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月月半
团团在她对面坐下:“我爸妈出去了,但走得早,快回来了。”
赵大妈本想下午再来,闻言就坐下。
苏笑笑进去就看到一老一小有说有笑。
张怀民打声招呼便问:“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赵大妈起身笑着说:“我跟笑笑说点事。”
其实不是大事,这两年看到街上很多干生意的,赵大妈又眼瞅着刘大姑从穿着不合身带补丁的衣服变成不合身没补丁,到如今衣服合身,便知道她卖菜赚钱。
赵大妈有个闺女下乡后留在农村,虽然能吃饱,有房子住,可种地辛苦。赵大妈叫闺女回来摆摊。户口暂时转不过来也没关系,进城赚两年钱买了房子就好落户。
黑土地养人,可农村没什么钱,她闺女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可上高中的学费生活费是个问题。赵大妈的闺女就来信说八九月份把庄稼收好就过来,待到四五月份,无论赚多赚少都回去。孩子在上小学,就在村里,可以交给爷爷奶奶。九月份该下雪了,也不用担心孩子往外跑掉河里。
赵大妈家住不下,想租苏笑笑的房子。赵大妈说完自家困难,紧接着就表示她来之前问过房价,别人多少她给多少。
房子长时间不住人坏的快,苏笑笑考虑到这一点点点头:“不过堂屋有我爷爷的遗像啊。”
赵大妈:“你家厨房和刘旭以前住的两间就行。一间睡觉一间放东西。”
苏笑笑把厨房和厢房的钥匙给赵大妈。赵大妈掏钱。苏笑笑推回去:“人来了再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
苏笑笑:“又不是外人。您要不好意思,回头怀民和他同事排查的时候您多费费心。”
“应该的不是吗。”赵大妈很是痛快地答应下来。
张怀民和苏笑笑送她老人家到路口,看着人走远:“要不了多久,我在这一片能一呼百应。”
“这还不好?”
张怀民笑着点头。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南边也吃得开。
医生说不能剧烈运动,没说不能在车上蹲点以及下去排查。他在家够够的,第二天就去警局报到。
成队请张怀民在车里看着。
一辆车三个人到前门大街路口,成队和探员下去,被附近卖菜的看见车里还有一人。那个卖菜的不是别人,苏笑笑的表妹夫。
他勾头对旁边卖洋槐花的说:“看见那辆车了吗?”
“你的?”人家要做生意,不想跟他说话,故意挤兑他。
刘大姑的闺女女婿压低声音说:“我表姐夫在车上。别看!他是刑警,肯定出事了。你看那俩人下来查案,他在车上等着,就是防止嫌疑人跑了没人开车追!”
“你不就一个表姐在城里?他是老张的儿子?”
“你认识?”
“我还给过老张榆钱!”说话的女人可骄傲了,“嗳,那俩人来了,咱们好好配合!”
成队转一圈回来,张怀民随口说一句挺快。成队说大家都很配合。张怀民朝外面看一眼,一排自家亲戚。张怀民本能身体后仰。
成队奇怪:“怎么了?”
“没事!”张怀民觉着他大惊小怪,再朝外看去,那些亲戚都跟不认识他似的扭过头吆喝着,“家养的大公鸡,有营养啦!”
张怀民放心下来,下午到家就问苏笑笑:“是不是跟大姑他们说过在街上碰到我假装不认识?”
“说过啊。不然一开口问你是不是来查案,不就暴露了?”苏笑笑忽然想起什么,“今天你不光去局里,还出去过?张怀民,你的腿是不是不想要了!”
张怀民后悔多嘴:“团团快放学了,看到咱家吵架该难过了。”
“我打你一顿他都不难过!”苏笑笑朝他身上捶,“你——你想去局里,我不拦你,可你不能老老实实帮人分析案情,整理整理资料吗?”
第105章 意外之喜遇到不懂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虽然张怀民说团团看到他和苏笑笑吵架会很难过是胡扯,而他也不希望苏笑笑因为担心他寝食不安。
张怀民举手发誓,明天他哪儿都不去。
可惜他在苏笑笑这里没有诚信可言:“明天再说。我去做饭,你吃什么?”
“你想吃什么?”
苏笑笑不想擀面条,可团团中午在学校通常喝胡辣汤吃包子,或者啃馒头吃炖菜喝粥,以至于他晚上不想碰这几样,也不想吃干巴巴的米饭,就想吃热汤面。
苏笑笑:“我教你和面?”
“不想和面?”
苏笑笑点头。
张怀民在车上坐大半天,比苏笑笑上班轻松多了:“那你教我?”
苏笑笑震惊。
“我有那么懒吗?”
苏笑笑怕他反悔,立刻叫他去厨房。面和好,苏笑笑让他擀面皮,她薅菜摘菜。张怀民把面皮擀好,苏笑笑让他洗菜,她去切面条。
切好面条,苏笑笑和张怀民在院里等团团。团团进门,苏笑笑拉开炉子用热水煮面。
团团吃着荷包蛋喝着面汤,在学校累了一天的疲惫一扫而尽。
饭后,团团有点犯困,张怀民把他叫出去。爷俩到老张家再回来,团团精神了。团团拿出课本,翻开今天一天学的内容,然后把小说拿出来,边看小说边等同学。苏笑笑在炉子上温四个杂面馒头,在案板上放半碗酱菜,用碟盖上。
陈大勇吃着杂面馒头就酱菜都觉着比他家正餐好吃,他不禁嘀咕:“苏团团,你觉着人活着有啥意思啊?”
杨一名、李小光和朱红伟心里咯噔一下。团团忙着挑酱菜——碗里有三样,分别是黄瓜、苤蓝和藕块,他喜欢吃藕就挑藕丁,所以一时间没听明白。杨一名用手肘给他一下,团团惊醒:“
不想活了?”
陈大勇沉默片刻,讷讷道:“也不是。只是有时候觉着怪没劲。”
团团:“你有没有想买想吃的东西?”
“不买不吃也行。”陈大勇说实话,“我知道世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像杂志上有很多高楼大厦的地方,我也想去看看。可不看也没什么。”
团团张张口,他的情况有些严重:“你,那你想从家里搬出来,星期天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想吃什么买什么吗?”
陈大勇好笑:“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团团扫一眼自家房子,“这个房子再过几年可能要一两万,一两万看起来很多,真像你叔说的那样,两个学期的事!”
杨一名听他姨说过,她同事的女儿跳河自杀差点死了,他怕陈大勇脑子一抽也去跳河,赶忙附和:“你叔不是说有人南方进货首都卖毛利五倍,你就算不赚五倍,两倍,第一次本钱两百,第二次六百,第三次一千多,一个暑干五次就能赚三四千。高二暑假干两个月,高三毕业了再干两个月,八月底买了房上大学,两不耽误!”
陈大勇:“你的意思赚的钱我自己收着?”
“收着咋了?”杨一名反问。
李小光替陈大勇说不可能。
朱红伟:“我觉着可以试试。你哥你姐每月给家里多少钱,你就给多少钱。你也没比他们多花多少钱,凭什么他们每月十几块钱,你要给一两百?”
“我爸妈不得气死?”
杨一名:“你虚岁才十八,你爹娘就让你去几千里外的南方进货,也没把你当亲儿子。”
“我,我叔跟人家一起,他说人多不危险。”
杨一名又问:“那你爹咋不去?厂里不忙的时候请半个月假,足够他到羊城再回来。况且你小叔还不是去岭南,只是去江南!来回一周差不多了吧?”看向团团。
团团点头:“要是巧了,来回最多五天。”
杨一名:“你爹妈那么没本事都没觉着活着没意思,你想那么多干嘛?”
陈大勇叹着气摇了摇头:“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
团团忽然想起赵大妈,便告诉陈大勇他家以前的邻居赵大妈的女儿和女婿也打算摆摊做生意,然后说:“等学校放假就跟你爸妈聊聊,你可以跟你叔做生意,但每月给家里二十块钱。你爸妈要说你翅膀硬了,把你赶出来,我就把我家房子租给你,跟赵大妈的女儿住对面。你赚了钱再给房租。平时住校,星期天去那边或来我家。”
杨一名:“来我家也行。不过要给我带个烤鸭腿!”
陈大勇正想说不能给他俩添麻烦,一听到杨一名的话,顿时气笑了:“想得美!一个鸭腿够我一个月房租。”
李小光拍一下陈大勇,示意他小点声。
朱红伟小声说:“可是他爸妈会不会不让他小叔带他?我觉着有可能。你们不知道,有些长辈固执起来都能进精神病院。”
团团:“大勇,你小叔有没有说去南方哪儿进货?”
“杭城!”陈大勇说出来眼睛一亮,因为杭城有他朋友。
团团笑了:“那简单。回头你再打听打听,要是人家愿意带你,我就叫我表姨夫表舅陪你跟他们一块去。你要觉着人少不安全,再叫上赵大妈的女儿女婿。”
李小光小声说俩字——本钱!
团团:“咱们给大勇凑凑。大勇赚了钱分我们一成?”
陈大勇不希望被朋友看不起,尤其不希望比他小四岁的团团可怜他。结果八字没一撇,杨一名要鸭腿,团团要分成,陈大勇顿时觉着他误交损友,心里头没有一丝自卑。
朱红伟被团团说的心动:“要不我跟大勇一块去?”
李小光:“你妈让你去吗?”
朱红伟比以前爱学习这一点就让他爹妈欣慰。听说他这学期不再倒数,他爹妈已经觉着老天开眼,祖坟冒青烟,所以希望他心无旁骛好好学习。即便他爹妈知道做生意赚钱,也不希望他往外跑,担心他心玩野了。
李小光试探着问:“我呢?”
朱红伟:“你更不行!卖对联你爷都嫌丢人。没上过三天私塾,扯什么士农工商!瞎清高!”
李小光他爷爷嫌卖对联丢人这事一度让李小光在几个朋友跟前抬不起头。李小光的叔爷就是爱跟老张一起钓鱼的“李大爷”。这个李大爷经常跟老张吐槽他哥,老张也知道李小光他爷嫌摆摊丢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以前老张为钱发过愁,他就觉着只要不偷不抢,无论干啥都不丢人。所以就跟“李大爷”一起吐槽李小光的爷爷。
偶尔一次聊的时候没有避开别人,以至于没过多久大家都知道李小光他爷爷瞎讲究。
虽然那事过去几年了,李小光现在听同学提起仍然难为情:“我回头就叫他给我买房。”
杨一名放下筷子:“你爷爷一定会说单位分房。我妈妈单位待遇好,也不是人人都有房。其他单位你干二十年也不一定能分到小两室!”
团团问:“还吃不吃?”
李小光摇摇头:“那我以后就去待遇好的单位。”
杨一名:“谁都想进好单位。就我知道的,好单位又没人抢,只能是偏远地区。比如去油田上班。去电力公司当电工。这两样一般人干不了。”
陈大勇点头:“我不敢爬太高,给我再多钱我也干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