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12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到苏笑笑家门口,赵大妈随苏笑笑进去。鱼放盆里养着,土豆、藕、鸡蛋和洋葱放橱柜里。赵大妈见橱柜里有米有面,“你娘总算干了件人事!”

  苏笑笑想问什么人事,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失笑:“我拦着没让拿。否则啥也留不住。”

  赵大妈震惊:“她——不怕饿死你和团团?”

  “我姓苏,团团也姓苏,我爹姓刘,他哪还管我们死活啊。”

  赵大妈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刘大军不管苏笑笑死活,可是她是她娘亲生的,“你娘呢?”

  “出嫁从夫啊。”

  赵大妈的爹娘生在封建旧社会,思想腐旧,重男轻女,认为闺女嫁出去就是外姓人。可他们也不舍得饿死闺女和外孙。赵大妈惊叹:“真看不出来。”

  “我娘要面子,跟您在一块肯定善解人意通情达理。”苏笑笑道,“有些人就喜欢把好的一面留给外人,刻薄寡恩留给家人,因为家人不敢跟她计较。”

  赵大妈娘家嫂子就是这样,对她儿女比对亲生的和善,所以她对苏笑笑的话深信不疑,“你也算熬出头了。我也该回家做饭了。团团,去我家跟哥哥姐姐玩玩?”

  团团看妈妈,征求她的意见。

  苏笑笑:“妈妈做藕片,给你做荷包蛋,需要好一会儿。妈妈做好去找你好不好?”

  “不要我帮你吗?”团团仰头问,“我啥都会!”

  

第11章 乐于助人那还腆着脸赖着不想搬?……

  赵大妈笑问:“团团这么会说跟谁学的?”

  “谁知道啊。”苏笑笑也想知道。团团前几天不这样,乖得跟猫崽子似的。苏笑笑怀疑这几天带他下馆子逛公园去供销社乘公交车的时候听谁说的,“午饭简单,妈妈忙得过来。团团留着力气帮妈妈上班吧。”

  小孩点头:“我玩一会儿就回来啊。”

  “去吧去吧。”苏笑笑摆摆手就拉开炉子,准备淘米煮粥。

  钢筋锅坐炉子上,苏笑笑洗藕削皮切片,等藕片放水里,她就去院里挑一把配菜。

  一切就绪,锅开了,苏笑笑放一个半窝窝头——只有这么多。苏笑笑趁热窝窝头的时间和面,下午蒸馒头。

  面好了放橱柜里发酵,苏笑笑煎两个荷包蛋,然后就着油锅做醋溜藕片。

  猪油裹着醋香飘到隔壁,赵大妈对大儿媳妇道:“这个味儿跟以前一样,看来笑笑家以前都是她做饭。”

  赵大妈的儿媳妇想不通,“你说都是亲生的,刘大军和两口子咋就那么偏心啊?”

  “我猜从笑笑不愿意改姓刘那天起,那两口子就当没生过她这个女儿。”

  “那还腆着脸赖着不想搬?”

  赵大妈:“没良心的人干出啥事来都正常。要不是刘大军报案,笑笑跟他撕破脸,咱们说不定还觉着笑笑狠,连大着肚子的弟媳妇都容不下。”

  “奶奶!”

  赵大妈吓一跳,回头看到大孙女跑过来,“吵吵啥?还没做好!”

  “咱家后边的姐姐要生了。”

  小姑娘话音落下,跑进来一个五十来岁的女人,到厨房门口就请赵大妈帮忙。赵大妈不会接生,让她找别人。来人又请赵大妈的儿子骑车送她儿媳妇去医院。

  可她来的不巧,赵大妈的两个儿子跟客人出去了。

  赵大妈家来的客人不是外人,是她娘家侄,来还钱。这笔钱赵大妈借出去就没打算要。侄子既然给,赵大妈也没往外推。可她也知道侄子日子不好过,就给俩儿子使眼色,带着那笔钱去买杂粮。

  起先赵大妈没想到这点,在苏笑笑家看到窝窝头,突然想到这年月米面限购,但杂粮好弄。红薯两分,玉米碴子不到一毛,她借给侄子的钱能买几百斤,够娘家一大家子吃月余。

  来人又找赵大妈的儿媳妇。

  儿媳妇犯难:“二弟的车子在家,可我不会骑。我弟妹会骑,可这段时间火柴厂忙,她好几天没回来了。”

  来人急得满头汗:“那大哥呢?”

  “你问我家老头子?”赵大妈问,“在路口跟人侃大山。不过他也不会骑车,要不你去问问——”

  “团团,吃饭了。”

  赵大妈眼中一亮,“来了!”朝门口看去,苏笑笑进来,“笑笑会骑车!”

  “她愿意吗?”来人很担忧,“我家的情况,您是知道的。”

  来人叫许慧娟,她找赵大妈不是因为只有她家有自行车,而是她热心肠,不介意许慧娟家有海外关系。

  要不是她儿子是机械厂离不开的工程师,领导扣着人不放,许慧娟的儿子这个时候应该在干校参加劳动改造。

  赵大妈道:“笑笑愿意。笑笑,你许婶的儿媳妇快生了,儿子不在家,能不能麻烦你骑车把她送去卫生院?”

  苏笑笑奇怪,赵大妈家这么多人,干嘛找她啊。

  赵大妈:“我家那俩刚巧出去。”

  “那行啊。可是团团——”

  赵大妈立刻说:“我看着。”

  苏笑笑朝后面邻居许婶看去:“弟妹在哪儿?”

  许慧娟立刻说:“在胡同口。”

  赵大妈的大儿媳妇指着对面厢房:“车子在这儿。”

  苏笑笑推着车子出去,团团迈着小短腿跟上,赵大妈抱住他:“你妈一会儿就回来。”

  “赵大妈,我家的饭菜好了,在案板上,您看着团团先吃,顺便帮我看着家。”苏笑笑推起车子才意识到是二八大杠,她上辈子没骑过这种车子。

  幸好她有原主记忆,男主张怀民教原主骑过。苏笑笑到门外蹬上车子就跟蚯蚓似的七扭八歪。赵大妈看到这一幕吓得差点把团团扔出去:“这,笑笑行吗?”

  许慧娟正想这么问,“她,她推着走也比我扶着走走得快吧?”

  赵大妈抱着团团到胡同口就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小媳妇扶着墙一点点往前移,满脸痛苦。赵大妈赶忙过去,看到她的裤子:“羊水破了?快上车!”

  赵大妈的大儿媳妇扶着她坐车上,无比担忧:“笑笑,还是推着吧。”

  “没事!”苏笑笑抬腿从前面跨车上,“弟妹,抓住我的衣服。”还有一句苏笑笑没说,万一倒了往我身上倒。她怕这话一说,对方吓得不敢坐,“婶子,去卫生院?”

  赵大妈抢先说:“对!你生团团的卫生院。”

  苏笑笑的嘴巴动了动,想说“团团不是我生的”,幸好她第一次骑二八大杠载人很紧张,不敢一心二用,嘴巴慢了半拍,反应过来就把这话咽回去 。

  苏笑笑仔细想想,记起卫生院在何方,她就踩车蹬子。

  赵大妈看着苏笑笑一开始晃晃悠悠,走了十多米就稳了,安慰许慧娟,“笑笑可能一段时间没骑不熟练。这不就好了。”

  大妈的大儿媳妇悬着的心落到实处:“许婶,你也快去吧。”

  许慧娟如梦初醒,拎起儿媳妇落下的包裹,又说,“赵大姐,谢谢你啊。”

  赵大妈:“啥时候了还瞎客气。去吧!”

  大妈的儿媳妇等人走远才问:“这家老爷子呢?”

  赵大妈:“应该怕连累儿媳妇,没敢露头。”

  大妈的儿媳妇不禁说:“人命关天,还在乎出身?”

  “有人就在意。”赵大妈朝胡同里瞥一眼,“早两天笑笑打刘晨都有人勾头看,这不比那次动静大?你看有人出来吗。”

  她儿媳妇朝四周看看,家家关门闭户,连在路口聊天的人都没过来问问出啥事了。仿佛去苏家看热闹、公安撵都撵不走的不是他们。

  “希望别出点啥事。不然这一大家子都得恨咱们,还得恨国恨党。”

  大妈的大孙女忍不住说:“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凭什么恨咱们?她家以前要是善良,大家都受过许奶奶的恩惠,就算情况比现在严重,也有人出来帮一把。这里又没有红袖章盯着,怕啥啊?”

  婆媳二人很意外,十来岁的小丫头竟然能说出这番话。

  赵大妈点头:“说得对。你许奶奶是好人,可惜不当家。她家老头子以前见天儿在咱们面前提笼架鸟,眼睛长到头顶上,比皇帝还像个爷!”

  大孙女道:“所以真出点什么事也是祖辈作孽报应到她身上!”

  赵大妈往周围看了看,确定只有她们一家和小团团,放心下来:“不许这样说!传出去还以为你小小年纪性子就刻薄。”

  小姑娘她妈不禁问:“那你刚才还大呼小叫喊你奶?”

  “也不能见死不救啊。”小姑娘道。

  啥话都让她说了。婆媳二人相顾无言。

  团团有话说:“赵奶奶,我饿啦。”

  “那不能饿着团团。”赵大妈叫儿媳妇回家炒菜,她去苏笑笑家。

  苏笑笑原本以为把团团叫过来就可以吃饭,所以粥、窝窝头以及醋溜藕片和荷包蛋都在案板上。

  赵大妈到厨房就看到碗筷摆放得好好的。赵大妈给团团洗洗手,坐到团团身边:“要不要奶奶喂?”

  “不要!”团团拿起筷子,发现荷包蛋重,放下筷子用手抓。

  赵大妈下意识说:“不能用手,团团——反正你妈不在,把你洗的干干净净,你妈也不知道。”

  “妈妈说可以用手。”

  赵大妈怀疑听错了:“你妈让你用手抓?”

  团团点头:“妈妈给团团洗手。”

  赵大妈想说苏笑笑惯孩子,可一看到团团稚嫩的小脸,让他用长长的筷子才是难为他,“藕片不能用手抓。你妈回来还得吃。”找一个空碗,夹几片藕片放碗里给他。

  荷包蛋吃完,团团就抓藕片。

  赵大妈问:“这个荷包蛋不吃了?”

  “妈妈的。”苏笑笑这几天教团团一人一个,团团虽然很想吃,还是忍住了,“妈妈一个我一个!”指着藕片,“赵奶奶,妈妈一半我一半。”

  赵大妈正在心里感叹苏笑笑会教孩子,团团也懂事可人。乍一听到他的话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看碟子里的藕片,别说一半,三成团团也吃不完。

  赵大妈拿起筷子拨三成到团团碗里,把荷包蛋放藕碟中,然后放在有热粥的钢筋锅里温着,又在箅子上放一个窝窝头,指着碗里的藕片和半个窝窝头:“团团,这是你的。”

  团团点了点小脑袋,很是乖巧听话。

  五分后,团团把藕片吃完就要洗手,稀粥和窝窝头一口没碰。

  赵大妈让他喝粥,他要妈妈。劝他吃口窝窝头,他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赵大妈怀疑小孩故意的,可她没证据。又担心团团哭着喊着要笑笑,不敢吓唬小孩多吃点,只能把他的窝窝头和粥放橱柜里,拽着他出去洗手。

  伺候好小崽子,赵大妈把门锁上,拉着团团去她家。

  幸好赵大妈的孙子孙女今儿下午没课。团团跟他们玩得开心,忘了找妈妈。

  再说苏笑笑,可能因为她不善骑车,不停颠簸,颠的小孩受不了,她把人送到卫生院不到一小时就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