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33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我只求她死后有一处栖身之所。”

  “是非功过后人评说之前,史书应当如是记载,如此方算公正!”

  “千年的后人都记得婉儿之名呐,若他们也生于此时,这队伍之中,也当有他们身影。”

  天幕之上,“千年万岁,椒花颂声”的弹幕依旧没有停止。

  整个长安城里,以文人齐聚的皇宫门前为中心,每个人都在与天幕一同呼喊:“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

  千年的时光隔去的仅仅只是时空,古今之人的心意在此时,被简单的八个字打通。

  这似乎已经不单单是太平公主寄予愿望的一句思念之语,它变成了一句祈求铭记的符号,变成了一句请求公正的符号。

  从宫廷之中,到皇城之外,从妃嫔三千,到文人数万,从古代到现代,请求为婉儿正名的愿望打通了时间壁垒,打破了空间壁垒。

  太平公主生前祈愿,祈愿一千年后,一万年后,还会有人和她一样,永远永远地记着婉儿。

  而此时,有成百人,数千人,上万人,继承了太平公主遗志,他们集体请愿为上官婉儿正名。

  此举声势浩大,万人空巷。

  长安街路边的稚儿不过三四岁的光景,她瞪大眼睛,看着急急撩袍跑过的文人,拽拽身边女子的衣裙。

  ”阿娘,他们这是去做什么?”

  女子眼眶含泪笑着道:“囡囡,他们这是在去寻一个公理,寻一个正义。”

  “公理?正义?”

  小姑娘抬头看着天幕,小小的手指蜷曲指着天空:“是为了这个吗?”

  女子点头:“是的,囡囡真聪明。”

  小姑娘看着天幕的文字,尚且不解其意:“阿娘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囡囡看不懂。”

  女子擦了擦眼泪,为女儿解释道:“这句话,是镇国公主太平长公主为她的至交好友上官婉儿所写,意思是,自你走后,天地动容,山河失色,物是人非,我仰望着坟冢边的绿树,依稀听见自风声中传来你的声音,念念情深无绝期,千言万语无处寄。但愿一千年后,一万年后,还会有人和我一样,永远永远地,记着你。”

  小姑娘看着天幕,听着街道上行人奔跑的声音,也跟着她的阿娘读了起来:“千年万岁。椒花颂声……但愿一千年后,一万年后,还会有人和太平公主一样,永远永远地,记着婉儿。”

  【作者有话要说】

  三章合一,入v万更,感谢宝贝们支持哦

第25章 (后续) 所有人:“请陛下恢复上官昭容之墓”

  乐坊之中, 一女子手执一本诗集,仔细观摩着,她边看边跟着吟了出声:“汉家婕妤唐昭容, 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她仔细品后抚掌道:“好一个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好一个不服啊!”

  “风发的意气和不服输的劲头跃然纸上。”

  她大敞着窗户, 外面的文人来来往往, 皆往皇城去, 天空之上,那重复不断的八个字分外清晰。

  她的眼睛越发明亮起来,开门朗声道:“这几日开个台子吧。”

  来的女子年纪更大些, 穿的明艳动人, 一双眼睛波光流转摄人心魄,她惊喜道:“公孙娘子这是要上台?”

  “你这剑舞洒脱顿挫,浑然天成,可值千金呐。你初来长安, 只要多多露面,凭你的本事, 那就是长安城里一等一的红人。”

  公孙大娘笑了笑:“多替我排几场吧。”

  “想通了?想多赚银子了?”

  公孙大娘隔着窗户看着外头坊市间奔走的行人, 默然不作回答。

  她不过一介舞姬, 出身贫寒, 身份低位, 不过是蒲柳之姿, 微不足道。

  可她胸中总有几分意气待于抒发。

  “不服丈夫胜妇人。”

  不服这世道啊, 只有男子才能舞刀弄棒, 不服这世道对女子要求也实在严苛。

  街上的奔走之人让所有文人, 让所有为官者,都记住了上官婉儿。

  那么她便用这舞,这剑,舞出婉儿微末的风姿,让整个长安城的平民百姓,也都记得婉儿。

  天幕快消失了。

  【墓志铭读完了,这次的博物馆之旅到这里就结束啦,有机会再给大家开直播。】

  李隆基尚且为诸生情愿而发愁,听到这话抬起了头。

  这次的天幕,要结束了?

  天幕带来的负面影响着实让他焦头烂额,苦不堪言,天幕早早结束是好事!给他喘口气的时间吧。

  【之前发的视频下面,有看到有些观众在问姚崇是谁,他确实不如唐玄宗和杨贵妃出名。甚至因为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缘故,他也没有给婉儿写序的张说出名。既然有观众问到,我就做一个视频盘点一下开元初期的一些宰相,视频已经在做了,各位宝宝可以蹲一下。】

  【聪明的人已经去主页占坑了。】

  【我屁股大,等视频出来了先踢我。】

  【很喜欢博主的科普,提前占座。】

  【是的,我磕婉平我知道张说,但是我不知道姚崇,等博主给我讲。】

  【姚崇,我读历史书不多,真的不太了解他。】

  弹幕一条接着一条,清一色的对姚崇不熟。

  姚崇?是谁?宰相?不熟?博主快讲。

  宣政殿前的张说也看到了。

  张说最近始终被姚崇力压一头,如今听到天幕,得意且含蓄地笑了起来。

  畅快啊!

  后世人有许多不知道姚崇是谁,姚崇不如他张说有名气!

  张说乐不可支,若不是李隆基此时还站在不远处,他简直想拍拍大腿。

  始终侧对着姚崇,离他远远的张说终于主动拉进了与姚崇的距离。

  他伸出一条胳膊捣了捣姚崇。

  姚崇侧目。

  张说对着天幕努努嘴:“看来姚大人并不怎么得后人喜欢啊。”

  姚崇看着张说小人得志的模样,表面平静实则心里十分郁闷。

  这天幕不是最爱说陛下吗?怎么现在提到了他?

  看天幕的意思,下一次出现,天幕内容讲述的就是他了?

  他年过天命,扪心自问心向朝廷刚正不阿。

  他不像陛下,尚且中年,不知年老做的许多荒唐之事。

  年老好啊,年老好,他姚崇已然是老了,留给他做糊涂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不不,他姚崇年老也不会做什么糊涂事,他坚信,下次天幕重现宣政殿,神音所将的一定如此次讲上官婉儿一般,皆是美名啊!

  看看现在排在皇城门口的诸生,皆是为上官婉儿一人请愿。

  如此感召力,如此远播的美名,和天幕分不开关系的。

  谁人看了不眼热?尤其是他们身居高位之人,所图的不就是一个名声吗?

  他得承认,他是想拥有如此声望的。

  只是现在的天幕尚且还被整个长安城的人看着,满朝文武乃至全城百姓都知道了,他姚崇虽为首席宰相,执紫微令,千年之后,还不如屈居他之下的张说有名声。

  这几十年好像是白干了。

  姚崇年纪大了,也越发好面子,此时脸上十分兜不住。

  姚崇并不回答张说,跨步两步到离张说更远的地方站着,意思非常明显,别来沾边。

  张说心里更痛快了。

  他姚崇整日瞧不上这个瞧不上那个,居然也有今日啊!

  自天幕说到了姚崇之名在张说之下,整个宣政殿上的大臣频频往这里看过来。

  张说双手背在后头,接受着百官的注目礼。

  那是一个眉飞色舞,神清气爽,酣畅淋漓!

  好天幕,好!

  【那今天的直播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视频见~】

  这句神音过后,阴云之上的画面倏然转黑,接着乌云散开,长安又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这是结束了?”

  “结束了。”

  李隆基先是长舒一口气。

  终于结束了,这个总是背刺他的倒霉催天幕可算是再次消失了!

  按照上次出现与这次出现间隔的时间来算,至少还需六年,他能喘一口大气。

  接着,这口气又原封不动提了回去。

  是的,天幕消失了,到了他该处理天幕捅出的篓子的时候了。

  李隆基拂了一把脑门上的虚汗,想了想皇城门前那成堆的文人,只觉得压力倍增。

  那么多文人,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好像要把他淹死。

  有宦官来报,皇后觐见。

  李隆基眉毛又竖起来:“皇后?她来作甚?”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