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56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美食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这等礼物自然比许氏哥哥要送的周到,蒋六夫人本就爱吃荸荠,上回在锦娘家里喝荸荠做的汤都难得喝了两碗,她正跟蒋羡道:“也不知道那孩子从哪里弄的来。”

  蒋羡也是与有荣焉,“娘欢喜吃,儿子也弄些来。”

  “你快别出去了,小心着了风雪。”蒋六夫人最担心小儿子。

  蒋羡连忙道:“好,儿子等会儿陪您多用些。”

  只是周家的节礼那里,蒋羡道:“二姑母不满意我的亲事,但总不能这般僵持着,到时候他们都去周家的时候,您万一受到冷待,那就是儿子的不孝了。”

  蒋六夫人内心很是感动:“你也别低声下气,若她横眉冷对你就回来。”

  “儿子知晓。”蒋羡笑道。

  这次蒋羡携着节礼到周家,蒋氏当然还有气,只不做声,也不说见,也不说不见。倒是在一旁的四姑娘赶紧推说自己有事离开了,她其实心中也是非常震惊。

  蒋羡虽然知道以后是大奸臣,下场也算不上很好,但家世还不错,怎么娶一个商贾女?她二叔有一房妾室还有绸缎庄呢,人家还不是做妾。

  这个魏锦娘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要说让蒋羡等了一盏茶的功夫,蒋氏就让他进来了,蒋羡一进来道:“姑母,侄儿知晓您定然是生侄儿的气了,侄儿也是知晓您对侄儿的期望,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故而,侄儿虽然踟蹰还是来了。”

  这一番话让蒋氏的气消了不少,她按了按太阳穴:“你坐下吧。”

  “侄儿是来聆听姑母教诲的,哪里敢坐下。”蒋羡望着蒋氏,一脸的愧疚。

  如此,蒋氏就是再大的不满,也平息了,她道:“在我心里,对你和放哥儿都是一样,平日对你反而更好,如今在娶妻上你却矮他一等不提。你还年轻,日后在官场上有什么关系比姻亲更牢靠呢。”

  “是,您说的是。”蒋羡深谙与人说话,少说不是,要先肯定再否定,等肯定完,他接着微微颔首:“可是如今木已成舟,魏娘子她也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侄儿并不能负她。”

  蒋氏对锦娘本人没什么看法,只是怕蒋羡吃亏,又道:“她商贾人家,心思最多,我不是说心思多不好,只是咱家都是老实孩子,怕你们吃亏。”

  “天下的长辈,看自家子侄都是好的。”蒋羡笑了笑。

  蒋氏又叹了口气:“日后真怕你们哥几个在一起不自在。”

  蒋羡此时才正色道:“如今二哥已经过继,早已是不同房头的,各家过各家的日子。况且自古夫荣妻贵,我若不成,忝居其中本来就不会自在,若侄儿成了,那她和我将来也受人敬重。侄儿年纪虽然小,但也知道一诺千金的道理,若是真的见着好的就弃了魏娘子,那将来姑母也必定觉得侄儿不是可信赖之人啊。”

  一番话说的很诚恳,蒋氏也是忍不住把郁气都消了,还笑道:“你的确是个有担当的人,罢了,锦娘也是我从小看到大的,过年让她也来给我请个安。”

  站在蒋氏身后的香茗,听到这些很为锦娘高兴。

  只见蒋羡起身作了长揖:“多谢姑母,小侄方才送的节礼都是送给府上的,另外还带了两盆垂丝海棠来特地送给您的。”

  蒋氏起身,姑侄二人又去看了一回花,蒋羡才道时候不早该回去了,如此蒋氏又留他用饭,他陪着用了一处饭,蒋氏还多吃了一碗。

  四姑娘在上房浸润这么久,当然也能打听出来 ,但不曾想蒋羡这样的人竟然会帮未过门的妻子在打通关系,这就更让她咋舌了。

  锦娘哪里知道这些,她为了凑嫁妆钱,正在想别的法子,“腊月过完就是新春,不少人肯定要去寺庙还愿,如此绣佛经倒是很好。”

  听说前面绣巷有一位专门绣观音的老绣娘,接单都到明年去了,一幅就三十到五十贯,等明年她尘埃落定,也开始研究如何绣这个。

  这些佛像和佛经很受贵妇们青睐,无论送礼,还是自己拿回家做摆设都极好,今年又是灾年啊……

  还好她也有拓片,真是人生积累的就是经验,不过,这次也可以增加道教的经文。之前锦娘都是天大亮起床,晚上也很少熬夜了,如今是拼了。

  你必须十分努力,才看起来毫不费力。

  白日就把棉袄的袖口,领抹处都绣好了,夜里在房里点着蜡烛绣佛经。阿盈都看的打哈欠了,锦娘催道:“你去睡吧,我子时就上床。”

  “姑娘,那您的绣鞋还来的及吗?”阿盈担心道。

  锦娘笑道:“不是明年三月底才出嫁吗?我已然是提前做出来了大半,现在赚钱最重要。”

  一直到除夕,锦娘才把一卷佛经绣完,年底生意很好,原本就赚了四十三贯,佛经本来是挂在那儿看正月有没有人卖,不曾想有人直接花十贯买走了。

  这个月真的是超额完成任务,锦娘对陈小郎道:“咱们正月就别歇业了,就正常开门做生意,哪儿都不去了。”

  陈小郎到底还是个少年,跑到后院哀嚎一声,被阿盈骂道:“你且只管你自己,也不想想咱家姑娘若是凑不到那么些嫁妆,咱们去人家家里,是不是都受排揎。况且,你也只是跑跑腿,又没让你做什么,你比我们还清闲,月月还给你发钱呢。”

  顿时,陈小郎就不敢说话了。

  如今路上到处都有冻病或者冻死的人,魏家虽然并非大富大贵的人家,但是每日三顿饭管饱,每个月还发月钱。

  打一巴掌,阿盈也给个甜枣:“再说了,等娘子出嫁后,肯定要关门几日的,到时候自有我们休息的时候。”

  “是,阿盈姐姐。”陈小郎道。

  大年初一其实没什么生意,但是锦娘待在绣房,心就安定一些。虽说没生意,但是她自己倒是设计出百迭裙裙摆的花样子,这次百迭裙的颜色选的是绫的料子,海棠和牡丹的暗纹,有玉堂富贵之意,她就在裙摆处绣满池娇花色,越发有勃勃生机。

  就是有点烦恼的是她娘总送吃的来,桌上都堆了糖炒栗子,桂花糕和炸的肉圆子了。锦娘只好喊阿盈进来道:“你端去前厅吃吧,我现在吃不下。”

  一直到初三都没什么生意,她还没急,她娘就抱怨起来了。

  其实锦娘知晓她娘是何意?这么多年她都被人嘲笑婚事的问题,如今好容易许得一个才貌双全的男子,自当得意一二,出去到处转转,否则就如锦衣夜行。

  锦娘则道:“娘,上回插钗就已经让她们自惭形秽了,凡事也不能过犹不及。否则,就真的遭人怨恨了。”

  她如果跟她娘说专注自己别管别人,以她娘的性格肯定不够解气,因为她这大半辈子就没舒心过,总是被人看不起或者打压。所以,锦娘只能这般说,让她娘能够消消气。

  “您看您现在儿子也上了鹿鸣书院,女儿呢也嫁进书香门第,谁不羡慕您啊?”

  罗玉娥心想也是,她也只能和丈夫儿子一道过去荣娘家中了,但荣娘问及锦娘为何没来时,罗玉娥道:“她都定亲了,也不好出门啊。”

  “这倒也是。”荣娘见罗玉娥她们拿过来的礼,不过是寻常的一只鸡,一篓果子,她如今也知晓从人家送的礼去看人家的态度,顿时有些觉得二房没把她们当回事。

  罗玉娥则想你送的那糕点还吃的我肚子疼拉了半夜呢,我给你送只烧鸡算便宜你了。

  不过,见到官哥儿还在咳嗽,又道:“怎么还没好啊?”

  荣娘也是提起这个就心烦,她现在其实是有些心力交瘁了,因为冯胜对她的要求太高了,孩子生病的锅全部甩在她身上,没有人去问冯胜孩子怎么这般了?

  但她也不会对长辈挂脸,只淡淡的“嗯”了一声。

  倒是莹娘的婆母正问起她来:“你女儿婚期定了没有?”

  “定了,今年三月二十八,到时候亲家可是一定要过来。”罗玉娥现在最热衷的就是说自己女儿的婚事了。

  安母是跟着儿子们走亲戚,她这个年纪也是爱聊这些,又问道:“半年前插钗我也没去?那户人家我听说是大户人家。”

  罗玉娥道:“只是说祖上是当官儿的,现下还好,主要是我那女婿生的好,也会说话。”本来还想夸几句,但想起锦娘的忠告还是住了嘴。

  她娘这里是住了嘴,香茗却是把蒋羡如何去蒋氏那里说话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还道:“今年我们大老爷二少爷都放了外任,冷冷清清的,正好大夫人让你上门一趟。我估摸着,也是想赏些东西给你。不过,这也真是多亏了十六郎君。”

  “我记得十六郎并非是大夫人嫡亲的侄儿,怎么大夫人对他如此好?”锦娘有些不解。

  香茗摇头:“我也不知晓,之前我只是一个三等丫头,有时候房里都进不去。”

  锦娘笑道:“好,那我收拾一下随你过去。”

  随即,阿盈帮她打扮起来,锦娘正想蒋羡竟然亲自去蒋氏那里去说项,若非香茗和自己关系好,可能她都不会知晓这些,无论如何,主动解决问题的男人还是很好的。

  要说爱情,她根本没想过,与其去找一个只对你好的,不如找一个本来就很好的人。

  她能这么快和蒋家定下,完全是因为蒋家有诚意,人家直接把家底告诉她娘。蒋羡不管真心还是假意,也的确有才有貌,说话也很符合她的心意。甚至整个定亲的流程走完,蒋家都没有任何一点有瑕疵的,不像别家因为聘礼财礼吵架。

  蒋羡年纪虽然小几岁,但很小的时候就给她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样的聪明人交往起来才不费劲。至少人家知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就像婆媳问题,儿子在中间转圜的好就没事儿,儿子隐身起来,婆媳关系更容易恶化。

  她本来还有点担心日后嫁过去蒋家,若是遇到蒋夫人怎么面对?现在台阶来了。

  她把瞿凤霞送的两样时兴的尺头还有一盒干桂圆一盒红枣拿了去,私下给了香茗一件她新做的水红色的旋袄,这旋袄上是用贴布绣的牡丹,看起来富贵好看,香茗得了也高兴。

  阿盈一口一个香茗姐姐,叫的很好听:“我们姑娘一直都说我笨,针线总是学不会,没您当年那么聪明。”

  香茗笑道:“你若是能学的锦娘姐姐三分,也是受益无穷了。”

  几人说话间收拾好了,就先去拜见蒋氏,蒋氏看到面前的锦娘,藕荷色的袄儿配着百迭裙,头上戴着一簇绒花,整个人看起来就鲜嫩可人,难怪蒋羡喜欢她的。

  “起来吧,真没想到咱们再见,又是这般身份了。”蒋氏笑道。

  锦娘则装出害羞的样子,蒋氏见她不自在,遂道:“我听说你们婚期定了,日后大家见面就更方便了。”

  “您说的是。”锦娘笑着。

  蒋氏便不再说什么了,赏了她一对银闹蛾簪子,锦娘赶忙又福了一身。那边吴氏的人过来请锦娘过去,蒋氏就让她先过去。

  看着锦娘的背影,她眯了眯眼睛,从蒋羡那里说不通,她就从锦娘这里下手,否则,她就跟自家女儿成为妯娌了,周家怎么能丢的起这个脸。

  锦娘见了吴氏之后,吴氏送了个奁盒给她,二人说了好一会话,锦娘方才离开,从二房假山那里走过就听见两个下人在说什么,言语中还提到了蒋羡,说的隐晦暧昧龌龊,锦娘驻足听了一会儿就拉着阿盈离开了。

  二人回程途中,阿盈忍不住问道:“姑娘,龙阳之兴是何意?他们为何这般说姑爷?姑爷他有这个什么龙阳之好么……”

  锦娘勾了勾唇:“自是没有。”

  “您是怎么知晓他没有的?”阿盈不解。

  锦娘非常肯定的道:“反正我敢肯定他没有,这些话是中伤之语,你如今也大了,许多不三不四的话,听到了就把嘴巴闭紧当作不知道,知道么?”

  阿盈挠了挠头:“知道了,姑娘。”

第58章

  上元节当天, 锦娘当日卖了三条褶裙,一条白绮印金的褶裙,一条白绫百迭裙绣玉兰花的, 还有一条白山茶暗绣璇裙, 一共进账九贯。

  这个月过半,卖了一卷绣件,两件貉袖, 二十对荷包, 加上刚刚卖出去的三条,一共二十四贯。但是这般也是很累, 她这日倒是头一回没有夜里再绣了,准备歇下。

  不料, 这个时候陈小郎上了楼, 只喊阿盈过去, 说是刘豆儿专门送了一盏灯来。

  刘豆儿是蒋羡的小厮,这定然不是蒋家大人们送来的,是蒋羡自己的意思, 金色的鱼鳞配着红融融的烛光, 竟有一种难得岁月静好之意。

  “好美。”锦娘笑道。

  她很难得专门欣赏什么,因为有生活的压力,总是觉得停不下来。

  阿盈见锦娘披散着头发,脸只有巴掌的大小,看着灯的样子发愣, 她不知怎么有些心酸。在魏家, 事事都是姑娘操心,她虽然赚的多,但比她们都累, 但即便累也从不随意发火,总是很讲道理。

  这一年生意,绣坊的回头客特别多,几乎都是她自个儿撑起来的。她能最快速的知道客人们的需求,做出符合客人们期望的衣裳,且做的又快又好,从不懈怠。

  她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没客人的时候在一旁看书,但别以为她就很文弱,事实上,阿盈发现魏家父亲看着老实,其实有些糊涂固执,魏母性情特别情绪化,她们俩都是姑娘镇压下来的,不仅仅是她的父母,连很多难缠的客人,同行也都未必是她的对手。

  但现在她看着这盏灯的样子,又很纯真。

  蒋羡此时正在樊楼,与人斗诗,见刘豆儿去而复返,微微颔首,又继续写诗。

  兴许是有一盏可爱的灯作伴,锦娘睡的很安稳,早上起来,身上完全没有任何酸痛感了。锦娘伸了个懒腰,起身开始梳洗准备上工,哪里知晓刚开门就遇到不速之客了。

  “魏娘子,怎么我昨儿派丫头买衣裳,说你不卖呢?”一位年轻高挑的小娘子进门来。

  她打扮的很是入时,梳着云尖巧额髻,顾盼之间倒是个美人,只不过这美人搞过几次事儿了,每次定下衣裙,付了钱之后,拿回去不过两天又要退回来,还要退钱,明显就是白嫖衣裳,锦娘当然不愿意跟她做衣裳了。

  故而笑道:“我们给您做了三次衣裳,您就退了三次,您不知道,这三件退回来的您又穿过了,可不就没人买了么?我都亏了好几件在手里了,哪敢还卖给您啊?”

  有些脸皮厚的人,就得把话说明白。

  这位傅娘子听了之后,很是不讲道理道:“你开了们就是做生意的,我试了不满意可以退啊,这不是你说的么?要不然我告到你们行首那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