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35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美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等她娘出来之后,又等三叔母等了半天,一家子才一道过去。

  荣娘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怀上了,还多少有些不真实的感觉,她和冯胜感情很好,一来是因为她这个人就不太爱钱,到如今,家里的银钱她也没怎么管过,每次冯胜给她,她也不想要,因为要了之后,冯胜肯定会问她怎么攒的如何?其二便是二人房事非常和谐。

  长的漂亮就是她的优势。

  但这样有了身子之后,她总担心自己长斑又发胖。

  可面对来探望她的亲戚的时候,荣娘又带着笑意,她知道她现在的日子是许多人盼望都盼望不来的。

  锦娘听母亲她们在寒暄关心,她便在旁边吃茶,莹娘方才被锦娘刺了一句,现下又抱着麟哥儿以示亲近,还故意的道:“麟哥儿小小的人儿,可好玩儿了,他好似从小就喜欢漂亮的人抱他。”

  “哈哈~”锦娘眼泪都笑出来了,这就是她实在是不愿意和家里这些亲戚们耍心眼的原因,实在是太好笑了,手段太过粗浅,头脑太过简单。

  罗玉娥听到女儿在笑,还不明所以,等回家了,锦娘同她说了,她才道:“你三叔母母女这般做,还不是怕‘大麦不黄小麦黄’的说法。”

  要说锦娘何等聪明,一下就明白了:“原来如此啊。”

  大卖不黄小麦黄的意思就是姐姐没成亲,妹妹就先嫁了出去,怕别人念叨妹妹急着嫁人,可能婚事不协。

  “都分家了,她们还管这么多。”锦娘无语。

  罗玉娥道:“那是,咱们锦娘怎么着也得找个如意郎君才是。”

  大抵是邵升平的事情之后,罗玉娥反倒是没那么着急了,她想女儿可得寻个各方面好些的人才行,再者她们的生意她还得上心,也没那么多功夫了。

  锦娘则开始制春衫,要知道四月有寒食节和清明节,娘子们都要出去踏青,争奇斗艳的时候当然得采购衣裳,甚至还有五月的端午节,还得赶制些五毒香囊,五线绳索出来。

  想象是很美好,但是她现在白日要在文绣院做工,只有晚上才有功夫做,因此做一套衣裳得半个月左右。

  这套春衫做的是黄绿相配,锦娘觉得就很适合四月,她的抹胸选的是淡青竹纹样式,外面的选用淡黄的罗,至于领抹之处,则绣海棠蝴蝶,浅黄晕深黄的蝴蝶配茜红的海棠花,似花苞待放。

  至于裙子选的和褙子颜色差不多的淡黄色,但是面料不是用罗,而是用的提花纱。

  这一套耗费了不少心思,锦娘希望有个八贯她就很满足了,只是没想到这一身在锦绣阁进账十贯多。

  这其中还是锦绣阁分了一半的钱去,若是自己何时能够像绣巷的人似的有自己的铺面,那可就是二十贯啊。

  这个月可就是十三贯了,一贯拿出来日用,还能存上十二贯,这竟然是周家一年的工钱。而且现在在家中,银钱不必换成交子还得交手续费,全部能存着。

  进了五月之后,天儿就开始热了起来,锦娘就不必她爹送了,每日早起直接走着过去。

  刚进文绣院,就见邹月娥给了她几根山楂条,锦娘尝了一口,笑眯眯的:“在哪儿买的山楂条?吃起来倒是不错。”

  邹月娥道:“在金明池旁边买的,我妹子在那儿卖花。”

  锦娘听说过邹月娥的妹妹会稼轩之事,经常在游人出行时卖花去。

  “最近我又没功夫去金明池那儿。”锦娘说着就开始等顾绣头安排。

  要说进来的五人中,锦娘是后来居上了,她本来没有其余的人专精什么,但是她的活计做的快,又很凝练,甚至她会裁剪,不同于邹月娥和许三姐,她们会绣,但竟然都疏于裁剪。

  这也是为何她们没像自己做外快的原因。

  今日要做的果然也是端午应景的,但是是在石榴裙上绣小老虎,锦娘先画了样子,再扎针,直接选好丝线绣。这些在文绣院的花样子,她们都会收上去,但锦娘会快速画一幅带回去。

  顾绣头又吩咐锦娘道:“上衫上你要做这个洒金的小老虎,先描个小的,再让有司去做。”

  原本她们都是一起学的描金、洒金,但是每次若是做不好,就得自行赔钱,锦娘索性买了金粉,自己回家练习,因此一举成功,其余的人就生怕扣钱,自然这里描金洒金的任务就交给她了。

  但锦娘也不觉得她们有什么问题,因为在文绣院人人都是拿死工资,不像周家,做的多有赏钱,做的少钱就少。

  没有额外的赏赐,大家到点就走人,谁也不愿意多做。

  锦娘笑道:“您放心吧,我这会子就先画。”

  所有的事情只有重复做,多做,才能积少成多,由量变引起质变。锦娘不知道别人是如何,但她现在对于画画,从以前要蒙着纸张画,到现在看旁边的就能模仿出来,对于别人可能无关紧要,但对于她而言,却是很大的进步了。

  锦娘慢慢的画,结果自己的刺绣没做多少,晚上她还要回去把自己画的小老虎再复画到自己的画册上,就没那么多功夫做针线了。

  伸了个懒腰,她趿着鞋才上床休息。

  她是忙的半夜才睡,锦娘的爹娘半夜起来就去店里了,做早点的都是这样,鸡鸣就得起来。罗玉娥叮嘱丈夫道:“小点声音,别吵着她们了。”

  “知道。”魏雄吭哧吭哧的把肉馅和面抬上驴车。

  女儿每天早起要先把儿子送去学堂,她再去文绣院,罗玉娥不免道:“今儿咱们买一只鸡,给女儿补补身体,她每日都晚睡。”

  魏雄当然无有不可的。

  只是她熬好的鸡汤,她自个儿女儿还没吃着,荣娘扶着肚子过来了,罗玉娥便盛了一碗给她。对于荣娘而言,她家现在生活很好,自然不会觉得一碗鸡汤如何的,还觉得自己跟锦娘做生意呢。

  “二叔母,我这里有布,想托锦娘跟我做一套衣裳,这是工钱。”她平日找裁缝做,五百文都够了,一吊钱还是跟锦娘做生意呢。

  罗玉娥并不敢做女儿的主,只是道:“我得先问问她,看她有没有空做。”

  荣娘还觉得奇怪,“我也并不是很急,只是想跟她做这桩生意罢了。”

  “不是这个,是锦娘如今在锦绣阁做活儿,她忙的很,我也不知晓她有没有活计。”罗玉娥也是实话实说。

  荣娘睁大双眼:“锦娘妹妹如今一个月多少啊?”

  罗玉娥笑道:“一个月十几贯吧,起初也没那么多,就是如今加上月钱一起。”

  锦娘居然都一个月都十几贯啦?不知怎么她心有点慌乱。

  再去三叔家中,三叔见是她过来了,特地买了鱼和肉回来,好一顿招待,席上三叔母也说三妹妹如今一个月二十多贯呢。

  莹娘正道:“我们的宅子好容易拿到了,我如今每个月要还的钱不少呢,还好都是写我一个人的名字。”

  荣娘想着莹娘实在是贪婪,不仅把未婚夫家卖地的钱全部拿来空手套白狼,还都写了自己的名字,虽然现在是她自个儿在还钱,但是做的太不地道了。

  尤其是三叔母,那得意洋洋,手舞足蹈的样子,都让她觉得刺眼。

  因此回去的时候,她同冯胜说起此番情形,冯胜还有些意外:“锦娘现如今已经有十几贯的月钱了?”

  “怎么不是,二叔母倒是不会骗人,真没想到,这才多久啊。当年她在别人家做使女时,一个月不过一两,都还乐呵乐呵的。”荣娘觉得不可思议。

  莹娘倒也罢了,虽说她能赚钱,可为了让人买点药,还得买礼物送人,低三下四的不知道赔多少小情,成日完不成还得被骂,虽然赚钱,但这可不是每个人都做的来的,不少人做几天受不住都宁可去做苦力活。

  但锦娘的步子走的相当稳啊。

  冯胜又问起妻子:“这锦娘平日办事如何?”

  “识文断字,为人就是有些孤拐脾气,要强了些。”荣娘觉得自己这话说的公正。

  冯胜心中便有了个想法。

  却说锦娘回来之时,听罗玉娥说了,她赶忙摇头:“娘,我今儿还要作画呢,何况这一吊钱少了还耗费功夫,让大姐去找别的裁缝去吧。”

  亲戚不共财,共财就容易生出嫌隙来。

  你替她做了衣裳,分明是便宜她,她还觉得你赚了她许多钱,你若不做只是得一个不做的名头,若是做了,日后的事情可就多了。

  罗玉娥以往倒是替女儿做主,但如今女儿极其有主见,平日自家夫妇尚且还仰仗女儿,自是答应。锦娘也发现爹娘对她的态度不同,果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爹娘见自己赚的钱不少,自己的地位也起来了。

  这并非是说爹娘谄媚,而是你能赚到钱,这就说明你就是有本事的人。

  “你既这么说,那我明日把料子退回去就是。”罗玉娥道。

  锦娘问道:“那娘打算如何说?”

  “照实说罢了。”

  “那就不好了,您只说近来文绣院忙,就是夜里我也要赶工,故而没法子做。即便她心知肚明,但好歹有个理由。”锦娘如是道。

  以前锦娘也爱和人动辄翻脸,后来就觉得做人还是不撕破脸比较好,反正大家心知肚明。除非一辈子不来往,否则只要来往就很尴尬。

  罗玉娥次日过去荣娘那边,把锦娘教的话都说了,原本以为荣娘会生气,却没想到荣娘不仅不生气,还说在锦娘旬休那日她做几道菜请她们吃饭,说是感谢上次她有身孕,诸人送来的吃食。

  要说锦娘花了三日功夫,才把这条小老虎的裙子绣好,就见孟丽娘过来了,说来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倒是很奇怪,邹月娥本来起初跟她关系不错,但二人很难交心,她和孟丽娘认识不过是偶有一日说话,却交情笃深。

  孟丽娘是个性情中人,人倒是极好,就是有些恋爱脑。

  就如同现在她道:“他是东京本地人,家中一姐一妹,有宅还有铺面。只是她家里人似乎不大喜欢我,她妹妹见着我跟没看见似的。”

  男方开酱铺的,孟丽娘是帮姐姐家打酱油认识的,二人一见钟情。

  其实孟丽娘爹娘也是郊县的小商贾,虽说比不得男家,但是算不上贫家女,甚至还识得几个字,能弹奏月琴。她家也有一等把女儿待价而沽之意,然而孟丽娘却跟酱油铺的少东家眉来眼去、

  锦娘则道:“你也有一手好针线,又识字,好生挣钱,便是将来嫁给他了,不靠他也能吃饭。咱们女儿除非长辈亲戚都没了,才能立女户,否则平日不立私财,只能以妆奁之名才能有私财。”

  宋朝对女子的私产还是比别朝更保护的,想来孟家不会给女儿多少嫁妆,若是孟丽娘自个儿嫁妆丰厚,男家想必是不会嫌弃的。美貌固然有作用,但是天下人都差不多,因利而趋,没什么太大的例外。

  孟丽娘看了锦娘一眼:“我白日在这里上工,晚上在我姐姐那里还要做家务,哪里有功夫哦。”

  其实她对于自己能赚这三贯已经觉得很多了,平日她还得给自己多做几身衣裳,在姐姐姐夫这里白住还得做些家务,成日都累的不行了。

  朋友之间能说到这个地步已经够了。

  却不知锦娘因为劝别人增加厚奁日后好过日子,她却因为自己的挣钱能力暗中被人相看,这日旬休到了荣娘家中,庭院中见了一小男孩,锦娘对孩子们也没什么太大耐心,直接略过。还是荣娘扶着肚子道:“锦娘,你陪着孩子们玩玩吧,另一个是你姐夫同僚的儿子。”

  “那让他们进来玩九连环吧。”锦娘每隔十天才能休息一次,可不是来带娃的。

  熟料,进去之后,便见姐夫冯胜与一三十来岁的男子在说话,那男子方形脸,中等个头,戴着头巾,还打量了她一眼,锦娘觉得莫名其妙便进了内室。

  冯胜却笑着请那人吃茶,还心道,男方虽然而立之年,还丧妻了,但他月钱和自己差不多,虽说有个儿子,但话说回来,人家若是样样都好,也不会找锦娘了。这锦娘虽然胖了些,但是花信之年,按照她的赚钱能力,出嫁时恐怕能攒上三五百贯的嫁资,算丰厚了。

  这可比之前遣媒人上门的邵秀才有钱多了,这可真是一门上等的亲事。

第42章

  冯胜自觉他找的男方, 地位比之女方高,所以只让男方相看女方,对女方却先不说, 等宴席散了之后再与魏雄罗玉娥提及此事。

  在他看来, 魏雄此人唯唯诺诺,并无主见,罗玉娥虽然有些脾气, 但实则见识短浅, 平日都还颇听他的话,至于锦娘那里他压根没考虑, 他做这件事情又不要谢媒钱,纯粹是真心考虑。

  锦娘和她娘都不知晓这些, 她们女人们都在后面小院吃饭, 桌上的饭菜的确很丰厚, 三叔母筷子就没停过,她娘斯文许多,因为家中现在不缺油水。

  桌上有一道炸丸子, 外酥里嫩, 且不油乎,锦娘道:“这道炸丸子不错,还好也没有下糊,上回吃到一道丸子,上面全部勾芡的。”

  荣娘笑道:“你喜欢吃就好, 喏, 这里还有一份甜的八宝饭,你再尝尝。”

  说完作势还要替锦娘盛菜,锦娘连忙道:“还是我来, 我来就好。”

  荣娘还在桌上夸起锦娘:“二叔母,我看锦娘现下皮肤白净好多啊,眼圈也没之前那么黑了。”

  “那还不是。”虽然罗玉娥觉得女儿的确要瘦些才好,但天下母亲谁不愿意别人夸自己的女儿。

  桌上大家都吃的挺开心的,只是酒席散了之后,冯胜夫妇喊魏雄罗玉娥进去说话时,锦娘才发觉有些蹊跷。

  等罗玉娥夫妇出来,罗玉娥上了车就和锦娘说了此事。

  锦娘气道:“什么东西也敢来主宰我的亲事?鳏夫也敢说亲与我,是不是你们让他替我说亲的?我可把话放在这里,若是谁敢强迫我,那大家就一拍两散,我好不了,我也不会让他好。他以为我报复不了他吗?”

  她可不是好惹的,平日只是甚少来往,如今倒是想做她的主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