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苏笑笑听说母女平安就想离开,可许慧娟头一回当奶奶,跟无头苍蝇似的六神无主。苏笑笑心想帮人帮到底,于是上前问:“许婶,有没有饭盒?”
许慧娟愣了愣神:“没啊。你,你饿了?我这里只有搪瓷缸子。”从包裹里翻出写着“为人民服务”的白色搪瓷缸子。
苏笑笑接过去:“我去打点水。”其实去食堂买半缸子粥,又买两个萝卜缨包子,放在反放的缸盖上。苏笑笑边走边啃完一个包子。到产科门口苏笑笑把缸子递过去,“吃点东西吧。”
许慧娟愣住,苏笑笑递到她手里,她回过神就问苏笑笑多少钱。粥和素包子便宜,苏笑笑道:“不值钱。吃吧。啥时候出院?”
许慧娟接过去道一声谢,就说:“医生说留院观察一会儿,没事就能回去。”
苏笑笑本想回家,听了这话把告辞的话咽回去。许慧娟在她旁边喝粥,声音很轻。苏笑笑看她一下,像有良好教养的大家小姐。关于她的事浮现在脑海中,苏笑笑没猜错,许慧娟的出身搁以前确实不错,大清灭亡前她父亲还是天子门生。
不过自打革命开始,这家人就成了鹌鹑,平时碰到她和赵大妈这些街坊会招呼一句,但没什么交情。
苏笑笑前世今生都可以说涉世未深,一些侃侃而谈的大道理都是从家人长辈和网上学的,她不敢跟经历复杂的人打交道,所以把人送到家,许慧娟请她进屋喝水,苏笑笑以担心团团为由告辞。
车子还给赵大妈,团团从堂屋里跑出来:“妈妈!”
苏笑笑抱起小崽子:“吃饭了吗?”
团团点头:“妈妈吃了吗?”
“吃个包子。”苏笑笑看着随后出来的赵大妈,喊一声“赵大妈”就道谢,“麻烦你了。”
赵大妈笑道:“看你说的。是我给你添麻烦了。你许婶的儿媳妇没啥事吧?”
“没事。孩子也挺好。”苏笑笑奇怪,“刚才去她家,她丈夫和儿子好像都不在家?”
赵大妈:“儿子上班的机械厂离这边远,一周回来一次。一会儿该回来了。她丈夫担心出来撞到红袖章,天天躲家里。”
赵大妈的大孙女问:“笑笑姐姐,你吃的包子是她买的还是你买的啊?”
大孙女的妈朝她身上一下:“喊姑!”
小姑娘躲到苏笑笑身后,当没听见:“笑笑姐——”
“几毛钱的东西,谁买不一样啊。”
小姑娘点头:“懂了,你买的。”摇了摇头,“难怪没人愿意帮他们。”
苏笑笑想想中午的情形,这条胡同跟只有她和赵大妈两户人家似的,“放心吧,我不傻,亏吃一次就够了。赵大妈,我先回去了。”
“钥匙给你!”赵大妈把兜里的钥匙递过去。
苏笑笑到厨房看到锅里的东西很意外:“团团,怎么不吃荷包蛋?”
“妈妈一个我一个啊。”小孩的神色理所当然。
苏笑笑摸摸窝窝头温热,估计粥还没凉透:“喝粥吗?”
团团不饿,看妈妈吃得香忍不住想尝尝。苏笑笑看他点头就盛半碗,把荷包蛋里的糖心戳破流到粥里,然后递给团团。团团第一次这么吃,味道有点怪,但不难吃,举起勺子叫妈妈尝尝。
虽然苏笑笑不止一次告诉自己,团团以后就是她儿子,可她还是在意小崽子的口水,“团团吃吧。妈妈喜欢吃藕。”
小孩信以为真,攥着勺子呼啦呼啦喝完就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妈妈,晚上不吃饭。”
“那晚上不做了啊。”苏笑笑看一下偏西的太阳,再过一两个小时天就黑了,“要不要去赵奶奶家玩一会儿?”
团团摇头,趴案板上,歪着脑袋看着妈妈吃饭。
苏笑笑吃好把剩的粥盛在一个盆里,窝窝头和菜吃完就刷锅洗碗。炉子拉开烧几壶水,把馒头蒸了,给鱼换一次水,和团团洗漱后就封炉子回屋。
这个时候堪堪天黑。
苏笑笑以前有块表,但被刘晨要走了,理由是苏笑笑在家用不
着表。那块表苏笑笑本打算要回来,可一想到刘晨用了四年,沾满了她的汗水,苏笑笑想想就恶心。
没有手表,苏笑笑猜此刻最多六点。这个时候睡觉太早,苏笑笑找个本子画出跳棋格,做许多圆形和方形小纸片,“团团,玩不玩跳棋?”
“我不会呀。”
苏笑笑:“妈妈教你啊。”
团团挤到苏笑笑怀里,苏笑笑抬手把他放对面,“下棋要面对面。”
团团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苏笑笑拉亮电灯吹灭油灯。
起初苏笑笑以为这屋没有电灯。掌握了原主的身体,苏笑笑才想起刘大军嫌电费贵,除了陈雪和刘旭屋里,他们都用煤油灯。不过以陈雪不知道爱幼的德行,将来也难尊老,有刘大军后悔的一天。
团团学着妈妈把枕头放身后,两条小短腿塞被窝里:“妈妈,有人敲门。”
“听错了。”苏笑笑装没听见,“妈妈走一步,你走一步。”
团团是个小固执:“妈妈,我听见啦。”
如果是赵大妈或者其他近邻远亲会喊“笑笑”。只敲门不吭声,指不定外头是鬼是神。家里只有她和团团,外面又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苏笑笑可不敢开门,“敲的是赵大妈的门。”
团团好奇地问,“赵奶奶是睡着了吗?”
“年龄大耳背,可能还要敲一会儿。”苏笑笑胡扯,“苏团团,这么多话,还下不下啊?”
第12章 男主张怀民你应当徐徐图之。
团团察觉到妈妈走了一步还想再走一步,慌忙按住她的手。
“再多话,我就走两步!”
团团摇摇小脑袋:“不说话,我不说话。妈妈,我下的对吗?”
“对啊。”苏笑笑往前走一步,“不要胡思乱想,妈妈明儿教你下五子棋。”
团团好奇地问:“好玩吗?”
“比你在被窝里左手玩右手好玩儿。”
小孩睁大眼睛,一副“妈妈怎么知道”的样子。
“又不专心?我走两步了啊。”
团团拉住她的手:“妈妈不要和我说话。”
小孩无法专注难成事。苏笑笑这么逗他其实是逼小孩心无旁骛。果然,敲门声继续,团团跟没听见似的,盯着苏笑笑别耍赖。
赵大妈大概被敲得心烦,推开门出去:“谁呀?”
团团抬头,一脸“赵奶奶可算听见了”的样子。苏笑笑往前走两步,团团低下头正好看见,气得喊:“妈妈坏!”
苏笑笑:“你不认真怪我啊?”
小孩不敢走神。
苏笑笑下的很敷衍,也没动脑子想,所以小孩的棋先到她这边。苏笑笑夸团团厉害,然后假装不服输叫团团再来一盘。
团团赢了妈妈很开心,顿时无心在意谁敲门。
过了大概五六分钟,一盘结束,团团准备继续,身后墙壁被敲响,苏团团抬眼着妈妈,一副“我又听错了吗”的模样。苏笑笑捏捏他的小鼻子,“这次没错。”移到团团身边敲几下墙壁表示她听见了。
苏笑笑下床,团团伸手要抱抱。
“外面冷!”
小孩不信。
苏笑笑单手抱他去开门,带着寒意的秋风进来,小孩梗着脖子挥着小手着急大喊:“妈妈快,关门!”
苏笑笑把他放床上,小孩跐溜一下钻被窝里。苏笑笑笑着给他掖掖被子:“自己玩儿一会儿。也可以试试左手和右手下。”
“妈妈,外面冷啊。”
苏笑笑拍怕他的小脑门:“谢谢团团提醒。”
这几日天气极好,苏笑笑把棉衣拿出来晾晒,此时都放在高低柜的低柜上。苏笑笑担心晚上温度低着凉,随便扯一件薄棉袄套身上。
这个时候各家都还没睡,外面有点灯光,苏笑笑就没用马灯。
到院门外,四下里一看空无一人,这个年代敢偷敢抢的也不多,苏笑笑虚掩着门便去隔壁。
到院里,赵大妈招手叫她进去。
苏笑笑开门见山直接问:“刚才谁敲我家门?”
赵大妈:“我就说没看错,屋里亮着灯,你肯定没睡。合着你还听见了?咋不开门?”
“担心我爹个怂货喝二两酒不知道自个姓什么,来这里耍横。真打起来我可打不过。”苏笑笑确实有这层顾虑。
赵大妈以为她猜到人找她什么事,故意假装没听见:“不是你爹。后面的许慧娟。”
“感谢我啊?”苏笑笑话音落下,赵大妈的大孙女就嘎嘎笑。
苏笑笑听到笑声意识到什么,“不是又要我帮她干什么吧?”
赵大妈小声说:“不知道听谁说的,说你家有红糖也有鸡蛋,想找你借几两红糖几个鸡蛋。”
苏笑笑无语又觉着可笑:“就这事还要偷偷摸摸的?”
“说是怕别人知道了对你影响不好。我看是怕人知道现在的她吃几个鸡蛋都要借。”赵大妈一脸无语。
苏笑笑好奇:“你给了?”
“孩子可怜啊。”赵大妈叹了一口气,“没有都给,给四个,又给她二两红糖。”
赵大妈的鸡蛋小,一斤十个四毛钱,四个虽然不到两毛钱,红糖也不到两毛钱,可红糖限购,有钱买不到。
苏笑笑:“没说拿钱买?”
赵大妈下意识说,“这年月她给钱我也不敢收啊。”
苏笑笑:“话不能这么说,你不要是你的事,她不给是她不讲究啊。”
赵大妈恍然大悟,接着一脸懊恼:“我咋没想到呢。”后悔一时心软,不禁唠叨,“我还想明早做鸡蛋疙瘩汤呢。”
赵大妈的老伴道:“听说北边有个黑市,改天我去看看?”
“不行!故意给你下套咋办?”孙女孙子馋的时候,赵大妈不是没想过去黑市看看,“笑笑啊,你也别去。团团实在想吃,你就带着团团下馆子。”忽然想起一件事,刘晨回门那天刘家来人了,临走时拿了很多东西,应该是苏笑笑给的。笑笑这么大方,说明刘家人比刘大军厚道。
赵大妈问:“听说农村可以养鸡下蛋?笑笑,要不问问你叔你姑有没有鸡蛋鸭蛋呢?菜市场多少钱一斤,咱给多少钱。不过不是真给钱,用杂粮换。每次买一斤白面都要配几斤杂粮,我是吃够了。”
她大孙女听不下去,这叫什么话啊。她是人刘家人不是人啊。大孙女趴她奶背上小声说:“人家也吃够了。”
赵大妈被她压得难受,拨开孙女:“你不知道,白面贵杂面便宜,村里人都是把小麦拿去卖吃杂粮。可到收购站再到粮店中间肯定有差价。咱们可以按照粮店的价算给他们。”
主意是赵大妈出的,赵大妈应该不至于两面三刀。不过苏笑笑也没一口应下来,“我可以写信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