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未绿
可她们还年轻嘛,犯了错,还是可以规正之后再改的。
倒是隔壁江家,竟然这般快就给女儿定下亲事,定的人倒是还不错,秘书少监柯家。孟夫人说起江家姑娘还努努嘴:“我看她们家那么好的一个大姑娘,也不知怎么跟见不得人似的,那么快就定下亲事了。”
这些话锦娘不会跟着说,她岔开话题道:“你家老二昨儿我瞧见了,是不是有了身孕?”
“是啊,刚刚出怀。”孟夫人很是高兴,这女人一旦生个儿子地位就稳当了。以前不喜欢怎么了,时日长了,总会有感情的。
被转移了话题,孟夫人又叹道:“我家二丫头和大的那个不同,若是随意嫁去外人家,定然是吃不得苦。可自家姑姑姑母家里,总是好的。”
锦娘点头:“是啊,总会熟悉些。”
三日之后,锦娘送三朝礼,总不过是首饰、彩缎、油蜜、蒸饼、鹅蛋、茶饼、鹅、羊、果物等等。
又接了女儿女婿回来,再见筠姐儿,头发已经梳上去了,戴着锦娘替她打的珠冠,身上穿着正红的抹胸,外穿紫色销金领抹衣裳,看起来端庄可人。魏七郎穿紫袍,头戴金冠,脚底踩着粉底青皂靴。
二人看起来极为登对,锦娘待他二人行完礼后,又笑道:“咱们都不是别人,我也不耐烦请许多人来,不如我们等会儿去园子里摆一桌,只咱们自自在在的说话。”
魏七郎道:“岳母说哪里话,我正有学业要向老泰山请教。”
这个女婿还真是提头知尾,这也省得锦娘啰嗦许多,还道:“去吧,你岳父今日特地提早回来了。”
魏七郎含笑退下,锦娘连忙拉着女儿坐下:“怎么样?”
筠姐儿待下人们都退出,方道:“魏家的规矩比咱们家里大,好在我以前在他们家里读过几年书,魏家的亲戚我都认得。但是以前熟识的魏家大娘子,却和我生疏了许多。我现下跟着七郎君住栖霞院,是个两进的院子,虽然算不得很大,但是收拾的极为精巧。”
“魏夫人肯定是不会亏待自己亲儿子的,我是想问你和七郎处的如何?”锦娘笑。
筠姐儿倒没有太多扭捏,只道:“我就照您说的先拉拢他,我和他倒是很说的来,还夸我私制的苏合香做的好呢,我们新婚次日便一起制了香,都是我指点的他。”
锦娘听了先是高兴,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今日她没有特地喊亲友们相聚,就是想娘儿们几个自在说话,所以锦娘说起这几日家里家外的事情,似乎女儿没嫁出去似的。
筠姐儿也是在家敞开了说:“这才嫁过去几日,感觉身边的人都还可以,婆母没有一句重话。大嫂和六嫂两位妯娌年纪都比我大些,所以对我也很关爱。”
“嗯,这也没几日,你还是小心为上。”锦娘叮嘱道。
筠姐儿颔首:“您就放心吧。”
还未曾说几句话,吃了一顿饭,女儿和女婿就要回门了。锦娘看魏七郎扶着女儿上马车,倒是欣慰的笑了。
却说魏七郎和筠姐儿二人回到魏家之后,先去给魏夫人请安,魏夫人问了几句话,就让她小俩口回去了。
以前筠姐儿活动的地方都是在自家宅院,现下她对魏家家宅并不熟悉,还有些陌生,毕竟以前她来魏家玩,也仅仅是在花厅,不会这般深入。
“七郎,今日爹爹和你说什么了?”筠姐儿笑着看向魏七郎。
魏七郎道:“也没什么,就是探讨学业上的事情。你呢,回家什么感觉?我看姑母方才很是舍不得你。”
筠姐儿点头:“我娘不仅舍不得我,还舍不得你呢,说之前小跨院是给你住过,日后咱们俩若是归宁,还是把小跨院给我们留着。”
“真的么?”魏七郎有些惊喜。
筠姐儿一幅“看看你说的什么话”的表情,“肯定的,我爹爹和娘亲可喜欢你了,总夸你人又机灵,又有才气,就是——”
她故意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魏七郎紧张看向她,“就是什么?”
筠姐儿看了他一眼,用帕子掩唇一笑:“就是说你什么都好,看你紧张的。”
魏七郎失笑:“你看你,还取笑我。”
“我可不敢取笑你,天色还这般早,你说咱们做些什么好?”筠姐儿虽然和魏家走的亲近,但她也不知晓魏七郎真的有什么爱好。
但是这也是魏七郎的问题所在,他生下来就是天之骄子,什么都有,的确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
唯独在蒋家的时候,大家似乎不把他当特殊的凤凰蛋看待,该学什么学什么,该做什么做什么,人什么都有的时候,就会没什么意思。
魏七郎看向她:“你说做些什么好呢?你平日都在做什么?”
他本以为是女红针黹或者一些闺阁游戏,孰料筠姐儿道:“踢毽子太闹腾,下棋太费脑,打双陆太老套。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是咱们可以拿出程文来,看谁破题最快,另一个便是我帮你做脸,我可会啦,我娘亲的脸为何那么嫩,都是我干的。”
“做脸。”魏七郎不假思索的道。
筠姐儿的工具多,回到房里之后,让他靠在躺椅上,还塞了个小枕头,魏七郎这个年纪本来就很容易出油。
“先用的是芦荟露,给你清洁一下脸。”
魏七郎觉得自己脸上一下就舒服了,敷了一盏茶的功夫,她就用棉布擦干净,尤其是自己鼻子那里的油腻腻的,几乎都清除了,脸上还真的清爽了。之后,不知道又拿了一块什么薄纱,薄纱上浸透的一种水,她还帮自己弄服帖。
之后,她就开始替自己掏耳朵,用檀木梳子按摩穴位……
他本来之前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结果直接睡着了,还是被筠姐儿喊醒的。
“郎君,怎么样啊?舒服吧。”筠姐儿挑眉。
魏七郎摸了摸自己的脸,甚至觉得脸和头皮全部舒展开了,他立马道:“娘子,明日可以再这样么?”
“过几天吧,过几天我给你敷眼睛,比今儿还舒服呢。”筠姐儿擅长拖延大法。
魏七郎心想这几日得讨好自家娘子了,怎么以前没人跟他说还能有“做脸”的服务呢?
第144章
筠姐儿出嫁月余, 对门孙大姑娘有了身孕,锦娘差青蓉送了些补品过去,青蓉回来之后道:“那孙大姑娘把身边的丫头作了通房了。”
怎么会这样?周四娘子应该是现代人, 怎么教出来的女儿会弄出通房来。
通房不是正经姨娘, 比普通丫头地位高点,算是男子的房里人。做通房若是将来有一儿半女还好,若没孩子, 拿着丫头的份例, 还得给男主人暖床。
锦娘有些不可思议:“是孟夫人要求的么?”
青蓉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也指不定。这孟夫人也真是的, 提起小娘来深恨不已,给自己儿媳妇添堵却是厉害。”
殊不知, 孟夫人只是暗示, 她也不好送女人过去。毕竟书香人家, 又不是什么那等没规矩的人家,随便送女人小妾,到底孟三郎还要读书呢。
这儿媳妇倒是上道, 孟夫人还拿这话教训女儿:“你就是爱吃独食, 殊不知这男子在家里没新鲜的,就去外头找新鲜的了。在家的你能敲打,在外头的你都管不到。看三郎媳妇,多么贤惠聪明,那通房是她自己人, 二人一气, 后宅一团和气。”
孟二娘撇嘴:“娘,这有什么好的。三哥才成婚多久啊,这么快就整通房, 到时候多出来几个庶子女,可有她发愁的。”
“庶子女不过是给口饭吃,若是出息的,请封也要先请封嫡母,礼法所在,有什么好怕的。”孟夫人不喜黄小娘,非是不喜小娘,而是不喜欢和她对着干的小娘。
周四姑娘却是和孟夫人完全不同的反应,她看着女儿道:“你在做什么呀?你才刚成婚多久啊,怎么就开始自己把丫头开脸了。”
在周四看来,这孟三郎是女儿看上的,女儿怎么会这般大方把丈夫拱手让人?
孙大姑娘微微叹了口气:“娘,我若不这般做,到时候婆婆送来的人,势必会跟我打擂台,与其如此,我还不如做的好看些。我知道您的意思,可女儿没那般幸运。”
她有些家世,却又不是极好,有些相貌,又不是国色天香,有些才学,可孟三郎并不爱女子才学胜过他太多的,只喜欢红袖添香的喜悦,对妻子的太过聪明,反而忌惮。
她有两位榜样,一位是邬娘子,贤德简朴自持,受到人家尊敬,一位是魏娘子,能干有个性,不畏惧人言。
前者,虽然自己有时候会咽下些苦水,但是收获的也多,地位岿然不动,后者,即便有人说她善妒,出身寒微却变成凤凰,但并不觉得低男人一等,照样好好地做官夫人,似乎天生如此。
后者她很难成为了,因为她无法忍受闲言碎语,孟三郎也不似蒋羡那般即便发达了,对发妻始终如一,前者倒是最好学了。
周四娘子搂着女儿:“你受苦了。”
“有什么好苦的,松儿本就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她成了通房,我光明正大的抬举她,她有了体面,也感激我的提携之恩。我们俩一条绳上的蚂蚱,岂不是更和乐?”孙大姑娘有自己生存的智慧。
女儿有自己的想法主见,她灌输了很多现代思想,女儿却完全是个古代人。
可是,孙大姑娘不觉得自己如何,她备受孟家人赞誉和孟三郎的敬重。
这些锦娘当然不知晓,她只知道一些看得到的事情,人家心里怎么想的她是不清楚?孟家这些事情不过是邻居之间需要登记在册走礼送了些什么,仅此而已。
隔壁江家卖了宅子,听说去了宜秋门住,反正宋娘子也不差钱。
锦娘还和蒋羡道:“咱们这隔壁换了多少户人家啊,我都数不清楚了。”
蒋羡笑道:“娘子,你看你,操心人家干嘛。日后不管谁来,也别走动的太勤快了,虽说什么远亲不如近邻,但是这换的太勤了,咱们也不必太当真。”
“我只是觉得,什么都在变,咱们这些人好似总没变。”锦娘道。
夫妻二人说完,窦媛过来了,窦媛的女儿早年在大名府时,还是请的锦娘做的全福人,和韩效的长子定下亲事。洛姐儿现下也颇有少女的风姿了,只是筠姐儿出嫁了,否则表姐妹倒是可以一处说话。
但现下锦娘只能让下人带孩子去园子里玩:“别把她拘在这儿听我们大人说话,枯燥的很。”
窦媛时隔七年再和锦娘见面,觉得她比以前更从容许多了,也是到了十六表兄这把年纪,还未曾有通房妾侍,那真的是真爱了,这也是表嫂的底气所在。
她是这么想的,也这么说出来了:“您真的是能够拴住表兄的心。”
“快别这么说,我是没什么手段的,纯粹是你表兄自己自觉罢了。”锦娘不觉得她怎么让蒋羡死心塌地了,大概是他年纪小的时候就跟她成婚了,也没怎么常常出去外面见别的女子罢了。
有的男子,即便家中妻室做的再贤惠,人再美丽,多半还是偷腥的。
所以是蒋羡这个人本身就很好。
窦媛这几年的日子过的也舒心许多,但是也免不了纷繁的事情,妯娌不和,大嫂的儿子大了要分家产云云。但现在到了京中,似乎一切否极泰来,更重要的是和表嫂又在一起了。
窦家如今的确不成,蒋家却是人才辈出。
二人正说着话,周三娘子过来了,锦娘又给她二人引荐。
周三娘子本身就是蒋放之妻,蒋放如今仕途正好,几乎是申相的一把快刀了,官位也升的极快,现在都已经是龙图阁大学士了。
现下周三娘子却反而低调起来,不似以往长袖善舞了。
几人一处也说些安全的话题,锦娘问起:“以前领抹都宽宽的,刺绣要饱满精致,如今时兴起那样窄窄的来。”
周三娘子道:“可不是,你看我如今穿的衣裳不就是这般。是了,你家筠姐儿那喜服做的可真好,我听说是你做的。”
“是啊,这孩子说是想要我以前成婚的婚服,我说那都是陈年的衣裳,怎好拿出来给她穿?遂帮她做了一件。”锦娘笑道。
周三娘子赞道:“你的手艺那肯定是没话说的。”
因蒋放是申相铁杆,周三娘子还说起申七娘要出嫁的事情:“嫁妆也是准备妥当了,总不好等到七月再嫁,约莫也就这些时候了。”
锦娘笑道:“这下好了,魏家马上就要有两位新媳妇了。”
因窦媛那日去魏家守房,魏家原籍和甄家都是大名府的望族,所以她道:“魏二夫人性情很是温柔,人家取了个诨名叫‘二菩萨’。这申家姑娘嫁进去,怕是掉到福窝里去了。”
嫁过人的都知道,不仅仅是丈夫好就足够了,婆婆也是重中之重。
女子在后宅,接触最多的便是婆母,对长辈稍微有半点不敬都不成。窦媛就深有所感,自然这也是唯一的好处了,毕竟魏家长房才是真的有权有势。
就像她嫁的甄二郎是实际上的长子,所有的恩荫都是先擎等着甄二郎,甄二郎的锁厅试过了,就授官了。
这些窦媛就不会多嘴了,人嘛,不会说话的人就少说话,话少不如话好,她常常这么想。
锦娘则道:“是啊,我认识魏二夫人多年,也是没见过她和谁红过脸。”
申七娘和魏八郎最后定在五月十六成婚,其实两家都是准备了多年,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