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未绿
“嗯。”锦娘又想起马养娘,宁哥儿的乳母,如今宁哥儿年纪渐长,她可能怕锦娘赶她出府,所以愈发骄纵宠溺哥儿。
等到了东京,就不能让她一直在宁哥儿那里伺候了,否则做爹娘的都不好管教。
“明日一早就让哥儿来我这里写大字小字。”锦娘对阿盈道。
说罢,她又对蒋羡道:“你也好生教导一番,等回去之后,咱们就得给儿子请业师了。”
蒙师和业师是不同的,蒙师负责启蒙,业师则教经史子集。
宋朝和别的明清不同,没有所谓的县试、院试这些,但是对于小孩子却有神童试,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 《孝经 》《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 ,若是通七,予出身。
宁哥儿好学,读书也能吃苦,若是以此为目标,中了神童试固然好,若不中,十岁的他肯定也是比同龄人要强的。
这番话说出来,蒋羡也很吃惊,说实在的,即便是他开始用功也是从二哥过继之后才开始的。越是富贵人家的孩子,越是很难吃苦读书。
读书甚至能把半条命都读没了,不是那么好过的。
“娘子,你真是深谋远虑。不过,请业师不同于请蒙师,若是请到名士,可能价钱会更高一些?咱们家买完宅子之后还有钱么?”他现在不知道娘子手里还有多少钱,就像这次回来,娘子非要把船钱结给那大东家。
锦娘哭笑不得:“钱的事情不必你操心,我就是剪了头发卖,也不会让你们饿着的。”
她其实有个想法,她甜水巷的宅子等回去之后就不愿意赁出去了,完全可以做成邸店,因为她上次给下人们建屋子,隔了一小间一小间的屋子,可以做仓库堆放东西,也可以住人。她那里还靠近大相国寺,好些商人都要在大相国寺贩卖货物。
不过,她那个宅子还是太小,赚也赚不了多少。
对了,她们搬出来后,后面的楼房和书房都可以赁出去,如此便是一屋二赁,倒也使得。
其实买下宅子后,也就没什么太大的支出了,到时候再慢慢打算。
蒋羡听锦娘这般说,才放下心来,又“嘿嘿”一笑:“娘子,你说咱们这才几年啊,都能淘换一个大宅子了,真是不敢相信。”
“傻瓜。”锦娘见他难得犯傻,跟搓宁哥儿的脸似的搓了搓他的脸。
风平浪静之时,船行了半个多月,很快就到了开封了。
锦娘看到熟悉的岸口,她终于松了一口气,却说锦娘她们先让人送信到甜水巷,刘豆儿已经是雇了马车和骡车去接人了。罗玉娥和魏雄知晓锦娘她们回来,也搬回到臭水巷,顺便把屋里屋外打扫的干干净净的。
再有罗大接到锦娘的信说带回来的人多,恐怕有一部分不够住,让他到大相国寺赁几间临街的房子,到时候让住不下的下人们都先过去。
这让罗大不禁想到锦娘的周到之处,便是把仆从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等锦娘她们到家时,都已经是华灯初上了,罗玉娥还在引颈看着,见到锦娘下来,忙上前道:“你看你爹眼睛长在后头似的,他还在巷口等着呢。”
过了六年,娘的鱼尾纹也更深了些,气色倒是很好。锦娘笑道:“快些让爹回来吧,好些年都没有见了。”
说罢又让筠姐儿和宁哥儿喊外祖母,直把罗玉娥欢喜的不行。
筠姐儿和宁哥儿离开东京的时候,都还不太记事,便是对罗玉娥也不怎么亲近。好在锦娘这么一回来,先让人把箱笼抬到房里,归拢好了,又让青蓉守着。
一行人才下来用饭,菜是罗玉娥和罗大媳妇烧的,都温热了。
“爹,娘,我和十六郎我们这次回来就准备买个宅子的,到时候也帮你们留房,你们何时想去住就去。”锦娘笑道。
罗玉娥道:“我们在臭水巷住着也挺好的,就是你弟弟怕是要用书房……”
“娘,这甜水巷的宅子我是打算赁出去的,总不好又是这般留着浪费了。到时候让扬哥儿去我们新宅就好。”
蒋羡突然觉得娘子真的有魄力,尤其是在钱财上,她也不愿意欠别人的,但她有自己的规划,不愿意藕断丝连。对她而言,这个宅子毕竟是她自己的,怎么处置她说了算。
罗玉娥和魏雄虽然心里嘀咕,但总算习惯女儿的做法。
倒是等饭毕,锦娘又私下和罗玉娥道:“这宅子我打算将来给咱们筠姐儿做陪嫁的。你们俩如今还未替扬哥儿娶媳妇,若是新媳妇进门,难道还住这里。不如到时候你们就过来我将来买的大宅子里住,扬哥儿成婚前也去新宅住,他若成婚了,让她们夫妇自住,也免得打搅人家新婚夫妻。”
罗玉娥嘴上说不好意思,但她比起儿子来,还是更愿意跟着女儿住。
儿子性情温吞,女儿能当家作主。
再有,锦娘道:“我这宅子一买,恐怕手里发钱荒,亲戚们无靠,您说我要不要多赁一份钱出去?”
“到时候娘和你爹养你们啊,多的钱我们俩年纪大了,也是没有,但是吃喝肯定有你们一份。”罗玉娥想着她其实给女儿一直留的二十贯,就怕她一时不好,自己总能拿出些钱来。
锦娘道:“也没到那个地步。”
在锦娘看来,爹娘那里她好说话,但弟媳妇若进门,在甜水巷住习惯了,再让人家走,那就容易结仇了。
自己若是不解决,将来若是给到筠姐儿,她也不好赶人走啊?
这是其一,其二也是她能够照看爹娘,毕竟爹娘能为有限,她那边也需要人气,将来,若是蒋羡外放,有爹娘守着比仆从强。
再者,她给爹娘养老可以,但是把弟弟和将来弟媳妇全部弄进来,几家人过日子难免口舌,就是蒋羡和儿女们也会不满。
罗玉娥又说起联宗的事情:“这可是真的?”
“怎么不是,都是按亲戚关系走的,还给了一份谱给我。每年大年初二魏家都接我回去,我和她们家的人也处的不错。我打算等宅子买了,再带着您一道给魏夫人请安,咱们再把扬哥儿一介绍。到时候也走动起来,这样不是很好。”锦娘笑道。
罗玉娥又有些忐忑:“和那样的大官人家往来,咱们这些人……”
锦娘笑道:“弟弟也是太学生,您和我爹靠自己双手挣钱,比别人都高贵。要我说,爹和您都五十岁的人了,做这些小生意起早贪黑,您还和我爹身体也受不住,不如在京郊置办几亩地,又有田里的出息过活,平日还有臭水巷的赁钱,倒是不必太过辛勤。”
母女二人说了许多话,罗玉娥深夜才回去。
锦娘这边从第二日就先找牙人问房价,了解大概宅子的普遍价格。
她是从早上出去看,一连看了三家房牙,原来现在的人买宅子都是在城南痒斋附近,也就是太学附近,但是这里的宅子要么很小两进的,要么就是太大了,都不符合锦娘的需求。
在马车上吃了些点心,锦娘下午又去了西门附近,那边倒是有个六亩大的三进宅子带花园,一共八千贯。
不一会儿,刚去衙门报道完的蒋羡也过来了,蒋羡一看这个宅子就喜欢上了,但是见锦娘不发一言,他也没有多说。
等傍晚回来的时候,蒋羡道:“娘子,那个宅子倒也不错。”
“是不错,可是咱们也得先打听一下呀,我已经让陈小郎花钱找附近的丐头问问。”锦娘曾经做行首的时候,和三教九流都打过交道,现在没有网站可以搜索,但是能找附近的丐头去问问。
蒋羡也是为官几载的人,他发现锦娘也是个很神奇的人,就比方她让刘豆儿罗大在看宅子,可是回来之后,根本不听下人的建议,径直自己出来找,还找丐头打听。
是个非常难被糊弄的人。
晚上,陈小郎回来覆命:“那家急着卖房是因为和人争地,结果打死了人,所以想快些出售。”
“有纠纷的咱们不要,而且那个地方靠近官道,离城太远了。”锦娘曾经为了买宅子,可是做过很多攻略的。
蒋羡其实觉得那个宅子不错,若这家人有纷争,还可以趁机压价,但娘子不同意也就罢了。
因刚到内史省,蒋羡上任做官府还得好几日,索性他先带着锦娘回去给蒋六老爷请安。毕竟回家了,不去拜见亲长,恐怕别人也有话说。
锦娘准备了六匹纱缎、茶饼十二团、滴溜酒两坛、两床吴县凉席、一条泥金妆花裙给郑氏、一条织锦印彩的裙子送给许氏,一套莲青纹男装、又有果馅点心十二盒、鹅梨两篓。
无论如何,这次蒋羡的确是升迁了,官位还不错,因此锦娘备下给蒋六老爷夫妇和许氏的礼都颇厚。
蒋家老宅还是曾经的样子,听说如今园子没有赁出去了,而是准备让宣哥儿夫妻住。但园子打理的并不好,看起来整齐,却又感觉没有好好打理花木的样子。
葛妈妈亲出带着她们进来,她是许氏的心腹,自然多般打探:“我一看娘子你的打扮,就知晓你们外放的日子肯定过的好,连我们娘子都羡慕呢。”
“妈妈你真是说笑了,外面风餐露宿的,实不相瞒,我这头还晕呢。我倒是见你越发发福了,想必嫂嫂的日子也过的很好,你们这些身边人才愈发的好。”说罢,又从袖口抽出一条销金翠花汗巾子给她:“这是大名府万家的手艺,请你笑纳啊。”
葛妈妈见锦娘如今戴着水晶冠子,人愈发干练了,到底不敢小觑,嘴上说着些家中事。
今日却没能见到许氏,许氏据说往太平兴国寺吃斋去了,郑氏也回了娘家,锦娘和蒋羡跟蒋六老爷磕头就出来了。
二人出来都松了一口气,锦娘道:“还好今日她们都不在家,否则咱们怎么着都得留一天了。”
蒋羡点头:“谁说不是啊,娘子,咱们今日是去看房么?”
“嗯,黄牙人与我说有位老先生想转卖,正寻卖家呢,就在金梁桥,约莫六亩左右。”锦娘道。
二人很快到金梁桥附近,先与黄牙人碰面,那人赶紧过来行礼。
锦娘示意蒋羡说话,蒋羡才立马反应过来:“黄牙人,你若是介绍的好,咱们也不少了你的银钱,若是胡乱哄抬价钱,那我可饶不了你。”
“大官人,小人哪里敢啊。”黄牙人见锦娘和蒋羡穿着打扮非富即贵,很是小心说话。
锦娘细细打量着这座宅子,四周都是高槐古柳、草木森森,夏日走到此处,竟然十分阴凉。房主约莫花甲之龄,身着圆领布袍,颇有隐士风格。
黄经纪先为两人介绍:“蒋大官人,这位便是房主庞老官人。”
蒋羡年轻,忙上前唱喏行礼,那庞老官人倒是个风趣的人:“看尊驾通身气派,倒似位当官的。”
“老人家,我虽然是当官的,但我后头的才是太上官。”蒋羡一笑。
锦娘嗔了蒋羡一眼,庞老官人亦是哈哈大笑。
从东北角进去,西边都是一溜的房间,庞老官人道:“那是给下人或者客人来时住的。”
锦娘点点头,又看西角附近是马厩,东边则是小小五间一进的厢耳房,正中则是垂花门,两边则是抄手游廊。从垂花门穿过,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小径,小径周围花木扶疏,顺着小径直走,便是过厅,过厅是悬山顶,一共三间,两边耳房各自三间,又有东西厢房。
从二进东边走到第三进,三进是正房搭配东西厢房,正房一共五间,比过厅的屋顶高一些,依旧是悬山卷棚顶,亦是搭配东西厢房。
这是正房,从正房东边开一道小门直接连着花园,园里有半亩水塘,塘上有十几支荷花,荷花上的水珠滚来滚去,四边有书斋有堂。
“来,你们来这里看看。”庞老官人笑着引她们到前面。
从池塘前引水前穿过假山,是一座小巧的花榭,花榭的窗户都各有不同,有菱花窗、如意窗、菩提窗、冰裂窗。透过窗户,竟然是一步一景,从菱花窗能看到李花,李花素白,虽小而繁茂,素雅清新。从如意窗则看到一丛翠竹,碧绿雅致,从菩提窗望过去则是一颗菩提树,冰裂窗外面应是梅树,只是梅花七月不开,只剩残枝,然而不远处的夹竹桃倒是开的盛。
从水榭沿着游廊往北边走,又是阁楼,阁楼里放了许多藏书。
……
一路走下来,蒋羡已然是频频目视锦娘,锦娘只是笑着看。
等逛完了,锦娘才笑道:“您的宅子很好,只不过您的价钱太高了些,若是再少些,我立马就能拿钱来。”
庞老官人道:“这位娘子,九千贯买我这座宅子实在是不算贵,你看这假山还有这里的花圃都是我们慢慢建成的,把这水塘的水凿开引到这假山边,当时我们也下了力气。”
“我知道,我知道您建这座院子不容易。我也是看您带着我们走了这么久,我们也有诚心想买,不如这样,大家各退一步,七千贯如何?您若同意,明早就带银钱来。实不相瞒,我们夫妇若是有这九千贯,巴不得全部给您,可偏偏没有这么多。”锦娘感叹。
蒋羡在旁想娘子昨夜告诉她不是说手里有九千两的么?怎么现在,哦,他懂了,这便是杀价,可这也杀的太狠了。
寻常普通三进院子也差不多要五千贯,这可是加了个园子啊。
果然,庞老官人道:“七千两不成。”
这个时候,黄牙人就出场了:“要我说,两位若是各退一步,八千贯倒是可以。”
蒋羡立马看向锦娘,生怕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锦娘笑道:“这样,您再少一些,我也加一些,您说各价。”
“七千八百两。”庞老官人也知晓现在能找到买宅子的人也不容易。
锦娘道:“七千六百两,咱们图个吉利,我也不再往下压价了,您同意我就让黄牙人拟契。”
等锦娘说完,蒋羡面上镇定自若,心中紧张庞老官人的回答,又想娘子会不会砍的太低了?哪里知晓庞老官人笑道:“好,娘子爽快,我也爽快。”
蒋羡听了一喜,偷偷拉了一下锦娘的衣袖,锦娘把他的手直接打下去,这个人表现的这么想要,价钱差点都讲不下来了?但即便被打了一下,蒋羡也是欢喜的。这座宅子比他家老宅还要精妙真好,真好呀,手里的银钱也没用空,他也不必想着节衣缩食了。
第1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