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穿书文艺杠精 第153章

作者:洛水伽楠 标签: 系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岁月不止赠予她年龄,还赠予她智慧和悟性。

  她如今是越活越自洽,身上也有了前世大家费力去追求的所谓松弛感,同时还有了所谓的富人思维。

  什么是富人思维?就是你富了很长时间之后就会有的思维。比如你会变得大方宽容,你会有长远思维。

  穷人不是不想有长远思维,是你不得不目光短浅,你现在正饿肚子呢,肯定只想赶紧吃饱,还能想到十年后的事情?

  不信,你把一个富人扔到无人区饿他3天试试?

  松弛感,是有钱有闲、见过很多世面后的倦怠感。

  这两样东西,越费力追求越没有。

  你追求一样东西时是紧绷的,又怎么能松弛呢?

  再说了,紧张感有什么不好?

  大概是人们总喜欢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吧。

  宋知南回来后,朋友们陆续上门拜访。

  最先来的是格羽和罗静林。

  诗歌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文学的发展也进入低潮。两人只能寻找新的出路,她们受到李群英的影响也试着下海扑腾了两下,两人一起创办了林格广告公司。两人都是名人又有一定的人脉,公司业务还不错。

  两人跟宋知南一样都是单身,不过,她们跟宋知南不同的是,两人对自己选择的路不是那么确信和坚定,时不时地出现迷茫。

  每当这时候,她们就会来找宋知南聊聊。

  两人携带礼物上门,宋知南笑着招呼:“格总,林总。”

  罗静林笑道:“在你和李总这儿,我们哪好意思叫总?这次美帝之行感觉如何?”

  宋知南说:“还行吧,开讲座的时候骂了他们一通,这帮人对我们充满傲慢与偏见。但毕竟是用英语骂,不如母语流畅,效果打了折扣。可能是这帮人挨骂挨得少吧,我只用了五成功力,就把他们惊住了,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两人毫不意外。

  宋知南想起自己还给两人带了礼物,赶紧去拿出来。

  格羽的是一盒巧克力和一瓶香水,静林的是一个包。

  宋知南说:“下星期是静林的生日,提前送你的礼物。”

  罗静林感动地说:“你这么忙竟然还记得我的生日。”

  “我当然记得,格羽的我也记得。”

  友情是相互的,她每年过生日时,两人都会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

  现在两人处在宋知南社交圈层的第二层,很亲密但不是最亲密。

  她的核心朋友目前还是只有李群英一个。

  说来也奇怪,现在两人的人脉圈子比以前扩大了好多倍,但核心朋友仍然只有对方。

  用李群英的话说,这种朋友关系是能托孤的那种。

  她说,如果有一天她出了意外,她会留下遗嘱把一部分遗产交给宋知南,让她帮忙照看李成章,以免女儿被人欺负。

  而李成章现在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说将来要给宋知南养老送终。

  格羽和罗静林欣然收下礼物,笑着道谢。

  宋知南问罗静林今年生日宴会还办不办。

  罗静林轻轻叹息一声:“南姐,我现在其实有点怕过生日,有时别人问我年龄,我也不想回答。”

  尤其是她现在是单身,别人一问起,她自己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羞耻感。

  有时她会问自己:“我没杀人放火,我没做错任何事,为何我会有羞耻感?为什么?又凭什么?”

  罗静林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南姐,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你一样坚定自信呢?为什么我总是时不时地怀疑自己选择的路?”

  宋知南说:“你迷茫、彷徨都属于正常现象。我们这代女人虽然独立了挣钱了。但我们有自己的困境。

  我们长期以来都是做为客体,而不是做为主体培养的。

  我们思考问题时,习惯性地去想我是谁的谁?我要为谁?而不是想,我是谁,我要干什么。

  我们身上背负着历史的包袱。我们重新开辟了一条小路,但这条小路上人迹罕至,荆棘丛生。隔壁的大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那条路上的人不停地提醒我们,你们偏航了偏航了,要赶紧走到大路上去。

  这种时候,迷茫、惶恐都是人之常情。但注意不要输给那些瞬间。自己在理性时定下的目标和原则,不要在感性时推翻它,还有不要在半夜三更思考人生,这个时候人的意志最薄弱,会做蠢事。要是有前男友的话,脑子一抽说不定会在这时候答应跟他复合。”

  格羽听到这里,突然用双手捂着脸:“南姐,谢谢你点醒我,我不会跟那个人渣复合的。”

  宋知南诧异道:“什么?那个明河真的找你复合了?”

  格羽点头:“他现在非常落魄,给我写信道歉,想跟我复合。我只考虑了一会儿就拒绝了。如果我原谅他,那我以前所受的痛苦算什么?我不能背叛我自己。”

  罗静林欣慰地说:“格羽,你终于长大了,我也放心了。”

  格羽捶了一下罗静林:“去你的的。”

  再说起明河,格羽几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就像说起以前的任何一个熟人一样。

  “诗歌的黄金时代过去后,他们那帮人无法忍受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又不愿意像普通人一样好好工作赚钱,花钱手大脚,动不动就借酒消愁,大骂如今的社会太现实。感觉整个人精神都不正常了。”

  罗静林补充道:“还有扶光,曾经的诗坛领袖,现在也过气了。听说他的精神也有点不正常。”

  宋知南还记得这家伙,他有一次半夜抽疯,给宋知南打电话说,愿意为她去死。

  宋知南回他:“你做人要厚道,你本来就想死,却说是为我而死。”

  她打电话报警,还托记者白衣找到他的家人。她自己始终没露面。当然,扶光最后也没死成,虽然没死成,但也活不好。

  罗静林来时满腹疑惑,走时豁然开朗,笑容满面。

  格羽感慨:“哪天南姐在影视圈混腻了,可以考虑开通个心灵热线,专门为听众答疑解惑。”

  罗静林笑道:“那肯定没问题。”

  格羽和罗静林离开后,白衣、于红林等人也纷纷打来电话。

  白衣激动地说:“宋老师,恭喜您,您在河西大学的演讲入选《龙国百年名人演讲录》,有个内部消息说,这篇演讲有可能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但肯定会有删改。”

  宋知南哦了一声:“我的文章竟然能上语文课本?我还以为得等我死后才能上呢。”

  上语文课本听上去很高大上,但是经常考试的人都知道,凡是上过课本的作者,你看课外书时都会有意识地避开他。要不然,就显得你在加班学习。

  白衣笑道:“还有啊,我邻居家小孩的试卷上看到了你的文章,她拿着卷子来问我,我很自信地告诉她答案,结果你猜怎么着?我答错了。”

  白衣凭着印象把试题复述一遍,“首都的风殷勤地帮我换着发型,时而左偏分,时而右偏分,有时是地方支援中央——全力往头顶吹。你认为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宋知南:“我就是想表达风真大。”

  白衣追问:“那为什么要说地方支援中央?”

  宋知南:“我只是想幽默一下。”

  白衣告诉她标准答案:“你错了,你是想表达改革开放形势一片大好,表达全国人民对中央政策的支持和拥护。”

  宋知南:“……”无形中被拔高了这么多吗?

  她自嘲道:“这幸亏不是在大运动中,要不然,该有人说作者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革命立场极不坚定。”

  生活有时候很幽默,它时不时地给你开个玩笑。以前她被别人的文章伤害,现在轮到她伤害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