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 第131章

作者:元月月半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李小光思索片刻:“再说吧。我的事不急。关键是大勇。陈大勇,你就算考不上大学,也要上完高中。不然哥几个都是大学生,你只有初中毕业证,我们不嫌弃你,可我们聊的你也听不懂啊。”

  团团抬眼看向李小光,心说你聊啥?是国际政治,还是飞机制造火箭发射?像他爸妈这么大岁数,也没见他们张口专业闭口工作。去哪儿吃上哪儿玩,穿什么衣服,有什么听不懂的。

  李小光冲团团睁大眼睛示意他别说话。

  陈大勇信了他的话,拱手道:“啥也不说,以后用得着我的地方,大家尽管开口!我陈大勇犹豫一点,我都不是人!”

  李小光赶忙拉下他的手,压低声音:“小声点!”

  在堂屋织毛衣的苏笑笑小声问:“他们几个在厨房说什么?接几碗自来水学古人桃园结义?”

  “管他们干嘛。”张怀民毫不在意地笑笑,“一天拜一次,也就拜两年。现在再好以后上了大学结了婚都会分道扬镳越走越远。”

  苏笑笑:“咱家不搬不一定。你跟朋友分道扬镳是因为你在外当兵。我是因为很多初中同学上到高中正好赶上高考停止知青下乡。中专学校不在这边,所以这边没什么同学。”

  “别管他们。”张怀民问,“你要不歇会儿?”

  苏笑笑:“趁着天不热织好,夏天就不用碰了。到了秋天正好可以穿。”

  张怀民想说什么,看到几个小子从厨房出来,等他们从眼前消失去了书房:“你要不要问问团团出什么事了?”

  “你不是不管他们?”

  张怀民:“团团年龄小啊。”

  “没事。他有事不瞒我。”

  周日,苏笑笑在院子里洗床单被单,团团端着盆到她身边。苏笑笑看他一眼:“自己洗。”

  “没让你洗。”团团担心隔墙有耳,小声问:“妈妈,大勇做生意没本钱,我想把我的钱借给他?”

  苏笑笑瞬间明白前几日几个小的在厨房聊什么:“可以啊。”

  “全借吗?我存了好多年的。”

  苏笑笑乐了:“不舍得很正常,人之常情。可以借一百。一名借他四五十或一百,加上小光、红伟和大勇自己,两三百块钱够了。借给他太多他压力大,也许还没赚到钱就把人压坏了。”

  团团想想陈大勇没出息的样儿:“妈妈说得对!”

  苏笑笑摇头笑笑。

  晚饭后,团团跑出去玩儿,苏笑笑把大勇借钱做生意一事告诉张怀民。张怀民奇怪:“他父母让他辍学做生意,还

  不给他本钱?”

  “明摆着不用父母的钱。担心到秋开学想上学,父母不同意吧。”

  张怀民无法理解这种父母:“回头问问在哪儿摆摊,我下去查案顺路的话过去看看。”

  “到时候再说,别给孩子压力。”

  张怀民想想也是。

  这几日他的腿可以蹬自行车,虽然不能蹬太快,也值得张怀民高兴。

  翌日一早,他骑车慢慢悠悠到单位就发现气氛不对。张怀民以为出大事了,赶忙跑进去。发现大部分同事都在,但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忙什么,张怀民奇怪,“忙什么呢?最近不是没有大案子?”

  没人理张怀民。

  张怀民要拍桌子,所有人站起来敬礼,张怀民一头雾水,也没忘回一个。他们先装不下去,笑着向张怀民道喜,紧接着笑容变淡,流露出不舍。

  公安局大部分同志来自部队,老同志都是戎马出身,哪怕搞地下工作的,能活到建国,那也是几经风雨的硬茬。

  这些同志要么急脾气要么暴脾气要么硬脾气,来了一个张怀民论武力全局第一,合该脾气最大,但他最没什么脾气。

  嫌疑犯不招,别的同志气得忍不住动粗,张怀民都能在嫌疑人面前保持冷静。别的同志不理解,甚至认为张怀民没招,张怀民用上“夜审潘仁美”。还经常跟嫌疑人拉家常,等他放松下来,冷不丁一刀子。

  给他做书记员的同志经常被他搞的一愣一愣。

  别的同志也试图用张怀民的招数,但不好使,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人家就愿意跟张怀民聊。

  起初大家认为张怀**气好碰巧了。

  几年下来几乎没有失手过,大家服他,也希望他当刑侦队长。

  怎奈庙小又赶巧市局大队长受伤不得不退居二线,大队长的位子空出来,好几个人走动,谁也不服谁,局长想起海军让他安排的张怀民。

  本来想让张怀民去当个副队长,把紧张的关系戳破打乱。一查人家上了四年大学。局长很意外,正好不用心烦内部矛盾,直接把他调过去当大队长。原先争的几人,一个还是副大队长,一个管刑侦一个管经侦,队内刑警归张怀民直接领导。

  张怀民听大家七嘴八舌说完,许久才回过神:“——什么时候的事?”

  “今早。”回答张怀民的刑警跟他年龄相仿,“托您的福,以后我管咱们局刑侦这一块,成队管经侦。对了,局长让你一过来就去他办公室。”

  局长先前来过一趟,大家解释张队的腿还不能使劲,平时半个小时的车程,现在要蹬一个小时。

  局长本想说他怎么不乘公交车。忽然想到他闺女抱怨过,早上的公交车人挤人,估计张怀民担心腿二次受伤才没敢上公交车。

  局长见着张怀民就拉家常,唠了十多分钟才说后悔支持他上大学。张怀民挺意外,竟然被苏笑笑猜对了,局长希望他留下不是为了找人扛雷背锅,而是想多立功好往上活动。

  张怀民实话实说:“我也没想到。以为咱们队经侦和刑侦分开,我主抓刑侦呢。”

  局长原本不相信天降好事,找人一打听才知道,张怀民这几日一直往外跑,跟成队合作的很愉快,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

  局长:“有些方面,我该提醒你。上面给过很多人机会,但能抗住压力干出成绩的寥寥无几。首都不比别处,外地你不行可以找个行的帮你。在首都一块砖掉下来能砸到两个正部级三个正厅的地方,你不行找谁都没用。就是上面有你家亲戚,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们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给你兜底!”

  张怀民犹豫片刻,把“上面没有我亲戚”这句话咽回去:“谢谢您提醒。不瞒您说,我正是怕自己不行才选择上大学。”

  “这话你说过。我相信你不会给咱们分局丢人。”局长起身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肩,“好好干。遇到不懂的随时给我打电话。我虽不如你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其他地方够你再学十年!”

  

第106章 群众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

  张怀民从局长办公室出来,整理好个人物品,等在外蹲点的同事和成队回来,同他们闲谈几句便回家。

  张怀民不是外调也不是退休,又加上市局和分局相隔不到十公里,平时没少协同办案,不存在今日一别很难再见,所以大家对张怀民的心态跟他之前考上大学去学校报道没区别。

  成队整理好手上资料,本能问:“张队,你看看?”抬起头愣住,其他人不由得流露出伤感。性格豁达的同志转念一想,兴许明天就能在长安大街碰到他,笑着宽慰大家:“张队去市局好啊,以后市局的资源咱们还不是随便用?”

  成队笑了:“对,什么车什么枪,张队的就是咱们的。”

  张怀民摸摸发烫的耳朵,摇头笑了笑。

  到胡同口,大爷大妈慌忙叫住他,指着他身上鼓鼓的挎包和车把头上挂的网兜,“怀民,这是咋了?”

  张怀民笑着说:“没事。”

  “不是上班去了吗?还没到下班时间,怎么茶杯饭盒都带回来了?怀民,是不是因为之前受伤领导让你转业?”跟张怀民住一条胡同的大妈抓住他的车把,一副不说清楚不许走的架势。

  张怀民本不想张扬,毕竟还没去报到:“这个,市局缺人,市局领导让我过去帮帮忙,明天去市局报到。”

  “升官了?!”大妈惊呼。

  张怀民吓一跳:“没没没,暂代,暂代,能不能坐稳,要看以后。”

  “你当了这么多年兵,又是大学生,还要观察?”大妈嫌弃,“你们领导怎么这么小心眼?不过别担心,大妈帮你!”

  张怀民家四周这片胡同不乏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公职人员,有几个大爷大妈退休前还是区一二把手,还有几人在部里干过。但跟张怀民一样在一线的不多,做到分局刑警队副队长的更少,跟他年龄相仿就进市局的目前只有他一个。

  大妈此话一出,其他大爷大妈意识到这一点,立刻附和,以后看到可疑人员骗子强盗就给他打电话。随后又叫张怀民给他们留个电话号码。

  张怀民感动又好笑:“还没去市局报到。”

  “对对,这事改天再说。大妈先帮你留意着。”

  张怀民想起一件事,到了市局以后经手的案子肯定是大案要案,面对的犯罪嫌疑人十有八/九穷凶极恶:“大爷大妈,我家亲戚,您几位都认识吧?”

  大妈想也没想就说:“认识啊。一块住了几十年,哪能不认识。”

  “笑笑那边的亲戚,她表弟她姑她叔叔大爷?”

  一个大爷说:“认识。不就在那边刘家凹?你爸早两天还叫我去那边钓鱼,我嫌远没去。”

  张怀民:“以后有人打听我家在哪儿,请大爷大妈看清楚了再说。”

  大爷大妈们想问“咋了?”到嘴边意识到张怀民什么意思,顿时一个比一个严肃,跟入党宣誓似的向张怀民保证,他们不知道张怀民家在哪儿。

  话多的大妈补一句:“真是亲戚能不知道你家在哪儿?需要找我们打听的就算不是犯罪分子也没安好心。”

  张怀民把车子靠身上,拱手道:“那我先谢谢各位。”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张怀民一脑门黑线,他都四十多了,还孩子呢。张怀民笑着说:“那我先回去?我这条腿还没好利索。”

  大爷大妈连连摆手。

  张怀民的腿确实有点不舒服,来回骑四五公里,两条腿都发酸发热。张怀民不敢大意,到家脱掉外套裤子就躺床上。

  腿不难受了,张怀民下来慢慢活动一会儿,腿热了他才一点一点拉筋。

  以前张怀民受过伤,但腿被车撞还是头一回,他对这种伤没经验,想起他妈经常念叨,吃什么补什么,就去菜市场看看。

  这个时候菜市场没有鸡鸭也没有猪肉羊肉,只有海鲜。张怀民在岛上那些年吃够了各种海鲜,他瞅一眼就去熟食店。看到猪蹄上的毛,张怀民吃不下去,决定傍晚买只烤鸭,晚上去他爸妈家吃饭。

  在路口看到一辆三蹦子,旁边还有几个人大爷大妈,大爷大妈手里拿着菜,他心说走街串巷卖菜的?张怀民过去一看还真是。车里的菜像农民自己种的,还有几个篮子,有的篮子里头是鸡蛋,有的是鸭蛋。张怀民看一眼卖菜的人,看起来六十多岁,有可能五十多岁,叫大叔应该没错:“大叔,这是鹅蛋吧?”

  “自家大鹅下的蛋。同志要几个?”

  张怀民原本想把奖金和工资都给苏笑笑。苏笑笑问他,下去排查吃饭谁付账。

  当然是手下人抢着付账。可是他们工资低,又跟他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张怀民不好意思劫贫济富,就把奖金留下。

  奖金还剩一半,张怀民掏出来确定一下,把卖菜的篮子递过去,“都给我吧。”瞥到一抹红,“还有

  肉?”

  “瘦肉五花肉都没了,只剩几个骨头。本来想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媳妇送过去。你要都给你。”卖菜的大叔把几根排骨拿出来。

  张怀民不好意思:“您儿子吃什么?”

  “猪下水。”

  张怀民想起以前在老乡家里吃过一道菜:“有猪肚吗?”

  “有啊。”他又从里头掏出一包。准备回家大爷一看有猪大肠,停下问他多少钱一斤。卖菜的大叔提醒:“这些猪下水您买回去还要洗。”

  大爷拎起猪大肠看几眼:“菜市场的没有你的干净。”

  卖菜大叔去菜市场问过价格,闻言就报出菜市场的价格。大爷掂量一下猪大肠:“都给我吧。”

  张怀民怕他要猪肚,赶紧把猪肚拿下。

  买好了张怀民就回家,放下鹅蛋,拎着排骨和猪肚去他父母家。

  罗翠红没给他做,中午是杂面馒头小米粥和炒蔬菜,没有一丝荤腥。张怀民叹气:“猪肚和排骨您打算什么时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