亮的剑光刺伤。而当他们再次凝神望去,便见十数名身穿无极道门内门服饰的弟子站在停云台上,衣袂翻飞,云雾渺渺。他们身上溢散着灵气催发到极致的白雾,显然是用了自身最快的速度自东海赶了回来的。

  站在这支队伍最前头的少女自云雾站定,忽而抬头望来。她垂眸时众人尚且不觉,但当她抬眼之时,众人突然便想起了方才切肤的雪光。

  “……”弈秋手中提着的灯盏险些掉落在地。他瞳孔地震,那居于无极道门首位的少女竟与先前被他和步青山拉来“调解”恩怨的女修生得一模一样!

第85章

  宋从心伤还没好便急着赶回来是有原因的,起因是一位自称明月楼暗桩“小生”的少年突然在街上拦住了她,给她递了一封信。

  明月楼是修真界中最大的情报门,他们的眼线遍布五湖四海,囊括三界,就连荒芜险恶的魔界以及相当排外的重溟城也有他们的耳目存在。

  明月楼的情报组织分为“明桩”以及“暗桩”,暗桩多是画舫楼船,流动性大且隐蔽性强,经手的多是见不得人的血色生意;明桩多是茶楼客栈,情报会隐藏在说书人的故事里,做的是明面上的生意。明月楼内部的情报人员皆以戏曲中的“生旦净末丑”来划分,比如“武生”是负责各地安保以及解决纠纷的打手;“老生”是茶馆中的说书人,负责将情报编成故事;“娃娃生”则是腿脚伶俐,负责打探街头消息以及传递情报的孩童。

  “小生”则多是青年人,外表看上去像平民或是文士,他们负责打听政治与局势方面的情报。

  “这是我们楼主的一点心意,还请您收下。”身穿布衣青衫的少年双手将信呈上,他脊梁笔挺,姿态与神情却很是恭敬。他眉眼间带着一分符合自己“身份”的谦卑怯懦,但宋从心分明能感觉到,眼前的少年是一位灵寂期的修士。

  宋从心接过了少年的信,少年朝她鞠躬后很快便消失在了街头巷角。跟着宋从心的两名分宗弟子下意识地追去,对方却很快地隐匿气息、临场变装,仗着身法灵活,又比本地土著还要更熟悉重溟城的布局,少年没过多久便如同一滴水般融入了人群里。

  分宗弟子转得头晕目眩地回来告罪时,宋从心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两人不要介意。

  递到她手上的信函十分精致,蜜蜡烫金的封口,拱花封色的残云色纸笺,信函滴蜡的封口处还别出心裁地缀了一小簇蓝雪花。看着信封上那一手利落潇洒的“拂雪道君亲启”的字样,宋从心的脑海中莫名浮现出了前世“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调侃之语。

  然而拆开信封,信的内容却没有那么赏心悦目了。

  宋从心收到信后,二话不说便和湛玄交换了一下任务,由她折返回日月山复述东海境况,湛玄则负责东海诸事的收尾工作。明月楼主的来信是楼主提前推断出东海发生的一切、命“小生”分析出局势后快马加鞭送到宋从心手上的。信上也没有其他冗杂的信息,只告诉宋从心,姬重澜声望极重,交友甚广,仅凭三言两语是不足以推翻这位大能在修真界中的威望。另一方面,即便一切都是真的,依旧会有人在暗中做文章。

  “明尘上仙高节清风,不欲与人有口舌之辩,然而世事如此,望小友早做准备。”

  从明月楼主的来信中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珍贵的情报:一、姬重澜声望极高,而神州天高地阔,情报传播的速度极慢,想要锤定此事必须留有后手,否则随时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泼得一身脏;二、就算姬重澜真的反叛,重溟城的归属与后续问题也有得掰扯,毕竟姬家失势,东海又几次三番出现异况,保不齐会有人觉得姬家难堪大任,从而动摇姬既望根基尚且不稳的城主之位;三、明尘上仙不会吵架,挺要命的,速折返。

  看完信了,宋从心终于领悟了,上一任佛子教导同门出门之时无论如何都要带足留影石是多么明智的觉悟。姬重澜是镇守一方的领袖,就算没有人泼脏水,修真界面对这位大能反叛之事的决断定然会慎之又慎,这是为了不让英雄蒙冤,也是为了防备外道的渗透。

  若没有梵缘浅的留影石为证,宋从心单凭言语要讲清楚重溟之事的来龙去脉只怕要另费不少口舌,后续修真界对东海的调查与确认又要花费不少时间,保不齐便会被有心人钻了空子。而要不是姬既望步入渡劫期,正式在修真界顶尖战力中割裂出一席之地。他想坐稳这个城主之位,单凭海民的认可以及“姬重澜嗣子”的身份还远远不够。毕竟他的名望不如姬重澜,背后没有世家支持,自身又是异人的血脉。

  明月楼主的情报来得十分及时,将情报最珍贵的时间差拿捏得正正好,他在劝宋从心这位当事人及时回返,出示证据来彻底锤定江山。否则以无极道门一贯的行事作风,很可能为了让她安心疗伤而将此事全力担下,是非功过皆由他人评说。明尘上仙又“不欲口舌之辩”,在天景雅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很可能会被出言不逊之辈冒犯。

  靠,欺负我师尊没长嘴是吧?!宋从心气得心头火起,也没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与姬既望和湛玄告别之后,宋从心便迅速杀回了日月山。湛玄安排了一队弟子护送她回程,宋从心还以为这些弟子也是要去参加天景雅集的,便没有在意。她心里藏了事,早已陷入了旁若无人的境地。

  降落在停云台上时,宋从心心里仍旧怒气未散。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这副气势汹汹仿佛要提剑杀人的模样给周边人带来了什么影响,甚至埋头快步走过天景雅集的街道时,宋从心腹里都在打着一会儿要说的草稿。她心里的小人捏着拳头,只要有她在,谁都别想欺负明尘上仙没长嘴巴!

  就这么闷头往前冲的间隙里,宋从心隐约觉得哪里不对,但心里塞满了事的她直到面对通往日月云顶的天梯时才反应过来,周围好像有点太安静?不是说雅集是用来给各大宗门相互学习、互通有无的吗?怎么周围一点声音都没有。总不能大家都跟佛门一样在修闭口禅吧?

  看着高耸入云、仿佛直通天际的云梯,宋从心心中的怒火终于被困惑压制。她下意识地回头想看看雅集的寂静是怎么一回事,谁知这一扭头,却猝不及防地对上了下方街道两旁齐刷刷凝视着她的眼睛。

  ……宋从心瞬间汗毛倒竖。

  她被吓得头皮发麻,背脊僵硬,连忙低头想问问身后的同门这是怎么一回事,却不想这一低头,又撞上了十数

  双坚定却格外明亮的眼睛。

  宋从心:“……”不是,你们为什么这么看着我?

  和宋从心对视的那十几名弟子定定地看了她几秒,随即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一般,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宋从心顿时就慌了。不是不是,你们到底懂了什么?

  随即,宋从心便看着这十几名弟子忽而整齐划一地抬手覆在自己的心口,倾身行礼,退立两旁。他们神情肃穆地朝自己腰间的佩剑曲指一弹。霎时间,清越的剑鸣如千山鹤唳,若鹰击长空,在整个雅集的上方涤荡,横扫四方。

  鸣剑肃立,这是无极道门的剑修弟子对敬重之人的送别仪式,通常出现在长老率领队伍离山祓除妖邪之时。

  现在,这十数名无极道门的弟子不约而同地止步于此,鸣剑以示。他们的目光追随着如今的内门第一人,眼中如有火炽。

  ……

  而在参与天景雅集的各宗弟子们的眼中,身周云雾缭绕、剑气未散的无极道门弟子持剑过境,可谓是气势磅礴,锐不可当。

  那领头的少女步态清逸,气若渊海,身上却仿佛杀意未散,仅是在一旁看着,双眼都好似要被那透骨而来的无上剑意刺伤。

  少女目不斜视,横穿整个雅集都没有将目光借予旁人一分一毫。偌大的天景雅集,同辈的修士弟子一时间竟都被她溢散的气势镇压得说不出话。众人只能沉默地站在原地看着,看着她行至云顶天梯之前,抬首望着那本该只有各宗大能才能登上的七曜星塔。

  她在想什么呢?这世间到底有什么才能被她映入眼中呢?

  众人忍不住想入非非之时,却见站在天梯之下的少女忽而回头,眸光淡漠地环顾四方。

  她目光所及之处,站在那里的人都不由得背脊一僵,皮肤仿佛被吹毛断发的铁器轻柔地扫过一般,栗栗顿起,瞳仁放大。

  直到少女的目光漠然移开,众人才从那恍若重溟重水般的冷锐中回过神来,一时间只觉得心如擂鼓,背生冷汗。

  对于自己造成的威慑,少女显然并没有放在心上,她很快便低头,似是与追随在自己身后的同门弟子交流了什么。

  没有言语,没有对话,只是一个眼神,一个抬手。无极道门的弟子们便如获纶音一般,动作迅速且齐整地分列两侧,同时屈指弹剑。

  伴随着那摇动千山的清越剑鸣,众人只觉得心口被剑气切磨、淤堵凝滞的郁气尽散,耳目一清,气韵高爽。

  而在所有人的目送下,那背负着形若焦尾之古琴的少女已经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天梯,如平步青云般,走向七星曜烁的星塔。

  ……

  宋从心步子沉重地踏上天梯,要不是背上的焦尾勉强支撑着自己的脊椎骨,她觉得自己可能已经在方才的变故中从台阶上软倒滚下去了。

  ……不是,大家都是同门,难道没人陪我一起上去吗?

  说好的情同手足皆为袍泽的呢?我一个人好害怕啊……

第86章

  此时的七曜星塔,氛围与以往大不一样。

  在修真界中,修为已至分神期且有庇护一方之能的修士才能被称之为“大能”。修为到了这一等境界,已经可以通达天意、知晓自然万象,哪怕无法抵御灾害的侵蚀,但也能提前预知到某种“风险”,从而帮助自己荫蔽下的子民规避灾难。

  能被称之为“大能”的,无一不是跺跺脚修真界便会震三震的存在。但是修行天之道的人,修为越深,对世俗与外物的欲念就会越淡。虽说大道包容万象,并不统一人们的思想,但修为高深到一定境界就必然会走上这样一条道。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天道对修士的制约。

  而这些越来越不喜欢出门的大能修士面对天景雅集之事多多少少都会摆一下架子,就好像约定俗成一般,通常只会在天景雅集的最后一天才到场。这倒不是因为暗中较劲,而是因为来得早了就必定要和同道聊聊天说说话,对于大部分习惯独自清净的修士而言,这段时间还不如去打个坐、赏个花。反正人族人皇未现,正值乱世末法之时,来得早也没有什么必要。

  因此,除了毫无大能和长辈架子的正道魁首以及禅心院主持会跟着弟子一同前来以外,也就只剩下喜爱人间烟火气息的明月楼主会提前来到天景雅集。第二仙宗东华山与中州雄主姜家则是时刻关注无极道门时事,知道明尘上仙收了亲传弟子,两方与无极道门关系微妙的阵营势力都抱着探听消息的想法让太阴宫主与定山王前来一见。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有些大能这一缺席,就缺席了一整个东海归墟灾变。

  “明尘主殿,我们敬您德高望重,但第一仙门近些年来,行事作风是否太过强势了?”席上,一圆圆胖胖笑得宛如弥勒佛般的男子看着明尘上仙,他吐字悠悠,气定神闲,令人分辨不出他是在诘问还是玩笑,“内情还未查明便擅自给曾经的‘英灵’定罪,这其中是否有蹊跷我等也来不及判断。而且重溟城虽说地处凡间界,但终究是姬家的地盘。贵宗弟子强行召集分宗弟子将海民撤离,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

  明尘上仙没有说话,他只是姿态从容地为自己奉了一杯茶,既不恼怒,也不开口,如同庙里无情无欲的神像一般。

  “姜二长老这话说的,可真是折煞我也。”明尘上仙不说话,一旁换了一身青竹碎雪石苔花长袍的青年男子却突然开口,他面上戴着一张极其妖冶的青蓝色曼陀罗面,手中拿着一个小小的瓷勺在火上烤了烤,竟是旁若无人地画起了糖画,“这听书阁的消息可是从我这儿传出去的,明月楼买卖公平,童叟无欺。重溟涡流教的情报原本可是一品甲等,没一座灵脉,休想从我手里把情报拿走。”

  明月楼主说着,人称“笑面浮屠”的姜家二长老董桀尚未开口说些什么,一旁一位肩膀上围了只雪狐、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的清隽男子已是撩了撩眼皮,语气低沉而又威严:“既然如此,明月楼为何不说?我等正道是缺了你一座灵脉还是怎的?”

  “瞧您说的。”明月楼主一手托腮,莞尔,“姬家也是明月楼的大顾客,哪有把生意往外推的道理?再说了,重溟城内部被烈士拼死封锁,我也是才知道不久。至于姬城主的身份问题,姬家花了一大笔钱将情报束之高阁,楼主也没资格随意泄露客人的隐私不是?我手底下那么多人,总要养家糊口。明月楼毕竟不是无极道门,黑白两道的生意,我们都做。”

  披着只狐的男子不咸不淡地讽刺道:“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槛花阁下倒是将生死看得很开。归墟临世,哪还用得着养家糊口?”

  明月楼主此时已经完成了糖画,虽是最便宜的饴糖,又要一笔成画不可断连,但极擅风花雪月之事的明月楼主依旧将一朵牡丹画得栩栩如生。他举起糖画吹了吹,笑道:“要么力挽狂澜,要么无力回天,这般想,也不失为一出好戏啊~!”

  疯子。披着雪狐的清隽男子闭上了眼,决定不要再开口跟此人说话。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对身为正道魁首的明尘上仙,只要合乎情理且有自己的立场,哪怕是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明尘上仙也不会动怒。只要不触及底线,明尘上仙便是“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但明月楼主这个修行极情道的疯子却不一样。此人戏里戏外皆是人生,若非痴狂入骨,又如何将极情道练至大乘呢?

  “来了。”

  自从听闻姬重澜叛族之事便一直沉默的太阴宫宫主忽而开口,众人抬头,便见一道云中白鹤般高雅的身影自门外而来,似敛了满袖的明光。

  在宋从心踏入七曜星塔的那一刻,有三人同时出手了。第一个出手的是董桀,他修行的是姬家传承的极阳功法《浑天大日诀》,此时弹出一道苍劲的指风,直取来者的下盘。他只用了三分力道,没做得过火,毕竟过火了,再好脾气的正道魁首也要护短。他这道指风刚劲浑厚,破空而去时甚至有裂风之声,若是根基不稳之人被此招击中,虽然不至于受伤,但也会当众跪地,出个不大不小的丑。

  第二个出手的人是那面貌清隽、俊若星月的雪狐男子,他只是猛一甩袖,乍一看

  好似在拂去衣上尘埃,实际一道鞭影已是直扑来者的面门。他同样留了一手,若是对方接不住,他这道鞭子便不会落在实处,只会与其擦肩而过,唬晚辈一把。

  第三个出手的人则是坐在角落中呼呼打鼾看似早已熟睡的风猴君,他倒是没什么恶意,只是好奇那“三人斩神”的传闻中人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他没有武器,随手便将自己臭布鞋给丢了出去。那漆黑的布鞋迅捷如风,在空中仅剩一道残影,不管对方如何接下,只怕都有够膈应。

  这三位大能同时出手倒不也完全是为了为难晚辈,风猴君纯粹是为了好玩,董桀想落第一仙门的气势与面子,雪狐男子则是想试探一下来人是否真有与姬重澜一战的实力。虽说这试探都不算过火,但出于对无极道门的不满,多多少少也夹带着几分私怨。

  明尘上仙静坐不动,衣袖却微微一拂。他正想为自己的徒儿挡下这些老不修的试探,不想站在天光中的人影却忽而动了。

  只见那身负天光而来的少女横跨一步,双手并指舒张,形影如鹤。董桀的指风突至近前,少女一掌拍出,却是以柔风化去劲气,将那道指风往内里一“搂”。这一道裹挟着烈阳之力的真气被巧劲带起,于少女掌中旋转、折返,“砰”的一声,竟是恰好击中了随之而来的鞭影。带着霜雪凛冽之气的鞭影与烈阳之力的真气相撞,彼此的劲气竟都被化解了大半。

  一抵一消间,少女却忽而变势,她双臂朝左右张开,如白鹤展翅般再次旋身,却是做了一个“推”的动作。她掌中吐出一刚一柔的劲气,随着她旋身的动作,清正的道家混元之气溢散全场,竟在她身周形成了太极的虚影。

  少女方才以巧劲改变指风劲道的掌式为“收”,而“收”之后,便是“发”!

  “咄”的一声巨响,被打偏的鞭子抽飞了迎面而来的臭布鞋。“磅”的一声,那臭布鞋便狠狠地砸在了董桀的桌上,撞翻了他的茶盏。而那道烈阳之力的指风则偏移了原有的轨道,在击飞鞭子之后依旧向前,“砰”的第二声,清隽男子的酒盏被烈阳之力点碎,碎了一桌残渣。

  “……”

  沉默,死寂一样的沉默。

  谁都没有想到,面对长辈的试探,这狂妄的小辈没选择尽数接下也就算了,竟还当场以太极之道借力打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给了长辈一顿难堪。虽然方才的一切都只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对方未必来得及思考,但这么胆大的小辈,也是许久未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