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39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美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突然听有小贩道:“我这领抹和鬼市上的一模一样的。”

  鬼市?

  锦娘忙凑上去问道:“这位大伯,鬼市子是什么意思?”

  那卖货的小贩嘲笑道:“你们这都不知道啊,鬼市每日五更起点灯交易,天一亮就散了,那鬼市上卖衣裳、图画、花环、领抹什么都有。”

  锦娘很是向往,她始终觉得一个道理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的人,无论如何都必须多看别人的,自己才能更进步。

  只是她半夜一个人去鬼市子,她也实在是不敢。

  倒是罗玉娥笑道:“等过几日我们歇一日摊,全家人一起去不就好了。”

  “娘……”锦娘可是知道上次爹的腰那么疼,都挣扎起来做生意。

  没办法,要在汴京立足,可谓十分不容易,她们俩学的手艺有限,还必须得离弟弟的学堂近一些,这样好照料弟弟,一日不过卖三四百文,能赚二百文左右,一个月五六贯还得付赁钱和弟弟书本纸张还有家中生活,也剩下不到多少了。

  罗玉娥阻止道:“一家人提这个做什么,我们家的店也慢慢走上正道,一年能赚个几十贯我就满足了。”

  “好,那我就多谢爹娘了,过几日女儿请你们去会仙酒楼去。”锦娘很是欢喜。

  罗玉娥忙道:“去那么贵的酒肆做什么,咱们去分茶店就成。”

  “那就去潘楼街那边的徐家瓠羹店,吃完就去附近的瓦子里玩。”锦娘提议。

  这事儿就这般说定了,锦娘和她娘在这里看完了新鲜玩意之后便回去了,另一边,冯胜也是让荣娘出去玩儿。

  “马上就中秋了,现下街上都热闹起来了,要不咱们带着孩子出去玩儿吧?”

  荣娘想起上次的事情还心有余悸,她立马摇头:“还是安生些在家中吧。”

  冯胜不解:“你这是怎么了?”

  想了半天他才叹了一口气:“可又是为了上次的事情,上回也是没办法,你二叔他们附近还有人被抢了金银财宝还差点伤人了呢。如今我又多买了两个家丁,以后此事不会发生了。”

  荣娘则看着他道:“现在咱们俩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你何苦这般拼命?”

  “不拼命怎么行,随便一处好点的宅子就得两千多两,而咱们家两个儿子,至少一人一个院子吧,下人如今也有七八个了,还有马车,至少得买三进大小,还要带个小园子的,你是最爱侍弄花草的。”冯胜笑道。

  荣娘则更看傻子的目光看着他:“你疯啦?你如今虽然一年也有几百贯,可咱们平日开销也不小的,三进的宅子至少要五千两,那得不吃不喝至少十年啊。”

  她觉得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冯胜却有另一等畅快之意,“如此我们方扬眉吐气了。”

  “你也真的是……”荣娘瞬间觉得压力很大。

  锦娘由爹娘陪着去了鬼市一趟,自然也有颇多收获,因而在九月正推出她以菊花为名的一套衣裳。

  天水碧的正罗褙子,领抹则用青绿作底,绣上菊花,这次做的是宽袖褙子,因此袖口也绣了菊花,底下配着洒金的裙子,裙边做了一层菊纹的花边。她这菊花是文绣院最近常常绣的,非外面所能比拟,但是她又结合了锦绣阁的细节见真章,把腰间系的绳结也做成菊花纹样。

  如此重阳节时,这套衣裳头一次分成了二十贯。

  重阳节之后,邹月娥提前嫁了过去,每日红光满面的,还暗自对锦娘道:“成亲真的也挺好的。”

  锦娘看她那一脸春色,还都有些不好意思。

  见邹月娥如此,孟丽娘也是春心萌动,还未到月底,就要从文绣院回家备嫁。锦娘劝道:“你在这里一个月所得的银钱不少呢,干嘛不去做啊?”

  孟丽娘笑道:“他说等我嫁去他家,他家另找一份活计给我,还没这里这般辛苦呢。况且婚事也要筹备,我已经与顾绣头说了,她也同意了。”

  既然顾绣头都同意了,锦娘倒也不多说了,只道:“那日后就祝你平安顺遂,一切都好。”

  换了好几个地方干活,锦娘也觉得自己除了家人之外,情感淡泊了许多,还真是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朋友。

  孟丽娘离开之后,邹月娥因为成婚了,与其余成婚的妇人们说话,倒是和锦娘往来比之前少了。

  锦娘在刺绣上却是越发沉的下心来,以前觉得特别繁复的花纹,她都开始拆解上手,整个花鸟房竟然都没有绣的比她又快又好的。

  回到家中,却见门口挂着锁,她开了锁进去,把门拴上,不明所以,怎么今日爹娘都不在家,好在厨房还有两张胡饼,锦娘拿起来吃了充饥,一直到傍晚,爹娘才带着扬哥儿回来,锦娘迎了上去。

  “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么?”锦娘问起。

  爹一脸丧气的道:“你三叔父和你三叔母生意也不做了,徒留你阿奶和你堂弟堂妹在家中,我和你娘过去看了一趟,我看你三叔父肯定被骗了,她们偏不信我的话,你姑母家还专程从江陵过来,也一道去做什么劳什子炼金术了。”

  锦娘也觉得是骗局,但她不解道:“三叔父怎么不去游说大姐夫啊?”

  只听娘冷笑:“你三姐夫人家精着呢,哪里会信他们这个,我看你三叔父是知道这个炼金术有问题了,但是想拿回自己的钱,所以拉别人入伙呢。”

  冯胜的确精明,他一眼就知道这是骗术,但是他不会像魏雄那般去劝。在他看来,这是因为魏老三自己贪婪,和别人有什么干系,况且这等事情劝也是劝不来的。

  他这般认为的,同时对荣娘也是直言不讳,荣娘却是越听越心惊。她是个从来都很看重亲情的人,举凡是从老家来的亲戚,她都是这般招待,从来不嫌弃别人。

  可是丈夫却不是这样的人,他除了自己,其实谁都不爱。

  想到这里,荣娘想出去,但去哪里呢?她没有娘家,二叔家和她都不怎么来往了,三叔母那是个糊涂的,她只能憋在家中了。

  在她憋着的时候,锦娘却是在文绣院颇受好评,她虽然不会异色双面绣,但是针法极好,每次的衣裳都是做的最快的。

  就拿九月她甚至都被顾绣头调到专门给官家做袍服的上等班中,每个月的月钱比一起进来的其余人多三百文。

  顾绣头还勉励她道:“若是做的好,到时候说不定官家还有赏赐呢。”

  “其实我的手艺也算不得很好,只是绣头一直提拔我罢了。”锦娘还真的是这么觉得的。

  顾绣头摆手:“话不能这么说,你虽然并非名绣教导,却悟性很高,原本你擅长蜀绣,如今把湘绣苏绣都学会了,假以时日,定然有出头之日,旁人做一百件的功夫,你能做三百件,我还得仰仗你呢。上回你虽然拒绝了我,但是我对你愈发佩服。”

  锦娘不解:“可是我什么都没做啊?”

  顾绣头苦笑着:“其实连你都看出来我的希望渺茫,我家里人却总以这个捆住我了,我还自欺欺人。”

  她给别人画大饼,别人也给她画大饼,以至于耽误了青春。

  锦娘见她如此,与聪明人不必打机锋,方说了实话:“一入宫门深似海,绣头你青春正好,绣技出众,为人处事公平公正,若是出去大有可为,何必要水中花镜中月的东西呢。”

  顾绣头抿唇一笑,“我也这么想,所以我已经准备回去重掌家业了,不能让我那些弟弟妹妹们趁我不在,侵吞蚕食。”

  “如此这般,那就太好了。”锦娘衷心的祝愿。

  顾绣头看了她一眼:“我这一走,绣头的位置就空了出来,我打算让你暂代。只是都绣头觉得你太年轻了,所以这几日你可以晚些走。”

  见锦娘还有些迟疑,她道:“你不愿意?”

  锦娘立马正色道:“绣头说哪里话,我太愿意了!”

  绣头的月钱一个月六贯到八贯,锦娘本来想着今日她娘说有男方上门相看,让她早些回去,但是现在,锦娘咬咬牙,还是先留一会儿吧。

  女人嘛!当以事业为重,儿女私情到底是小事。

第45章

  “也就是说你马上就要升为绣头啦?”罗玉娥转怒为喜的看着女儿。

  本来她还在为女儿晚归, 错失了一桩好亲事,没曾想女儿还有这番造化。

  锦娘笑道:“不是绣头,是副绣头。主要是女儿做的衣裳, 虽然也有挑刺的, 但是送出去被退回来的少,平日比她们做的快,所以顾绣头信任女儿。”

  又听魏雄道:“那日后你岂不是能一直留在文绣院了?这可是好事儿啊。”

  对于非常怕改变的魏雄而言, 能够有一份铁饭碗比什么都强, 这样稳定,到了他们这个年纪, 稳定比什么都强。

  锦娘却笑道:“天下哪里有一成不变的啊,我现在只能够说这个机会不错, 可我只是暂代此职, 日后也许会有新的副绣头过来。”

  想到这里, 她头一次晚上没有刺绣而是出来陪爹娘说话。

  娘有些后悔:“今日男家是你爹同袍的儿子,如今正在读书,你爹这位同袍帮人管着库房, 一家人住两间屋子上面还有一个阁楼。可惜了……”

  “有什么可惜的, 我若是好,她们自然会来,我若不好,即便见面了,人家也看不上。”锦娘已经毫不担心了。

  她娘毕竟是古人, 莫说是古代的人, 就是现代做父母的,看着女儿大龄都尚且着急,锦娘能够体会罗玉娥的心情。

  但是她不会因为爹娘怎么样, 她就按照她们的活法去。

  就像罗玉娥再疼爱自己,她仍旧觉得日后家中还是只有弟弟有出息,女儿家的本事只是用于日后出嫁时能够在夫家好过。

  可锦娘不会用嗓子扯着喊,只会按照自己一千贯的目标努力。

  过了几日,锦娘正式走马上任,她本以为自己最要考虑的是刺绣的事情,不曾想,人是最难管的。

  她特地买了不少糕饼纷发给众人,但是有些人,曾经还是关系不错的人,似乎还觉得她别有所图,文淑惠最没心眼,她只是笑:“锦娘,你这样可是会把我们惯坏的……”

  锦娘道:“有什么惯坏的,大家一起为宫里办事罢了。”

  坐在最前面的绣架前,锦娘觉得有些孤独。

  文淑惠她们心底当然也有些不服了,甚至还私下道:“怎么顾绣头选了她呢?”

  许三姐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是啊,可能是她手艺比咱们好吧。”

  在她们这一批人中,除了已经离开的孟丽娘,锦娘年纪最小,在文绣院的多半都是经验丰富的老绣娘,她虽然活计做的不错,可是——

  其实她们都很清楚,锦娘的确每个月的活计完成的比她们多,很少有说衣裳绣工不好退回来的,可就是觉得不得劲。

  锦娘则要先把顾绣头的事情上手,顾绣头道:“咱们这里都是找翰林院画院的人去拿,你看这里是画院的画师们日值的名册,还有各大节要做什么衣裳你是熟悉了,但是你得把每日的人送过去。”

  文绣院几乎都是轮休,也就是十日休息一人,但有的人在这日休,有的人在那日休,每日都得保证有人才行。

  花鸟房有二十人是专门做绣屏的,这些做绣屏的十人是主绣,十人专门做辅助,另有十人专门做绣鞋,十人做帕子香囊这些小件,三十人做衣裳。

  这群人中有资历深厚的,也有混日子的,也有迟到早退的,还有心思不宁的。

  管人可是个大学问。

  “魏绣头,冬至的衣裳要开始做了,可得抓紧些。”都绣头安排。

  锦娘点头,又吩咐人去画院拿画,按照正常的流程是拿到画,再交给都绣头,由专人绘制,她再纷发给各处开始做。

  可在第一关就卡壳了,她是个急性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敏于行。

  偏偏图画院的那位吴侍诏听闻今日突然请假了,锦娘对传话的人道:“可是今日咱们就得安排了啊?等会儿我还得拿去都绣头那里呢。”

  传话的侍从道:“绣头,咱们可还有什么法子?”

  “你这样,问一问书画院的人吴侍诏家在哪儿,等会儿直接去他府上问去。车马钱我这里给你,见到面了就说的严重一些,让他别耽误了大事。”锦娘道。

  侍从见锦娘抓了一把散钱给他,连忙过去了,不过走了几步,又转回来道:“可是书画院的侍诏们咱们也得罪不起,若是他们恼了不给如何是好?”

  “这画是拿来绘制花样子的,非是我们催他,是内廷之事。如果他实在是回不来了,那我也好跟都绣头上报,这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锦娘如此道。

  侍从听明白了,这才快步过去。

  还好这吴侍诏还算是比较有责任感的,让人把画稿给她送了过来,锦娘当即开始安排人,她已经把顾绣头平日的安排名册都翻遍了,如今萧规曹随倒是得心应手。

  只是没想到她新上任,最先出状况的竟然是曾经和自己一起进来的那般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