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水伽楠
张大爷和王婶继续对宋知南怒目而视:“你可赶紧闭嘴吧。”
宋知南摇头叹息:“王婶,张大爷,你们俩知道大家伙都是怎么评价你们的吗?”
两人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咋评价的?”
宋知南欲言又止, 欲说还休,最后来了一句:“哎呀, 有些话太脏了,我实在是说不出口,反正你们干了什么事你们自己知道。”
说完,她飘然而去,回家去了。
留下一群心里痒痒的八卦邻居。
系统播报:收获杠精值30。这帮邻居可真好,她一搬来就送来这么重的礼,她爱他们。
邻居们在巷子口闲扯了好一阵才意犹未尽地回家去。当晚,一个新闻就传了出去:“王婶和张大爷疑似有一腿。”
新闻传着传着又变成了:“王婶和张大爷有一腿,还被宋知南看见了,两人一起骂宋知南,宋知南说当时的情形她实在说不出口……”
传到最后又变成:“两人有关系,宋知南看到了不该看的,被两人联手对付。两人不承认这段关系,是因为想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第二天,大家伙看张大爷和王婶的眼神都变了,这俩老不正经的,怪不得老凑一起说话。真是人老心不老,说乱搞就乱搞。
还有人向宋知南打听,她昨晚到底看到啥了。宋知南坚决不说:“你别问我,我这人不爱背后说人闲话,我什么也不会说的,因为实在说不出口。”
传过闲话的人都知道,话一定要留白,留足空间让人脑补想像,众人的想像力绝对超出你的预料。
这些邻居果然不负所望,立即说道:懂了懂了,那就是画面太脏说不出口。我的天呐,这两个老青蛙,玩得还挺花。
舆论八卦中心主任王婶和副主任张大爷,两人连着两天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更信这回事了。
他们要不是心虚,为啥要躲着大伙?是啊,两个一个是鳏夫,一个是寡妇,又住得这么近,怎么可能没有一腿呢?
其实前些年,也有人给他们做过媒,但两人谁也看不上谁。
王婶嫌张大爷又抠又神神道道,张大爷嫌王婶太凶太算计,而且还有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两人互相看不上,但关系还算不错,毕竟他们都退休了,时间有的是,两人业余爱好又相同,时常凑一起说别人的闲话。这下好了,宋知南的一番话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再也不是纯洁的邻居关系了。
张大爷和王婶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本想从新邻居宋知南这儿挖出点新料,充实一下八卦库存,没想到现在自己反成了舆论的中心。
宋知南的地位在邻里间蹭蹭上升,这小姑娘有两下子啊,一上来就能让张王二人吃瘪两回,那能是普通人吗?
李群英听着邻居们的议论,再一次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她早说了,宋知南就不是个普通人。
这天宋知南刚下班,李群英就登门拜访,她拿出一把瓜子跟宋知南一起嗑。
她一脸佩服地说:“知南,还是你厉害,让那两人铩羽而归。”
宋知南谦虚道:“一般一般,也就全厂前三。”
李群英噗嗤一声笑了。
李群英接着总结经验:“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道理我都懂,可就是没有实践过。”
宋知南:“咱们年轻人就是要多实践,都是两个肩膀一张嘴,凭什么他们可以随便嘴咱们?该出嘴时就出嘴,莫待回去空捶腿。”
李群英捶着腿大笑:“笑死我了,你这人咋这么有意思。”
“我以后得多向你学习。”
“咱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
李群英在宋知南家呆了一个多小时,兴奋而来,兴尽而归。
临走时,她答应送宋知南一只小猫。
李群英挺守信用,第二天下班就把小猫送过来了,小奶猫只有两个月大,是只虎斑猫,长得虎头虎脑的,宋知南的心都快萌化了,抱着猫不撒手。她现在可是猫狗双全的人了。
宋知南给小猫搭了个窝,下班回来没事就撸一下,什么烦心事都没了。
逗完猫狗,她就去做饭,想吃什么做什么。
继李群英之后,宋知南又迎来了其他邻居的拜访,这次来的也是熟人,是住在吴明珠隔壁的小姑娘边月。
边月还带着礼物上门:一根给黑米的大骨头,黑米看见她就乐得站起来迎接。
边月放下骨头,摸了摸黑米的狗头,笑着说:“黑米真可爱,我也想养狗,可家里不让。”
宋知南瞧着这个小姑娘,年纪不大,整天皱着眉头,还是笑起来更可爱。
边月脸上的笑容还带着余韵,她抬起头看着宋知南说:“宋姐姐,我真佩服你。你工作时为女同志排忧解难,在家还不忘为邻居出恶气。我听说你把王大娘和张大爷说得都不敢出门了,心里可痛快了。这俩人平常就爱说闲话,我从小到大没少被他们说。”
宋知南一如既往地谦逊:“我也就随便说他们两句,主要是他们犯了众怒。”
边月的语气渐渐变得低落:“你反击别人就已经很厉害了,关键是你还能保全自己,我就不行了。”
宋知南试探着问道:“你跟你后妈关系不好?”
边月面带诧异的同时又带着一丝警惕:“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别人跟你说我什么了?”
宋知南摇头:“没人说,我猜的。”
边月看看宋知南,咬着嘴唇,小声说:“宋姐姐,你相信我吗?我不像他们说的那样又懒又馋不讲卫生、性格古怪,对爸妈不孝顺。我真的没有。”
宋知南笃定地说:“我当然相信你啦。”
“你真的相信我?”
宋知南笑着说:“因为我刚刚从你那个年龄经过,我走过你正在走的路。我的妈虽然是亲妈,但我跟你的处境差不了多少。我们这个年纪对世界有了一点自己的看法,刚刚有了自我。我们稚嫩、莽撞甚至激烈地向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看法,发出呼吁甚至求救,但没人理会。”
边月年纪不大,但从小就喜欢读书,再加上家庭环境的缘故,比同龄的孩子早熟,她完全能听明白宋知南的话。
她一边听着一边用力的点头。
宋知南接着说:“我们的父母用他们成年人的成熟周密站在舆论至高点发动周围的群众用言语围剿我们,他们就像一群成年的野兽静静地看着幼兽在网中挣扎、愤怒、嘶吼,直到我们发狂,他们冷笑着对其他围观的成年兽说,你们看,我说得对吧?她就是这么不懂事,你看她吼得多凶。所有的成年兽都选择性忘记了,他们曾经也当过孩子,但孩子没当过大人。他们没有用过来人的经验引导我们,而是用丰富的经验来攻击我们。大人们那么团结,我们孩子也要团结在一起。”
这段话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边月的心灵,她怔怔地看着宋知南。她的面前出现了后妈刘素琴面带微笑地看着她在网中挣扎的画面。后妈在笑,周围的邻居也在一旁指指点点。她突然觉得全身发冷,忍不住颤栗了一下。
宋知南轻轻拍拍边月的肩膀安慰她。
边月平静了一会儿,擦擦眼角,没让眼泪流出来,她瓮声瓮气地问道:“宋姐姐,你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宋知南说:“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边月追着问:“假如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宋知南微微一笑:“我嘛,办法很简单:后妈不是妈,该打打该掐掐;渣爹不是爹,该打打该捏捏。”
边月认真揣摩着这句话,她感觉这话虽然简单,但里面蕴含着的道理大着呢。她觉得挡在面前的那一层面纱被揭掉了,眼前豁然开朗,她突然想通了什么,领悟了什么,但一时又说不清楚。
边月低头思考一会儿,一脸认真地问宋知南:“宋姐姐,你愿不愿意收我为徒?”
这下把宋知南整不会了,她也没收过徒弟呀。
边月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宋知南的脸色,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没有什么零花钱,买不起拜师礼。但我能帮你干活,我力气大什么都能干,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跑腿都可以。等我长大上班了,挣了工资就有钱孝敬师傅你了。”
第39章
宋知南看着边月, 这小姑娘有点意思,还知道拜师学艺, 还挑中了自己,有眼光有前途。
小小年纪还学会画饼了,要是成年人这么说,她没准会嗤之以鼻。但想到对方只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她不自觉地宽容了许多。
虽然她没收过徒弟,但当年做自媒体就有不少观众问她收不收徒,当时她嫌麻烦就没答应。
宋知南拍拍边月的肩膀,亲切地说道:“啥徒弟不徒弟的,咱们是好朋友,以后你有啥不明白的可以来问我。”
“姐姐,我还是想拜你为师, 我想得到你的真传。你没当过师傅, 我也没当过徒弟, 我们就试一试嘛,你要是以后觉得我不好, 就把我逐出师门。”
宋知南见边月说得煞有其事, 忍不住笑了。
以前她没收过徒,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现在又不是古代,没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母那种说法。况且,边月脑子不笨,有点悟性,至于品性如何,还需要长期考察, 如果觉得对方不行,直接口头解约就行。
再说了, 男人那么团结,她们女人也要团结起来。
宋知南考虑一会儿,说:“看在你诚心拜师的份上,我就收下你当个学徒。以后看你的表现,要是咱俩不合适,咱们还继续当邻居。”
边月迟见宋知南终于答应了,不禁欣喜若狂地喊道:“好的师傅,徒弟完全同意师傅的意见。”
“师傅,我还用……下跪拜师吗?”
宋知南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咱们是新社会了,不能用老一套。”
边月认真地朝宋知南鞠躬三次,还给她倒了一杯敬师茶。师徒名分正式定下。
拜师成功,边月高兴得不知该干什么,转了一圈,拿起墙角的铁锹就埋头挖地:“师傅你要种菜吗?虽然我没种过菜,但一学就会。以后我帮你一起种。”
宋知南问道:“小月,你今年多大了?”
“我十二了。”
“才十二啊。”这孩子个子长得挺高。
边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嗯,我长得比同龄人高壮,我后妈还说我吃得多才长个傻大个。”
宋知南说:“果然是后妈,要是亲妈看你长得高,高兴还来不及呢。咱们女孩子就是要长得高高大大的。”
边月眉眼一弯:“师傅,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
自从拜了师,边月是有空就往宋知南家里跑,来了就找活干,不让干都不行。
李群英有空也过来,她们三人就组成了年龄层差距很大的奇特三人组,周围的邻居也觉得奇怪。
宋知南想着她能申请上房子,多亏了李群英给她出主意,就打算请她吃顿饭。其实还有一个功臣吴明珠,她也打算请一顿,但是吴明珠对她家是心有余悸,估计不太敢来,她只能带着东西去她住的地方请。
徒弟已经收了,宋知南干脆连边月一起请。李群英一听宋知南要请她和边月吃饭,当下便笑着答应了。边月这个小妹妹,她也认得,挺可爱的一个孩子,她亲妈人也挺好。只是两人年纪相差太大,没有共同语言,自然不太熟。不过,既然宋知南那么喜欢她,说明这孩子的品性错不了。
边月一听师傅要请自己吃饭,激动得当晚都没睡好。
她觉得自己不能空着手上门,可是她没有零花钱。
找同学借又张不开嘴,她只能找自己的小伙伴,张小林和钱木青来商量。
这三个孩子都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张小林幼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继父对他很不好,饭都吃不饱,动不动还挨打。他十三岁了,个头比边月矮一头。钱木青跟边月一样大,她家情况跟张小林家差不多,她继父对她也很一般。三人同病相怜,从小就关系就很要好。
边月说出自己的烦恼,两个小伙伴比她还穷,借不了钱,也帮不上她什么忙。
张小林出主意说:“小月,你爸应该快回来了,要不你找你爸要钱试试?”
三人中,就数边月家的家庭条件最好,边月的爸边建军是运输部的,工资很高,每次出差还有补贴。
边月咬着唇说:“我每次一跟我爸要钱,我后妈就生幺蛾子,说她每月都给我零花钱,我败家乱花。要不就是学校收钱,她不交,又说杂费给我了,是我拿出去花了。我分辩,我爸不信我,还反过来骂我。”
钱木青说:“你后妈那人太可恨了,她就是故意坏你的名声。那怎么办?要不咱们去煤场捡煤块吧,卖的钱都归你。”他们附近有煤场,会有小孩和老人去捡碎煤,多少能卖点钱。
上一篇:我真没想和反派贴贴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