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156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杨贵妃……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这个未来的杨贵妃是她的儿媳,在她死后, 陛下把杨贵妃当成了自己的替身。

  想了又想,武惠妃讥讽一笑。

  帝王之爱真是可笑。

  至于这个儿媳……

  依照陛下对她的宠爱, 这个儿媳一定是她自己选的, 能得她的青眼, 被选为她的儿媳, 想来是不可能差的。

  不仅不差, 说不准还跟自己的儿子两情相悦。

  陛下这是干了抢子之妻的事情。

  武惠妃边想着, 边觉得腹中刚吃的糕点在往上翻涌。

  一些骂人的话到了嘴边, 又生生被她咽了下去。

  她现在可没死呢, 抢她的儿媳, 是要在她的面前跟她的儿媳你侬我侬卿卿我我?

  现在不仅仅陛下知道的天幕,她也知道了天幕,这一回她不可能再让杨贵妃进宫。

  武惠妃喝了几口茶,最终把胸口那种不适的感觉给压了下去。

  究竟是哪个儿子的媳妇呢……

  她现在的儿子可都还没有媳妇,一切都还来得及。

  【李隆基开始逐渐疏远张九龄了,张九龄自然感受到了。皇帝的宠爱不再,他自然要找回这份宠爱。收拾好自己难过失落的情绪,张九龄开始试着重新挽回李隆基的心。】

  【但张九龄的性格放在了那里,他注定不会变成现在的李隆基所喜欢的模样。李隆基对张九龄的疏远,不仅仅是张九龄本人感受到,李林甫也感觉到了,他知道,自己出手的机会来了!】

  [感觉张九龄惨兮兮的。]

  [完了呀,李林甫这指定要说张九龄的坏话了。]

  [让我听听,是怎么个事儿?]

  李林甫也十分期待这部分的内容,他拉长了自己的耳朵:让我看看,是怎么个事儿?

  或许在这部分的天幕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路。

  李林甫明显提高了注意力,宇文融哪里能没看到。

  他也跟着一起提高了注意力,甚至往前小小挪了两步,站在了李林甫的前面。

  让他也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他宇文融不是这件事情的主人公之一,但是让他摸清楚李林甫是怎么爬上去的,他一定会在紧要关头拉住李林甫的脚。

  他爬不上去,李林甫也不要想好过!

  【开元二十四年的“返都事件”拉开了张九龄和李林甫政治斗争的帷幕。】

  【唐朝长安粮食不足,将洛阳的粮食运往长安,这其中花费的成本相当之大。既然把粮食动很麻烦,那就人动好了。粮食是死的,人是活的。于是在长安粮食不够吃的时候,为了节省粮食留给百姓,李隆基会带着政治班子一起去东都洛阳办公。】

  【开元二十四年又闹了饥荒,十月的时候,李隆基在洛阳,此时饥荒尚未结束,但李隆基已经打算回长安了。】

  【因为东都皇城里有妖怪了,关于闹妖怪的细节,和这究竟是什么妖怪,史书上没有记载,但这妖怪闹得整个皇城的人都心慌。李隆基对皇城有妖怪这件事深信不疑,整日担心忧惧,所以尽管饥荒没过,他也准备回长安了。】

  [哈哈哈哈,李隆基怕鬼。]

  [胆小如鼠李隆基。]

  [李隆基:这个破地方我是一天都待不下去了。]

  [怎么会闹得那么严重啊,是不是有人在作怪?]

  [这个史书上没有记载,是不是有人作怪我们现在也不知道了。]

  [真想告诉李隆基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妖怪的。]

  “闹妖怪”这个词在天幕上刚出现,李隆基就浑身紧绷了起来。

  妖怪,什么妖怪,皇城里怎么会有妖怪呢?

  如果有妖怪,那会不会有鬼啊。

  想到了鬼,李隆基的脸色越发不对劲了。

  高力士在一旁注意到李隆基的紧张状态,在后面小声提醒。

  他顾忌到了李隆基的面子,声音小到只有李隆基一个人能听到:“陛下,是东都闹妖怪,我们现在在西都呢。”

  李隆基摸了摸自己屁股下的龙椅,心神因为这句话稳定了不少。

  是的没错,闹妖怪的是洛阳,不是他现在所在的长安。

  李隆基偷偷吁了一口气,悄悄把脑袋上的汗给擦干净,然后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一本正经,正襟危坐。

  谁能想到呢,堂堂天子,九五之尊,居然怕鬼。

  李隆基严守这个秘密,假装胆子很大的模样。

  “哈哈哈哈,李隆基怕鬼。”

  “胆小如鼠李隆基。”

  胡说,不要讲这些瞎话,他才不怕鬼。

  “真想告诉李隆基这世界上是没有妖怪的。”

  没有妖怪?

  李隆基摇头,不信。

  但是,若是为了一己私欲,不管灾荒,执意回长安,这否太任性了些?

  不太好吧?

  【这样的大事李隆基肯定不会单独一个人就决定了,他虽然想回长安,但是他还得跟自己的大臣们商量一下。于是李隆基把当时的三个宰相都叫来了,这三个宰相是张九龄,裴耀卿,还有李林甫。】

  【李隆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张九龄和裴耀卿持反对意见,这两个人中,又以张九龄反对尤为激烈。张九龄认为,现在正是秋天,百姓都忙着收割粮食庄稼,本来长安的粮食就不够吃了,还要选在这个时候回长安,这不是摆明了扰民?最好还是在洛阳待到冬天再回去吧。】

  【裴耀卿跟着一起点头,表示自己和张九龄的是持同样的观点。李隆基不高兴了,让他等百姓收割完庄稼,那妖怪万一在庄稼收割结束之前就把他吃掉这怎么办?玩归玩闹归闹,不要拿他的性命开玩笑啊。百姓的命是命,他李隆基的命就不是命了?】

  【但因为两个宰相都是反对的,所以当时李隆基没敢说什么。张九龄和裴耀卿以为陛下这是打消了回长安的想法,不觉得有什么异常的,所以也就先后离开了。】

  【对回京这件事,李林甫是什么态度呢?张九龄和裴耀卿在的时候,他是没有发表意见的,等于在李隆基回京这件事上投了个弃权票。但是等到这两个人离开后,他就开始说话了。】

  [李林甫他搞小动作!]

  [因为怕妖怪把自己吃掉就不管农忙农险,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隆基的骚操作一向很多。]

  [可能等到博主讲到后面,我能看到李隆基更多的骚操作。]

  [说不准妖怪就是李隆基的一个借口呢?]

  [是啊,怎么别人不害怕,就他害怕。]

  听到这话,张九龄脸上带着几分不赞许的表情。

  且不说闹鬼一事是真是假,就陛下不管农忙,执意扰民他就是不赞同的。

  更离谱的是,既然陛下把他们宰相召集在一起,有意见也该是当场就说,有问题,说出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陛下这是打算闷声憋一个大招,等到上朝的时候再把决定回京的事情说出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隆基摇头也不是,点头也不是。

  “说不准妖怪就是李隆基的一个借口。”

  他怎么会拿自己害怕的事情当借口呢?

  “怎么别人不害怕,就他害怕。”

  李隆基心里苦,他是真的害怕啊。

  现在好了,不承认他害怕妖怪,他就像个不明事理的昏君一般。

  承认自己害怕,那确实……非常没有做皇帝的面子。

  李隆基准备把锅甩出去。

  天幕说了,世界上是没有妖怪和鬼的存在的。

  那东都闹妖怪是因为什么?谁在搞鬼?

  是不是有刁民想要谋害朕?!

  李林甫更着急了。

  天幕怎么卡在了这里,说话啊,张开嘴巴说话啊?

  他究竟说了什么?能让陛下转变心意,不喜欢张九龄,而更喜欢他呢?

  【张九龄和裴耀卿迈着大步,昂首挺胸离开了。李林甫假装随着他们两个人一起走,实际上装作一瘸一拐的模样,走的很慢。】

  【李林甫边走边嘀咕:“东都和西都都是陛下的,陛下往返于两个皇宫之间,就像是往返在自己的两个家中一样。从这个家回到那个家去,哪里需要选择时候才能出发。”】

  【在李林甫一瘸一拐的时候,李隆基就知道他有什么话要讲,没想到他除了张九龄这个只会跟他对着干,惹他心烦的宰相之外,还有李林甫这样体谅他的宰相!李林甫这嘀咕可以说是嘀咕到了李隆基的心坎上了。于是李隆基伸手把李林甫召回来问:“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李林甫不仅把刚刚说的话重复说了一便,还提出了扰民的解决办法。李林甫说:“如果在路上耽误了百姓收庄稼,免除他们的赋税以表补偿就好了,陛下想回自己的家还需要问别人的建议吗?我建议,陛下现在就给相关的部门下命令,明天就回家!”】

  【于是在李隆基对张九龄逐渐不满的时候,李林甫在李隆基心里的地位逐渐攀升了起来。张九龄脾气臭说话不好听,还总是要跟他对着干,但李林甫就不一样了,李林甫脾气好,说话好听,还愿意事事顺着他,他喜欢李林甫。】

  李林甫沉默了。

  感觉这个方法也是行不通的样子。

  天幕所说的“口蜜腹剑”原来是这个意思。

  天幕没冤枉他。

  但在现在局势已经变了,陛下对这种甜言蜜语的戒备心相当之高。

  且不仅仅于此,朝廷之上那么多虎视眈眈的谏官,等着抓陛下的错处,他们不仅要抓陛下的错处,他们还要抓朝臣的错误。

  他们那么多双眼睛天天擦的雪亮,没什么事就在找那些“妖言惑众”试图迷惑陛下的害群之马。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要是真的像天幕说的那样做,那就是把自己的小辫子露出来等着别人薅。

  李林甫转头看了一眼宇文融。

  就比如这个看起来脑子不灵光的二傻子,就在等着他犯错。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